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156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docx

第一学期语文第四单元备课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姓名:

牛可涛

年级:

一年级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儿童诗、古诗和儿歌。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自然,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读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等。

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

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要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单元5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认识“竖钩”、“卧钩”两种笔画,“提土旁”、“女字旁”、“竹子头”、“风字框”三个偏旁。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三)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二)难点:

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四、采取措施

(一)一年级的课文大多是朗朗上口的小儿歌,从孩子第一次张嘴读课文开始,便重视孩子的朗读习惯培养,在教学时老师不仅给以声情并茂的示范读,还鼓励学生在朗读时加入情感和动作,力争声音美,动作美,表情美,并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演欲望。

(二)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老师选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

给学生播放象形字视频动画,让学生明白祖国汉字的来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课堂上采用多种方法教学识字,如:

字理教学、形近字比较等,同时鼓励学生课外大量识字,如:

引入儿歌教学和古诗背诵,并鼓励在生活中识字,不仅保底了后进生的识字,也使识字能力强的孩子有了提高。

五、课时安排:

《秋天》2课时

《小小的船》2课时

《江南》2课时

《四季》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四》2课时

共计10课时

本学期总第48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时间:

10.26

课题:

《秋天》主备人:

王佳复备人:

牛可涛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课中的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二)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

(三)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图片出示庄稼成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

(秋天)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有一篇课文写的就是秋天,题目是《秋天》。

(师板书课题)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

秋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拼音读课文

师:

请把书轻轻地翻到60页。

首先请同学们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音节,不丢音节,不加音节。

2.拼音汉字对照读课文

师:

同学们读得可真用心啊,接下来请同学们拼音汉字对照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3.看汉字读

师:

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认识的汉字都很多!

这回老师增大难度,请你们只看汉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师:

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他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读读。

(2)指名领读

师:

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要给他纠正过来。

(3)齐读

(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

(开火车读)

(6)出示第二组词:

“棉花、高粱、稻子”要读轻声。

放到句子里,结合图片,再读一读。

师:

下面,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5.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个,要是一人读一段需要几个人,好,我请3名同学来读课文。

(指3名学生读)

师:

其它同学拿出一支铅笔,如果他哪个字读得不准确,你要标记出来,一会儿帮他改正过来。

(读后汇报)

6.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

(2)学生自己试着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教师提醒学生要写紧凑。

(提示:

同学们写字时,身要正,肩要平,臂放开,足要安。

(3)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

(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给予指正。

(4)修改自己书写的音节,同桌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本学期总第49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时间:

10.27

课题:

《秋天》主备人:

王佳复备人:

牛可涛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课中的13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二)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

(三)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

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

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

秋 树 叶 会)

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三)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

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

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

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

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

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

一会儿……一会儿……。

有时,我们还要记住特殊的句式,它会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好词佳句。

同学们将关键词语加入到这样的句子中,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背诵下来的。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

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想一想你见过的秋天景色,用几句话描绘出来,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给画起个名字。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3.小组内交流。

4.全班内展示。

5.说话练习。

秋天美吗?

你喜欢秋天吗?

为什么?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六)板书设计

秋天

本学期总第50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授课时间:

10.28

课题:

《小小的船》主备人:

王佳复备人:

牛可涛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二)正确、有韵律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三)仿照课文中的例子,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例如“弯弯的月亮”,积累“的”字短语。

二、教学难重点

1.正确、有韵律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船、两”等生字的字音;仔细书写课本上的生字,能够按照笔画书写;”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

3.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三、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音乐《小小的船》、生字卡片、星星月亮的贴图

2.预习生字,主要是解决蓝色框里的生字。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蓝天图:

1.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多美啊!

是不是缺了点儿什么?

(通过说话,弄清星星与月亮的关系)

2.(贴上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你觉得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想象练说)这么美的月空,教师要用一首歌来赞美它!

3.画美,歌更美!

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出示课题)(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唱一唱,动手贴一贴,说一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

通过听歌曲的演唱,看着画面再次感受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合作学习。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导问:

我们坐在哪儿了?

(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船,它就是月儿,你感觉怎么样啊?

预设:

我感觉很快乐。

我很开心。

(2)(出示月亮的图片)导学:

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像什么?

(3)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请学生自由读,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

(4)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

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不同点。

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预设:

学生分别朗读这两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弯弯的月儿”比“弯的月儿”更能突出月儿弯的程度;“小小的船”比“小的船”更能突出月儿的可爱,读起来也更上口。

(7)指导朗读。

“小小的”“弯弯的”读出欢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的可爱、有趣。

(8)导学:

“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什么样的?

