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81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现象选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题型:

【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①鼓瑟希,铿尔: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

 

2、古今异义

①如会同,端章甫:

  

②加之以师旅:

 

3、词类活用

①端章甫:

  

②风乎舞雩:

 

③三子者出,曾晳后: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⑤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4、判断文言句式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毋吾以也:

 

③不吾知也:

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⑨为国以礼:

 

5、划线重点实词解释:

  

①居则曰:

 

②摄乎大国之间:

③加之以师旅:

 

④比及三年:

 

⑤且知方也:

 

⑥舍瑟而作: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⑧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⑨咏而归:

  

⑩吾与点也:

 

6、解释重点虚词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毋吾以也:

 

③则何以哉:

④加之以师旅:

如 

①如或知尔: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③如其礼乐: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②舍瑟而作:

③非诸侯而何:

7、一词多义

方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②且知方也:

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③鼓瑟希,铿尔:

④尔何如:

①如或知尔:

②如五六十:

③如其礼乐:

④宗庙之事,如会同:

①由也为之:

②愿为小相焉:

  

③赤也为之小: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率尔(shuài)长乎尔(zhǎng)为小相(xiàng)

B饥馑(jǐn)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

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者(guàn)

D哂之(xí)浴乎沂(yí)铿尔(kēng)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千乘之国(shèng) 吾与点也(yǔ)风乎舞雩(yú)浴乎沂(xīn)

B.毋吾以也(wú)莫春(mù)三子者之撰(zhuàn)铿尔(kēng)

C.冠者五六人(guàn) 愿为小相(xiàng)饥馑(jǐn)哂之(shěn)

D.喟然叹曰(kuì)曾皙(xī)以俟君子(sì)舍瑟而作(sè)

3、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夹)乎大国之间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宗庙会(诸侯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孰(谁)能为之大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求则非邦也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侍:

侍奉

B.居则曰居:

闲居、平时

C.如或知尔知: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长:

成长

6、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语气词,吗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

连词,或者

C.子路率尔而对曰而:

连词,表修饰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

连词,至于

7、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率尔而对曰率:

轻率B.吾与点也与:

赞成

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

撰写D.且知方也方:

道,准则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因之以饥馑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9、下列句中的“尔”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子路率尔而对曰

C.鼓瑟希,铿尔D.夫子莞尔而笑

10、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如:

假如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如:

至于

C宗庙之事,如会同如:

至于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

或者

11、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A浴乎沂,风乎舞雩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D毋吾以也

12、下列加点字词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鼓瑟希,鏗尔    B.如会同,端章甫    

C.风乎舞雩    D.三子者出,曾皙后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求也为之,比及三年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4、联系全文,下列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孔子的循循善诱()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B吾与点也

C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D夫子哂之

15、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6、与“夫子何哂由也”中的“何”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17、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

夹,迫近B.因之以师旅因:

因为

C.以俟君子俟:

等待D.鼓瑟希鼓:

弹奏?

18、“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A.他B.你C.自己D.其中

19、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

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0、下列句子词类活用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是()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咏而归D.范增数目项王

2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是()

A.居则曰:

“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D.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22、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乎大国之间摄:

夹,迫近B.比及三年比:

比较

C.以俟君子俟:

等待D.鼓瑟希鼓:

弹奏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加之以师旅以刀劈狼首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其礼乐

C.异乎三子者之撰何伤乎

D.唯求则非邦也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

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25、选出对孔子弟子述志时的语言和神态动作所表现出性格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子路:

“率尔对曰”表现其坦率莽撞。

B.冉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表现其谦虚谨慎。

C.公西华:

“非曰能之,愿学焉”表现其沉稳自知。

D.曾皙: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坐”表现其清高闲散。

26.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开始交待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

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

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

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

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参考答案】

一、文言现象积累: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

①鼓瑟希,铿尔:

希,通“稀”,稀疏  

②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通“欤”,语气词

2、古今异义

①如会同,端章甫会同,古:

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

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②加之以师旅师旅,古:

泛指侵略的军队今:

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3、词类活用

①端章甫:

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②风乎舞雩:

风,名作动,吹风  

③三子者出,曾晳后:

后,名作动,落后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大,形作名,小相、大相  

⑤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勇,形作名  勇气

4、判断文言句式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②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③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即:

“不知吾也”  

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  

⑧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状语后置  

⑨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5、划线重点实词解释:

  

①居则曰:

居,闲居,平时在家  

②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③加之以师旅:

加,加到……上  

④比及三年:

比及,等到  

⑤且知方也:

方,道,是非准则  

⑥舍瑟而作:

舍,放下;作,起  

⑦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陈述 

⑧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何伤,何妨  

⑨咏而归:

咏,唱歌  

⑩吾与点也:

与,赞成  

6、解释重点虚词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因为 

②毋吾以也:

动词,认为 

③则何以哉:

动词,做 

④加之以师旅:

介词,用  

如 

①如或知尔:

假如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或者

③如其礼乐:

至于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连词,表修饰。

②舍瑟而作:

连词,表顺接。

③非诸侯而何:

连词,表并列。

7、一词多义

方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圆  

②且知方也:

道,是非准则  

尔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代词,你们  

②子路率尔而对曰:

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③鼓瑟希,铿尔:

助词,相当于“然”

④尔何如:

①如或知尔:

假如

②如五六十:

或者

③如其礼乐:

至于

④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①由也为之:

管理,治理

②愿为小相焉:

做  

③赤也为之小: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率尔(shuài)长乎尔(zhǎng)为小相(xiàng)

B饥馑(jǐn)千乘之国(shèng)喟然(kuì)

C鼓瑟(sè)以俟君子(sì)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