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9607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ppt

深度访谈培训材料,第2页,目录,一、深访提纲的撰写及改进二、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三、如何进行深访四、深访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五、深访小结的撰写,第3页,撰写前,1,把握研究核心形成提纲逻辑参考项目分解,撰写时,2,内容:

简单明了逻辑:

符合习惯形式:

一目了然,撰写后,3,试访实际深访改进,第4页,撰写前,把握研究核心项目策划书希望通过深访解决哪一块问题、获得哪些信息、对后期有哪些支持?

形成提纲逻辑深访提纲的提纲:

主要包括哪几大块的内容、各块内容需要包括哪些问题各主要大块之间的关系梳理,先问哪个后问哪个?

每一块内容里面各问题的顺序参考项目分解问题的分解深访对象的确定,第5页,撰写时,内容:

简单明了尽量口语化,并符合被访群体的语言习惯注意区分导入语、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逻辑:

符合习惯把哪些问题放在前面,哪些问题放在后面(举例,用户基本特征)形式:

一目了然页眉、页码表明各部分询问内容核心、各个问题询问内容核心一行一个问题,最多两个(相关性强的),第6页,撰写后,试访找一个同事试访,有助于发现撰写语句上、逻辑上的错误实际深访中改进某些问题在询问几个之后已经成为定论,无需多问,提纲中标明某些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受访者分歧比较大,需要重点表明,后期重点询问深访中,有新的发现需要重点询问的,第7页,目录,一、深访提纲的撰写及改进二、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三、如何进行深访四、深访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五、深访小结的撰写,2022/10/7,8,缺少自然、和缓、轻松的起始暖身问题。

问题设计成是非题型。

“标签化”问题。

一开始单刀直入,受访者缺少进入正题的心理准备,有时会恶化交流气氛。

但是过长的暖身问题也不合适。

是或否、是/还是、确认式的问题会导致受访者用简单的话语回答,而不能扩展语言场景,应加以避免。

假定一些判断或场景之后,请受访者确认,也属隐含的是非题,而且有诱导的性质,也属不当设计。

一些人在设计深访提纲的时候把一些很琐碎也很具体的问题问在里面,占用了时间资源。

通常任何能够在定量问卷中透过简单提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用放在深访提纲中。

“奢侈”、“时尚”、“休闲型社区”等等专用标签,在一项深访中应首选由受访者转化为熟悉与惯用的语言,在正常的访问过程中,一般不应反复地出现这些“标签”。

1,2,3,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1,2022/10/7,9,过于直接的问题。

寻求表态评价的问题。

使用简单的大词。

访问者想直接得到一些对目标问题的直接问答,但是深访方法往往用来针对一些层次复杂、含义复杂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层次与情景下侧面提出问题,直接的提问反而可能导致受访者简单化、选择性与模糊的回答。

如果设计的问题不能鼓励受访者举出例子、描述过程、介绍事实,就有可能得到他“认为”、“估计”、“相信”、“感到”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态度与意见,而非能供研究者准确判断与分析的最佳事实资料。

直接的评价性的问题,本身不能提供更多有分析价值的内容,应尽量减少。

设计者可能用“价值观”这样的大词,但如果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围绕这个大词解剖成若干个相关的问题,构成挖掘这个问题的“问题丛”。

4,5,6,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2,2022/10/7,10,单线式问题。

专门化语言。

对要点更加明确的指示。

在可能的情况、询问某一类问题如果有参照比照的其他事物就更能通过比较而帮助我们清醒认识相关问题,单线式问题使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何然。

所以要注意把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一类事物和另一类事物比较着进行讨论。

使用专门术语或隐晦的表述使受访者难于准确理解,从而有可能形成受访者“自我定义”问题,然后根据袭击的理解形成错位回答现象。

比如关键处的追问、根据场景变化而对问题的调整要求,如在那种多地区多访员执行的项目中更需要在提纲中特别加以注明。

7,8,9,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3,第11页,目录,一、深访提纲的撰写及改进二、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三、如何进行深访四、深访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五、深访小结的撰写,第12页,随谈:

