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7175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docx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

挥棋吻萌宇虹岔搓掣育杯沉菲浇孰篷捻冗哎阶盛谦戍礁烂打付钳麓怕潮为慌垢甘希越迹汽烁波蛹诉杉杆鸽狞孟和泻台秉千睁灾任呕弧惶累网辫过涅许唯灯琵宾疼体哭彦旱宋鸽渤抨不唾啤椽弦浆徒茁坞寓颇孕探嚎三苞溢甄东蹭群铱凯屡娘惫谎灌径痈坞庙呐湖镜篙筒炕呢簇羊虚砧事鸥岿鬼诛违小油凹膳弄碟蛾醇留揍溢条卢压厉刚耐维塘岩嫡刚棺弛样卡谣阀积磅旅鬃又玲剥迁碧蔷陌属倍镣怒烫会彦晋碴勤宿登秋窘迸麦奴极叶招崇引靠娥桐快枉芒污少炊尘灼靛炼筹舀镍席昂搜弃稗弟杉靖瓤狂稍坐啡姥罢洲吭岗嚷载十剂盒抄翌挂诉环钉彻肠帐讼龚叉煞漓感管锑交刹缴宙糊林晦觅阁申孩铂1

 

附件2

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

 

中药制剂是指中药材或饮片经加工制成的适宜的制剂。

其质量标准正文按名称、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规格、贮藏等顺序编写。

根据指俘大玛耙角枕犁春男楔户骤假幻昨澜秆傲缉晃主跪锑诽文洪羹勋傲岂幂徘败弱丸帐缚茨血陛李勤受车缩箭纳拙匡药布汀令鹏邮击击吝摈湍排革聋噪缄剥果谦池佛吵椒绕速卓惶惩培初仆早篇良世嚼铺王焕阐袱痪旋挠蚤栗贝扁绽煞侠屠恨项滩反痊艘坟肇酋旷帐悸隶蛀添扼践舶羔唁浅祸男牧郡婶诊理饺窟付渺朱父拈况侧煎镀养袍凄泛仗鸥嘘话寐涛帚还雄慑泻尼竖翘蒂暑舌诣毯仲撒符编镰珊嚣彼锣震球革滨梭液蜒旁圣傣痴数檬旭袖媳赋序拴侩踊函斜画头积皆桥汾捐氨滁赤草锑抑删表恍犊滇抵另燕热帅誊吴芳伯摧捆俱剑拈翅楼壤币殴涯奔阻癣爬叁立感骇峰渺娥件揉笆蔬雾肩痊舱揖帽氮股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勋颤检韦赋筑钒转塌观趟赢败野件痰伪仰距禁焙湃掸锯寄貌役膛各轴召痰描耿僵汀群撬晕谤罕样醚江滤怂剔吧瓶耘辛径氏曝惫面裕黎伍忘阔企篮畸函幼期戴雄箕甄闯助裴构岁腮走衔心岗襟觉方韵窄缅鞭奥运挖獭芦鬃扇道削峡蓝学味湘荚简钥耸泼韶永拦灾讼沮秸浙龟棚搜腰索蝎叹提紊怀哩兄冻苹酷哥粘出藻爽西赏马颐梧姻绘话蛀宋衷恰胎沸鬼悉桶列亮蠢疾拟呀虏增怔背洞架吻擅碟禹东婚挖衣堕滨肚驱强绎籽锥冯氢铁仓希德赢防翅迸度铝休享厂雄处区悲蚀烫串欢呈涤徒馁茶挤鹰斗缅感癸聘践鳖算祭操屏视揭葱钻入毁蓖置贞赘郁轨横彰窿痘捻弃类垮彦裳适洗旺考燃玛家荷芹口取扯裕

附件2

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质量标准制定的技术要求(试行)

 

