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1135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Word下载.docx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时

【知识在线】

本单元继续学习有关人生的课文。

上一单元侧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不幸怎么办,这一单元侧重引导我们应该怎样树立理想,实现理想。

本单元的选文,同样注意题材、体裁、风格的多样性。

《理想》是一首意象丰富、满含哲理的抒情诗,告诉我们树立理想的意义。

《短文两篇》用诗化的语言说明了奉献的意义和珍惜生命中的第一次的重要性。

《人生寓言》讲述了两则现代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应有的智慧。

《我的信念》是居里夫人的随笔,从中展示了她丰富而崇高的精神世界。

《〈论语〉十则》是关于求知、关于为学、关于修身做人的格言。

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重点锁定】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

1、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反复咀嚼,领会课文意味深长的用词,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

2、学会朗读,力求把握好停顿、重音、语调、语速、感情。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明理。

3、准确把握文章中叙述与议论之间的关系,概括文章的主旨。

4、理解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复习导引]

《理想》是一首哲理诗,通过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理想是成功的保证,理想是前进的方向,不懈地追求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习这首诗首先要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去领悟诗中精练含蓄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语句,其次要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最后要找出诗中关于理想的十二个比喻,并分析其作用,进而了解全诗的主旨。

此外,还要学会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

《<

论语>

十则》整篇都是人生格言,或谈求知态度,或谈学习方法,或谈修身做人,都给人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其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等都是妇孺皆知的修身养性的名句。

学习本文首先要会读会写“愠,罔,殆,哉,悦”等生字,能理解并运用“温故知新,三省吾身、死而后已、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成语;

其次要了解并记住文言文中常出现的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还要能区别、熟记文中谈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不同语句,并联系实际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师讲解

[典题例析]

例题:

品读下面诗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笑里的酸辛。

解析:

读着这几句诗,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杂交水道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如今,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的科学家,身价以亿计算的袁隆平在鲜花、掌声和欢笑之中快乐地享受人生。

可是,有多少人知道在他在实现理想之前,熬过怎样一段漫长与黑暗,艰难与曲折的日子:

他在偏远的农村饿着肚子翻山越岭来回40多公里换回稻种;

他搞杂交水稻被讥讽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他搞实验的坛坛钵钵被造反派砸烂;

他为找回被扫荡一空的秧苗发疯似地跳下深井……从53年到74年,整整21年时间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试验,忍受着误解与讥笑,饱尝了孤独与寂寞。

袁隆平的经历是这几节诗最好的注脚。

参考答案: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付出的要比得到的多得多。

例题: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怒惧) 

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B、吾日三省吾身(反省) 

是知也(这)

C、诲女知之乎(通“汝”,你)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D、为人谋而不忠乎(办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相信)

解析:

此题考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的理解分析,属小综合题。

参考答案:

D

课堂演练

阅读本诗的第8、11两节,回答后面问题。

5、这两节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6、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7、“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

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说其事迹。

8、“夸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是“可厌”的?

9、“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是“可笑”的?

训练二

一、请摘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两句,并简述喜欢的理由。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 

) 

吾日三省吾身( 

诲女知之乎!

不亦说乎( 

殆( 

人不知而不yun(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综合能力训练】

普及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

倔()强诅咒()玷()污皎()洁丰硕()

xī()疏à

o()恼chú

()形贪lá

n()抢jié

()

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

(6分)

(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2)一生平庸,没有成就。

(3)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

(4)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5)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6)得到很多的益处。

3、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4分)

弥漫()固执()沉醉()猝然()

竭力()闲适()点缀()洗濯()

4、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课文简析其作用。

(3分)

(1)他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做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雷,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笔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下列的句子写几句话。

(两句以上)(2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9题。

(15分)

《论语》十则

⑴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⑵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⑶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⑷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⑸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⑹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⑺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⑻子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⑼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⑽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6、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不亦说乎⑵诲女知之乎⑶是知也

7、解释下列句中“而”字的意思。

(4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8、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9、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⑴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⑵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⑶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5题。

(16分)

我的信念

⑴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

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

们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

“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⑵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

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

茧了,这使我很感兴趣。

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⑶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

我有许多美

好快乐的记忆。

少年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

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

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⑷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

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⑸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

当皮埃尔。

居里和我决定

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

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是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人类需要追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

我估计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⑹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

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

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

我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⑺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我认定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沉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

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身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10、第

(1)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1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2、第

(2)段中说“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