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05438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docx

晋教版初二地理下册复习资料doc4

晋教版八年级级地理下册资料

班姓名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四大区域的划分

1.地理区域是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来划分的。

2.一个地区不是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可以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3.同一类型的地理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4.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确定区域的主导因素

名称:

D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A青藏地区。

界线:

①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季风区非季风区界线接近,主导因素夏季风的影响。

②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

主导因素地形地势。

③是秦岭---淮河一线。

大致与我国一月0oC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也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以及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主导因素气温和降水----即气候。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自然地理差异

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

气候类型及主要气候特征

主要河流及河流流量

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

以平原、高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主要有黄河、海河、黑龙江等,河流流量小,有结冰现象

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主要有长江、珠江等,河流流量大

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南、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

旱地为主

南方:

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

小麦、大豆等南方:

水稻、油菜等

气候

作物熟制

北方: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方: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南方:

水运、传统运输工具船

地形、气候

传统民居

北方: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方:

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气候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特点本区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气候:

(1)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气候干旱。

(2)主要是因为这里深居内陆,距海远,再加上重重山脉对海洋湿润气流的阻隔,使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西北地区

河流:

本区河流很少,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本区也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自然景观:

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盆地边缓有星星点点的绿州分布。

从东到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青藏地区

高: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寒”: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一个区域,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这里也是我国日照最充足的一个区域。

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是由于海拔高,阻挡了海洋湿润气流的到达。

以牧业为主的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

牧场特点: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主要畜种: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

种植业:

在西北地区,人们还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

在青藏地区的藏南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6、1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东北地区的范围:

1.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即省、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为邻,西接自治区,南连省,隔海、海与山东半岛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战略位置重要;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从绝对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看,东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温度可满足许多作物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3、山水环绕的地形特征:

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是广阔的东北平原。

”白山黑水”指的是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和黑龙江。

4、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降雪是中国较多的地区。

东北地区冬季气温明显比中国其他地区偏低,区内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东北地区的植被:

9.东北地区典型植被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林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农业生产:

1.生产条件: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分布有黑土、黑钙土等,自然肥力很高),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2.农产品及分布: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春小麦、大豆等,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大豆和小麦主要分布在松嫩、三江和辽河平原;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等,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黑龙江省是中国甜菜的主产区。

工业生产:

1、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本区煤、铁、石油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大庆、沈阳、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工业城市,以及辽中南工业基地,使东北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如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见书),东北城市正在加紧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

6、2黄土高原

1、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峭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晋、陕、宁、甘等四省区。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2、黄土物质的来源:

“风成说”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证据有:

(1)“黄土的厚度均匀”。

(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

(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质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荒漠的矿物质成分相同”。

(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3、地表景观: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

4、地形特点:

沟壑纵横,地表破碎。

5、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因素:

(1)地形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较大,坡又长;

(2)降雨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加剧了水土流失

(3)地面物质组成黄土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性,遇水侵蚀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4)植被植被稀少,不能保护土壤不被侵蚀。

人为因素

(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2)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间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

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严重后果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6、生态环境脆弱

(1)水土流失严重

(2)自然灾害频繁其中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

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春季易发生旱灾,夏秋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

(3)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难以恢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生态环境恶化

人口增长自然灾害频繁

7、生态建设

(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台理水土流失。

A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B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C在缓坡地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8、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要实现人地协调发展,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措施有:

(1)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把生态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

(3)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4)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

6.3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的地区

1.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2.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带和带的交汇处。

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利用其有利地理位置发展了型经济。

4.长江三角洲最大的中心城市是

5.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工农业基础较好B.能源不足和矿产缺乏

C.水陆交通便利D.

人口稀疏,劳动力不足

6.(2008·厦门)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B.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C.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D.人口稀少、交通闭塞

读我国某工业区图,回答7~11题。

7.图中所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B.长江三角洲地区

C.京津唐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8.图中的湖泊是()

A.太湖B.洞庭湖C.鄱阳湖D.洪泽湖

9.南京、上海、杭州三城市所对应序号正确的是()

A.④②⑤B.④②⑧C.⑥②⑤

D.⑥②⑧

10.数字⑤所代表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A.临近港澳地区B.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消费市场

C.丰富的煤铁资源D.我国著名的侨乡

11.经过城市①③④⑤⑥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A.沪杭线B.京广线C.京沪线D.京九线

12.关于上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长江人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B.拥有杨浦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

D.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

1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A.利用西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D.

保持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4.读下列长江三角洲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

A

(2)工业城市:

B、C、D

、E、F

(3)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

不利条件是

(4)B城市在经济方面,通过哪些

方式对哪些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15.读沪宁杭地区图,回答问题:

(1)沪宁杭地区中的“宁”指图中的(填字母),B市的著名旅游景点是

(2)A、B、C、D四城市中市(填字母)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区,其最主要的形成因素是。

(3)近年来,

外商投资的整点从珠江三角洲转向长江三角洲的原因有哪些?

(4)该工业区的特征是()

A.全国重要的

轻工业基地B.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C.全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D.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4.成渝地区

一、成渝地区地处上游,包括、及其周边地区。

北接

、,南连、,西通、,东临、。

b.成渝地区地形以、为主,成都平原地势低平,由、等河流冲积而成,气候属于。

c.是我国最早、最著名的井盐基地,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有、、之称。

d.自古以来,成渝地区就有“”之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主要工业部门有:

、、、

、、。

e.位于川北的绵阳现在是国防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有中国之称。

2.学生分组用简图,简单描述成渝地区的位置

3.成渝地区的资源丰富从那些方面可以说明?

这样的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成渝地区发展那些行业?

