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03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docx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

《北大哲学课》读书笔记

1百家之言,百种人生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的完满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

1.1生命的平衡

1.1.1阴阳五行的智慧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中蕴涵了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认为,阴和阳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作用,由此才会有此消彼长的现象,这也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史记·天官书》中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古人认为,阴阳是促使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本,而五行则是构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五行,即木、火、水、金、土,这五种元素充盈在天地之间,无所不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维系着自然的平衡。

木代表生长的物质;火代表可以散发热能的物质;土代表自然本身;水代表流动的物质,可以循环;金代表坚固的物质。

木和火在土的上面,水和金在土的下面,所以木、火属阳,水、金属阴,土是中性。

顺着循环来,五行便会互相生发,即“五行相生”,如:

木生火、火生土……若逆着循环走,五行便会互相克制,如:

木克土、土克水……古人用阴阳与五行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来阐释一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即自然界阴阳相互作用,产生五行;五行相互作用,则产生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同时,也是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等发展的基础。

1.1.2八卦的奥秘

阴阳学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周易》的成书。

八卦,就是从《周易》中来的。

《周易》中说: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其中,两仪,即阴阳;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史记》中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记载,后世也有许多学者认为《周易》就是周文王所著。

周文王,姬昌,又称伯昌。

商纣王时期,只是西岐的诸侯,人称西伯侯。

《周易》,我国文化的源头,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天体的运行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也应该发愤图强,永不停止追求的脚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

《周易·坤卦》,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也应该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1.2制礼作乐的能臣(周公),礼仪之邦的起源

周公,姓姬名旦,又称叔旦,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

他曾两度辅佐周武王(姬发)东伐纣王,之后又辅佐武王的儿子成王(姬诵)执政,并制作礼乐,为周朝提出了成套的统治思想。

是我国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儒学的先驱。

为巩固政权,周朝迁都洛邑(河南洛阳),周公在这里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并宣布了各种典章制度,正式册封了诸侯,这就是著名的“制礼作乐”。

“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礼仪规范,“乐”是配合礼仪活动而进行的音乐歌舞。

所谓:

“礼以分,乐以和。

”礼强调的是分别,即“尊尊”,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乐强调的是感染众人和睦共处,即“亲亲”,亲近应该亲近的人。

他告诫统治者,为政要注意“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有孝有德”“知小人之依”。

周公认为,民情能够体现天命,君主要与人为善,考虑民众的感受,多行恩惠,少施刑罚,做“保享于民”的有德君主,才能被上天保佑,才能“享天之命”。

他的天命思想把“敬天”与“保民”直接联系了起来,成为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

1.3一代智者的道德修养(管子)

1.3.1管鲍之交

“春秋第一相”的管仲,史称管子。

在齐国任相四十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齐国实行改革,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多次对人讲:

“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两个好朋友分别担任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老师,一时成为美谈,但两人各为其主,在齐国王位继承上产生了分歧。

管仲为了助公子纠取得王位,险些箭伤了公子小白,却被公子小白以假死骗过,最终登上了国君的宝座,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此时的齐桓公本打算任鲍叔牙为相,而鲍叔牙却推荐了管仲,自己甘愿听命于管仲……

1.3.2贤相的安邦之策

管仲十分重视统治者自身道德的修养,认为在上者应“称身之过”“治身之节”。

“做国君有三件事不能做:

第一,得贤而不能任;第二,用而不能终;第三,让贤人干事,而和小人一起议论贤者。

”还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

用现代哲学的话说,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

从这一点来看,管仲的思想是属于唯物主义范畴的。

1.4顺其自然莫妄为(老子)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史记》记载,老子,李耳,字伯阳,世人又称老聃,楚国人。

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是最先发现“道”的人,他把“道”作为最高的实体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和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也将其作为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老子认为万“有”生于“无”,所以把“无”看得比“有”重要。

老子说: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不可能既“有”又“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知而可行,但非恒久不变之道;名,可以据实而定,但非恒久不变之名。

无名,是万物的原始;有名,是万物的开端。

所以经常保持清静无欲啊,可以用来体察之中的奥妙;经常保持有欲望有追求,可以用来知晓道的功用。

(道与名)这两者出处相同,名称不同却又被共同评价为(十分玄妙的事物),玄妙而又玄妙啊,这是(解开)所有奥妙的门径。

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

他认为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都可以用“名”来表示,所以说“有名万物之母”;而天地又是从“道”里产生出来的,“道”是无形无体的,没法用名来表达,所以“无名天地之始”。

《老子》(世称《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德经》,阐述了宇宙的根本和天地变化的规律;下篇《道经》,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进退的方法。