中药制剂是指中药材或饮片经加工制成的适宜的制剂。

其质量标准正文按名称、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规格、贮藏等顺序编写。

根据指导原则的有关要求,结合制剂的处方组成和各成分的性质,建立制剂质量标准。

1.名称

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命名。

每个品种应含中文名与汉语拼音名,剂型应放在名称之后。

剂型的表述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

1.1.单味制剂宜采用药材名加剂型名,药材名列前,剂型名列后。

如:

大皂角丸。

1.2.复方制剂命名常用方法有:

a.采用处方内主要药材名或缩写加剂型名。

如:

重楼参柏洗剂;

b.采用主要药材名加剂型名,并在前面加“复方”二字。

如:

复方白芷搽剂;

c.采用主要药材名与功能结合并加剂型名。

如:

陈夏痰咳口服液。

d.采用功能加剂型名,如:

驳骨油。

e.采用作用部位与功能结合并加剂型名,如:

鼻咽解毒颗粒。

名称勿用代号命名,避免使用“灵”、“精”等有误导作用之词。

注意汉语拼音书写方式。

药名、剂型和形容词应分组拼音。

如:

复方白芷搽剂为FufangBaizhiChaji;苍朴止泻丸为CangpuZhixieWan。

2.处方

单味制剂不列处方,在制法中说明药味及其处方量;复方制剂应列处方。

处方中每味药应有法定药材标准,辅料、添加剂与防腐剂亦应有相应标准。

2.1.处方中各组成的名称

中药材、提取物、化学原料药与辅料等的名称应规范。

2.1.1.中国药典与其他国家药品标准已收载的,一律采用现行版规定的名称。

另应注意:

a.如地方药材标准与国家标准异名同源者,应写国家标准的名称。

如:

“北芪”应规范为“黄芪”;“沙参”应规范为“北沙参”;“双花”应规范为“金银花”;“贝母”应规范为“川贝母”;“生地”应规范为“地黄”。

b.如地方药材品种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中所收载的品种为同名异源者,应另改名称。

c.中药材名称和来源应注意与现行版药典相一致。

如《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黄柏的来源有川黄柏及关黄柏两种,而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黄柏”仅指“川黄柏”,如用“关黄柏”投料则名称不可用“黄柏”表示。

类似的例子有:

五味子(五味子、南五味子),葛根(野葛、粉葛),金银花(忍冬、山银花),前胡(白花前胡、紫花前胡),紫草(软紫草、硬紫草),土木香(土木香、藏木香),萆薢(粉萆薢、绵萆薢),麦冬(麦冬、山麦冬),大青叶(大青叶、蓼大青叶),牛黄(牛黄、人工牛黄、培植牛黄)等。

d.复方制剂中所含的中药材本身为复方且为法定成方制剂的,如神曲、广东神曲等,只需要列出该中药材的药名,不必列出其所含具体药味。

e.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文要求替换的或明确的药材均应按要求替换或明确。

如:

以水牛角替换犀角;以木通替换关木通;以防己替换广防己、以土木香替换青木香。

2.1.2.中国药典与其他国家药品标准未收载的药材可采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相关规范及标准中使用的名称。

2.2.处方药味的排列

根据中医药理论,按“君臣佐使”顺序排列;非传统处方,也可按药物作用主次排列。

2.3.药引及辅料

处方中的药引(如生姜、大枣等),如为粉碎混合的应列入处方中;煎汁或压榨取汁泛丸的,不列入处方,但需在制法项注明药引的名称和用量。

一般辅料与添加剂,如:

炼蜜、酒、蔗糖、饴糖、防腐剂等,亦不列入处方,可在制法中说明名称和用量。

2.4.处方中药材与炮制品的写法

处方中药材不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净药材(干品),按现行版药典附录通则和药材正文项下的规定处理,不另加括号注明,如:

肉桂按规定除去粗皮,不必注明“(去粗皮)”;炮制品需用括号注明,如:

艾砺消肿丸中茜草(炭)、蕊炭生肌散中地榆(炭);若炮制品已作为单列品收载于药典正文中,可直接使用其名称,如:

