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835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开始?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

”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C.汤 D.纣

5.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

6.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

7.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

A.黄帝     B.禹     C.舜     D.启

8.张亮同学在学习公元纪年法时,对历史年代尺非常感兴趣。

他要计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距今

A.4084    B.4085    C.4086    D.4087

9.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0.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1.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A.缴纳租税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

12.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C

13.西周国人暴动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二.材料题

14.中国历史连环画,展现着历史的大舞台。

观察下下列连环画,回答问题。

(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哪里?

最后一个国王是谁?

夏朝时制定的历法称为什么?

夏王朝二里头遗址的建筑群、墓葬群反映了什么?

(2)“商汤灭夏”发生在哪一年?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哪里?

“武王伐纣”的决定性战役发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诸侯需要向周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4.

(1)禹。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桀。

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约公元前1600年。

亳。

公元前1046年;牧野。

15.

(1)分封制。

(2)宗亲。

功臣。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定期朝觐周天子。

(4)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2)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选择题

 1.“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的歌词。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炎黄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

B.夏王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行

D.制定历法,称为“夏历”

2.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一制度开始于(  )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子家天下

C.西周分封制

D.周武王建立西周

3.右图是夏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复原图,请你想象一下都城中会有哪些国家机构(  )

①刑法   ②监狱③历法   ④军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4.他以人为坐骑,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后被商汤所败,王朝灭亡。

此人物是(  )

A.启B.桀C.纣D.盘庚

5.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王进攻,双方决战的地点是(  )

A.朝歌B.镐京

C.牧野D.岐山

6.“上联:

伊尹伴商汤成大业;下联:

______助武王灭商纣。

”这副对联中,下联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

A.伶伦B.仓颉

C.吕尚D.禹

7.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民

C.土地和耕牛

D.人民和耕牛

8.《史记·周本纪》中记载: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定期朝见周天子,汇报政务

B.进献贡物

C.服从周王调兵

D.定期服役

9.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国人暴动”,此时在位的国王是(  )

A.周文王B.周武王

C.周厉王D.周幽王

二、非选择题

10.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我知道】

材料一 夏、商、周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商、周政权的更迭如同夏、商政权的更迭一样,也是通过大规模战争实现的。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建国时都城

暴君(昏君)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____

商纣王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____

周幽王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哪一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文明?

哪一场战争导致了“商、周政权的更迭”?

【制度变革我分析】

材料二

(3)根据图(a),说出分封制的依据是什么。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4)观察图(b),说出位于第一层的是什么人。

根据上述图片,指出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治乱兴衰我感悟】

(5)结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的感悟。

1.B 2.B 3.A 4.B 5.C 6.C 7.B

8.C 9.C

10.

(1)汤 镐京

(2)二里头遗址。

牧野之战。

(3)依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4)天子。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5)暴政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只有实行仁政,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要重用人才。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一、选择题

1.标志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知道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志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夏朝的建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据史料记载,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由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夏朝初步建立起国家机构

B.夏朝统治者实行暴政,欺压百姓

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夏朝政局不稳,短命而亡

【分析】本题以夏朝筑有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夏朝建立的有关内容。

 

3.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  )

A.历史的倒退

B.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

C.生产力的下降

D.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符合的

【分析】本题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公天下”到“家天下”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4.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

这种制度开始于(  )

A.夏B.商C.西周D.东周

【分析】本题以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袭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一个家族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这是世袭制的体现。

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周更替的事件。

 

5.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育B.勤政爱民C.发展经济D.增强军事力量

【分析】本题以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为切入点,考查夏商西周的统治。

【解答】夏、商、西周三代都是因为国王实行暴政,引起人民反抗,导致国家灭亡。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勤政爱民。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夏商西周的统治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归类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纷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某同学在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时,把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

你认为他这样归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分析】本题考查历史上著名暴君。

注意掌握夏商西周更迭的史实以及得到的历史教训。

【解答】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许多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商汤乘机起兵灭夏,夏朝灭亡;商朝末年,政治混乱,最后一个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时期,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并制造了炮烙等酷刑,残酷的镇压人民。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最终导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西周的周厉王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夏桀、商纣、周厉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故选:

B。

【点评】知道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

 

7.下列战役中,与其它三个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

A.桂陵之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马陵之战

【分析】本题以战役为切入点,考查商朝的灭亡.

【解答】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亡商朝的战役,发生在商朝时期。

桂陵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是发生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商朝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河南殷墟被列为2007年第30届遗产大会上我国的申遗项目。

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

【分析】本题考查盘庚迁殷,知道殷墟展现的历史时期是商朝。

【解答】由已学知识可知,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盘庚迁殷,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盘庚迁殷,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展现出“纣王无道,朝歌城危,乱世迫待真英雄”内容的大型连续剧《封神榜》播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热烈响应。

剧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

【分析】本题结合材料考查武王伐纣的有关知识。

需熟知相关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词:

纣王无道,朝歌城危,结合所学可知,因为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公元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伐纣,灭商。

B项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封神榜》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武王伐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本题难度适中。

 

10.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西周定都(  )

A.镐京B.洛邑C.亳D.牧野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知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解答】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

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历史上称为西周。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夏商周更替的事件。

 

11.《左传》中记载:

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分析】本题考查所给材料反映的西周实行的制度﹣﹣分封制。

理解分封制的特点以及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材料“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

”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故选:

C。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对象和作用。

 

12.如果你是西周时被封的一位诸侯,你不需要对周天子尽哪项义务(  )

A.负责赡养周天子

B.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C.向天子纳贡

D.镇守疆土

【分析】本题以西周分封制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诸侯对周天子尽的义务.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西周分封制中诸侯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所以BCD是诸侯的义务,A选项不是。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分封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目的、作用、对象等内容的理解.

