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6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docx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

法制教育大会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应邀参加学校举行的法制课,很高兴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学习法律

知识。

利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一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的有关问题,希望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如何预防自我犯

罪,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使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将来做一

名建设伟大祖国的栋梁之材。

今天,我要讲三个问题。

一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的有关法律问题给大家作一下简要解释,使大家明确本人及其监护人应

该如何遵纪守法。

二是根据案例分析一下犯罪的原因,使大家引以为戒。

是要向同学们提出一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立志成材。

一、与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关的法律

首先和同学们谈谈什么是违法。

同学们不要把违法与犯罪理解成同一个

意思。

违法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禁止做,不允许做的或者是应当去做的而不

去做的行为。

犯罪是指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严重危害社会,依照

《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其次,根据实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受到

拘留、罚款、警告的处罚。

违法情节严重,将触犯《刑法》,将受到刑事处

罚,处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

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同学们都不能违法,如果平

常不遵守校规,为所欲为,对校领导、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久而

久之就很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一点同学们应当深思,要自觉地学法、

守法。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十六大、十七大又提出了依法

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这就是说,只有依据法律,依靠崇高品德的人

才能治理好国家。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法制的氛围中。

如我们每天的上课下课,每天的交通安全等等都是由法来决定的,所有

能够判断的各种行为的条件只有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法?

首先我们要清楚

法的概念。

法:

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判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

行的行为准则的总称。

自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各种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善了各种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也基本得到了

完善,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又于 1999 年 6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 1999 年 11 月 1 日起实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决定》已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

2012 年 10 月 26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部法律的颁布,预示着我国把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

今天我讲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这部法律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大家

进行探讨。

下面摘取其中几条法律法规和大家学习下:

第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

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偷钱,在游戏厅,网吧过夜现象)

2.携带管理刀具(如带匕首、弹簧刀等)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别人索要财物(在学生身上发生非常多,以大欺小,高年级的欺负

低年级的)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偷家人的、邻居的钱,或者其他的东西去卖了换

钱)。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赌六合彩、赌大小、鲤鱼拐麻)。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看黄色影碟、黄色小说)。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

烟、酗酒。

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第十六条:

中小学生旷课,学校应及时与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其所在寄宿制学校应

及时查找,或向公安机关请示帮助。

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在 24 小时内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在

学校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及学校发现有人教唆、引诱未成

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及时依

法处理,对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其人身

安全。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 16 周岁以下的未成

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第二十二条:

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继子女、养子女、

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预防犯罪方面的职责。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中小学附近开设营业性的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

厅。

以上,我讲的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 7 条,这部法律共 8 章 57

条,都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这些法律

条文。

二、如何增强防范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作为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如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

强防范意识呢,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二个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条规定,“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

社会公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自觉批判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这里面用简单的语

言概括就是应该如何规范自己。

比如说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作为我

们应该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

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如“尊敬教师,热爱班级,努力为学校和班

级做好人好事,在家孝敬父母等。

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起远大理

想,将来报效祖国。

一个人只有用知识武装了头脑,将来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价值规律,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纵观世界,哪个国家知识强

盛,哪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便强大,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的霸权,又被

称为世界警察,他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的科技强大,科技强大是因为人的

素质高,人的素质高是因为接受的教育层次高。

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美国 50 年代普及了高中

教育,而我们建国才刚刚六十年,现在美国已经普及了大学教育,我们国家

现在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举步维艰。

所有这些说明了我们国家还要凝

心聚力谋发展,还要靠我们这一代发奋努力,为祖国的兴衰荣辱而不懈奋斗!

 三、打架会造成双方受伤害和犯罪

  同学之间应和睦相处,如果有矛盾要注意沟通或者请求老师给予处理,

绝对不允许打架,打架容易造成双方的伤害,情节严重者,公安机关将依法

追究你的法律责任。

  现实生活当中,人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双方打了架,后动手的一方

总说自己是在正当防卫;学生打了架,家长参加调解的时候,也总是说自家

的孩子后动手,是正当防卫!

那么,双方打架后动手的一方真是正当防卫?

一般说来,打架还手的一方,不属于正当防卫!

