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7272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docx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

大韦小学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挥机构。

(一)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

李茂胜

副组长:

赵明军陈明    

组   员:

宋大勇、倪雷、丁帅、吴自荣、付朝国、黄芳梅

(二)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后勤部门提供相应的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等。

(7)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8)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适用范围包括:

火灾、食物中毒、地震、大型集会、校园重大交通事故、疫情、防盗、拥挤踩踏、网络安全等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

四、抢险救灾队伍

1、抢险救灾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陈明

   成员:

班主任老师

     ⑵、工作职责:

根据事故类别,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由工作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全面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及时抢救被困及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后勤保障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赵明军

     成员:

年级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

根据事故类别,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确保抢险设备设施及物质供应,负责联系医院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或进行抢救,负责现场抢修及灾后水、电等恢复工作,安排好师生生活、学习等工作,保证学校师生水、电等正常供应。

3、警戒疏散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丁永强

   成员:

各班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负责设置警戒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抢险工作秩序,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工作,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及车辆,劝阻围观人员离开事故现场,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有效、安全地疏散师生撤离危险地带,安定师生情绪。

 4、善后处置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陈明

     成员:

 戴夫侠、吴启强、丁永强、陈奎、魏广志   

 ⑵、工作职责: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抢险过程中和事故结束后,负责保证现场及善后过程中的稳定工作。

  5、通讯督导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

倪雷

     成员:

丁帅陈奎

     ⑵、工作职责: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负责事故现场各小组与指挥部及外部的通讯畅通,确保指挥部对现场的指挥调控,负责对事故的原因、发展形势、产生后果进行分析、预测,并落实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的指导与施行,负责事故现场处理过程和结果的对内、外信息发布工作。

    五、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应急预案

     ㈠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处置火灾事故的组织:

学校领导,值日教师,消防安全员。

    2、报告程序:

    

(1)学校校长。

(2)中心校、教育局。

(3)公安消防部门。

(4)地方党委政府。

    3、报警程序:

     ⑴迅速组织有关人员携带消防器具赶赴现场进行扑救。

     ⑵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就近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报告内容为:

“……发生火灾,请迅速前来扑救”,待对方放下电话后再挂机。

     ⑶在向学校、教育局领导汇报的同时,派出专门人员到显眼位置或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进入现场。

    4、组织实施:

     ⑴参加人员:

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校区内消防安全员和教师成员为主,其余人员(学生除外)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⑵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⑶使用器具:

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⑷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或用扩音器宣传自救办法和安慰被困人员。

     ⑸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以便于工作,便于消防车辆驶入或操作。

    5、扑救方法:

     ⑴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⑵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6、注意事项:

     ⑴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⑵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⑶不得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⑷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区教体局和当地政府。

     ⑸抢险救灾组等人员迅速疏散师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⑹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⑺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2、报告程序:

     ⑴学校领导。

⑵中心校、教育局领导。

⑶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3、处置措施

     ⑴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汇报。

     ⑵以最快速度将疑似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情况紧急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⑶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⑷立即组织骨干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各学校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⑸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市防疫部门报告。

    4、注意事项

     ⑴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⑵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⑶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⑷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学校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⑸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⑹迅速向教体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⑺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校外食物所致,也要立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⑻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⑼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㈢被盗案件应急预案

    1、处置事件的组织:

学校负责人,学校值日教师,公安干警。

    2、报警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经学校校长同意后向局和公安机关报案。

    3、处置措施:

    ⑴接报后,学校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同时向局有关领导报告。

    ⑵接报后,学校后勤管理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安排人员保护现场,了解被盗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并做好登记。

    ⑶根据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经请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⑷积极协助公安人员勘察现场,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4、注意事项:

    ⑴此类案件一般内部掌握,知情者未经允许不得向外界宣扬。

    ⑵注意保护现场,以便为侦破案件提供条件。

    ⑶做好工作,不要因此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学习秩序。

    ㈣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校长,学校教导处负责人。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教导主任。

⑵学校校长。

   3、处置措施

    

(1)学校任何人员在大型师生活动中,发现或确认建筑物或构筑物出现严重安全隐患、电器设备或其他物品爆炸、收到恐吓电话、发现可疑物品、电线断路起火、发生火灾事件、活动特别拥挤且无序进行、人员伤亡、自然灾害无法进行等,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长。

由校长根据预案和实际情况现场发布停止或疏散命令。

   

(2)应急预案起用后,领导小组人员按照分工和职责要求,全面进入紧急工作状态。

   (3)如果师生出现伤情,立即组织人员送往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救治,情况紧急报警求助。

   (4)立即确定疏散路线,并组织人员疏通所有安全通道,排除障碍,引导人员分流,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5)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相关区域。

   4、注意事项:

   

(1)校长应根据险情结束、隐患消除后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

   

(2)原危险区域、事故发生点的警戒撤除与否,必须校长决定。

   (3)应急预案终止后,校长应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的发生原因作出调查,并就事故原因、事故过程、经济损失、经验教训等作出书面报告。

   (五)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卫生防疫部门人员。

   2、报告程序:

    ⑴学校领导。

    ⑵根据事件需要,经学校校长同意报告当地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⑶经学校校长同意后报告局领导、当地党委政府。

   3、处置措施

   

(1)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流感、非典、风疹、流脑、麻疹、肝炎、严重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进行隔离室休息。

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送往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及时通知其家长,前往指定医院按照要求监护管理学生。

如果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立即到指定医院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出现疫情,学校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落实具体工作措施,加强预控工作。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

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①封锁疫点。

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

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区教体局的处理意见。

如校长已隔离,分别教导主任、班主任、安全办公室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

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③疫情调查。

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4、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疫情,各班级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向学校校长申请变动教学时间,待批准后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工作内容。

    

(2)为防止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学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停办或延办大型集会等活动。

    (3)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请示上级,做出是否停课、局部停课、全部停课的决定。

    (4)正确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确保校园稳定。

      

    (5)一旦发现疑似病人或传染病病例,学校要在执行正常上报制度的同时,随时发现随时报告,不得放松警惕,杜绝麻痹思想。

学校要随时将病例发展情况及时上报,做到不瞒报、缓报、漏报。

   (6)疫情期间实行每天“0”报告制度。

   (7)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

   (8)体卫组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报告。

  (六)、校舍倒塌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中心校、教育局。

(3)政府。

   3、处置措施

     

(1)发现校舍倒塌,第一知情人立即报告学校校长,预案组织机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2)疏散围观学生,各班主任立即集合各班学生点名清人,发现有缺席学生要逐一将缺席学生的去向了解核实清楚。

     (3)学校立即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当地政府。

     (4)有伤亡人员,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

将受伤人员送到区医院进行救治、并随即通知受伤人员的父母。

     (5)学校后勤人员要保证抢救伤者的费用到位、死者善后处理的费用到位。

     (6)保护好现场,为勘测现场、确定事故原因提供依据。

     (7)安抚学生情绪,解除学生的恐怖心理,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8)做好伤亡学生父母及亲友的接待工作和解释工作。

    4、注意事项

     

(1)一旦发生校舍倒塌事故,学校领导及老师要冷静,立即启动预案,措施要果断。

     

(2)稳定师生情绪,不能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媒体采访,必须请示学校和区教体局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到失实。

    (七)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中心校、教育局。

(3)崇川区政府

     3、处置措施

      

(1)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助,将重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

     

(2)迅速报告区局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

     (3)组织保护好现场,及时通知受伤者监护人。

     (4)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及后续工作。

    4、注意事项

      

(1)定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

     

(2)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后集中进行安全教育,每周星期二下午最后课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每天下午和周五放学时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告诫。

     (3)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监督机制、举报制度和考核制度,落实奖惩制度。

    (八)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中心校、教育局(3)政府。

    3、处置措施

    

(1)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必须立即向区教体局和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启动灾难救助应急预案。

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灾难种类、发生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难后果,救灾工作和受灾师生生活安排情况。

    

(2)救助领导小组进入工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工作事宜。

    (3)迅速组织受灾师生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食品、饮水、衣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工作。

    (4)根据救灾工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4、注意事项

    

(1)学校应密切注重气象、地震和灾难预告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

    

(2)及时向区教体局汇报灾情和救助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处理日常事务。

    (3)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收集、保管和分配工作。

    (4)负责灾后防疫和校园卫生整治工作,联系防疫部门进行传染病的预防。

    (5)落实灾后校园各项安全规范和措施,监督检查灾后学校饮水,食品卫生工作。

    (6)做好危困教职工的救助和校园灾后重建工作。

    (7)保障救灾信息畅通,做好救灾宣传,加强灾后值班纪律。

    (九)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中心校、教育局。

(3)政府

     3、处置措施

    

(1)一旦发现有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经营活动,以最快的速度向学校校长汇报,校长迅速赶赴现场,全面负责救援指挥,统一调度安排应急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确保到位,认真、及时组织好救援行动。

    

(2)立即将中毒者或疑似中毒者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抢救,必要时拨打120请求急救。

同时,立即停止有关人群食用的相关食物,立即停止相关食品的生产或经营活动。

    (3)切实保护好现场,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及现场等,等候上级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的调查处理。

    (4)及时联系学生家长,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

     (5)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

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6)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

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7)做好调查处理工作,主动、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8)落实学校及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