4.成渝地区是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已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双核”城市群。

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长江上游和西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

5.成渝地区常发的地质灾害有、、、;气象灾害有、、;为了改善这样的状况,采取的生态措施有、、。

6.成渝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何重要性?

7.成渝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对当地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8.成渝地区为什么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区?

如何该改变这种状况?

 

9、成渝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10、由岷江、沱江等河流冲积形成了()平原,它位于()的西北侧,气候只要是(),多阴雨天气、雾多、日照少。

夏季(),该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主要粮食作物是()。

11、连线题,用短线将下列的最佳搭配连接起来

都江堰龙之乡

自贡邓小平故居

广安青城山

宜宾乐山大佛

峨眉山大足石刻

重庆蜀南竹海

7、1北京

1、大致位于:

40°N、116°E,属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北靠群山,面向渤海。

2、自然地理特点:

地形、地势:

北京的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地势较高。

东南是 华北平原 的一部分,地势低洼,整个平原自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

气候: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 寒冷干燥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夏 长 ,春秋 短 。

河流属 海河 水糸。

 永定 河、 温榆 河和 潮白 河是全市三条大河,分别自西北和东北向东南流入 天津 ,汇入 海河 ,最终流入 渤海 。

3、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1)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 北京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地处内陆但距海不远,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北京具冷热、干湿都适中的气候优势。

(2)战略位置优势 北京的地形地势决定了北京战争年代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3)经济区位优势 北京西部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南邻粮、棉、油等物产丰富的黄淮海平原,北抵我国最大的牧区内蒙古牧区,这些区域为北京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 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 政治 中心:

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 文化 中心:

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体育场馆,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北京是中国重要的 国际交往 中心:

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5、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

北京城建历史:

已有 3000 多年,最早为 周武王 时的 蓟 城,先后有 金 、 元 、 明 、 清 各代在此建都。

至 明、清 两代,北京旧城的格局基本形成:

城内建筑排列成 棋盘 状, 皇宫 居于城市的中心,通过中心有一条南北延伸并使城市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这种 “凸” 字轴线形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名胜古迹: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可以凭借这笔巨大的财富大力发展 旅游 业。

6、北京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今后必须朝着 现代化大都市 方向发展。

北京在建设和发展中,注意保持了 旧城格局和 原有风貌 的同时修建了许多 现代化建筑 ,使北京出现了 传统 与 现代并存的特殊景观。

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 基础设施的 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发展 高新技术 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

7、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新疆概况: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有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地广人稀;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

2、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新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三山两盆”)主要有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干旱。

形成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闭塞,山地、高原对海洋湿润气流的屏障作用使海洋湿润的气流不易到达。

河流:

河流较少,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本区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植被:

以荒漠为主。

在有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的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分布有星星点点的绿洲。

(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逐步成为荒漠。

3、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绿洲是新疆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新疆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分布的主要地区)。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等(产量高,品质优良)

特色农产品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

(特色:

瓜果特别甜,色彩鲜艳。

原因:

夏季高温昼夜温差大,光照足。

农业缺水严重:

引水渠、灌渠、坎儿井(43页图)等为农业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灌溉水源。

但水资源仍然十分紧张。

面对现实,人们应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入手来缓解人与水的矛盾:

(1)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

如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

如喷灌、滴灌等。

(2)减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

(3)节约每一滴水。

新疆及西部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

广大的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本区的自然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如吐鲁番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农业先进技术,既合理利用了水土资源,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4、能源优势

新疆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新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

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气就占全国陆上天然气的22%,有克拉玛依、轮台、库车等大型油气田。

新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

西气东输工程

西起塔里木天然气田轮南,途经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9个省市,目标地是长江三角洲。

对我国东西部的好处

西部:

能够使本地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使天然气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

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效。

7、3香港和澳门

1、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

回归祖国时间

位置

面积(平方千米)

范围

人口

人口密度

香港

1997.7.1

珠江口东侧邻广东省深圳市

1120

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及其附近岛屿

666.5万人

98%华人

澳门

1999.12.20

珠江口西侧邻广东省珠海市

27.3

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43.8万人

95%华人

2、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人地矛盾突出,香港采取的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上天”-建筑高层建筑,二是“下海”――填海造陆

3、香港有60%以上的城市绿地面积,香港是既注重经济效益又重视环境效益的典范。

4、“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特别”之处在于祖国内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香港及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糸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

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

澳门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其余的有出口加工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建筑业。

祖国内地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支持与合作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了大量的食品、然料、原材料等资源以及劳动力和广阔市场。

目前香港80%以上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香港作为祖国内地转口贸易的重要基地,通过香港,祖国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香港的发展促进了内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香港将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通过各种渠道带到了祖国内地,目前香港80%的工业转移到内地。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态势。

7、4台湾省

1、概况

位置: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我国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中南部,台湾位于低纬度地带,南部属于热带,北部属于亚热带(北温带)。

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面积:

36000平方千米。

人口:

台湾人口2200多万。

汉族占97%,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

2、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

台湾多山,山地丘陵占2/3。

其中玉山为台湾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气候:

台湾岛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年均温在20oC--22oC,年降水量22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均匀。

河流: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3、美丽富饶的宝岛

自然风光迷人,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玉山、阿里山、日月潭等)

富饶:

森林、矿产、水产等资源十分丰富。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西部平原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有“海上米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岛上约1/2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森林之海”和“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是居世界首位。

岛的西海岸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有我国“东南盐库”的美称。

4、出口导向型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

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同时还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台湾的第三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三类产业产值构成中比例最高的)。

发展出口导向型经的优势和条件海岛多港口;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吸收了大量的外国资本;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等

工业城市主要有:

台北、台中、高雄等,都分布在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地带。

-8、1西双版纳

1、旅游资源丰富

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