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587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docx

高二第五单元教案

方山子传

苏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文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归纳文言知识点。

了解作者。

过程与方法:

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

教学难点:

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

自读法、分析法、引导法。

安排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你还记得高一时候学过的传记单元吗?

请同学们回忆有关传记的一些知识。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

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

3、写作动机

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动,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于文字之外,又寓有自己之情,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写方山子未尝不是自悲不遇,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在黄州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四、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1、第一段:

【原文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讲解】宗:

尊奉。

折节:

改变平日的志向和行为。

遁:

隐,消失,隐居。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

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

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人们没有谁认识他。

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而且又很高,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

2、第二、三段:

【原文②】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讲解】矍然juérán:

(1).惊惧貌;惊视貌。

(2).急遽貌。

环堵萧然:

环堵:

四面土墙。

萧然;萧条的样子。

形容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

自得之意:

(1)指自觉得意、快意。

(2)指自己有所体会。

——{译文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

我说:

“啊哟,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

}  

【原文③】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讲解】耸然:

(1).高耸貌。

(2).惊惧貌。

耸,通“悚”。

(3).诧异貌。

耸,通“悚”。

独:

语助词,犹“其”:

“弃君之命,,~谁受之?

”怒马:

奋马。

精悍:

精明能干;精锐强悍。

——{译文: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

十九年前,我在岐山,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

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

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

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

3、第四段

【原文④】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讲解】勋阀:

勋,特殊功劳;阀,古代指有权势的家庭。

使:

假若。

——{译文: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

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

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

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

5、布置作业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二、研读课文

1、鉴赏提示可知在方山子身上最能打动作者的是他的“异”,那么方山子的“异”表现在哪呢?

明确:

(1)是他与常人不同的生活道路: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2)是生活态度的独特:

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所著帽,方屋而高

(3是待人接物的方式:

不与世相闻,人莫识也

(4)是其家庭情况及其大气、大方的行为作风:

a.世有勋阀,岁得帛千匹。

b.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了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

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确:

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4、思考:

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

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的,所以见怪不惊。

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

5、第三自然段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倒叙方山子少年时豪侠之气)

6、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要交代方山子的家世背景?

明确:

为了突出其“异”于常人之处,甘心放弃显赫的家世而庵居蔬食必有其自得之处。

作者在此极度赞颂方山子超脱世俗的高尚美德,直接赞语仅最后“此岂无得而然哉”!

最后作者以光、黄其他“阳狂垢污”的异人来反衬方山子,表达了作者对方山子及其同类人生活的向往。

所谓异人的“阳狂”之行乃是一种掩饰,是为了压抑心中的激情,平息心中的矛盾。

方山子不也正是如此吗?

作者以疑似的口吻问他是否见过“阳狂垢污”的异人,其实,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异人。

三、概括主旨

表彰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借此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

四、艺术鉴赏

1、把叙事、描写、议论融为一体;

1、奇妙的构思;

奇妙的语言;隐约的折射。

教后记: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

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

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一、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

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

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二、介绍背景:

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与契丹、西夏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软弱。

契丹攻宋,直逼澶州城,威胁宋都,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释题:

六国论:

六国破灭之论,这是一篇史论。

叙述评价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四、正音:

赂(lu)率(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厥(jue,他的)

洎(ji,及、到)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五、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

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1至3段:

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4至5段:

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六、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③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④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⑤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⑥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⑦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⑧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⑨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

秦灭韩:

前230年灭魏:

前225年

灭楚:

前223年灭燕:

前222年

灭赵:

前222年灭齐:

前221年

七、研习第一段:

(1)提问: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

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①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八、研习第二段。

(1)提问: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

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

①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②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问: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