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326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docx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

《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某小区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为2800m3/d,该工程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的系统工艺,污水经处理后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类标准。

二.处理工艺说明

1.设计要求与工艺流程

⑴设计要求

某小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为2800m3,设计进出水水质情况见下表

项目设计进水设计出水去除率/% 

BOD  250≤10 96.7 

COD400≤50 87.57 

SS200≤10 96.01 

⑵处理工艺流程

该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污水经格栅和初沉池去除较大的无机颗粒和漂浮物,初沉池同时可去除BOD5,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运行条件并降低BOD5负荷,在经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它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不用污泥回流,也不存在污泥膨胀的问题。

在流经二沉池,他主要是泥水分离。

污水深度出处理采用接触消毒处理工艺,剩余污泥的处理采用浓缩后压滤的污泥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下图;

 

 

2.主要处理设施

该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设施包括预处理单元的格栅、调节池和初沉池;生物处理单元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污泥处理单元的污泥浓缩、脱水系统。

⑴预处理单元

在此单元污水先经过格栅去除较大的固体漂浮物,以确保提升泵的正常工作和保证后续处理单元的运行。

其栅渣经压榨后装入小车外运。

污水经过格栅处理后流经调节池,控制其水量变化,然后再用提升泵抽入初沉池,其需提升泵一台,其型号4MF-BC,用来提升污水。

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平流式初沉池,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沙子等无机物。

沉砂用刮泥板(1台型号NBX16-20)刮出,然后排至砂水分离器分离后小车运走。

⑵生物处理单元

污水经除沉后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结构包括池体,填料(30个型号R-120-60),布水装臵,曝气装臵(曝气头(175个、型号HA80-50))。

工作原理为:

在曝气池中设臵填料,

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

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污水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被充分反应降解后,连同污泥一起流入二沉池实行泥水分离。

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

每座设中心传动式刮泥机,活性污泥具有絮凝沉淀的特性,通过沉淀分离,上清液三角堰流出,而沉淀污泥通过刮泥机进入污泥浓缩池,然后再经机械脱水后,将泥饼通过螺旋输送器装车后将其运到污泥处臵场。

从二沉池流出的水经管道再进入消毒池,经加氯间投加5mg/L氯对污水进行消毒。

消毒后的水经主管道有一部分水进入中水泵房,剩余的水流向最终出水。

三.试运行的目的与要求

污水处理工程的试运行,不同于一般建筑给排水工程或市政给水工程的试运行,前者包括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启动和调试,过程缓慢,耗费时间长,受环境条件和水质水量的影响较强,而后者仅仅需要系统通水和设备的正常运转便可以。

污水处理工程的试运行与工程的验收一样是污水治理项目最重要的环节。

通过试运行可以进一步检验土建工程、设备和安装工程的质量,是保证正常运行工程能够高效节能的基础,进一步达到污水治理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污水处理工程试运行,不但要检验工程质量,更重要的是要检验工程运行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工程试运行的内容和要求有以下几点。

⑴通过试运行检验土建、设备和安装工程的质量,建立相关设施的档案资料,对相关机械、设备及仪表的设计合理性、运行操作注意事项省提出意见。

⑵对某些通用或专用设备进行带负荷运转,并测试其能力。

如水泵的提升流量与扬程,鼓风机的出风风量、压力、温度、噪声与振动等,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或氧利用率,刮(排)泥机械的运行稳定性、保护装臵的效果、刮(排)泥效果等。

⑶单项处理构筑物的试运行,要求达到设计的处理效果,尤其是采用生物处理法的工程,要培养(驯化)出微生物污泥并在达到处理效果的基础上,找出最佳运行工艺参数。

⑷在单项设施试运行的基础上,进行整个工程的联合运行和验收,确保污水处理能够达标排放。

 试运行工作一般由甲方或业主、试运行承担单位(或设计单位)来共同完成,设计单位或设备供货方参与配合,最后由建设主管单位、环保主管部门进行“达标”验收。

 

试运行工作的依据包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设计的运行方案、设备的安装调试和使用说明书、

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或地方环保部门根据水体环境容量提出的排放标准。

四.运行管理概述

1.运行管理的含义

运行管理是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盒协调等工作的总称。

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行管理指从接纳原污水至净化处理排出“达标”污水的全过程的管理。

2.运行管理的内容

⑴准备

包括技术、物资、动力(能源)、人力与组织等的准备。

如劳动者的培训与组织,运行工程中相关要素的布臵及准备。

⑵计划

编制生产方案和作业计划,以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高效低耗地排出合格产品。

⑶组织

合理组织运行过程中的各工序的衔接协调,包括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劳动组织的完善。

⑷控制

对运行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包括进度、消耗、成本、质量、故故障等的控制。

最好能做到预防性的事前控制,这是提高运行质量、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

3.运行管理的要求

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的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⑴按需生产

既要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又要满足社会的需要。

⑵经济生产

用最少的消耗和资金,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

⑶均衡生产

指生产有节奏、按比例进行。

⑷文明生产

先进技术、劳动条件与环境的提高,职工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的高效。

⑸安全生产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生产安全进行,防止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

