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223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docx

全球性大气环流资料

课时4 全球性大气环流

课前导航

近年来,英美等国家采用加高烟囱的方法,将酸雨“偷运”到别国。

结果,英国的酸雨移到了2000千米之外的北欧;而美国工业区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越过国界在加拿大形成酸雨,使加拿大几百个湖泊因酸化而遭到毁灭性打击,另有几千个湖泊的水质也极为恶化、湖中的生物更是难逃恶运。

你知道加高烟囱的方法为什么能将污染转嫁到别国吗?

是谁完成了这一“偷运”任务呢?

知识精析

全球性大气环流

   概念: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

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

1.三圈环流

⑴三圈环流的成因:

赤道地区受热多,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大气质量减少,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南北极地因终年严寒,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大气质量增多,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这两种气压带都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在南北纬30º副热带地区和南北纬60º副极地地区,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以环流的形式在副热带地区被迫下沉,在副极地地区被迫上升,故形成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北两个副极地低气压带。

它们都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这样,在全球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即四个高气压带和三个低气压带并沿纬度而相间排列,它们之间正好形成六个风带——南北两个信风带,南北两个西风带和南北两个极地东风带。

要注意的是这六个风带同七个气压带一样,都是指的近地面,而不是指的高空,三圈环流三个风带高空全部吹西风。

解释地球表面两个多雨带:

赤道多雨带(上升气流)、温带多雨带(锋面气旋、极锋)

 两个少雨带:

极地少雨带(下沉气流)、副热带少雨带(下沉气流)

【例1】图11-1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说法:

A.甲点位于30ºN附近    B.乙点位于30º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解析】因为该图是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且有两支气流相遇,①气流爬升在上。

根据基础知识,60º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上,由此可见①气流是中纬西风,②气流是极地东风。

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A

⑵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赤道低气压带也南北移动,其他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南北移动。

【例2】下图是“沿20º经线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对流层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大洲是   ,其地势特征是   。

(2)图示为   (1或7)月大气环流形势,低纬环流向   移动了大约10º。

(3)在图示环流形势下,该洲动物大规模向   迁移。

(4)图示B、C区域分别盛行   风、   风。

 【答案】

(1)非洲 平均海拔高,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2)7 北 (3)北 (4)东北 东南

 【解析】20º经线有两条,20ºW经线穿过的地方主要是海洋,20ºE经线穿过的地方主要是陆地。

读图可知该线应是20ºE经线,该经线穿过的大洲有非洲和欧洲,由图示纬度可知为非洲。

图中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向北偏移,应是7月,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北移。

非洲草原广阔,7月份北部大草原处于湿季,一片繁盛,南部大草原进入干季,草木凋零,动物大规模北迁。

B、C区域是信风带,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南半球是东南信风。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⑴海陆性质的差异:

由于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得多,使得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比同纬度海上高,冬季大陆强烈冷却,气温比同纬度海上低。

即陆地空气升温快,降温也快,气温年变化大;海上空气升温慢、降温也慢,气温年变化小。

⑵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

时间

温度

气压

陆地上形成的气压中心

被切断的气压带

7月

陆高海低

陆低海高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⑶副热带

高压与其他冷高压的异同:

副热带高压是由于高空中从赤道地区流来的空气在副热带地区上空聚积,产生下沉气流,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而形成的;而其他冷高压则是由于地面受热少或散热快,大气受冷收缩下沉,致使近地面气压增高而形成的。

它们之间的异同可列下表予以对照:

 

相同点

不同点

影响我国天气的部分

成因

性质

势力

副热带高气压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动力原因

暖性

夏季强

北太平洋夏威夷高压

冷高压

热力原因

冷性

冬季强

亚洲高压

3.季风环流

季风类型

风向

成因

分布范围

东亚季风

夏季风

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位于夏威夷高压西部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冬季风

西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位于亚洲高压东部

南亚季风

夏季风

西南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

印度半岛、我国西南也有西南季风

冬季风

东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位于亚洲高压南部

【例2】图11-2是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此图为 月份气压分布情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

(3)A气压形成原因是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4)受A、B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

