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93896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Word文档格式.docx

强迫

  C.人怀异意,以沮新政沮:

阻止

  D.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更:

经过

(2004高考)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蔡京以宫僚之旧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推讲而力行之耳

外连衡而斗诸侯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以疾卒,年七十九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2004高考)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绩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2004高考)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发兵讨伐交趾时,转运使发布官文,徐勣应命从军。

由于运送粮饷的路上瘴气弥漫,崎岖险阻,服役的人大多逃避。

徐勣同情他们,为使一千多个被捉来的人免遭杖责而据理力争。

  B.徐勣一向关心百姓疾苦。

担任通州通判时,曾亲自监督修筑海堤,以免海水泛滥成灾。

担任太平州知州时,又曾极力陈述现行茶盐法给百姓带来的苦痛,建议皇帝诏令全国有关官员合理地生财、理财、用财。

  C.针对《神宗正史》久未编成的状况,徐勣认为原因在于史臣好恶不同,取材各有偏向,意见难以一致,所以应广泛搜集资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实的国史。

他的见解和主张得到皇帝肯定。

  D.皇帝曾命令徐勣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劫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

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2004高考)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每曲意事二人,勣不少降节。

 

(2)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3)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2005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

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

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

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

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

及觉,痛咎谢,城曰:

“寒而饮,何责焉?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

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

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

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每约二弟:

“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

”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

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及裴延龄诬逐陆赞等,帝怒甚,无敢言。

城闻,曰:

“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约拾遗王仲舒上疏极论延龄罪;

慷慨引谊,申直赞等,累日不止。

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

顺宗方为皇太子,为开救,得免。

然帝意不已,欲遂相延龄。

城显语曰:

“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帝不相延龄,城力也。

城出为道州刺史,州产侏儒,岁贡诸朝,城哀其生离,无所进。

帝使求之,城奏曰:

“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自是罢。

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观察府遣判官督赋,至州,怪城不迎,以问吏,吏曰:

“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判官惊,驰入,谒城曰:

“使君何罪?

我奉命来候安否耳。

”留数日,城不敢归,寝馆外以待命。

判官遽辞去。

顺宗立,召还城,而城已卒,年七十。

(节选自《新唐书·

阳城传》)

(2005高考)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及觉,痛咎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       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        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  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2005高考)10.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2005高考)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2005高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阳城宽厚待人。

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

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

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

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

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四、(21分)(2005高考)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⑵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⑶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2006高考)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

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收。

槐貌甚伟,广颡而丰牙牙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

“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

”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

守曰:

“为反者解说,族矣。

”槐曰:

“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

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

”不听。

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

“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

”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

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

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

嘉熙元年,出知常州。

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

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

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

乱者曰:

“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

”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

三年,知江州。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

“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至者如归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

“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

”吏乃震恐,愿自新。

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

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

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

“土工洊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帝问边事,对曰:

“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

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

问夜如何?

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

[注]①李全:

南宋叛臣。

②乡用:

重用。

③洊(音同“荐”):

再度。

(2006高考)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槐严遇:

对待B.吾属将责之偿责:

谴责

C.斩以徇师徇:

示众D.麾妇人出麾:

挥手使……离去

(2006高考)9.文中“诸生以夜中”对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2006高考)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槐年轻时,喜欢谈论军事,把自己比作诸葛亮和周瑜。

他父亲极生气,认为董槐喜欢说大话,不过是个狂妄的书生罢了。

B.李桷因有人诬陷谋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狱,董槐看出是桩冤案,据理力争,上书为他翻案,终于使他获释。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检查税收时,发现小吏侵吞现象严重,于是下达告谕要严惩,小吏们震惊恐惧,愿意悔过自新。

四、(23分)

(2006高考)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民,吾民也。

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⑵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⑶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2007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

(9分,每小题3分) 

高进之沛国人。

父瓒,有拳勇,尝送友人之丧,丧反,友妻为土宦所掠,瓒救之,杀七人,而友妻亦刎颈死,遂亡命江湖。

进之生十三年,母刘死,葬毕,走四方,求父不得,乃谒征北将军刘牢之。

牢之高会,进之入幕,推上客而踞其坐,大饮嚼,一坐大惊。

牢之揖客,问所长,进之曰:

“善以计数中密事。

”牢之问部下甲兵刍粮,进之布指算,不爽,乃辟行军司马。

居五曰,进之曰:

“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遂去之。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从道济征桓玄,得首将王雅,败桓兵于奔牛塘,又杀路雍岐,得天子旌节与桓所乘舟。

事平,以功让道济。

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事平,授广固相。

徐羡之、傅亮等谋废立,招道济,道济谋于进之,进之曰:

“公欲为霍光乎?

