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5689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论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论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论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论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docx

《论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docx

论语

金海峰,长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春大学国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吉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聘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学院兼职教授。

国家语言文字“十五”规划项目课题负责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负责人。

今天我直接就进入到《论语》文本的学习,今天重点是两章,第一章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学而篇开篇的这一段,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说啥呢?

其实我们小学生也学过,一般都是把这段文字拿过来说分为三件事,分别地说。

这三句话可以分为三件事来说,但是一旦你把它连在一起,你会发现其实孔子说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是个心态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内心的和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种欢喜快乐。

别人不理解,也不恼火、也不生气,这君子嘛!

说的是有修为。

但是最直接的这是一个阳光心态的问题,实际这块有大奥妙。

你要是顺着这部经典读下去,有《论语》、旁及《四书》、旁及《四经》,旁及整个儒家文化,再有旁及整个中华文化。

你会发现文化的核心其实都是落实在一个人的心境、情绪的调整上。

而《论语》在这方面开篇其实就给了你这么一扇门。

以前看《论语》因为就是觉得《论语》,孔门弟子在孔子去世以后经过了若干年在回忆老师当年讲课在讲些什么内容之后,互相讨论,说你看看你的笔记,他看看他记录的东西,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编撰了这么一本记录集。

这里面这些语录仿佛都是很散在的,没有一个什么前后的,太严谨的逻辑关系。

这里面都是一些散在的珍珠,需要你善组织把它串起来、编辑起来才能形成效果。

但是读常了这些东西,哎呀,《论语》这个书真是好啊!

就像孟子再孟子笔记的时候说,《论语》是古今之管辖、六义之横行。

就是说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在这里面都有一个范本,其实都涉及到了。

没涉及到的东西不是很多,也有,咱们逐渐讲,大家一起能够发现这个。

但是这块最重要的,其实一共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的情绪调整,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这也是我这些年学《论语》的一个最大的心得。

这三句实际上强调一个人怎么样去调控自己的心境,修养身心、控制情绪的问题。

给你的都是一些快乐的问题。

实际就是先在这儿一个暗示、一个铺设。

文化其实关键的东西是在干什么呢?

不是说我通过几个小实验就掌握了多少知识。

文化得有文明,把它你改变,这才叫文化。

关乎天文,以察实变。

一看,噢,北京这天,天高云淡,逐渐地开朗起来了,外边的柳树出芽了。

噢,这春天是要来了。

这是关乎天文,以察实变。

关乎人文,以话成天下。

文化是一个改变人的力量,从哪改变最关键。

不是说我今天就学了这几节课掌握了一点知识就改变了。

关键的关键就是对情绪进行把握,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其他文化应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更有落地的地方。

就这一个问题就是破解儒家问题的一个阀门,你就顺便往里进吧。

你感觉到,哎哟,它跟佛家比较起来那确实是不一样。

佛教你修养到一定时候它强调是什么呢?

实际上是说你无欲无成了,真正的没有这些喜爱的东西。

人生之所以有苦,就是因为我们有情感。

作为佛教他要达到的一个至高的境界,就是让你没有这些喜爱的东西。

但是能没有吗?

谁能做到没有呢?

我们一回到现实的环境中别说不可能没有喜怒哀乐。

就是你的喜怒哀乐你能不能用情绪把它把握好,这都是一个非常苦恼的事情。

大家不能说人其象,人的情感都像跟大象一样。

情感平和的时候你会能指挥这个大象,真的是大象自己想要干什么的时候,你控制不了。

要说没有肯定不行。

儒家好,好在什么地方呢?

我承认它,人都有这个东西,就像《中庸》里边开篇说的那样,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在心里呢!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也就是说你首先得承认它,承认它怎么办呢?

对,想着办法去控制它,去调整它。

让它总是保持在一个欲望状态。

《论语》开篇三句话也是说这个问题。

这是法门啊!

大家一定得从这儿进入,这是观其大略。

然后你才能进入到细节的学习。

学而篇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一句可能是大家都知道,我们都太熟悉了。

它的价值在哪儿?

实际上《论语》翻开来首先第一句强调就是学习。

然后你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了孔子的为人,知道这个老人一生都在学习。

当别人向他的弟子打听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弟子们一下子回答不上来。

然后孔子说了,你为啥不告诉他呀?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你看从开篇就讲学习,到老了还要学习。

这是啥呀?