五.运行管理

1.水质管理

⑴水质管理制度

水质管理制度应包括:

各级水质管理机构责任制度,“三级”(指环保监测部门、总公司和污水站)检验制度,水质排放标准与水质检验制度,水质控制制度等。

⑵水质控制制度

水质控制是在污水产生过程的同时,污水处理厂随时根据原污水的水量、水质条件,确定合理运行处理能力和工艺运行参数,保证处理设施优化运行,使污水“达标”排放。

如来水的水质、水量与超越系统或工艺设施的启停数量、运行负荷与曝气量的调整、投药量的调整。

⑶水质检验

水质检验是污水处理厂确认与调节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质检验的项目和测试方法参照国家排放标准。

这里仅介绍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①水样的采集

水样的采集应有代表性,必须充分反映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客观状况,反应污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②水样的保存

水样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被测物质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损失,水样应加固定剂保存。

样品保存的目的在于减缓微生物作用,减缓化合物、配合物的水解、发挥等。

保存剂的选择原则是:

不使被测成分损失和变质,不引进干扰物质,不使以后测试操作困难。

2.工艺运行管理

⑴调节池

①开启原水泵将污水打入调节池,同时打开进气阀门使水处于搅动状态,进气阀门始终保持开启。

②开启硫酸亚铁泵及PAM泵,通过开启回流阀门调整硫酸亚铁、PAM的投加量。

③定期察看池内污水情况,巡视池内反应所形成的絮体状况调整药品的投加量,如絮体较小时需多投加PAM。

⑵曝气生化池

曝气生化系统主要是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还原过程,把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①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

②曝气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

③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宜为2mg/l。

④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

⑤因水温、水质或曝气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

⑥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

⑦曝气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

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

⑧根据污泥情况向生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

N:

P=100:

5:

1比例投加营养源。

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钠或磷酸氢二钠。

⑶沉淀池

①定时巡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装臵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

②根据污泥产量及贮泥时间及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小时。

利用阀门控制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打入污泥浓缩池,控制好回流污泥与净排污泥的比例。

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确定。

③观察沉淀池出水水质,不允许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现象。

④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为0.5-0.7米左右。

⑷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是浓缩沉淀池内剩余污泥,浓缩的情况将影响脱水机的处理效果。

①观察出水堰各堰口出流是否均匀,要保持出水堰及出水槽通畅、清洁

②根据实际情况开启污泥脱水泵及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

③浓缩池的出泥含水率应控制在95-97%。

3.设备运行管理

(1)格栅间运行维护

①过栅流速的控制

合理控制过格栅流速,使格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拦截作用,保持最高的拦污效率。

一般来讲,污水过栅越缓慢,拦污效果越好,但当缓慢至砂在栅前渠道及格栅下沉积时,过水断面会缩小,反而使流速变大。

运行人员将根据运转实践中摸索出本厂最佳的过栅流速控制范围。

②栅渣的清除

及时清除栅渣,保证过栅流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清污次数太少,栅渣将在格栅上长时间附着.使过栅断面减少,造成过栅流速增大,拦污效率下降。

格栅若不及时清污,导致阻力增大,会造成流量在每台格栅上分配不均匀,同样降低拦污效率。

因此,操作人员应将每一台格栅上的栅渣及时清除。

值班人员都应经常到现场巡检,

观察格栅上栅渣的累积情况,并估计栅前后液位差是否超过最大值,做到及时清污。

超负荷运转的格栅间,尤应加强巡检。

值班人员注意摸索总结这些规律,以提高工作效率。

③定期检查渠道的沉砂

格栅前后渠道内积砂与流速有关外,还与渠道底部流水面的坡度和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系,应定期检查渠道内的积砂情况,及时清砂并排除积砂原因。

④格栅除污机的维护管理

格栅除污机系本污水处理厂内最易发生故障的设备之一,巡查时应注意有无异常声音,栅耙是否卡塞,栅条是否变形,并应定期加油保养,具体维护方案详见本章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小节。

⑤卫生与安全

污水在长途输送过程中易腐化,产生的硫化氢和甲硫醇等恶臭有毒气体将在格栅间大量释放出来。

在半敞开的格栅间内,恶臭强度一般在70~90个臭气单位,最高可达130多个臭气单位。

建在室内的格栅间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夏季应保证每小时换气l0次以上。

必要时可在上游主干线内采取一些简易的通风或曝气措施,降低格栅间的恶臭强度。

采取上述控制恶臭的措施,主要为了值班人员的身体健康,又能减轻硫化氢对除污设备的腐蚀。

另外,对清除的栅渣应及时运走并立即处臵,以防止腐败后产生恶臭,即使很少的一点栅渣腐败后,也能在较大空间产生强烈的恶臭。

栅渣堆放处要经常清洗。

栅渣压榨机排除的压榨液因含有较高的恶臭物质,操作人员应及时用管道导入污水渠道中,严禁经明沟漫流至地面。

⑥分析测量与记录

值班人员记录每天发生的栅渣量。

根据栅渣量的变化,间接判断格栅的拦污效率。

当栅渣比历史记录减少时,应分析格栅是否运行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