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68635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菏泽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

“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

2.四大发明是中国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足迹.如图是其中的一项发明向外传播的情况.该发明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统帅

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4.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

5.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6.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

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设立驻藏大臣

7.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如图中的(  )

A.AB.BC.CD.D

8.“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D.国民大革命兴起

9.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

“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是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重庆谈判

10.山东省土地房产所有证(如图)见证了新中国哪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

A.土地改革运动B.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1.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

“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B.1955年的万隆会议

C.中国重返联合国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2.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革命的推动

13.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埃及希腊阿拉伯帝国B.印度阿拉伯帝国希腊

C.阿拉伯帝国印度希腊D.印度希腊阿拉伯帝国

14.《新全球史》中写道:

“哥伦布向西半球的航行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主要是因为哥伦布的远航(  )

A.建立了东、西半球的联系B.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C.完成了环球航行D.到达了真正的印度

15.对于如何读历史?

毛泽东认为:

“西洋史应特别留心法国大革命”.这主要因为法国大革命(  )

A.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取得了民族独立,同时走上民主政治道路

C.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尝试

D.彻底摧毁封建制,广泛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16.2016年是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乌托邦》发表500周年,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过程.社会主义理论最早变为现实的是(  )

A.英国的宪章工人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7.当苏德两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断壁残垣中搏杀时,《纽约时报》称之为“红色凡尔登”,德军称其为“伏尔加河畔的凡尔登”.这反映出两场战役的共同点是(  )

A.残酷性B.正义性C.决定性D.突然性

18.美国在野党批评,总统访问核爆地广岛是“谢罪外交”.中国媒体认为日本更应该来南京;美国媒体认为日本首相也要来…才行.“…”处应是(  )

A.华盛顿B.珍珠港C.纽约D.波士顿

19.赫鲁晓夫改革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的先河.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

A.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B.大规模开垦荒地

C.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D.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20.海尔集团是一家知名家电企业.其发展历程(如图)体现了(  )

A.经济区域化趋势B.经济制度化趋势

C.多极化发展趋势D.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盛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

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逾160组珍贵文物.展览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

(1)汉武帝时帝国最为强盛.列举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的两项措施.

(2)展品之一石天禄神兽像是汉代的祥瑞之物,像老虎又像狮子.狮子生於中亚一带,未见於中原地方.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好奇地问:

“为什么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

”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对此加以解释.

材料二《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年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4)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辉”.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三点).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盛世对今天的主要启示.

22.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图示

(1)依据图示,写出A、B、C三处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

(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当代学者萧功秦把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划分为六个阶段

现代化阶段

时间划分

代表人物

政治选择

第一阶段

1860﹣1911

慈禧

开明专制化模式

第二阶段

1911﹣1913

孙中山

早期议会制模式

第三阶段

1913﹣1928

袁世凯

新权威主义模式

第四阶段

1928﹣1949

蒋介石

权威主义模式

第五阶段

1949﹣1976

毛泽东

计划经济模式

第六阶段

1978年以来

邓小平

新政模式

(3)哪一事件打断了第四阶段中国现代化进程?

第五阶段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是什么?

(4)第六阶段以哪一事件为起点?

说明理由.这一阶段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23.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认为,下一次工业革命是能完全替代人角色的智能机器人革命.

﹣﹣黄晓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1)分析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的重大发明.

材料二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展速度比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要信息?

(3)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直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这些战时的军事突破有雷达(英国)、原子弹(美国)、弹道导弹(德国)…战争的经验促进了改进现在武器或开发新型武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三反映出这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材料四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大幅度地降低污染排放.

﹣﹣胡鞍钢《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动期》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

 

2016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

“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

【考点】商鞅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

【解答】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规定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商鞅变法使得贵族失去原有的地位,通过军功士兵可以成为贵族.

故选D.

 

2.四大发明是中国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足迹.如图是其中的一项发明向外传播的情况.该发明是(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造纸术的传播.

【解答】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图示展示了这一传播路径,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故选A.

 

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

统帅

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考点】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解答】据题干框表关键信息“周瑜﹣﹣曹操”“5万﹣﹣20万”“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可知是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刘联军抗击曹操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曹操统一北方后.孙权和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操决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善于水战,用火攻大败曹操.

故选C.

 

4.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B.统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