这强调的是终生学习。

他一下子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型人生的这么一个榜样。

我们今天就强调要做一个学习型的人生,要打造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构建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孔子先生开篇就讲,首先他就强调了这么一个意识。

而这个意识是你没有什么太多的突兀的感觉,好像没有人说这个事。

但是一步就到了。

然后接着往下分析,那这里边就很有意味了,我们现在就说这学习。

在《论语》这块他就给它把它俩分得很好,这学而时习、学而不习是分开的。

你要仔细一品,学是汲取知识,而习是应用知识。

我最初对这句话很纠结,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以说乎。

中小学就引用了儒家《论语》里面的语录就载一些东西,然后就开始解读。

我一看这个解读,这个习是什么?

习是复习。

习是复习吗?

中小学课本就解释是复习。

我们能认为这是复习吗?

因为看书,你不能就看局部,他后面还有话呢!

学而时习之要不以说乎,你得快乐。

学了知识就复习能给你带来快乐吗?

我常举的例子就是我们的小孩子,小学三年级,老师也是希望学生好好学习,要求学生(听不清),三年级小孩学了一篇语文课文,说了十二个生字,老师可倒够狠。

告诉孩子,回到家里写家庭作业,一个字写一篇。

我一看他那个本是那种信描纸的本,一百多字。

哎哟,这小男孩开始那几个字还能写几行,还写得有那字的模样,到后边就开始花了,到花了几篇之后,恨不得那一篇写一个字,然后一边写一边在那些心不在焉,非常痛苦。

那时候正好在家里教小孩子学习,我就跟他说,我说你看孔子不是说了嘛!

咱们不是都背《论语》了、都读了嘛!

孔子开始就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结果那小孩说学而时习之,不亦鼓乎。

他不快乐,就这样他能快乐吗?

不快乐他为啥还要求快乐呢?

这个习就不能单纯当成复习来看。

它是什么呢?

它应该是实习。

其实这个现在大多数人也都把它理顺过来了,因为习本身就是这个意思。

一到春末夏初的时候这个小鸟孵出来之后就要训练飞翔了,这就开始习了,习就是繁体字,大家都知道上边是羽毛的羽,下边是白。

什么意思呢?

就是小鸟每天训练飞翔,这叫习。

哪怎么才能快乐呢?

为什么说实习才能快乐呢?

这里边你要是多读儒家经典你就会发现后边他有话。

儒家文化强调叫人人如射,叫君子如射。

就以射箭为例吧,我把这个射搭到弓上了,我自己觉得瞄到靶子上了,我觉得我瞄得挺准的,哎,一箭射出去,低了。

哎,这怎么回事?

再来一次,一箭射出去又低了。

这时候教官过来了告诉你,你射箭你30米要有多高的仰角,你50米要有多高的仰角,你要是100米你还得参考风速。

等把这些理论告诉给你了,把这角度帮你调好了,你一箭射中了。

高兴不高兴?

学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且在实践中产生了效果,得到了印证。

他能不高兴吗?

这是习的价值。

哎,得付诸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有心得。

那说它有没有复习的意思呢?

也有。

为啥我能把这一句话里边的这么多的感受汇报给大家?

就是你得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

你通过温习、你通过复习,它又有新的思想产生。

这能不高兴吗?

你这叫习,或者你就是说对传统文化喜欢,然后你读书。

你15岁的时候读它是一个意思,你到30岁读它又有另外一种思想了,它有新意出来了,你能不高兴吗?

我就是15岁开始读。

机缘巧合,文化大革命时期正是批林批孔,我手头有一本,好像就是中华书局出的,叫《论语》。

批判。

我清晰地记得《论语》好像是黑字,然后批出来是红字。

好像是北大的工农兵学员搞的。

我当时那时候不大,初中生我就读。

读了个感受,我觉得怎么回事吗?

这个批的文字反而不如被批的文字。

被批的文字就是学而时习之这些东西,你就说它错吧,它还有一些道理。

但批的那些文字几乎都是拿着不是当理说,都是硬说、强说。

后来我也做教师了,我有一个感受,我说,哎哟,编这些书的知识分子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在特殊的时期文化不好传承了,正面不好传播,怎么办?