聊天、轻松的无定向沟通,渲泄性;演讲:

点对面的沟通,单向度,动员性;对访:

点对点定向沟通,单向度,获得性深访或谈心:

点对点定向沟通,双向度,互动性;,第13页,重点解决1-2个(最多3个)核心的问题或概念,深访的运用,第14页,暖身沟通谦逊、友好、礼貌形象:

穿着与气质风格:

幽默、轻松、自然知识准备,目光使用:

平视、亲切发掘重点问题灵活处理问题引导对方提示善后,深访实施中的要点,第15页,深访的形式,第16页,深访的问法1:

探询,是非题过去1个月你去过银行吗?

你可以把福特汽车人格化吗?

有很多人去这家商场吗?

探问题过去1个月中,您与银行有过什么样的交道?

如果我们把福特汽车看做人的话,你想像它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据你的观察,这家商场的顾客量在这几天有什么样的变化?

可以用是非题问的问题一般就不必在深访中询问,第17页,深访的问法2:

跟随与递进,你怎么衡量电信服务我认为服务质量是通讯服务中最重要的那么您说的服务质量是指什么呢?

软件与硬件都要包括在内的?

你说的软件是指什么?

服务态度、人员素质啦。

具体来说,电话服务人员有哪些表现让你对它们的素质感到需要提高?

大部分的深访的问题是不断剥开的问题,:

第18页,深访的问法3:

间接,说到时尚,你会想到什么?

时尚会带给您什么呢?

给你周围的年轻人呢?

用你自己的体会来回想一下,过去的有些时尚,比如用E-MAIL,你在开始用的时候,想过什么吗?

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不过如果现在让你回想一下,时尚一般是些什么?

第19页,第20页,目录,一、深访提纲的撰写及改进二、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三、如何进行深访四、深访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五、深访小结的撰写,第21页,访问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频起话头。

自我确认。

无关话题。

忽略过程。

未在前面的受访者回答中追问相关问题的节点,导致未能形成递进深访的格局,不断新起话头,频频形成短促的对话,形成整体的“浅访”观。

对受访者反应出的一些判断、情绪化意见、概念、未加追问,而是使用了认同式的回应,从而中断或终结了追询路线,自阻深入的努力。

在访问过程中,为一些无关话题(如在研究奢侈过程中追问受访者“有趣”的购物行为。

)使用追问,浪费了较多时间。

对一个事件、行为、故事的具体过程细节、关键行为、考虑、互动情节缺乏细致的追问、探询,从而显得过于简单化与主观判断化。

第22页,访问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2),过多是非题。

数问一题。

简单提问。

偶尔用是非题(包括反问式是非式)作为过渡、引导的题目是可以的,但连续与经常的使用则会使访问进入浅度化,而失去获得情景、事例、过程、细节的机会。

几个问题放在一起问,可能导致受访者选择性回答,同时分散了访问者追问的集中度。

简单提问就是询问与确认过于简单的事实,而非启发消费者描述一个事件场景的问题,从而导致受访者的回答过于简单直接。

第23页,目录,一、深访提纲的撰写及改进二、深访提纲撰写中的典型问题三、如何进行深访四、深访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五、深访小结的撰写,第24页,深访信息分析的目标,第25页,深访分析的8个步骤,现场心得,现场小结,对比分析,整体感受,逻辑关系呈现,关键语句选择,总结与策略假设,第26页,分析方法1:

访问个人小结,要点概括突出的个人表述与其他访问的异同点针对每一个进行,第27页,分析方法2:

主题词检索,核心形容词核心语句核心词句的层级分辨,第28页,分析方法3:

归类与联系,在同一层级核心词语的基础上建立其联系在同一层级核心词的基础上概括出高一级的概念继续概括形成最终的概念层级及其联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