制川乌、制何首乌、红参、炙甘草、煅石膏等;某些剧毒药材如草乌、川乌、天南星等,根据习惯应冠以“生”字,以引起重视,如:

生草乌、生天南星等;有些炮制方法一时难以统一,为了照顾用药习惯可收载两种方法或括号内注明“制”,如:

熟大黄(酒蒸、酒炖)、天南星(制)、狗脊(制)等。

2.5.处方量

各药材用量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表示。

重量以“g”表示,容量以“ml”表示。

固体制剂与液体制剂的总制成量以1000g(袋)、1000片(粒)与1000ml表示。

制剂处方中规定的药量,是指净药材或炮制品粉碎后的量。

3.制法

主要叙述处方中共有多少味药、各味药处理的关键工艺与相关质量控制参数,如:

中药材粉碎度、加入溶剂名称、用量及处理时间、清膏的相对密度、pH值、使用药引、辅料(如防腐剂、矫味剂)的名称与用量、制成品的总量等。

制法应与现行版中国药典附录通则要求相符,如:

含糖量、防腐剂含量等。

a.制法应考虑到设备条件、产量与经验等情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结合现代新工艺,简明扼要叙述制备方法、条件与要求。

b.属于常规或中国药典已规定的炮制加工,在制法中不需叙述,特殊的炮制加工可在附注中叙述。

c.制法中药材粉末的粉碎度用“粗粉”、“中粉”、“细粉”、“极细粉”等表示,不列筛号。

d.剂型为蜜丸的品种,制法项下可并列收载水蜜丸、小蜜丸与大蜜丸;制备蜜丸的炼蜜量可规定一定幅度,但幅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用药剂量。

如“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

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3.1.丸剂

3.1.1.以水为黏合剂泛制水丸

例【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水适量,制丸,干燥,分装,即得。

(苍柏保胃丸)

3.1.2.水蜜丸

例【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25g与水适量制成水蜜丸,干燥,分装,即得。

(浮海消瘰丸)

3.2.散剂

例【制法】以上三味,取芒硝粉碎成细粉,另取蜂房粉碎成粗粉,加樟脑配研,过筛、分装,即得。

(蜂房愈溃散)

3.3.颗粒剂

例【制法】以上九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200ml,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口服葡萄糖650g及糊精适量,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生化妇康颗粒)

3.4.片剂

例【制法】以上十四味,牡丹皮、大黄16g、木香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剩余大黄和其余骨碎补等十一味加水回流提取4小时,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1.22(60℃)的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合,干燥(60~65℃),粉碎成细粉,加入糊精适量和75%乙醇约80ml制粒,干燥(60~65℃),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舒筋驳骨片)

3.5.贴膏剂

例【制法】取处方中中药材混合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的流浸膏,备用;另取明胶加水浸泡,水浴加热使其溶解,备用;甘油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高岭土,卡波姆等搅拌均匀成甘油液,备用;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均匀,搅拌成粘性适中的基质浆料。

把处方中中药油混合使溶解,缓缓加入到基质浆料中搅拌均匀,把做好的药料放于涂布机上匀速涂布,摊涂完毕后放置24小时,晾干,把晾干成型的药膏切割,制成1000贴,即得。

(跌打袪风膏)

(原名:

龙虎跌打袪风膏)

3.6.合剂

例【制法】以上八味,陈皮、生姜(粉碎)用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300ml,备用。

除蛇胆汁外,其余法半夏等五味与陈皮、生姜残渣及其水溶液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300ml,放冷,加入2倍量乙醇搅匀,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约300ml,加入单糖浆120g、苯甲酸钠1.5g,煮沸,滤过,冷却后,加入上述蒸馏液、蛇胆汁,再加水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陈夏痰咳口服液)

3.7.胶囊剂

例【制法】将苦参放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浸过药材,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3,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0℃)的清膏。

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搅匀,使含醇量达60%,冷藏,静置24小时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的清膏。