为曹操乎?

为霍,则废;

为曹,则否。

”道济惊问,进之曰:

“公欲辅宋,则少帝不废,琅琊王不立,天下非宋有也,故必废。

如欲自取,则长乱阶,逢愚君,修德布惠,招罗腹心,天子非公而谁,故必不废。

”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

道济趋下阶,叩头曰:

“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

”乃与进之定议,不为戎首,亦不相阻也。

及谢晦反,兵锐,道济忧之,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进之遂间道入江陵,扬言曰:

“檀江州率重兵败谢晦于江中,斩其首以徇。

”故晦党闻之解体,部下闭门拒之,事平,为司空参军。

  后到彦之伐魏,知其名,乞与同行,进之告仆曰:

“到公必败,吾言则惑军,否则及难。

”遂请护粮,乃免。

道济晚年惧祸,其夫人刘遣婢问进之,进之曰:

“道家戒盈满,祸或不免。

然司空功名盖世,如死得所,亦不相负。

”夫人泣语道济,道济意狐疑,亡何,被收,道济目光如炬,脱帻投地曰:

“坏汝万里长城!

”薛彤曰:

“身经百战死,非意外事。

”进之掀髯笑曰:

“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此大宋之光。

”坐地就刑,神色不变。

进之无眷属,仆鲁健从进之死,故无收其尸者。

薛彤下沛人,死后,其子负骨归葬。

武皇帝:

宋武帝刘裕。

(节选自《三十国春秋》)

(2007高考)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之布指算,不爽爽:

差错

B.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刑:

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伺:

等候进之布指算,不爽

D.道济趋下阶趋:

快走

(2007高考)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事平,以功让道济

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为曹,则否

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遂请护粮,乃免

A.

B.

C.

D.

(2007高考)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B.高进之初次拜谒刘牢之,态度倨傲,但刘牢之仍然以礼相待,由于他具有测算隐秘之事的特长,被刘牢之任命为行军司马。

C.檀道济自称为朝廷的“万里长城”,是因为他忠于刘宋王朝,曾经平定桓玄的叛乱,拒绝参与徐羡之、傅亮等废立宋帝的阴谋。

D.高进之、薛彤、檀道济三人志义相合,结为生死之交,最终檀道济为朝廷所收,高、薛二人也慷慨赴死。

(2007高考)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刘公猜而不忍,怨而好叛,不去,必及祸

2.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

3.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2008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

“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

“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废,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曰:

“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

吴汉传》,有删节)

(2008高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

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

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 

壁:

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

考虑

(2008高考)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2008高考)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

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

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2008高考)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2009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8题。

书沈通明事

汪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

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

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

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是时通明杜门久矣。

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

“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遂注矢拟捕者,皆这巡引却。

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

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

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

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

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

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公捉其手曰:

“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

”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

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

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扰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

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

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

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

及一旦愤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

呜呼!

其真乏才也耶?

(2009高考)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属其家通明属:

托付B.皆逡巡引却引却:

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

高大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

率领

(2009高考)6.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3分)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

(2009高考)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

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

(2009高考)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2010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

“吾妻谢氏亡矣。

”丐我以铭而葬焉。

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

“吾妻故太子宾客讳涛之女、希深之妹也。

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

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

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然谢氏怡然处之。

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

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

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

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

‘今日孰与饮而乐乎?

’闻其贤者也则悦;

否,则叹曰: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

‘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

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

呜呼!

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惟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

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若此,予忍不铭?

(2010高考)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年二十以归吾 

归:

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

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

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

希望

(2010高考)6.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3分)B

 ①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②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③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④闻其贤者也则悦

 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 ⑥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010高考)7.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