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166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1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docx

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2020年农业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报告

图录

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巩固,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一、2019年粮食生产与价格运行状况分析

(一)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价格总体稳定

1.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及其突出特点

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119亿斤,增长0.9%,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5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分季节看,夏粮和秋粮增产,早稻减产。

2019年,全国夏粮产量2832亿斤,比上年增加56亿斤,增长2.0%;秋粮产量9919亿斤,比上年增加110亿斤,增长1.1%;早稻产量525亿斤,比上年减少46亿斤,下降8.1%。

分品种看,除稻谷产量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

2019年,全国谷物产量12274亿斤,比上年增加73亿斤,增长0.6%。

其中,稻谷产量4192亿斤,比上年减少50亿斤,下降1.2%;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2672亿斤和5215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43亿斤和72亿斤,分别增长1.6%和1.4%。

豆类产量426亿斤,比上年增加42亿斤,增长11.0%;其中大豆产量362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13.3%。

薯类产量577亿斤,比上年增加3.6亿斤,增长0.6%。

分地区看,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较多。

2019年全国有17个省(区、市)粮食增产,14个省(区、市)粮食减产。

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共计增加116亿斤,占全国粮食增加量的97.2%。

增产较多的省(区)有吉林、辽宁、内蒙古,粮食产量分别增加49亿斤、48亿斤和20亿斤。

其中吉林、辽宁2018年因灾减产较多,2019年恢复性增产。

2.粮食增产因素分析

粮食单产提高是粮食增产的决定性因素,2019年全国粮食作物单产38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6公斤,增长1.8%。

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15亩=1公顷,全书同),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

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农业气候对粮食生产总体有利。

夏粮作物生长期间,小麦主产区光、温、水等条件匹配较好,麦田墒情适宜,有利于夏粮作物生长。

秋收粮食作物生长期间,全国大部农区热量适宜,降水充沛,光照正常,有利于秋收粮食作物形成丰产群体。

整体来看,全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占全年粮食产量96%的夏粮和秋粮单产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2019年全国夏粮单产35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1.7公斤/亩;秋粮单产388公斤/亩,比上年增加5.6公斤/亩。

二是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农业灾情影响有限。

从全国看,2019年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尤其是东北地区的西部等传统旱区降雨充沛,旱情是近几年来最轻的。

尽管以“利奇马”为代表的几次台风给局部地区造成影响,但也给旱情较重的地区带来了降水。

7月下旬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持续发展,出现较为严重的伏秋连旱,给局部地区双季晚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加之10月湖北、湖南等地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对全国秋粮生产影响较有限。

3.农业生产结构优化

2019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油菜籽、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

稻谷种植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品质更好、单产更高的中稻面积增加。

大豆播种面积1.40亿亩,比上年增长10.9%,大豆振兴计划实现良好开局。

二是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江淮赤霉病高发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调减冬小麦播种面积;非优势区的稻谷、玉米播种面积持续调减,生产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三是粮食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比例提高,优质稻谷种植面积扩大。

4.粮食价格变动情况

2019年中国粮食价格总体稳定,部分产品价格有所波动。

从生产者价格来看,2019年谷物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0.3%,其中小麦上涨0.1%,玉米上涨2.0%,稻谷下降3.5%;豆类上涨0.1%,其中大豆上涨0.1%;薯类上涨4.7%。

从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市场价格来看,2019年小麦集贸市场平均价格为2.57元/公斤,比上年下降0.4%;玉米平均价格为2.01元/公斤,上涨1.0%;籼稻平均价格为2.76元/公斤,下降1.8%,粳稻平均价格为3.13元/公斤,下降2.5%;大豆平均价格6.02元/公斤,上涨0.5%。

5.粮食生产投入费用和收益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种植粮食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规模种植户和普通农户的抽样调查,2019年全国粮食亩均生产投入费用增加,亩均收益(未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因单产提高略有增加。

受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粮食生产投入费用不断增加。

2019年全国粮食亩均生产投入费用为384元,比上年增长1.5%。

在主要投入项目中,2019年全国粮食亩均种子投入费用为62元,增长2.1%;亩均化肥投入费用为139元,增长1.2%;亩均农药投入费用为36元,增长7.7%;2019年全国粮食亩均外雇机械作业费用为97元,下降0.8%。

2019年全国平均每亩粮食总收入为1014元,增长0.8%。

扣除生产投入费用,全国粮食亩均收益(未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为631元,增长0.3%。

(二)小麦增产,价格基本平稳

1.小麦产量变动情况及其特点

2019年全国小麦产量2672亿斤,比上年增产43亿斤,增长1.6%。

2019年小麦播种面积略减,但得益于单产增加,小麦产量增加。

播种面积略减。

2019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3.56亿亩,比上年减少809万亩,下降2.2%。

主要是由于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江淮赤霉病高发区、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西南条锈病菌源区等低产地块通过休耕和轮作等措施调减小麦播种面积。

