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395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docx

政治生活知识总结

2017政治生活知识总结

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

孩子们:

相信自己.把握时机.走向成功

《政治生活》之抓主体:

国家、公民、政府、人大(或常委会)、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政协、民族、宗教.当代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

一、国家问题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的国体)

(1)国家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即人民民主专政。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被载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公民问题

我国全部的政治生活的基础: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的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A.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②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

B.怎样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必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要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A..我国的选举方式及其优缺点:

直接选举:

①优点:

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②局限性: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间接选举:

①优点: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用。

②局限性:

不能使每个选民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等额选举:

①优点:

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局限性:

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差额选举:

①优点:

候选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②局限性:

如果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

B..影响选择选举方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C..我国的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1)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3)根据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D..公民应如何行使选举权?

(1)选民要提高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公民要积极参加选举,增强公民参与感、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主人翁意识。

(3)公民要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A.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

B.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1)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要环节。

(2)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7.民主管理(实行基层民主或实行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A..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村民如何通过村委会实现自治?

(1)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民委员会的干部,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2)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村民会议是村民参与决策管理的重要形式。

(3)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进行民主管理。

(4)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形式进行民主监督。

C..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

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D..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1)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E..中学生怎样参与民主管理?

(1)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中,我们能够获得很多机会。

(2)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8..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A.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渠道:

(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

(2)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的特点:

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4)通过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

B..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的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公民怎样正确的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含义

优点

局限性

直接选举

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举

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地区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的最值得依赖的当家人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可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限制选民

的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额>应选额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

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

(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民主选举

我国的选举制度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并采取差额选举。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县以下:

直接;县以上(全国、省、市):

间接。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间接。

※居委会、村委会→直接。

(2)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渠道

通过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意义: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决策反映社情民意。

B、专家咨询制度(意义: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为什么:

a.依据: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b.意义:

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D、社会听证制度(作用:

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定的决策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有利于决策利民。

A、信访举报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C、舆论监督制度(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D、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意义

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

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从公民的角度看: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国家:

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公民:

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要求

拓展公民民主决策的渠道,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

既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又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9..公民要负责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A.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是什么?

(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怎样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

(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

三、政府问题

1.我国政府的主干知识

(复习提问:

)我国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府为什么做某事往往答上)

A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