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3732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文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考试试题.docx

《语文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考试试题.docx

语文考试试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sw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焦灼(zhuó)荒谬(miù)跟帖(tiě)面面相觑(qù)

B.脊粱(jǐ)禁锢(gù)开涮(shuàn)浑身解数(jiě)

C.徜徉(cháng)拂晓(fó)潜水(qián)玲玲剔透(tī)

D.雀跃(yuè)粗犷(kuàng)殷红(yān)断壁残垣(huá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脑羞成怒黎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

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

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

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好,”他对我说:

“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

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都是济宁境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4.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

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

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

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

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B.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济宁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人不因吸烟死亡。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月夜》中透露出“春”的气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商山早行》中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中最能表现梅花高尚节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

(6)古代有很多抒发愁情的名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赋予“愁”以长度;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赋予“愁”以形态;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赋予“愁”以重量:

“,。

(7)《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涉号召士卒起义时,鼓动性极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写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连续的两句):

7.按要求答题。

(2分)

我市“阳光读写推介会”后,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

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

示例:

《水浒》——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

备选名著:

《骆驼祥子》《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

 

8.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

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

9.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占比例

关注点及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

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

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

  活动:

  仿写示例:

读书犹如揽胜,山川之,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二阅读理解

(一)古诗赏析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南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10《望江南》中表现独处深闺的女子盼夫失望的句子()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描绘了女子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

11.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梳洗罢”才“独倚望江南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女子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斜晖脉脉”表面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温庭筠的这首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说:

“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二)文言文理解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注释:

①籍:

项羽的字。

②项梁:

项羽的叔叔

12.下面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吴广素.爱人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不期.而遇

C.学万人敌.敌.众我寡

D.梁与籍俱.观与时俱.进

13.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夺而.杀尉(表示顺接,相当于“然后”)

B.尉果笞.广(鞭打)

C.梁以.此奇籍(因为)

D.虽.吴中子弟(虽然)

1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15.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任选一人做一点简要评价。

①陈涉: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③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三)现代文阅读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

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

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

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

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

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

后生。

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

摆得到处都是。

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

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

“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他瞅着那枣树咒骂。

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

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

,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

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

与我同行的朋友说:

“光瞅有什么用!

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

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

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

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

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

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

,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

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来源:

学_科_网]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

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16.“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3分)

17.赏析文中

画线的句子。

(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4分)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18.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4分)

19.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4分)

(四)现代文阅读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

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

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

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l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

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l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

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

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

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

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

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棉被,形如一节横卧在工地上的涵管,然后在梦中展开对故乡的思念……

④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

在农村和城市这两块地里,他各有收获:

前者收获的是每亩一千多斤的粮食,但付出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不低的成本;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但高空作业,难免有风险。

显然,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春节留守在城里工地,省下了一笔回乡的路费,寂寞自然也少不了,他常和未回家的民工守在电视机前,把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⑤站在高空展读大地的容颜,城市越来越高大,而故乡却越来越渺远。

潜意识里,舅舅试图从城市与乡村所形成的夹角中探求自己及家人的命运。

他从这个夹角中看到了什么?

或许看到了一座城市的繁华,当然还有一种失衡的感恩。

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留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扇窗上的体温。

我想告诉你,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常常是由一群勤劳朴实的人来建造。

一座城市因为有无数双这样的手、无数颗这样的心、无数个这样的人而倍感温暖。

我的舅舅就是这样一名如候鸟般转徙于城市和乡村的普通的农民工。

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内心不免有些酸楚;但想到三个孩子的未来,又不由得宽慰起来。

⑥近日,接到舅舅的电话,说今年又不能回家过年了,他寄回了一年的劳动所得一万元钱,要我转交给他家里。

从银行出来,我感觉手上的一沓钞票特别重,并且有种浓重的潮湿感,仿佛一捏就能渗出汗来。

⑦如果有一天,在城市的街头有一个满身灰尘,大口嚼着开花馒头的农民工与你擦肩而过,请你一定要在心里微笑着对他说声:

“辛苦了!

20.如果把本文标题改为“我的舅舅”好不好?

为什么?

(3分)

21.②段写道:

“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朱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孩子们为什么会在读《背影》时想到自己的父亲?