     (十)学校紧急事态预案

     1、“紧急事态”是指校园暴力、校园恶性伤害、敲诈勒索案件、严重殴打突发事件等。

      2、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3、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根据需要由校长确定向中心校和相关部门报告。

      4、处置措施

     

(1)学校一旦发生紧急事态,知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长,校长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或拨打110报警电话或拨打“120”救护车。

     

(2)控制事态发展。

     (3)救护救治师生。

    (4)配合公安干警制止不法分子,直至抓获。

     (5)保护现场,保存物证。

     (6)按规定程序报告上级,告知学生监护人及教职工家属。

     (7)协助有关部门调查、了解事态发生的真实情况。

     (8)总结经验教训和书面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十一)学生急性伤病处置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值日教师,班主任教师,学校任课教师。

     2、报告程序:

      ⑴学校校长。

⑵学校教导处、总务处。

(3)中心校、教育局(4)卫生部门

     3、处置措施

    

(1)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密切观察,发现学生有异常状况时(如脸色异常、高烧咳嗽、恶心呕吐、胃痛、肚痛、神情异常、颤抖、无力站立、烦躁不安、趴在课桌、流鼻血、皮肤异常、意外伤害等),要及时巡问,查明原因,并及时救治因病因伤学生和报告学校教导处。

    

(2)如果学生出现严重情况(如休克、昏厥、腹泻不止、大出血、内出血、骨折等),教师要一边及时送学生去指定医院救治,一边及时报告学校校长。

    (3)如果学生的伤病不宜由学校教师护送者,教师要及时报120救护中心,请求立即赶往现场救治。

    (4)任何教职工发现或接到学生伤病报告,都要毫不犹豫迅速将伤病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

在救治学生的同时,及时报告学生的班主任教师或科任教师,同时要及时向学校行政值日领导和校长报告。

    (5)如果情况危急,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校长,并按照校长指令拨打“120”救护。

    (6)在救护学生的同时,班主任教师或科任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要求家长及时赶到医院。

    (7)如果学生伤情特别危急,由医院决定是否转院救治。

    (8)如果医院要求先缴纳救治伤病学生的医疗费用,由教师请求医院先救治后付医疗费用,或由教师先予以垫付医疗费用,待家长到达后予以核计费用。

    (9)教师带领学生救治前,必须及时向其他教师进行班级工作口头移交。

     4、注意事项:

     

(1)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2)加强安全卫生工作宣传教育。

     (3)加强校内日常巡视和护导工作。

 

(十二)外来人安全管理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领导,学校安保处。

2、报告程序:

⑴学校。

⑵学校安保处。

3、处置措施

(1)学校每一位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依法、规范对到校的外来人员严格盘查登记,防止有不良意图者进入学校。

    

(2)全体教职工应该加强课间教学区域的巡视工作,遇到陌生人或可疑人员应上前询问,做到防微杜渐。

    (3)凡本校教职工的亲属等到学校内探亲、访友或住宿,都要提前到学校登记,离开学校时要履行相应手续。

    (4)禁止教职工及其家属将不明真相的外来人带到学校内。

    (5)教职工负责直接外来人的安全,一旦出现事故概由直接责任教职工负责。

    (6)出现外来人员肇事时,教职工应尽可能地稳住肇事人的情绪,机智冷静地确保师生和自己的安全,同时设法通知学校校长或行政值日领导、值日教师。

    (7)校长或值日教师、其它教师根据情况机智、冷静、果断处置或拨打110报警。

    (8)事发后,学校领导应注意稳定教师和学生的情绪,防止造成大面积恐慌。

    (9)学校领导在到达出事现场后应立即参与解决问题。

    (10)在警方到达后,学校行政和教师应积极配合警方解决问题。

  (十三)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组织领导:

学校

2、报告程序:

(1)值日领导。

(2)学校校长。

(3)中心校、教育局。

(4)乡人民政府。

(5)有关部门。

3、处置措施:

(1)地质灾害发生时,由地质灾害点所在学校负责人、学校当天值班人员和在校教师等采取鸣锣、吹哨或校园广播(喇叭)等方式发布紧急预警撤离信号。

(2)紧急疏散转移师生员工至安全地带,转移方向为灾害体发生点两侧的安全地带,并妥善安置受灾人员。

同时在半小时内向区教育局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或直接向乡人民政府突发性地质灾害指挥部报告。

(3)迅速成立群测群防监测小组,协调当地镇街和社区组织师生和群众撤离及财产转移,防止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的重大损失。

(4)地质灾害发生后,学校要在灾害体周围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对地质灾害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

及时向上级报告灾害体的动态变化情况。

(5)若发生严重人员伤害,要立即组织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同时请求区级卫生部门援救;若有疫情发生时,应迅速向区指挥部紧急报告,尽可能地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

(十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