这是因为正当防卫的第一条

件是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不法侵害行为包括有社会危害性的一般违法行

为和犯罪行为,但主要是指犯罪行为,如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等,对这

些行为,如果不果断采取防卫行动,使其停止非法侵害,将会对社会、对人

身等造成重大危害。

打架还手就不同了,甲动手打了乙,已完全可以通过合

法途径,比如报告老师、班主任、公安机关……,学生完全可以报告老师解

决,没有必要一定要动手还击。

动手还击引起互殴,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和

社会秩序。

所以,两人打架,不论何方被打致伤、致残,还手的一方一般不

算正当防卫。

如果因还手而使打架事态恶化,不论是先动手的造成的还是后

动手的造成的,对方都要依法律负应有的责任。

所以,避免打架是至关重要

的。

但如果遭到对方的非法暴力侵害,比如先动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凶器施暴,

你就应尽快躲开,脱离危险,并报告老师。

但却不可以正当防卫为借口而还

手打人,把事情闹大。

  

(1)遇到紧急情况要拨打 110 电话

  "110"系报警电话号码,遇有歹徒拦劫、入室抢劫、被绑架、流氓强暴、

行凶等特殊情况,可迅速拨打 110 电话,寻求警方的紧急救援。

110 电话台,

有警察昼夜值班。

接电话后,警察会及时赶赴案发地点,采取必要的行动。

如前几天发生在大垌街的一起盗窃面包车案,失主拨打"110"电话,接警后,

派出所民警迅速出击,仅用 4 个钟就将这起盗窃案破获并抓获一名犯罪嫌疑

人。

"110"报警台,被誉为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拨打 110 电话时,要冷静不要慌乱,最好用普通话,向值班民警说明发

生了什么案件以及案发的时间、地点、情况、有什么要求等,特别是地点不

清时要说明附近比较明显的参照物。

但是, 110 电话不能随意拨打,否则会

扰乱公安部门的工作,还会受到处理。

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治安管理处

罚法》要被处以 15 日以下拘留。

  

(2)在校内有人向你索要钱物时及早向老师报告

同学们在本校内被人强要钱物的情况虽然比较少,但也有些同学遇到过。

向你施加威胁的有本校的学生,也有校外混进来的学生。

本校的往往是那种

沾染了不少恶习的、出了名的"坏孩子",你认识他,或是"半熟脸",你能从

别人那里问出他是谁。

他让你给他钱,给他烟,或是要你的其它物品,不然

就说要打你,甚至还可能说"以后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他敢在学校里做这种

事情,就不怕老师吗?

就不怕学校处理他吗?

是不是胆子太大了?

同学,并

不是他胆子大,而是他在利用你的胆小怕事,他觉得你不敢对抗他,不敢声

张,不敢告诉老师,怕把事情闹大;其实,他心里是虚得很的,他是非常怕

老师知道的,比如学校里的班干部、三好学生就很少遇到这种威胁,因为

“坏孩子”知道这些学生和老师关系密切,是什么都会跟老师说的!

所以他

们不敢敲诈这些学生。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有了矛盾,有了冲突,是必须

依靠学校和相关部门解决。

三、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创建和谐美好校园

今年来,校园犯罪案件有上升趋势,我国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重要历史时期,举国上下都把学法、用法、守法视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目标

和任务来完成。

中学生作为一代年轻人更应走在法制教育的前列,自觉以法

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断学习,努力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但是,由于你们年龄尚小,社会阅历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不够,加之身心尚

未完全成熟,情绪易冲动,遇到问题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

这些因素的存

在,使得中学生成为当前刑事案件高发的一个群体。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

反映,我国中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人数自 1999 年起呈逐年上升,已占刑事

犯罪总量的 17%,这一状况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下面就校园犯罪问

题,和同学们谈谈其主要类型、成因及如何预防。

(一)校园犯罪案件的主要类型及原因

目前校园犯罪主要有盗窃型、伤害性和暴力型三种,占校园犯罪率 90%以

上。

1、盗窃型。

这类案件以偷盗同学、校方的小额金钱等物品为主。

例如:

手机、钱包及牙膏,牙刷等。

这些有的尽管数额不大,但如不加以改正,长

期以往就有可能酿成大错。

举个例子:

陈某盗窃一案。

陈某来自农村,自进

入博白县某初中就读后,看到别的同学手头阔绰,衣着光鲜,手机时尚,内

心羡慕不已。

但现实状况却让他无法实现这一切,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

私欲,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周围的同学,把手频频伸向自己的同学,在不到半

年的时间里,就连续作案多起,窃得手机三部、人民币累计一千多元。

案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