我批它。

我批你你得让我批吧。

但是这些人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你哪怕是批他也能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哪些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这是用一种很委婉的方式,或者是很委曲的方式,用了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让我们的这个文化还能有一些星火相传。

我是这么理解当时的这批人。

而15岁那个时候我就读了《论语》,我也载了一些名言警句的东西。

后来上大学,到了大学之后学中国古代文学,然后涉及到文言文的篇章又读《论语》,又学《论语》。

那个时候最初我是很自盲,我说,学什么东西?

我15岁的时候就已经读得很熟了。

但是上大学的时候拿着《论语》一读,不对呀,这不是我读的那本《论语》呀。

感受和15岁的时候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等毕业之后再讲中国传统文化,再涉及到讲《论语》的时候,那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日本有个作家,这个人在70岁的时候立志要写一本《孔子传》,从70岁开始动笔,一直写到80岁,用十年时间写这个《孔子传》。

就我感觉为孔子做传记的,除了司马迁的,这是孔子世家。

在此之后给孔子写传记的还没有几个人能赶上这人的。

这是个日本人。

他写《孔之传》的时候他写了一番话,他说像我这样的,70岁的老人,特别是东方人,但凡别接触《论语》,一旦要接触《论语》,一旦要摸到《论语》就会被它迷倒。

他说这一番话仿佛都是轻描淡写,但是确实是人生那个经验、教训,各种感觉凝聚之后给出的那么一个思想。

你读的时候它就不一样。

我们几乎也是,你读一遍你都可以放一放,然后你过一段时间你再读一读,经典就是这样。

说初读,哎,就觉得我好想熟悉。

初读便有老友相逢,因为他说的那些事都是你寻常应用的身边的事。

有的时候文字陌生,事不陌生。

这叫初读便有老友相逢。

但是光有这点还不够,经典的魅力是你反复地读它总有新意频出。

如果说这本书我读,再读觉得真好啊!

后来再一读,也不过如此吧。

读第三遍的时候三分钟过去了,那就不行。

那就不够经典,那就大不了。

经典不能那样。

经典本身就是千锤百炼留下来的,这样的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品的书。

大家知道经典这个经它的愿意本来是织布的时候那个纵丝,中国是个农耕社会,最能代表中国人生活写照的,男耕女织,我们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这是最典型的。

那个女子在织布的时候,横线叫纬、纵线为经。

你现在织布的时候,那个织机是怎么回事?

纵线不动,然后那个纬线不断地往里加,纵线这么一错那么一错,纬线一加,一错一加,哎,就编织起来了。

因为这个纵线不动,它就引申为横插,引申为标准。

经是啥呢?

经是常,经者常也言常道也。

但凡可以称之为经的它强调的、他讲的,都是人生的一些永恒的道理。

但是我觉得这里边还有一个寻常的味道,他说的都是我们生活中寻常日用的那些道理。

真能够把我们平时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事在这里抽出一些道理来,那是大智慧。

经就能有这个价值,就是承担了这样的使命。

我说其实任何一个有文化传承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经,一个没有经的民族它能存续多久都不好说,都是值得堪忧的。

你要放眼这个世界,我们说有自己的长久的历史,有文化传承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经典。

我们常说西方基督教国家就是一本经,他的经典就是《圣经》。

穆斯林国家他也有自己的经典,就是《古兰经》。

我们说东南亚有《佛经》,中华民族有《四书五经》。

经典跟经典思想要是不一致那就可能形成文明的冲突,信奉《古兰经》的和信奉《圣经》的那就可能要打架了,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有经他只是一个不同立场的争执,要是没有经典你看看我们自己这个民族的发展,满清入关就是给我们留下一个足够的思考,满清入关他有他的历史借鉴,他借鉴的谁呢?

他借鉴的元朝。

元朝他是马队,席卷欧亚大陆,军事上极为强盛。

但是他自己没有能够集中体现文化的经典,入主中原之后他就排斥中原文化,他不接纳汉人做官,把一些还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都拒之门外。

这些人没地方去了,没事干了,最后跑市场上去搞文化产业去了,写点杂剧什么的。

为啥原来杂剧那么繁荣呢?

就是这些人他没有机会做官。

满清不屑于,借鉴了元朝。

这就是兴也无边、亡也无边的现象。

所以军事上强盛,文化上我马上接受中原文化。

你看大清是280年。

当他接受了中原文化之后,他自己原有的文化,就是他的萨满文化就逐渐势微了。

我原来就是搞萨满文化研究的,我越研究发现它越窄,后来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

留下点东西都是假冒伪劣,我就觉得不行了,这条路就封死了,就不研究了。

你看萨满文化他自己就不认同了,他自己不发展,又没有自己的经典。

最后满族,其实满族现在跟汉族有区别吗?

