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2697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行走伦敦 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 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docx

行走伦敦感受泰晤士河吹来地英伦风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

行走伦敦感受泰晤士河吹来的英伦风英国爱尔兰游记之二

  如果说温莎城堡倾情诉说的是从诺曼到温莎八个王朝的千年宫帏故事,那么伦敦这个世界级的特大城市就是一部厚重的集历史、政治、宗教、文化、艺术、建筑、时尚为一体的大百科全书。

试想一下,面对这样一部超凡的“巨著”,要你两天看完,还包括马马虎虎看看至少也要一天的大英博物馆,这样的“阅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那只能是“浏览一下这部大百科全书的章节目录”而已。

网图  在伦敦的两天就是糊里糊涂地跟着导游坐车、坐船,从这个景点赶到那个景点,此外就是拍、拍、拍。

这样的旅游回来跟人聊聊天或许可以,如果要写点游记什么的,那可是一件伤透脑筋的事了。

但伦敦游是英爱游记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硬着头皮也得写出来。

回来后,我对照地图、行程表、照片文件上的拍摄时间,费好大的劲才梳理清楚。

那就让我从伦敦的一水(泰晤士河伦敦段)、一带(议会广场一带景观)、一街(国家机构集中的白厅街、一馆(大英博物馆)、一园(闻名于世的海德公园)着眼,把我所见到伦敦零碎印象串联起来,奉献给一贯关注我的游记的网友们。

网图  伦敦之游先从一水(泰晤士河)说起。

泰晤士河(RiverThames)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虽然不算长,但泰晤士河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

它流经之处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

泰晤士河从伦敦市中心穿过,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

乘坐泰晤士河游船无疑是领略伦敦风光的最佳方式,游船将带您穿梭于城市中心地带,观赏沿途众多景点名胜。

我们从伦敦塔附近的游船码头上船,行船路线是从伦敦塔桥到威斯敏斯特桥为止,这段水路恰恰是泰晤士河上观景最经典的一段。

  一登上游船,伦敦塔桥的雄伟景象扑面而来。

始建于1886年的伦敦塔桥是伦敦的象征,有”伦敦正门”之称。

该桥始是一座吊桥,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高40多米,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

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主塔内机器启动,下层的桥身慢慢分开,向上折起,船只过后,桥身慢慢落下,恢复车辆通行。

两块活动桥面,各自重达1000吨。

从远处观望塔桥,双塔高耸,极为壮丽。

登塔远眺,可尽情欣赏泰晤士河上下游十里风光。

  当游轮驶过伦敦塔桥前转身向西驶去,有近千年历史的古老的伦敦塔出现在我们眼前。

伦敦塔是由威廉一世于一〇八七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堪称英国中世纪的经典城堡。

伦敦塔既是一座坚固的兵营城堡,又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英国数代国王都在此居住,伦敦塔还是一座著名的监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上不少王公贵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关押在这里,成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狱'。

伦敦塔见证了英国宫廷阴谋和王室斗争最黑暗的时代。

    塔桥不远处河面上停泊着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艇,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保留得最完整的老军舰。

这艘战舰在二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诺曼底登陆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5年退役后,被安置在此改作了英国海军博物馆。

   据介绍,在整个不太长的航程中我们会看到或通过七八座桥,许多桥的名字都记不住,所以只挑两座桥简介一下。

  建于1817年的滑铁卢桥为纪念1815年英国取得胜利的滑铁卢战役而命名。

由于此处位于伦敦闹市区中心带,因此视角最佳、景致最好。

这座桥特别会引起中国游客关注,其原因是这滑铁卢桥就是著名的爱情大片《魂断蓝桥》剧本中的“蓝桥”。

影片中造化弄人的情节,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风靡全世界的主题曲《友谊地久天长》,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细腻出色的表演,使《魂断蓝桥》成为了爱情片的经典大作,感动了无数的中国观众。

  比起泰晤士河上其它桥梁上那些巨大、凝重的石头水泥或钢铁桥墩来,美丽年轻的千禧桥”只有一对“丫”字形空心金属桥墩支撑着,它像一个人张开双臂在欢迎往来的游客。

它简明轻巧的结构、纤细流畅的造型和鲜活飘逸的美感在古老的泰晤士河上是别开生面的一页。

  310米高的伦敦碎片大厦外观就像一座玻璃金字塔,底座宽大,逐渐向上收窄,顶部锯齿状尖塔更是独具特色,据说它目前是西欧最高的建筑,成为伦敦新地标。

因为距离太远,照片中的大厦看起来很平常。

网图  晒一张网图,碎片大厦鹤立鸡群的形象一目了然。

  伦敦眼,坐落在泰晤士河畔,与大本钟遥相呼应,伦敦眼是为了千禧年而建造的世界上首座最大的摩天轮(目前是世界第四大摩轮),总高度135米,成为伦敦的另一个新地标。

坐在伦敦眼上享受漫步空中俯瞰伦敦城的感觉一定会很好,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了。

