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499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质量检测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运行的行星。

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

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A.建立假设B.合作与交流C.提出问题D.检验与评价

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3、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

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克B.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米3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0.5升D.萧山区去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

4、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的名称中带“鱼”字,但它们却不是鱼类,比如甲鱼、娃娃鱼、鲸鱼。

关于以上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B.体表都有鳞甲

C.成体都能用肺呼吸D.都是卵生

5、“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方法的是(▲)

A.研究泥石流成因实验B.研究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

C.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D.研究分子有间隔实验

 

6、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测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等,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

则(▲)

A.只有第一次正确B.只有第二次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第三次也可能正确

7、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

尺三次测得课桌的长度分别为70.20厘米、70.19厘米、70.19厘米、71.20厘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71.20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

C.70.20厘米中最末一位数“0”应去掉

D.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70.19厘米

8、如右图所示为东半球,则A点的经度是(▲)

A.90°EB.150°W

C.30°ED.70°E

9、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后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文中提到的各种生物,没有涉及到的生物种类是(▲)

A.被子植物B.节肢动物C.两栖类D.鸟类

10、有一支温度

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

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4℃,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06℃。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已知教室内的真实气温为20℃,则墙上温度计的示数为(▲)

A.21.8℃B.18℃C.22℃D.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

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2、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右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

13、社会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

牛奶(▲)

A.未掺水B.掺水含量在20%以下

C.掺水含量在20%~30%之间D.掺水含量在30%以上

1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右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同时沸腾B.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过会儿也沸腾了

15、在一堂科技社团活动课上,戴村镇中科技社的社员们对地球的相关知识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其中正确的是(▲)

①小沈认为:

中国古人对天地的认识是“天圆地方”的观点。

②小洪认为:

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能够证明海平面并不是平面。

③小董认为:

日食时日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④小姜认为:

全球的六大板块漂浮在海洋上,并不断地发生着碰撞和张裂,形成高山和裂谷。

⑤小徐认为: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非常相似,也分为三层。

⑥小方认为: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剧烈表现,是有力的证据之一。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⑤⑥

16、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为150g的物块,测量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加减砝码)(▲)

A.100g↓、20g↓、20g↓、5g↓

B.100g↓、50g↓↑、20g↓、20g↓、5g↓、

C.100g↓、50g↓↑、20g↓、20g↓10g↓↑、5g↓

D.50g↓、100g↓、50g↑、20g↓、20g↓、5g↓

17、分生组织是植物的主要组织之一,它通过分裂产生的细胞,一部分可以继续保持分裂能力,一部分分化为其他组织。

植物的下列结构不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A.茎的顶端B.形成层C.根尖分生区D.叶脉

18、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细胞涂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率下,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转换到乙,装片应往右下方移动

B.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乙比甲亮

C.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D.若在甲看到模糊的像,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像

19、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

如右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

下列图像中,能反映该实验情况的是(▲)

 

A.B.C.D.

20、下列叙述中,表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将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B.长期露置在室外的钢材很容易生锈

C.用好的酒精灯要盖好灯帽,因为酒精易挥发

D.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二、填空题:

(21——23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

21、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实验操作后。

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仪器破裂C.减小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

(1)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其目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使用过的滴管,经清洗后才能吸取其它液体,其目的是___▲___。

(3)蒸发液体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其目的是___▲___。

22、如右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的过程。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___▲__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是由图中的

____▲____组织构成。

23、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寒暑表的温度示数为__▲___摄氏度。

(2)小球的直径是

__▲___厘米。

(3)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3。

24、早餐店常用多层蒸笼蒸馒头(如右图所示),而师傅往往先从上层蒸格中拿馒头,为什么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请用物态

变化的知识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右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

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

段液柱。

这个温

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6、地球历史的记录,内含有化石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岩石是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③④

(1)进行图③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如图所示部位,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2)将视野下的标本从A转变为B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

按先后顺序补充完整以下操作步骤:

①移动装片,使需观察的标本位于视野中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适当变亮。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右边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图中的比例尺由数字式改成文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①处能发育成河流,该河流的流向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kg/m3。

 

30、在我国,北方的冬天远比南方冷。

但在北方呆过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

北方过冬比南方舒服。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北方是干冷,南方是湿冷,相对来说湿冷更难受;二是北方人拥有御寒的强大“武器”——暖气设备(如右图所示)。

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为什么用热水呢?

请用水的有关性质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2分,共40分)

31、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

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

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

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

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

如右图所示。

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小明需要控制它们的一些量保持相同,如____▲____。

(举出一例即可)

(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小明通过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发现,牛奶冷却的速度是越来越___▲___的(填“快”或“慢”),他认为这是由于牛奶冷却的快慢还会受到______▲______的影响;

(4)根据(3)中的分析,小明终于找到了一个用水使物体快速冷却的办法,并且举一反三,明白了工业生产中使用流水喷淋法冷却高温物体的好处:

_____▲_____。

(5)在流水喷淋法的工作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________▲________。

32、小星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

于是小星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

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星发现天平的左盘翘起,此时小星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调平后,小星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

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星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