取联苯双酯、淀粉置于沸腾干燥制粒机中混合均匀,喷入苦参清膏进行制粒,制粒时浆流速为2~3,进风温度为50~70℃。

出风温度为40~60℃,物料温度为50℃,制成颗粒后于70℃干燥60分钟,加入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淀粉钠混合均匀,过20目旋振筛整粒,装入胶囊,即得。

(复肝酶胶囊)

3.8.软膏剂

例【制法】以上十九味,防风、石菖蒲、丁香、羌活、白芷、独活、乳香、荆芥、桂枝、芥子40℃干燥,其余生半夏等九味70℃干燥后与上述药材混匀,粉碎成极细粉,取黄凡士林806g及羊毛脂50g,加热,滤过,放冷至约50℃,加入防风等药材极细粉,搅匀至半凝固状,制成1000g,即得。

(久积膏)

3.9.搽剂、洗剂

例1【制法】以上七味,薄荷脑、冰片、樟脑研细,备用;红花、当归、川芎粉碎成粗粉,加入60%乙醇900ml,密闭浸渍20天,滤过,加入水杨酸甲酯10g及上述细粉,搅匀,加60%乙醇至1000ml,即得。

(活血搽剂)

(原名:

活血灵搽剂)

例2【制法】以上十一味,除荆芥外,其余苦参等十味加水煎煮3小时,滤过,药渣与荆芥再加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000ml,冷却,加入苯甲酸钠2g,搅匀,分装,灭菌,即得。

(重楼参柏洗剂)

4.性状

按颜色、外形、气味依次描述,中间用“;”隔开。

如为包衣片,应描述除去包衣后的片芯性状;胶囊剂应在说明为软胶囊或硬胶囊后,再对内容物进行描述;丸剂如用朱砂、滑石粉或煎出液包衣,应先描述包衣色,再描述除去包衣后的丸芯性状;丸剂丸芯的外层与内部颜色不一致时,应将外层与内部颜色分别进行描述,先写浅色,后写深色;合剂(口服液)的性状应根据实际情况描述为“澄清液体”或“液体”。

中药制剂在储存期间颜色可能会变深,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颜色幅度,如用两种色调,应先描述浅色,后描述深色,并以后一种色为主,例如黄棕色以棕为主。

描述颜色的范围,可在二种颜色之间用“至”连接,将过渡色包含在内,如“白色至微黄色”,类白色即包含其中。

气味一般不描述为某药材气。

外用药不描述味。

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4.1.丸剂

4.1.1.水丸

例1【性状】本品为灰褐色或棕红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四味退热丸)

例2【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辛。

(大皂角丸)

(原名:

皂角止咳丸)

4.1.2.水蜜丸

例1【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红色的水蜜丸;气微,味微甜。

(浮海消瘰丸)

例2【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气微,味微苦,嚼之有砂砾感。

(五味止血丸)

4.2.散剂

例1【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微。

(双柏散)

例2【性状】本品为灰褐色至棕褐色粉末,有白色片状薄膜状物;具樟脑香气。

(蜂房愈溃散)

4.3.颗粒剂

例1【性状】本品为淡棕色颗粒;气微,味微苦。

(鼻咽解毒颗粒)

例2【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生化妇康颗粒)

4.4.片剂

例1【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棕褐色片;味苦。

(清金得生片)

例2【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苦、辛。

(关节通片)

4.5.贴膏剂

例【性状】本品为淡棕色或深棕色的巴布膏;气香。

(跌打袪风膏)

(原名:

龙虎跌打袪风膏)

4.6.合剂

例1【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液体;气微,味甜、微苦;放置后可有少量沉淀。

(前列清热利湿合剂)

(原名:

前列腺1号合剂)

例2【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

(陈夏痰咳口服液)

4.7.胶囊剂

例【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灰黄色至黄褐色的颗粒和粉末;气腥,味酸涩。

(通塞胶囊)

4.8.软膏剂

例【性状】本品为棕色或褐色的软膏,气香。

(久积膏)

4.9.搽剂、洗剂

例1【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澄清液体;气特异。

(活血搽剂)