(3分)

22.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1)④段:

“舅舅还是从城市这片庄稼地里看到了更多丰收的希望。

”舅舅“丰收的希望”有哪些?

(2分)

(2)⑤段:

“一块光洁无瑕的美玉.往往是由一双粗糙斑驳的手来打磨。

”这句话里“光洁无瑕的美玉”用来比喻什么?

(1分)

23.④⑤段的画线句都提到舅舅的收入,它们所表达的意思矛盾吗?

为什么?

(2分)

(1)后者收获的是每月近千元的现钞,而唯一的成本只是汗水,“利润”可观

(2)他有时想到自己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一句,表现了舅舅饮食恶劣,生活艰难。

B.④段写“近3年,舅舅都没有回家过年”,这是因为舅舅一心投入城市建设,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

C.⑥段中“我”感觉“钞票特别重”,“一捏就能渗出汗来”,形象地表明“我”深刻理解舅舅打工的艰辛和家庭责任之重。

D.本文的主旨在于表现城市和农村不可分割的关系,肯定城市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

25.阅读④段中下面这句话,结合链接材料揣摩舅舅当时的心理,完成后面的填空。

(3分)

当他看到今年春节晚会上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朗诵《心里话》的情景,不禁流下了泪水。

【链接材料】

要问我此刻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

因为,妈妈把城市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爸爸建起了新世纪的高楼大厦。

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

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舅舅流下了的泪水,因为他

三作文

题目:

留在心中的那份。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考生本人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8

答案sw卷

1【答案】A[解析]:

B“脊粱”的“粱”应该是“梁”,浑身解数音xiè,多音字C拂晓音fú,形似字,易误与佛音D粗犷音guǎng,形声字。

断壁残垣音yuán

2答案:

B[解析]:

A恼C蒂D筹

3.【答案】C[解析]:

.A、“他对我说”后冒号应改为逗号。

B、“攀得越起劲”后应改用分号。

D、“曲阜的“三孔”、少昊陵、邹城的峄山、泗水的泉林”中的顿号不能标明地区间的层次,应将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

4.【答案】B

5.【

答案】A[解析]:

B.成分赘余,修改时去掉“由于”或“为”。

C.搭配不当,“服务水平”不能加强,只能提高。

D.乱用否定副词,“避免”后再加“不”,将意思说反了。

6答案

(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4)陟罚臧否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7.示例:

《骆驼祥子》——祥子三起三落,体强命苦,演绎昔日事。

《名人传》——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拼搏,奏响生命赞歌。

《钢铁是怎样炼成》——保尔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成就人生传奇。

《格列佛游记》——格列佛航海探险游历奇异国,机敏博学,造就奇闻妙谈

8示例:

信念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

(句子结构、修辞手法与例句一致,人物与诗句对应,诗句意思与信念对应即可。

9.答案示例:

①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深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②活动:

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

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

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

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仿写:

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一)10过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蘋洲斜晖脉脉水悠悠

11A

(二)、12.D13.D14.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

“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

”项梁因此..觉得项羽是个奇才..。

15.①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理想;②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壮志;③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富贵功名的世俗追求。

(三)16.【答案】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

17.

(1)【答案】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

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

(2)【答案】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18.【答案】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9.【答案】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20不好。

理由是:

文章写了舅舅以及像舅舅一样的农民在城市这块“庄稼地”上的生活,用“城市农夫”这个题目就把城市和农民联系在一起了。

这个标题比“我的舅舅”更贴切。

21.(3分)《背影》中家境的艰难,父亲尽心尽力支撑家庭以及对子女的关爱引发孩子们想到自己的父亲。

(意对即可)

22.(3分)

(1)每月收获近千元的现钞;使孩子在知识面前拥有尊严;使他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

(意对即可)(2分)

(2)繁华似锦的城市(1分)

23.(2分)不矛盾。

两句话分别写舅舅的收入高低,比较参照的对象不同。

(1)句说舅舅的收入可观,是相对于舅舅在农村的收入以及在城里打工的“汗水”成本而言;

(2)句说舅舅的收入低,是相对于有些人挥霍掉的一顿饭钱而言。

(意对即可)

24.(2分)C

25.(3分)示例:

(1)舅舅流下了自豪(骄傲)的泪水,因为他从这些孩子身上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也是爱父母,有志气的。

(2)舅舅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从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农民工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意思符合情境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