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

课件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

(9)齐读。

通过朗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及自己满怀喜悦的心情。

2.学习第三、四行诗。

(1)过渡:

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

(星星、天空)

(2)出示词语:

星星、蓝天。

(3)课文写星星是什么样的?

(闪闪的)天空呢?

(蓝蓝的)

(4)设疑:

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①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指学生分别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②课件出示星星一闪一闪和深蓝的天空广阔无边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照图片体会叠词的作用。

3.导学:

夜空真美啊!

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

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真像一只小小的船。

(音乐声响起)教师范读课文。

4.学生配乐表演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三、品词析句,在比较中体会美

师: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可以吗?

这里为什么要加个"只"

比较: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有了"只"以后,说明了什么?

(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师:

是啊,夜空多美啊!

深蓝的天空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为图配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并加上动作。

播放《小星星》的音乐,先自由演读、再个别演读、最后进行全班演读。

四、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过渡: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2.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新偏旁。

4.以开火车的方式对蓝色框里的生字进行认识。

5.重点说一下偏旁“门字框”。

以及我们之前学过有哪些“门字框”的字,进行对“门字框”的一个总结。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月”字,引导学生观察:

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

在田字格中占据的位置,以及笔画“横折钩”的写法。

2.教师示范“月”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月”字一笔一笔地写出来。

强调第二笔是“横折钩”。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练写。

(教师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多加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学期总第51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授课时间:

10.28

课题:

《小小的船》主备人:

王佳复备人:

牛可涛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的、船”等10个生字和门字框1个偏旁;会写“月、儿”等4个字和横、折、钩、竖弯钩2个笔画。

(二)正确、有韵律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三)仿照课文中的例子,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例如“弯弯的月亮”,积累“的”字短语。

二、教学难重点

1.正确、有韵律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船、两”等生字的字音;仔细书写课本上的生字,能够按照笔画书写;”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

3.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

三、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音乐《小小的船》、生字卡片、星星月亮的贴图

2.预习生字,主要是解决蓝色框里的生字。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小的船》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

小小擂台赛。

看看谁学字词学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

游戏:

开火车。

(看拼音读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

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里。

先带拼音读生字,再去掉拼音读生字,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

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二、再读课文,深入了解

教师导学: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觉得小小的船像什么?

出示不同船的图片,引导学生们猜一猜,找一找。

2.练习叠词:

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

(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白白的云、黄黄的梨……)

3.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闪闪的星星”要读出欢快的节奏,突出星星的调皮可爱。

“蓝蓝的天”要读得略慢且声音响亮,读出天空的美丽和神秘。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4.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1)课件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读句子并填空。

星星很像________,多美呀!

(钻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灯)

月亮很像________,真好看啊!

(小船、眉毛、镰刀)

蓝蓝的天空像________。

(写比喻句)

洁白的云朵像________。

圆圆的苹果像________。

________像________。

(2)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先组内练说,再汇报。

(3)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三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

它们是谁呢?

2.多媒体课件出示“儿、头、里”。

指名认读、组词。

3.学习生字“儿”

(1)指导学生观察“儿”字,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明确书写顺序。

(2)教学新笔画“竖弯钩”。

教师示范书写。

学生练习书写新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儿”字。

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儿”,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生字“头、里”。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5.引导学生观察:

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哪一笔最容易错?

预设:

“头”中的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捺,“里”字写的时候主要笔画问题。

6.练写评比。

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复习词语。

小船 星星 看见 闪闪的 里面 两头 不在

2.做采花的游戏。

(生字藏在花朵的后面)

(1)请3组同学到讲台上来做采花游戏。

(2)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

(3)帮花找朋友。

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鼓励学生质疑: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结:

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

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们小朋友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遨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如果请你来到月亮上,你猜猜月亮上面会有些什么?

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背诵课文并把你能从夜空里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事物画下来。

2.回家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3.实践活动:

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说说它像什么,你还看到天上有什么。

六、板书设计

 

本学期总第52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授课时间:

10.29

课题:

《江南》主备人:

王佳复备人:

牛可涛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会写竖钩、竖弯2个笔画。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

(教师)

2.

(1)预习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

(学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

同学们去过江南吗?

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

(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

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

(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

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

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

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

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

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

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

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

氵+工=江。

字谜:

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

“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

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

(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

(如,江水:

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

江边:

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

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课件,初读感知

1.导学:

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

(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贴图片。

3.导学:

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

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

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

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

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内容。

(1)过渡:

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

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

你感觉江南怎么样?

(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

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

(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

(西)

(2)大丁遇小口。

(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

(“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

本学期总第53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授课时间:

10.31

课题:

《江南》主备人:

王佳复备人:

牛可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读熟课文。

(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

读生字并自由组词。

(课件出示八个生字。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

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

读诗句,说感受。

(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

我们闯关成功!

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

(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

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

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