  千禧桥、碎片大厦、伦敦眼,设计理念建筑风格前卫而时尚,与威严壮观的伦敦塔桥和古老而凝重的伦敦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这一段泰晤士河变成一条从历史驶向现实的时间隧道。

在这一段泰晤士河游船上的感观似乎是历史的穿越。

与我所经历过的巴黎的塞纳河、布达佩斯的多瑙河、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游船上的历史走廊的观感真的是大相径庭。

    威斯敏斯特大桥是我们泰晤士河之游的终点。

这里几乎是每一个前往伦敦旅游的游客所必到之处。

启用于1862年5月的威斯特大桥是一座绿色的大桥,与威斯敏斯特宫旁下议院的颜色是一样的,显得十分协调。

由于威斯敏斯特大桥的北岸是大本钟和国会大厦,因此这座大桥知名度很高,也经常在电影中出现。

  我们在此下船上岸,“一水”的游程就此结束。

  上得岸来,国会广场就在一箭之遥,我们的“一带”(国会广场一带)的游览从这里开始。

  在惯看天安门等广场的中国人眼里,这个伦敦赫赫有名的广场不过是个大型开放式街心绿地而已。

但在英国人心目中这个广场有着非凡的不可替代的政治意义。

在广场东侧为国会大厦,北面是国家行政机构集中白厅(Whitehall)街,西面是英国最高法院,南面是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及圣玛格丽特教堂。

这里是群众纪念集会和举行抗议示威的地点,也是一个旅游者必到的目的地。

大本钟建于1859年,是伦敦的传统地标,属于英国议会大厦一部分,98米高。

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大本钟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钟声仍然清晰、深沉、浑厚,方圆数英里之外都能听到其钟声的回响。

大本钟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相连,因此每当大钟报时,人们都能从BBC的广播中听到其铿锵有力的声音。

2012年6月,“大本钟”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

  国会广场前,树有多座世界和英国名人的雕像。

有一座高大的塑像格外引人注目,一位老者佝偻着身躯,拄着拐杖,神情严肃地注视着前方,他便是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他拯救了濒临战败的英国,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俄的斯大林被尊称为世界“三巨头”。

  据说战后丘吉尔退位时,英国国会拟通过提案,要塑造一尊他的铜像,置于公园,让众人景仰。

丘吉尔听后回绝道:

“多谢大家的好意,我怕鸟儿喜欢在我的铜像上拉屎,所以还是请免了吧!

”。

把这个英国人民爱戴的,引以为自豪的英雄雕塑成一个普通平民的模样,立在熙熙攘攘的街头,让他与世世代代的英国普通人在一起,是多么好的创意啊!

   

  威斯敏斯特教堂,也称西敏寺,,是11世纪的英王爱德华建的,是王室专属的教堂。

教堂建筑为哥特式,由数个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教堂外部以红砖和灰白色的石块相间建造。

最抢眼的是高284英尺的钟楼,美丽绝伦。

历代国王加冕,皇家婚礼、国葬等重大仪式都在此举行。

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诸如达尔文、牛顿、狄更斯、克伦威尔、丘吉尔等,教堂被称为“荣誉的宝塔尖”,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伟大人物的纪念碑。

”威斯敏斯特教堂也是一座英国历史的博物馆。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走过了国会大厦一带历史建筑,我们走进了伦敦最重要,最负盛名的一条街,白厅街(WhiteHall)。

它连接议会广场和唐宁街,因为在这条街上设置着国防部、财政部、外交部、内政部、海军部等英国中央政府机构,因此白厅已作为英国行政部门的代称。

  说到白厅街恐怕中国人知道的不多,但要说唐宁街,那就知之甚众了,因为唐宁街10号是英国首相府所在地。

唐宁街只是宽阔的白厅街旁一条貌不惊人的小巷,普通得令人难以置信。

一条又窄又短的街巷,一不留神,就会擦肩而过。

原来这条巷子是可以随意穿行的,近年来,由于恐怖活动增多,才设置了铁门和卫兵。

   当我们一行人在唐宁街口照相时,听到一片嘈杂的口号声,原来是一大群举着标语的人在街对面示威抗议,从相貌上看似乎是穆斯林移民。

  在白厅的路中心,竖立了一座和平纪念碑,是英国主要国家级战争纪念碑。

每一年的荣军纪念星期日,都会举行庄严的纪念仪式。

侧面写着:

TheGloriousDead(死的光荣),还挂着三面旗,中间是英国国旗,其他两面看不清楚。

  白厅街有一座“二战中的女人”纪念碑,纪念碑浮雕上并无具体的人像,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大“衣架”。

浮雕四面有不同的战时妇女服装,有军装、工装、护士服,有钢盔、挎包、帽子、围裙等,代表着英国妇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后方所担任的各种角色,她们在这些岗位上为保卫祖国的神圣战争做出的卓越贡献。

其中,当然也包括现任的英国女王。

1942年,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参加了英国军队的女子辅助服务团,当司机和汽修工,并且获得了中尉军衔。

  白厅街中树有好几座铜像,听导游说分别是乔治王子、剑桥公爵、蒙哥马利元帅的塑像,我们也傻傻的分不清。

  白厅街两侧大多是精美而古老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现在大多还是一些国家部委所在地。