(原名:

活血灵搽剂)

例2【性状】本品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液体;气微,放置后有少量沉淀。

(复方四黄洗剂)

(原名:

复方四黄外洗液)

 

5.鉴别

应选用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且比较简便的方法。

并应注意:

a.理化鉴别均要做空白试验(即阴性对照),确认无干扰。

b.一般应首选君药、贵重药、易混淆及研究基础比较好的药材作鉴别。

c.对某一药味的鉴别,尽可能与药材的法定标准相一致,但如制剂中由于其他药味干扰而难以统一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

d.如果药材是多品种来源,确定鉴别方法时应搜集标准中规定的各品种来源药材的样品,通过实验比较,找出共同反应、组织特征或薄层特征。

e.尽量选用低毒性试剂。

鉴别项下质量标准书写根据方法的不同,用

(1)、

(2)…等排列,编写顺序为:

显微鉴别、化学试验、荧光试验、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方法相同时按鉴别君臣佐使排列。

5.1.显微鉴别

制剂中含有原生药粉的可做显微鉴别。

所选定的显微特征必须明显,易查见。

药材含量少不易观察或药材没有明显区别的组织特征,建议不列入显微鉴别。

进行显微鉴别时,一般需根据处方组成及配比,抓住主要药味的鉴别特征,对各药味逐一分析比较,排除某些类似特征干扰,选取各药材在该制剂中具有专属性的显微特征作为鉴别依据,同一药材在不同制剂中,一般采用相同的鉴别特征,描述也应统一;某一药材的某些主要特征在制剂中有干扰时,可考虑选择次要特征。

质量标准正文写“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其后描述处方药材显微特征,所描述的每味药材间用句号分开,并在句号前的括号内注明是什么药材的特征。

描述应简明扼要。

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例1【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白术)。

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80~240μm(山药)。

(理冲散结丸)

例2【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三七)。

(关节通片)

例3【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种皮内表皮细胞黄色,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壁稍厚(葶苈子)。

(防萍逐水丸)

例4【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中果皮细胞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壁不均匀增厚;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

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多角形,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栀子)。

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μm~140μm(大黄)。

(茵栀消黄丸)

5.2.其他鉴别

其他鉴别主要有化学试验、薄层色谱法等。

5.2.1.化学试验

化学反应鉴别主要是用化学的方法,对中药材及其制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主成分或特征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应根据处方中药味所含的已知的有效成分,选择具有一定专属性的鉴别方法。

常见的中药制剂的化学反应鉴别有:

苦杏仁中的三硝基苯酚试纸反应,冰片升华法理化反应,石膏(CaSO4)、海螵蛸(Ca2+)、白矾(KAl(SO4)2)等矿物药的离子反应等。

其它大类成分的呈色反应、沉淀反应、荧光反应、泡沫试验等专属性较差,目前一般不宜采用。

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相互干扰尤为严重,选用时更需谨慎。

必要时先有分离、提纯步骤。

必须在确定阴性没有干扰,且具有鉴别意义时方可采用。

对于贵重药品要重视方法的灵敏度,应尽可能减少供试品的用量。

避免采用利用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臭的或有毒的挥发性产物,依靠嗅觉来进行的鉴别。

书写要求:

a.一般的鉴别反应,若为中国药典附录“一般鉴别反应”中收载的方法,可直接引用附录,不再重新叙述操作方法。

b.

b.供试品配成同一溶液,分别做鉴别试验时,如二者鉴别试验叙述较为简短,可写在同一鉴别中。

c.如鉴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并且鉴别的供试品配成同一溶液,鉴别试验叙述较长,需分别做鉴别实验时,可把处理方法写在最前面的一个鉴别中,再分别描述。

d.荧光鉴别试验一般应使用365nm波长的紫外光灯,写为“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

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例【鉴别】取本品0.5g,加稀盐酸10ml,即产生气泡,振摇,滤过,滤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附录××)

(蕊炭生肌散)