书中包含了大量朴素辩证法的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因此他强调君主要清心寡欲: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不要任何作为,而是顺其自然不妄为。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

水,泽被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名利,停留在众人不喜欢的地方,却更接近“道”。

所以,上善的人要像水,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5用爱己之心爱他人(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他55岁开始周游列国,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后来他见时势不合,便在68岁时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事业。

相传孔子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贤人者七十二。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强调“学”与“思”的重要性,总结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著述方面,孔子也有诸多建树,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编修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使其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6君子成人之美(曾子)

1.6.1孝义行天下(曾子)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在16岁时拜入孔子门下,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同时,也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后世儒家将他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孔子的孙子)并称为“五大圣人”。

1.6.2《大学》《中庸》里的生存智慧

四书五经原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后被焚毁)《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南宋哲学家朱熹,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和《中庸》都是《礼记》中的文章,相传《大学》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作,《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

“大学”,就是治国安邦的学问,是指导人实现政治理想的启蒙书,有“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之道”的总纲,意思就是,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中庸》是指导人实现完美修养的启蒙书。

主要表现在“中庸”和“诚”上。

“中庸”并不是“中立、平庸”,而是“执中、中和”。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7得人心者得天下(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师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因孔子是圣人,所以世人尊称其为“亚圣”,将两人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他出生的年代,恰逢周王朝的最后阶段:

国家四分五裂,诸侯争霸。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他认定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一切行为都是人和人相互关系的行为,都是伦理的行为。

所以,他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他还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五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凡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孟子都归结为天的作用。

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意思是说,百姓最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和谷神的重要性要低于百姓,而国君的重要性最低。

因此,得到百姓拥戴的人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的人能做诸侯国的国君,得到诸侯国国君信任的人能做大夫。

孟子说: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8贱民的博爱(墨子)

墨子,姓墨名翟,是春秋末、战国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家与儒家的根本不同,在于两家的哲学方法和“逻辑”。

儒家只注意行为的动机,不注意行为的效果,墨子的方法却恰与此相反,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

墨子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

他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则得治”。

而百姓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9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本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人,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

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学派创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常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周梦蝶”的典故。

夏季里的一日,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不知不觉昏昏而睡。

他梦见自己变为一只美丽的彩蝶,自由自在于花间翩翩起舞。

当他梦醒时,发现自己原来并非蝴蝶,不禁自问道:

“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庄子对现实十分悲观,他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采取的是虚无主义态度。

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加在人身上的刑罚。

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想要到达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彻底地忘掉一切。

他和门人以及后来学者合著的《庄子》一书,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所传诵。

1.10辩客的奇思(惠子)

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政治家、辩客,名辩思潮中“合同异”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庄子是他的好朋友。

《庄子·天下篇》用“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来形容惠施的知识渊博,藏书也很多。

成语“学富五车”便是由此而来。

惠施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认为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任何时间、空间上的差异都是微不足道的,万物的相同和相异都是相对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看似相异的对立之中有着同一性,这便是“合同异”。

为此,惠施提出了“历物十事”等命题来进行论证。

《庄子·天下篇》记载了这十个论题,后世称之为“惠施十事”。

比较著名的有: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1.11古代逻辑学(公孙龙)

公孙龙,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著名辩者、逻辑学家,因为他力倡“白马非马”之说,与惠施齐名。

是他曾在平原君赵胜家当门客,与同时期的邹衍辩论过,后被“邹衍不辩”弄得下不来台。

《坚白论》说有一块坚硬的白石头,用眼睛看不到石头是坚硬的,只能看到石头是白色的,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所以“无坚”;用手去摸石头,摸不到石头是白色的,只能感受到石头是坚硬的,即“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所以“无白”。

他指出:

看到白时感觉不到坚,感觉到坚时看不到白。

坚在未与石物结合时,必定独立的,是“坚”并自藏着的;白在未与石物结合时,也必定独立的,是“白”并自藏着的。

由此推论,“石”中之“坚、白”两种属性不可并存,是两个相分离而独立自藏着的概念,不能同时联系在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白马非马的命题。

他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概念与概念之间是绝对没有联系的。

“马”是指马的形状,“白”则是指马的颜色,颜色当然不能说等同于形状了,所以“白马”也就不能等同于“马”。

如果一个人要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行,而如果一个人要买白马,那就不是任何马都行,必须是白色的马了。

由此可见,白马非马。

1.12宇宙尽在我心中(邹衍)