不已经被一种文化完全同化了嘛!

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种族就没有了,就消失了。

一个没有经典的民族他能存活多长时间,这是值得思考的。

但是我们中华民族,56个民族组成的这个大家庭,我们的主流文化,我们有自己丰厚的经典。

在学术层面上我们把儒家文化称之为经,推广在大众层面上,我们把那些能够集中体新一个民族智慧的好书都叫经。

我们把老子的叫《道经》,我们把庄子,在道教的层面叫《南华真经》,诗三百《诗经》,周易《易经》,孙子兵法《兵经》,把各个专业方面的最好的书我们都叫经了,《茶经》你看这就是一种扩充。

他就是有这么一种价值。

经是反映在一类书里面是权威的书,它第一是永恒的东西,第二它是跟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

当然了,从经到经典到经书还有一个转折。

因为这个纵丝它是一个连缀,后来我们就把中国古代的书简,穿木渎,穿竹片的绳也叫经。

因而经又称为书卷。

《论语》里边在这方面其实就很典型,一卷一卷的,多少卷呢?

有的时候是20卷,有的是22卷,也有21卷的。

一卷一卷往那儿放。

那个杜甫说读书破万卷,其实万卷书不多,用一个2G的U盘全存来了。

我们现在读到硕士、读到博士,几乎都没读万卷。

《论语》呢,20卷,这20卷能全放在那儿,一个一个都一般大。

那一卷都写得啥玩意儿呢?

结果在那儿堆一堆查起来挺费劲的,我想知道那里边的内容,就这把一卷内容中那句话最初的那两个字拿出来写在外面。

比如是学而时习之,这叫学而篇。

《论语》的20篇的篇名就这么来的,没什么奥妙,里边并不是说我非得提炼一个学术中心、一个思想核心。

没有那一说,就是作为一个标志,就这么来的。

那个就是经线。

典也是那样,典就是书个标志,那来的就是更准确了。

《说文解字》里边强调什么是典呢?

是册在籍上。

你看那个典字,上边解决两条经线穿那些小木竹。

放在什么地方呢?

放在这个案子上,这就叫典,下面那一横、两点那就是案子,这是说文里解释的。

但是后来出土的考古的文字一看,说不对。

说典是什么呢?

是两个手捧着那一卷书在那儿读。

但是不管是放在桌子上还是拿在手上,它总之都是那一个意思。

经典其实是这样的书,最原始的就是这样的书。

但是你引申,引申出来是讲人生什么道理的,讲寻常让用的道理的。

经之长也言常道也。

《论语》作为一种经典,它具有这样的特征。

《论语》反复地读它就有新意。

咱们解读这块就得从这个角度去思考。

这个习就有温故知新的味道。

就是要复习、要温习。

那前面我们说了,学而时习这个习这是复习,这是套一句话讲,这叫看山是山。

后来说不是复习了,是实习了,这就看山又不是山了。

后来不是温习,还是复习的意思。

看山还是山。

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你看这样呢,你就能够对这句话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

但是这里边最重点的把学跟习要分开来看,一个是汲取知识、一个是应用知识。

而且这个习我最近又有一个心得,习是习啥呀?

不是一种知识反复熟练的过程。

这个习呀有一个演习的味道,人家说就孔子说的那些话、讲的那些知识,他的弟子们要就学这些知识,跟着他两三年也就够了,也不过就是一个读硕士、读博士的这么一个过程。

说为啥那些弟子们一跟就跟一辈子呢?