 

13.东周的第一个国王是(  )

A.周文王B.周幽王C.周平王D.夏桀

【分析】本题以东周的建立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东周的第一个国王.

【解答】公元前770年,因镐京及王畿遭战争破坏,周平王得晋、郑、秦和其他诸侯之助,遂东迁于雒邑(今洛阳),以避戎寇。

重建周王朝,为东周之始。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东周的相关历史.

 

14.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

A.提倡改革B.重视教育C.以民为本D.发展经济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知道夏、商、西周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以民为本。

【解答】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可见夏、商、西周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是以民为本。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

 

15.如图是商朝带枷的奴隶俑,它反映了(  )

A.奴隶的悲惨生活B.奴隶不听使唤

C.奴隶的怠工D.奴隶逃走被抓回

【分析】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图片商朝带枷的奴隶俑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完全的占有,不管生死,带枷锁意味着控制和限制,体现了奴隶主的无限权力,使用奴隶俑的奴隶主是富裕的奴隶主,在商朝奴隶的价格远低于制作陶俑的价格。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奴隶的悲惨生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二.材料题

16.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什么制度?

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第一个王朝的人是谁?

(4)从此我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分析】

(1)本题考查启继承父位。

识记禹建立夏朝的史实。

(2)本题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识记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史实。

(3)本题考查了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4)本题考查夏朝建立。

识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解答】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启而开始的。

(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4)禹死后,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答案为:

(1)启。

(2)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3)禹。

(4)夏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夏商周的更替。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人民的愤怒:

你这个太阳什么时侯灭亡啊,宁愿和你一起灭亡。

材料二《史记•殷本纪》记载:

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材料三他贪财好利,用严刑镇压人民,引起镐京的平民暴动,使西周走向衰落。

(1)材料一、二、三分别介绍了历史上哪几个朝代的哪几个君主?

(2)材料二中反映的君主在哪场战争后被推翻?

(3)为什么三位君主的统治都被推翻了?

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夏朝、商朝、西周的灭亡。

【解答】

(1)由“人民的愤怒:

你这个太阳什么时侯灭亡啊,宁愿和你一起灭亡”可知,材料一人物是夏桀;由“酒为池,悬肉为林”可知,材料二人物是商纣;由“引起镐京的平民暴动,使西周走向衰落”可知,材料三人物是周厉王。

(2)因为纣王的残暴统治,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商朝的士兵的纷纷阵前倒戈,投降周军,商纣在鹿台自焚,商朝灭亡。

(3)因此夏桀、商纣、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引起人民的反抗,导致统治被推翻。

启示:

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对人民实行仁政。

故答案为:

(1)夏桀;商纣;周厉王。

(2)牧野之战。

(3)残暴统治,引起人民的反抗;统治者要爱护百姓,对人民实行仁政。

【点评】本题以夏朝、商朝、西周的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读史使人明智,下面就走进夏商西周那段历史。

走进历史

(1)请你把表格中对应的知识补充完整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暴君

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公元前1600年

商汤

 亳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材料一: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2)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这一制度下诸侯应向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西周这一制度实行产生了什么作用?

反思历史

材料二:

夏桀说:

“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日之有哉?

日亡吾亦亡矣。

”(意思是比喻他的统治会象太阳那样长久)

材料三:

商纣说:

“呜呼,我生命有天!

”(意思是我有上天的保佑,别人不能把我怎么样)

请回答:

(3)夏桀和商纣都自以为他们的统治会长久,他们亡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夏桀、商纣的亡国给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自比太阳,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夏的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定都亳。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王,商纣是个有名的暴君,他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尽情享受,施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纣王,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导致了国人暴动。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依据材料一“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诸侯必须向周天子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的调兵,定期朝觐天子。

通过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夏桀奢侈残暴,强迫百姓服劳役,民生困苦,怨声载道;商纣荒淫无度,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

刑罚也相当残酷,其炮烙之刑十分残忍。

故两者的亡国都有一相同原因就是暴政,失去民心。

(4)夏桀、商纣的结局是被推翻了,因为其残暴统治,所以从他们身上应该更多的是吸取教训。

统治者应当爱惜民力,实行仁政;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抛弃等。

故答案为:

(1)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末代暴君

公元前2070年

阳城

公元前1600年

商汤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周幽王

(2)分封制;义务:

诸侯必须向周天子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的调兵,定期朝觐天子;作用:

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暴政,失去民心。

(4)统治者应当爱惜民力,实行仁政;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抛弃等。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夏商西周更替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