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457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1课大脚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

【教学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教学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

【教学准备】鞋垫若干双,记号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1、教师以儿歌《小兔子开铺子》引起学生兴趣

师: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开的铺子吗?

师:

听一听,小兔子的铺子里都卖了些什么啊?

(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师:

小兔子的铺子里卖的什么啊?

还少些什么?

2、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师:

瞧!

这是什么呀?

师:

是鞋垫,谁能告诉我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

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师:

看!

老师用鞋垫做了什么?

(教师出示画上画的鞋垫)

师:

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

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

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3、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

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

师:

小朋友们,看一下自己穿的鞋的鞋底,图案是怎么样的啊?

(请学生仔细观察自己鞋底上的图案有什么样的规律,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判断)

师:

怎么样,观察好了没?

图上的哪双鞋垫是正确的?

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

(教师出示小兔子,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学生对话)

师:

小朋友们好,我的铺子里有好多种鞋垫就是没有你们这样画上画的,你们能帮我做一些吗?

4、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

5、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

同时根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

(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6、学生互相欣赏作品。

 

第2课剪刀添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和环境尽量可能统一。

【教学准备】风景图片、剪刀、胶、彩笔……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出示课前收集的风景图片。

2.赏析风景图片。

教学意图:

了解图片内容,为添加做铺垫。

二、想一想:

1.思考:

我们可以给图片上添加什么?

2.赏析书中作品,说一说制作方法。

说一说添加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讨论,知道了解添加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添一添:

1.提出添画要求:

巧妙运用图片,内容与添加相统一,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构图要美观。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

通过实践,使学生感受添画作业与平时绘画的不同之处,感受添画作品的独特美感。

四、赏一赏:

1.欣赏作品:

找一找添加巧妙的作品。

2.谈谈添画的体会。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第3课小老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老虎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老虎。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老虎,学生能掌握利用椭圆形动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椭形并用基本形画老虎。

【教学难点】画出老虎的不同动态。

【教学准备】

1.老师准备:

彩色粉笔、老虎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老虎在森林中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

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过程】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

所以我将学生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再引出老虎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两只老虎》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老虎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老虎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随欢快的节奏来轻声哼唱而展开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

3、情境对话让学生欣赏与判断。

为了把避免绘画技能的简单枯燥传授,我设计将范画的出示用投影仪放出。

并根据出现的老虎范画,教师扮演老虎角色来配音,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

学生在这种童话故事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地明白如何艺术表现老虎的形状,色彩,花纹等绘画技巧知识。

4、音乐情境中的创造表现。

学生在歌曲旋律《两只老虎》的轻声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画笔来描绘艺术化的老虎,学生完全可以边哼唱边画,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绘。

5、自主评价式的新颖展示。

根据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纸制作了三个漂亮的“老虎”分别取名:

《自我创新》、《模样好看》、《颜色鲜艳》。

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小屋里,自己对自己的画作最初的自我评价。

然后再由师生共同欣赏简评。

6、表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师生一起大声学唱歌曲,并在有歌词“真奇怪、真奇怪”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节奏练习。

然后,根据歌词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动作边舞蹈边演唱,结束课堂学习。

第4课动物聚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愿意自主选择动物头型进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团、搓、压等技能表现出动物的脸部特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准备】

1、牧场的背景图。

2、KT材质的圆形、三角形、梯形头型的动物范例若干,圆形、三角形、梯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参观牧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

听说今天开心牧场有一场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引导学生发现牧场里空荡荡的,怎么一个动物都没有呢?

(二)以猜谜语的形式一一出示范例。

1、师:

噢,原来小动物们都躲起来了,让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说动物谜语,学生说对谜底师随即出示范例,并引导学生想象三角形、圆形、梯形的还可做成哪些动物?

(1)圆圆脑袋长耳朵,红红眼睛白白毛,爱吃萝卜和青菜。

(兔子:

圆形头型)

(2)尖尖脑袋尖尖嘴,狡猾聪明注意多。

(狐狸:

三角形头型)

(3)头上尖尖角,说话“哞哞”叫,只把草当饭。

(牛:

梯形头型)

(三)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范例说说三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师小结制作方法。

(四)介绍操作材料,操作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1、先想好自己要什么动物,选好头型底板。

2、在选用各种色彩的橡皮泥根据需要搓条、团圆、压扁,创意动物五官。

3、做好以后可以轻声交流,动作快的学生可以再做不同的动物。

(五)展示学生作品在开心牧场,欣赏评价。

请学生说说哪个小动物最神气?

为什么?

(引导学生针对头型和色彩进行评价。

欣赏完作品后,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第5课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

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

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

(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

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第6课六面怪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教学难点】想象大胆,奇特

【教学准备】课件,六面怪脸范品若干,卡纸,剪刀,绘画工具,双面胶,装饰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戴着面具出现,扮演主持人邀请学生来参加今天的化妆舞会。

师问:

欢迎来到老师的化装舞会,大家想不想参加呀?

在舞会开始之前,我们共同来学习制作舞会的道具——六面怪脸。

2.揭示课题:

六面怪脸

3.问:

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叫“六面怪脸”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件揭示课题:

六面怪脸)

二、探究制作方法

1.小组研究讨论:

(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

(1)大胆地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

(2)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

想想一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可以做出怪脸来?

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总结并板书:

折、剪、粘贴。

3.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解说并演示制作过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其他学生尝试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不会做的可跟着小老师制作)。

并请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身边的同学。

三、观察思考

1.欣赏祭祀活动场面,教师讲述什么是祭祀。

【XX知道】查找什么是祭祀。

小结:

祭祀是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接着教师说明六面怪脸是从我们国家各民族的戏剧和传统祭祀活动上用的面具演变而来的。

3.课件出示各种“六面怪脸”范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大胆想象。

4.对比欣赏作品。

(课件出示:

五官画得不够突出和色彩对比不够鲜艳的作品与刚才的范品,进行对比)。

提问:

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五官突出

(2)夸张变形

(3)色彩鲜艳

5.说一说:

除了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这“六面怪脸”呢?

(可以剪贴)。

你带来了什么东西?

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四、创作表现

1.要求:

四人一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六面怪脸”,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有趣的装饰。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播放欢快的音乐)

五、交流评价

说说谁的最有趣?

为什么?

六、游戏

每组派一代表戴上面具,其他组员跟在后面伴随着音乐一同欢快的举行这个有趣的“化妆舞会”,在舞会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音乐组织学生跳舞)

第7课快乐地舞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师: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

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生表演)

2、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