是要把那个知识放到实践中去运用,要知修合一。

学了去印证,印证之后觉得有不妥的地方回来再讨论。

就是这样不断地反复的过程。

这样人生才能进步。

这习有演习的味道,而且结合着我说的这三句合在一起,这个习呀还有一个磨炼心性地意思。

这是最关键的,怎么样能够做到不光是在这块读书思考的时候觉得这个意思很好,应该心平气和。

然后真一遇到事了,这火“腾”就上来了。

用杨云先生的话讲,这叫平时觉得意思好,一遇事就提高。

那演习就得是这样,平时我觉得是这样好,那我做的时候有的时候就有不妥的时候,那我就还得反复提高,我还得实践,我还得修正。

这个不断地演习,把性情这块给调整好了,这是最关键的。

这一句一定要这儿去认识。

当然有朋自远方来,这个大家读起来是比较简便的了,什么是朋,不管怎么说吧,老同学来了,多少年没见面了,这老同学一来,大家回忆过去,憧憬未来,探讨探讨发展,这不是挺快乐的事嘛,都是人之常情的事情。

这句话基本上是这样解,好解。

当然这里边还有意思,得去琢磨。

最关键的是第三句,第三句话这个修为呀,不太容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话单理解都不到位。

放到这了这就是叙说。

你要就说这一句话,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上都没啥操作性。

这个《论语》呢,你必须反复地读,读过几遍之后回过头来再琢磨,哎,它的意思就好理解了。

要想解这段,大家必须得《论语》中看哪段呢?

在第十二篇里面有这么一段文字,就是樊迟,就是孔子的司机,给孔子驾车的这一位。

从游于舞雩之下,然后就问孔子说,说,敢问崇德、修慝、辨惑。

怎么样崇德、怎么样修慝、怎么样辨惑。

这里边有几个非常生僻的文字,就叫修慝。

我给大家写一下。

慝,啥叫慝呀?

上面是个匿名信的匿,下面是个心。

有啥事我藏在心里,匿于心。

我对你有不满的地方我不告诉你。

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这是非常常见的事。

我们一个教研室里边15个老师,我们那个教研室主任平时觉得跟谁都好,没事了跟男同志打打麻将,有的时候跟女老师调侃几句,没事大家也经常在一起聚个餐啥的,一学期觉得挺好。

到一学期结束的时候,领导干部考评,大家投票,15个老师一投3票,当时就懵了,瓜子脸哈拉下来了。

他就琢磨,谁没投呢?

因为啥没投我呀?

因为啥没投你?

对你有意见呗,中国人就这样,我对你有意见我不说,我在恰当的时候实施一点合理的报复。

哎,平时你看你也不让我发表对你的意见,说了也没用。

但是就是大伙儿集中投票的时候我就不投你,就是让你当教研室主任了你也觉得没面子。

这确确实实是觉得太挂不住脸了,那是咋回事?

就是有慝呀!

大家对你有意见藏在心里不告诉你。

这怎么办?

修吧,怎么修?

一个一个问,你没投我?

为啥呢?

差哪了?

差钱啊?

咱俩吃一顿去,要不今天打四圈我送你点。

不是那么回事。

咋修?

哎,人家后边说了,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

你得把这个心思放在自我修养上,你把你自己身上这个毛病你把它挖掘出来,然后你去修它、改它。

你别老去挑别人的毛病,就是攻其恶及这是说自己。

无攻人之恶,不要去挑别人的不是。

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或者就像儒家文化中所说的,叫攻之后,你对待自己严格一点,提高自身的修为;你对待别人宽和一点,别去挑人家的毛病,即使有了点毛病你宽容一点,哈哈一笑过去了,不是挺好嘛!

你这样做日子久了,大家认为你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你是一个宽厚的人,就接纳了你。

这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也是一个唯一的方式。

你要攻就想别人怎么去,把别人的事情都给摆平,那不行,那都是没抓住根。

但是,社会上可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我就是改造我自己的毛病,我不挑你。

那么你对我就能没意见了吗?

我就是使劲地改造我自己,然后你就对我很认同,然后你对我就没有任何意见了?

是这么理想的吗?

你就是使劲改自己,社会也有人对你还有意见,社会上也有一些人对你还可能有偏见,甚至还可能有人不认同你、不理解你。

那时候怎么办?

这个时候学而篇第一里边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就是这样的嘛!

你做得好了他不理解,那是他的事情了,那责任不在你了。

你是尽人事了,至于怎么样那是听天命了。

你这样的一个态度你才修养到了一个境界,这样人对你不理解了你还不生气,你就很好了。

你看看这回事。

你看看这三句话,好像很简单,但是你品吧。

我约摸着,我今年48了,还没到那个知天命的时候,所以现在有些事情我还是整不明白,我估计到五十岁读这段的时间还有新意。

各位,我现在解读这三句解读全了。

我现在问一个问题,你同样就这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啥要用问句呢?

我要直接表述行不行?