(5)D地7月盛行 风,形成原因是 ,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 外,还有 等。

 【解析】①判读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时,应把焦点对准北半球(或南半球)陆地的等压线分布上,此题中由“亚洲大陆受高压控制”可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即1月,其他问题可迎刃而解。

②C、D两地虽同处亚洲大陆沿海地区,但因D地纬度较低,夏季,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可影响到该地区,所以,C、D两地季风的成因存在差异。

 【答案】

(1)1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3)冬季大陆温度低 副极地低压带 (4)西北 东北 (5)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受到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成西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亚季风最显著的原因:

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大。

澳大利亚北部:

1月(夏季)西北季风(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而成),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7月(冬季)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

(热带草原气候)

影响我国气候的气团:

夏季热带海洋气团(太平洋)——东南季风:

降水多——我国东部地区

   赤道气团(印度洋)————西南季风:

降水多——我国西南地区

冬季极地大陆气团————西北季风:

降水少

  图表解读

1.图11-3“三圈环流示意图”,本图分两部分,主体为平面图,左侧剖面示意图为辅,要想读懂此图,剖面图很关键。

(1)首先根据热力因素,推知赤道和两极分别形成低气压和高气压,再根据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的相

关性,便知赤道上空为高压,两极上空为低压,赤道上空分向两侧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气流到达纬度30º附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这里堆积,到一定程度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受地表地形影响,分流南北,形成信风补充赤道上升流走的大气,形成南、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2)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凝下沉,形成极地高压,近地面空气向较低纬方向流去形成极地东风带。

从纬度30º附近下沉的气流,一部分向低纬方向流去,形成低纬信风带,另一部分向高纬方向流去,形成中纬西风带,这支气流与从极地来的气流在60º附近汇聚,暖而轻的空气爬升在冷而重的空气之上,形成极锋,到高空,空气又分向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南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由于到达高空的空气迅速流走,所以60º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三圈环流,同时地球上也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2.图11-4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图中展示了

(1)B图中,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呈对称分布。

(2)A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北半球,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移入北极圈。

   

(3)C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赤道低气压带全部移到南半球,其他气压带和风带也向南移,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移入南极圈。

   

(4)由于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的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移动,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

   

(5)移动范围:

约5º-10º的范围。

如春秋分时,副高中心大致在南北纬30º;夏至时,北半球副高中心大致在35ºN,南北球则在25ºS;冬至时,北半球副高中心大致在25ºN,南半球则在35ºS。

【练】读图11-5,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相应的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北半球的中纬环流,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2)B是   (气压带),它是由    原因形成的;E是    (气压带>,它是由   原因形成的。

(3)A处是      (风带),风向是      ;C处是      (风带),风向是      ;D处是      (风带),风向是      。

(4)6月初,由于  ,图中各气压带和风带向   移。

【答案】

(1)如图11-6 

(2)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 极地高压带 热力 (3)极地东风带 东南 东南信风带东南 中纬西风带 西南 (4)太阳直射点移动 北

3.图11-7是“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1-8是“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在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亚洲大陆气温升高,形成热低压,为印度低压。

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副热带高气压仅保留在海洋上,使北半球上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亚洲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北半球上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3)北半球陆地面积广,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成为冷源,形成冷高压,夏季陆地升温快,成为热源,形成热低压,因此北半球陆地上随着季节的变化,气压中心有变化,是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的重要原因.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海洋物理性质均一,气压呈带状分布。

4.图11-9是“亚洲季风”,图中展示了1月份亚洲受强大的高压影响,东亚处于高压的东部吹西北季风;南亚处于高压的南处吹东北季风。

7月份赤道低压带北移与印度低压连成一片,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为西南季风;亚洲东部处在夏威夷高压的西部,吹东南季风。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   

 A.气压:

甲>乙>丙>丁    B.气温:

丙<丁

  C.气压:

乙>甲>丁>丙    D.气温:

甲>乙

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为副热带高压带   ②甲为赤道低压带

   ③乙为副热带高压带   ④乙为赤道低压带   

   ⑤甲→乙代表西风带   ⑥甲→乙代表信风带

   ⑦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②⑤⑦   D.①⑥⑦

3.若上图为热力环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是白天的陆地,乙处是白天的海洋    

B.甲处是冬季的海洋,乙处是冬季的陆地 ’

   C.甲处是城市市区,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