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416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docx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当文明之光照耀中华大地,中国历史开始了辉煌的篇章。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开始?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

“多行不义必自毙。

” 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C.汤 D.纣

5.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

6.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禹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D.周武王建立周朝

7.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

“他”是

A.黄帝     B.禹     C.舜     D.启

8.张亮同学在学习公元纪年法时,对历史年代尺非常感兴趣。

他要计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距今

A.4084    B.4085    C.4086    D.4087

9.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0.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1.西周建立后,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还有纪国、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是

A.缴纳租税B.治理郡县C.镇守疆土D.监察百官

12.下列图片与西周分封制有关的是C

13.西周国人暴动发生在哪个皇帝在位时期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二.材料题

14.中国历史连环画,展现着历史的大舞台。

观察下下列连环画,回答问题。

(1)夏朝是由谁建立的?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哪里?

最后一个国王是谁?

夏朝时制定的历法称为什么?

夏王朝二里头遗址的建筑群、墓葬群反映了什么?

(2)“商汤灭夏”发生在哪一年?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哪里?

“武王伐纣”的决定性战役发生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诸侯需要向周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4)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4.

(1)禹。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桀。

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约公元前1600年。

亳。

公元前1046年;牧野。

15.

(1)分封制。

(2)宗亲。

功臣。

目的: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3)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定期朝觐周天子。

(4)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设计

课题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西周的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过程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材料研读、相关史事内容;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

理解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三字经》视频,导入夏商周三个朝代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

禹(开国之君)

建立意义: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思考:

为什么说夏朝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了?

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家机器。

部落联盟是依靠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所以夏朝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

夏朝国家机器的作用是什么?

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讨论: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是社会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禹死后,谁成了夏朝的第二代国王呢?

出示禹、伯益和启的图片

出示材料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此文献的大意是:

启后来杀死了伯益,打败了反对他的有扈(Hù)氏,还把有扈氏的俘虏变成了放养牲畜的奴隶。

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禅让制:

选贤与能,天下为公

父死子继

王位世袭制天下为私

兄终弟及

“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出现“家天下”

公天下:

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

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家天下”是指天下变私有,垄断权力的出现。

“公天下”指原始社会,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消费的社会。

夏朝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1、建立军队

2、制定刑法

3、设置监狱

4、制定历法,成为“夏历”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夏朝灭亡

夏桀,又名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

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

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国亡,被放逐而饿死。

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夏桀的暴行有哪些?

夏朝的灭亡说明了什么道理?

建造豪华宫室,

征发百姓服劳役,

不分昼夜饮酒作乐……

二、商汤灭夏

朝代:

商朝

建立者: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都城:

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

思考:

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

为什么商朝又称为殷朝?

迁殷后商朝情况如何?

迁都原因: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盘庚迁殷:

疆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商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1、设置监狱

2、制定酷刑

3、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表现在什么地方

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修建豪华宫殿,尽情享受

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

施用酷刑(如:

炮烙酷刑),残害人民

出示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的图片

三、武王伐纣

由牧野之战的视频导入

同学们看过《封神榜》吗,讲述的是怎么回事呢

《封神榜》讲述的是关于武王伐纣的神话故事。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分别是什么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地点:

牧野

结果:

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西周分封制

目的: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对象:

宗亲、功臣

内容: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作用: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建内进行再分封,

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国人暴动:

周朝等级制度中的平民即“国人”。

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的平民举行暴动,赶走周厉王,史称“国人暴动”。

西周从此走向衰落。

出示国人暴动的图片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出示烽火戏诸侯的图片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幽王被杀。

西周灭亡

 

学生根据课本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思考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思考总结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勾画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小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了暴政会导致人民的反抗,朝代的灭亡,得人心者得天下,对我们现在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板书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2、措施:

3、二里头遗址:

4、夏朝的灭亡

二、商汤灭夏

1、建立:

2、巩固统治的措施:

3、灭亡:

三、武王伐纣

1、周朝的建立

2、武王伐纣

四、西周的分封制:

 

2019-2020人教部编办七年级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教案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的时间、国家机构;夏桀的暴政;商汤灭夏;盘庚迁殷;商朝统治区;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国人暴动,西周的灭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

西周分封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

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二)合作探究: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教师:

前面我们学过了尧舜禹的禅让。

说的是尧年老时,把位置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

舜年老时,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而禹在位期间,原始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晚期,约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原始社会至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夏朝的建立及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建立及其实质。

问题:

(1)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试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2)夏朝建立后,组建了哪些国家机构?