单产恢复性增长。

2019年全国小麦单产375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4.3公斤,增长3.9%。

因农业气候条件整体有利,尤其是冬小麦生长期间,麦区大部时段光温匹配,麦田墒情总体适宜,灾情相对较轻,加上各地区防治措施及时有效,病虫害发生率普遍低于上年,单产较上年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小麦品质较好。

由于生长期内气候条件较好,加之病虫害较轻,2019年小麦整体质量较高,品种明显好于上年。

优质专用小麦增加。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占比达到3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2.小麦价格变动情况

2019年小麦增产,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从生产者价格来看,2019年小麦生产者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稳中略涨0.1%。

分季度看,第二季度小麦生产者价格略高于上年同期,上涨0.1%,第一、三和四季度同比分别下降0.6%、1.9%和0.2%。

从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市场月度价格变动情况来看,2019年小麦集贸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价格在2.53元/公斤至2.60元/公斤小幅波动。

1~5月小麦集贸市场价格基本稳定,6月新麦上市后,价格有所回落,7月后总体保持稳中略涨态势。

2019年12月,全国小麦集贸市场平均价格为2.58元/公斤,同比下降0.8%。

图12018~2019年小麦集贸市场价格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3.小麦生产投入费用和收益情况

2019年全国冬小麦亩均生产投入费用略增,但因单产提高带动收益保持较快增长。

2019年全国冬小麦亩均生产投入费用为409元,比上年增长1.5%。

其中,物质投入费用为281元,增长3.0%;生产服务支出费用为127元,下降1.7%。

在主要投入项目中,2019年全国冬小麦亩均种子投入费用为71元,增长2.6%;化肥投入费用为154元,增长0.4%;农药投入费用为28元,增长4.6%;外雇机械作业费用为112元,下降1.3%。

2019年全国冬小麦亩均总收入为968元,比上年增长5.7%。

扣除生产投入费用,全国冬小麦亩均收益(未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为559元,增长9.1%。

(三)稻谷减产,价格下跌

1.稻谷产量变动情况及其特点

2019年全国稻谷产量为4192亿斤,比上年减少50亿斤,下降1.2%。

其中,早稻和双季晚稻减产,分别比上年减产46亿斤和27亿斤;中稻和一季晚稻增产,比上年增产23亿斤。

播种面积减少是稻谷减产的主要因素。

2019年稻谷播种面积4.45亿亩,比上年减少744万亩,下降1.6%。

其中,早稻播种面积6675万亩,比上年减少512万亩,下降7.1%;双季晚稻7461万亩,比上年减少448万亩,下降5.7%;中稻和一季晚稻30404万亩,比上年增加216万亩,增长0.7%。

主要是南方地区“双季稻改单季稻”,进一步缩减了品质较差、单产较低的早稻和双季晚稻播种面积,品质更好、单产更高的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有所增加。

稻谷单产略增,2019年全国稻谷单产471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2公斤,增长0.5%。

其中,早稻生长期间农业气象条件整体偏差,2019年全国早稻单产39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4.3公斤,下降1.1%;中稻和一季晚稻单产504公斤/亩,与上年持平;双季晚稻单产403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6.0公斤,增长1.5%。

2.稻谷价格变动情况

2019年稻谷库存充裕,市场供需相对宽松,价格总体低迷。

从生产者价格来看,2019年稻谷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下降3.5%。

分季度看,第一至四季度生产者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降幅分别为5.0%、6.6%、1.3%和2.0%。

从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市场月度价格变动情况来看,2019年籼稻集贸市场价格在2.75元/公斤至2.78元/公斤低位运行,除10月和11月与上年同期持平外,其他各月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

2019年1~4月籼稻集贸市场价格同比降幅为3%左右,5月后降幅逐渐收窄。

2019年粳稻集贸市场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由1月的3.16元/公斤下跌至12月的3.09元/公斤。

与上年同期相比,粳稻集贸市场各月价格均低于上年同期,同比降幅由1月的1.3%逐渐扩大到7月的3.7%,2019年12月,粳稻集贸市场价格同比下降2.5%。

图22018~2019年籼稻集贸市场价格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图32018~2019年粳稻集贸市场价格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

3.稻谷生产投入费用和收益情况

2019年全国稻谷亩均生产投入费用473元,比上年增长2.2%。

其中,物质投入费用319元,增长4.7%;生产服务支出费用154元,下降2.5%。

在主要投入项目中,2019年全国稻谷亩均种子投入费用65元,增长5.2%;化肥投入费用142元,增长1.4%;农药投入费用64元,增长7.7%;外雇机械作业费用130元,下降3.1%。

2019年全国稻谷亩均总收入1299元,比上年下降4.6%。

扣除生产投入费用,2019年全国稻谷亩均收益(未扣除人工费用、土地费用和固定资产折旧)为826元,下降8.2%。

稻谷收益下降主要是由稻谷售价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所致。

(四)玉米增产,价格总体上涨

1.玉米产量变动情况及其特点

2019年全国玉米产量为5215亿斤,比上年增产72亿斤,增长1.4%。

玉米单产提高是玉米增产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种植结构调整,玉米播种面积进一步调减。

播种面积减少。

2019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6.19亿亩,比上年减少1269万亩,下降2.0%。

2019年非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