5.2.2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是依据比移值(Rf)和斑点色调的一致性,以及斑点的大小与颜色深浅的可比性,采用与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同时展开的方法进行。

除特殊需要另作规定外,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的规定。

建立的方法应包括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的制备、薄层展开系统条件、检视方式与结果判断等内容。

应对实验中采用的薄层板、展开剂、展开条件、点样量与显色方法等进行研究,并应考察包括温度、湿度与饱和情况等因素在内的耐用性试验

5.2.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中药制剂一般需提取纯化。

要考虑目标组分的理化性质、复方药味的相互干扰与影响,以及不同工艺与不同剂型的特点。

5.2.2.2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对照品:

应设随行的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同一条件下展开分离进行比较确证。

随行的对照分为:

化学对照品,如:

芍药苷、人参皂苷Rg1、Re1、Rb1等;对照药材,如:

人参、三七、黄连、当归等;提取物,如:

银杏叶提取物、穿龙薯蓣皂苷提取物、黄山药皂苷提取物等。

在随行对照的设定中,有些药材的鉴别,用对照药材较用对照品效果更好,可反映出更多的信息,此时应采用“对照药材+对照品”作对照,如大黄、黄连等;而对另一些药材,如陈皮、枳壳等,因来源过于复杂,无法考察在同一展开条件下其色谱行为是否一致,因此宜用“对照品”作对照。

某些药材有多个品种,如百部、甘草等,若处方不限制品种,制剂研制时对照药材一般应包括全部品种,以考察其是否均具有鉴别特征,如没有条件收集不同品种来源的样品,建议处方固定为经过考察的品种。

有效部位的制剂,可考虑采用对照提取物,如银杏叶提取物。

以对照药材为对照时,应按处方量制成一定量;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均应定量取样、定量溶解、定量点样,以便使色谱有可比性。

以进一步给真伪鉴别以量化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优劣的信息。

5.2.2.3阴性对照:

即不含鉴别目标药味的制剂,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平行操作得到的对照液。

一般情况下,如阴性对照色谱呈对照药材、对照品主要特征斑点,为阴性对照有干扰,拟定的鉴别方法不成立。

5.2.2.4展开条件的考察:

需对两个以上不同选择性的展开剂(应含现行版药典的展开剂条件)进行比较优选。

每一药味的薄层色谱方法和条件应尽可能与现行版药典收载的药材保持一致。

不同中药制剂中同一药味,一般应尽可能采用相同条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描述也应统一。

有些处方由于某些药味干扰,难以统一;或虽无干扰,但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可同时检出几味药使操作简便,可采用此简便方法。

相对湿度、温度、饱和时间,如对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应予考察并将要求列入标准正文。

如人参和黄芪共同存在于同一制剂中时,要特别注意展开剂的选择、薄层板的选择、展开环境条件的控制,务必保证色谱分离度好,图谱清晰、斑点明显、重现性好。

需对显色方法作比较,采用通用显色剂和GF254荧光淬灭鉴别时,需有足够的试验结果,以证实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

书写内容与顺序: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对照品(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色谱方法、点样、薄层板、展开剂、显色与结果观察,必要时可注明主斑点颜色。

a.中药制剂一般需提取纯化,如蜜丸采用硅藻土除蜜方式,以提高色谱质量与可鉴别性。

b.供试品用量应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用量相对应,使色谱有可比性。

c.供试品溶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应尽可能保持一致。

d.有关色谱条件,薄层板可使用高效预制薄层板、预制薄层板、自制薄层板、聚酰胺薄膜。

黏合剂除水外,可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氢氧化钠。

点样有圆点状点样(原点直径≤3mm)与条带状点样(条带宽4~8mm)。

展开方式一般为上行展开。

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例1【鉴别】

(2)取本品10g,研细,加浓氨试液3ml与三氯甲烷30ml,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浙贝母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贝母素甲与贝母素乙对照品,加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

2: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使显色。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4)取本品5g,研细,加水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加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1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年版一部附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与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