子曰:

学而时习之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乐乎,人不知愠而君子乎。

直接表述行不行?

为什么不行?

为啥呀?

就跟我问你为啥一样,哎,咱们知道孔子教学是启发式教学,实际启发式教学最简便的方式就是问句。

我通过不断地问的方式让你思考,我带动着你的思想跟着我走,循循善诱。

我问你答,我再告诉你。

但是你的思想得跟着我走。

别忘了孔子是个教师。

可以说孔子是这样、是那样,是政治家、是思想家。

其实那都是后身给他加的帽子,地地道道讲,孔子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教师。

他别的咱不说,咱教学这方面他肯定是极端的熟悉,非常的有经验。

他知道怎么在讲课的时候通过语气、通过眼神、通过反问,不断地带动着他的学生思考着、品味着、琢磨着。

你看这不就是嘛!

刚才讲得是《论语》学而篇第一中的第一章,从学习开始。

其实第二章就涉及到了儒家文化的一个最核心的思想,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里边有涉及到一个孝,孝在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具有鲜明特色的、有特征的这么一个文化概念。

你要是把儒家文化了解的稍稍熟悉一些你会发现,我们说在专业层面上把儒家文化称为经,但是儒家文化这些经典比较全的,我们说把它归纳的比较完整的,一般我们就说是《十三经》。

《十三经》里边的前三个,诗、书、仪,这是三个经,然后是礼,礼一分为三,周礼、易礼、礼记。

然后春秋是一经三传,春秋左氏传、公良专、孟良传,据说还有周氏还有贾氏,有的是无书有的是无诗就没传下来,解春秋的一共有这么几家,传下来三家是三传,这就九经。

接下来再加《论语》,再加有一个《孟子》,再加一本解释这些经典的词语的词书《尔雅》,再加以一篇文章入选的《孝经》。

这《十三经》里真的以经命名的还真就是这《孝经》。

然后你看《十三经》著书就更有意思了,这个解读《十三经》的都是历代的大学者,唯独解读《孝经》的是唐明皇,一个皇帝屈尊把自己作为一个学者,作为一个学者来解读一篇文章。

足见对它的重视。

我们中国文化强调是什么?

就是汉唐。

汉代也很有意思,汉把这个孝也看得很重。

大家知道汉代这些皇帝死了以后,后来的皇帝追封前皇帝,里边都得一个孝字,孝文皇帝、孝锦皇帝、孝武皇帝。

这两代都重视这个东西。

孝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一个理念。

所以在这块一定对这里重视。

我解这个孝字,我想和大家从几个角度去分析,第一从文字学的角度,这个孝很有意思,大家看一下,孝字从哪来呢?

《说文》里边说,它是从老说,是“老字”经过裁减省略,重新组成出来的。

“老”字很有意思,这个字最初它不这么写,最初它是个象形字。

什么意思呢?

谁一个人头发很长,长胡子了,驼背了,手里还拿着拐杖,这人就老了。

后来到什么时候了?

到了汉代,大家要是学传统文化,一定重视汉文化。

汉是中华文化一次大的整理、反思、调整的这么一个时期。

文字到了汉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文字,汉隶就能看出来这个字形了,这么个东西。

就很符号化了,笔划、竖很具体,有笔顺了。

说是不是到这个时候它的象形的意义就消失了呢?

我觉得没有。

当然了我这有一个解读,它有一点文化学的味道,从文字传承本身现在还没有找到例据。

而什么叫老啊?

其实你看这个字就很有意思,说这个人生他就是一个不断的往土里扎的过程。

开始还没什么感觉,这就是要埋半截了,到这里就是入土为安了。

老了其实就是死了。

这个解读对不对?

其实从文字的演变上是不对的。

但是我不相信当时改这个字的时候一点这个因素都没搀杂进去。

因为从文化学角度讲这是人对生死这个问题的一个共识。

《圣经》里边就有这么一段话,你是尘土必归于尘土,人是什么呀?

人不就是碳水化合物嘛!

你最后你还得回到土里去。

而从文化学角度来讲解读它,还有那么点意思。

什么是老了?

西方文化说岁月催人老。

时光就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柄利剑。

利剑在哪儿呢?

我怎么看不着?

这时光就是顶在我们腰上的一把匕首。

它有不可逆性,就把你逼老了。

怎么样才能让他不老呢?

其实也很简单,你把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