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

著名哲学家,阴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思想宏大,学识渊博,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又喜欢谈天说地,内容无所不包,因此后世人又称其为“谈天衍”,又称“邹子”。

邹衍在继承了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还将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五行生胜”的理论,并据此提出“五德终始说”,开创了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学派。

五德终始说:

邹衍认为,每一朝代都有五德中的一种与其相配合,每一德都有德运盛衰,德运便决定这个朝代的命运,朝代的更迭也是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进行的。

他说,自黄帝(土德)以来,已经夏(水德)、商(金德)、周(火德)三代,并预言“代火者必将水”。

被历代新王朝的统治者视为一种改朝换代的理论工具。

邹衍对宇宙空间有着广阔性的联想,遂提出了“大九州”说,他以“先验后推”法推论世界有九大州,中国所在名赤县神州。

“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州。

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1.13尽人事再听天命(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

是先秦哲学的总结者,他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高峰,对以后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劝学》

荀子从人的自然欲望上寻找道德的根源,认为人性本“恶”。

他还摆脱了天命论的影响,强调“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等观点。

荀子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认定人性生来本“恶”,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就是好利、嫉妒、喜欢声色。

这是先天而生、不学而能的。

只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

否则,顺着人性发展,就会出现暴乱。

继孔子推行“仁”,孟子推行“义”之后,荀子提出了“礼”。

他认为礼在调节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1.14立法为规矩(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期唯物主义哲学家,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集大成者。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后世又称其韩非子。

韩非写出了《孤愤》《五蠹》《说难》等一系列文章。

这些作品流传到秦国,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赞赏。

他以法治思想为中心,对战国后期复杂多变的现实作了哲学概括,从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成为法家之集大成者,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思想武器。

韩非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害关系,因势利导,人人都是有私心的,即“畏诛而利庆赏”,仅靠道德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维持社会稳定的。

即“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前乐而后穷;圣人权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

只有凭借强大的法律去约束人们的行为,才能将“恶”限制住,而君主的职责就在于利用“刑”和“德”,让人们避恶从善,立公弃私。

《宋人酤酒》: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

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

倩曰:

“汝狗猛耶?

”曰:

“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

”曰:

“人畏焉。

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2不同智慧,别样境界

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冯友兰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2.1黄老之学的兴盛(陆贾和曹参)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其思想宗旨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假托黄帝的名义,引进法家学说,同时还兼收了其他各派如阴阳、儒、墨等诸家的观点。

陆贾是汉初黄老思想的最早倡导者。

他对刘邦说:

“陛下虽然是在马上得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治理国家,应该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计。

”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令他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

陆贾以黄老学说为指导,结合汉初的政治、经济状况,写了一本名为《新语》的书,提出必须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政治思想。

他主张统治者对百姓不要过多地干涉,要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黄老学派认为:

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

在汉高祖刘邦之后,惠帝、吕后和文帝、景帝的统治期间,都有意识地将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加以推广运用,才出现了后来“文景之治”的盛世。

推行黄老学说最为著名的是曹参。

曹参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当年他跟着汉高祖起兵,带兵打仗立下不少功劳,可刘邦做皇帝后,却任用萧何当了开国丞相。

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此时,萧何也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

汉惠帝亲自去看他,请他推荐丞相人选,萧何毫无保留地推荐了曹参。

曹参在任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

老百姓歌颂他说:

“萧何为法,齐如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2.2无为也有为(淮南王刘安)

刘安,西汉皇族,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的儿子,我国西汉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淮南子》是刘安于汉景帝后期开始撰著的一部论文集,在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进献于朝廷,里面“塞翁失马”蕴涵的哲学思想闻名古今。

这部文化巨著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其中内篇论道,外篇杂说,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是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是经世致用之学。

《淮南子》在政治上还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

书中说: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

”如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医药,“一日而遇七十毒”;尧积极从事政治管理与社会教化;舜“辟地树谷,南征三苗,道死苍梧”;汤夙兴夜寐,勤于政务。

这些古圣先王,一生致力于兴利除害,屡建奇功。

“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为;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2.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西汉今文经学的创始人、第一儒学大师。

他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继承了周代的传统思想,杂以阴阳五行说,兼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墨家的精华,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为一,形成了较系统的封建神学体系。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

”他认为,君之为君,乃是上承天意;君之为君,又当效法上天之道。

为此,他试图为统一的皇权专制统治创立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论,从而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独尊儒术、三纲五常、阳尊阴卑等一系列主张。

“君权神授”论: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意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它使皇权统治变得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董仲舒认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在思想上统一,于是他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

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为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儒家的伦理思想被董仲舒概括为“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三纲和五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