包括有国防部、海军部、皇家骑兵卫队。

财政部、外务部、卫生部、内阁办公室、环境食品事物部、就业及退休金部、苏格兰事务办公室等机构。

就这些建筑的规模和体量而言,远远及不上南京这个二线城市的高大豪华区政府大楼。

而这些建筑的古朴优雅和厚重是后者远远无法比拟的。

这是贵族与“暴发户”的区别。

  水师提督门,半弧形的柱廊建筑,高大而雄伟。

它是白金汉宫的正门,有如北京的中南海的新华门。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门行人和车辆居然都可以通行。

  白金汉宫距离白厅街并不远。

据说首相有要事觐见女王时,大多是从唐宁街步行过来。

所以我把白金汉宫也放在'一街'里介绍。

白金汉宫自1703年始建至今已经有历经300多年风雨,至今仍是英国女王办公及居住之所。

白金汉宫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方形围院建筑,主体皇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

据说,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宫殿里面的装饰富丽堂皇,尽显皇室风范。

可是只有每年的8月-9月女王进行一年一度的苏格兰访问期间,白金汉宫中的19间国事厅及花园才会对游客开放。

平时来参观,只能看一下宫殿的外观和皇家卫队的换岗仪式了。

皇宫正上方飘扬着英国旗帜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

  广场中央耸立着维多利亚女王镀金雕像纪念碑,顶上站立着展翅欲飞的胜利女神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闪闪发光。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最伟大的君主,19世纪“日不落帝国”的掌舵人,她执政的1837年——1901年,开创的“维多利亚时代”使英国达到了政治经济的巅峰。

这儿也是英国人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

这里每天清晨都会进行著名的禁卫军交接典礼,成为伦敦的一大景观。

  下面要说说“一馆”,即声名远扬的大英博物馆。

成立于1753年的英国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其他三个是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参观这个博物馆对我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相继见识过除该馆的其他三个,而走遍四大博物馆是我今生的夙愿,如今终于得以实现。

  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

由于空间的限制,只有少量藏品公开展出。

埃及罗塞塔石碑、古希腊巴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塑和中国的《女史箴图》宋人摩本是大英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

游程计划只安排三小时的参观时间,哪怕是在博物馆走马观花地走一圈时间也不够啊,我们四位游伴事先决定到了博物馆首先拿到导游图,然后直奔三件镇馆之宝而去。

然而事与愿违,博物馆没有中文导游图,而且《女史箴图》并不展出,于是我们临时决定只参观希腊罗马馆和埃及馆,其他部分放弃。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绝对正确,比起那些东奔西走,蜻蜓点水的其他游伴,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毕竟看到三大镇馆之宝中的两件。

  罗塞塔石碑之所以列为三大镇馆之宝的首位在于它非凡意义和价值。

限于本文的篇幅恕我不能展开介绍,有兴趣的网友可以上XX,或参阅本人的埃及行记之四《象形文字、罗塞塔石碑及其他》。

(在我的美篇专栏里可以找到)我曾在开罗博物馆见识过埃及罗塞塔石碑的复制品,这次能一睹它的真容,感到世界真小,我跟此宝有“缘”。

  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尔金大理石雕塑  最后要说的是是“一园”海德公园是伦敦市区最大,也是最有名的皇家公园,是伦敦旅游者必逛的经典景点之一。

占地160万平方米,有二百二十多个标准足球场大,什么概念!

这样超大的公园居然位于寸地寸金的伦敦市中心,公园外围就是伦敦最繁忙的商业地段。

  海德公园是繁华的伦敦城里的一片奢侈的绿地,是伦敦的心肺,它成为伦敦人的共同财富和骄傲。

悠闲的人们在这里散步、运动、喂鸽子、晒太阳,从容地享受生活。

受到这氛围的感染,我也在公园的马路上跑起步来,松一松筋骨,消除一下紧张旅程中的疲劳。

  海德公园最有名的应该是著名的“演讲角”(Speakers’Corner),每周日上午,来自世界各地的业余演说家们便会聚集于此,自由地发表演说,除了不准攻击英国王室和不准对任何个人进行人身攻击外,你都可以任意发表自己言论,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

从19世纪末起,伦敦海德公园就成为英国工人集会和示威游行的地方,每当有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参加者便会从英国各地赶到海德公园集合,然后前往市内主要街道游行示威。

从那时起,就没有人因为发表了不中听的言论而被抓进监狱。

海德公园作为英国民主及言论自由的一个象征,是很多外来游客慕名前来的主要原因。

  “五个一”说完了,本文应该结束,可是标题一时想不起,《从“五个一”看伦敦》可以隨手拈来用,但实在是“俗”。

突然想起一句歌词: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那是在泰晤士河游船上的真实感受。

脑海中跳出一句话,“行走伦敦,感受泰晤士河吹来的英伦风”,就选这个作标题吧。

什么是“英伦风”的内涵,其实我也没有完全想明白,好在英国的旅程才是开端,在接下来的八天里再边走边看边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