(3)夏朝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实质是什么?

(4)为什么说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展示:

夏朝建立后,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没置监狱。

教师:

启继禹位,使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进入天下为私的阶级社会,由“大同”进入“小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出现。

所以说,启继禹位意味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讲解:

夏朝经历了400多年,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现在请同学们看《夏桀把人当坐骑》图。

然后看书,讨论、归纳夏桀的暴政表现。

夏桀建造了许多豪华官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并把大臣放在酒池子里淹死;和宫女们嬉笑为乐……

总结:

“多行不义必自毙”,夏桀的残暴统治终于引发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削弱了自身的统治,最后为商汤所灭。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二目: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二、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

1.汤灭夏建商:

教师:

当夏朝衰败时,黄河下游的商国逐渐强大起来。

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为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但在商汤去世之后,没有多长时间,就出现了“诸侯或不至”的情况,也就是诸侯不来朝见,这说明商朝的统治出现了问题。

最起码有一件事可以表明这一点,那就是商朝的都城一迁再迁。

展示:

《商都城分布示意图》

教师:

上面显示做过商朝都城的地方一共是六处。

如此频繁迁都,对国家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一直到公元前14世纪,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的统治才稳定下来。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盘庚迁殷。

2.盘庚迁殷。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关于盘庚迁殷的一段文字,从中找出迁都的原因、作用和长远影响。

提示:

因为战乱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盘庚迁殷是为了稳定政局。

迁都以后,商王朝的政局稳定下来,商王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所以后人把商朝又叫作殷朝。

教师:

盘庚迁殷后,商朝兴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到商纣王时,社会各种矛盾已经开始激化,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3.商纣的残暴统治和武王伐纣。

学生:

讲一讲关于商纣王残暴统治的故事。

总结:

商纣即位的时候,商朝的各种社会矛盾已经开始激化。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商纣王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严厉打击贵族,削弱贵族的权力。

二、加强对人民的搜刮,来充实自己之用。

三、残暴镇压人民,施用炮烙之刑。

过渡:

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不仅没有巩固自己的统治,反而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就在商纣王沉缅于酒池肉林、贪图享乐之时,西边渭水流域的周国发展了起来。

国君周文王重视发展生产,并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渐强大。

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开始准备伐纣灭商。

问题:

周武王灭商的背景、时间、关键性战役,并找出西周建立的时间和都城。

学生回答。

教师:

周武王灭商的背景是商朝政治混乱,周和西方与南方的小国、部落联合起来伐纣灭商。

灭商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关键性战役为牧野之战,都城是镐京。

问题: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大家可以讨论后再回答。

引导:

大家可以从原始社会的生活生产状况来比较,第二个问题可以从夏桀和商纣的暴政人手。

总结:

刚才同学们对上面提到的问题,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这里,我想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是:

评判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我们遵循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我们说,应该看社会生产力是否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人格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尊重、文化生活水平是否提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标准。

过渡:

刚才我们知道了夏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同理,商代夏、后来周代商,每一次兴替都意味着历史在缓慢地发展。

下面我们看一下西周王朝建立之后有哪些新的内容。

三、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

教师:

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西周王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的,定都镐京。

我们说,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鼎盛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方法、内容、作用)。

问题:

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方法、内容、作用各是什么?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是巩固周朝统治。

方法是: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让他们做诸侯。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的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层层分封,形成严格的等级。

内容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周天子作战。

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之间形成了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

作用是:

周天子通过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过渡:

西周初的分封制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但到了西周后期,由于统治者腐败,终于在周厉王时发生了“国人暴动”。

数十年后,即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三)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最终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