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906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

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

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学习这篇课文力争做到:

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词语的理解上,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查字典自主学,理解词语的含义。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阅读方面,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

课前,教师可适当布置预习作业,促使学生借助原有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开展预习工作。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明确学习要求,重视朗读训练,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能力。

最终深刻体会到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

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针对本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的特点,紧扣课题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 以情助读,情景交融, 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抓住关键词语和重点语句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博大爱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引入文本

1、老师出示板书《跨越海峡的桥》: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

2、桥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毛主席曾在一首词中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生命桥是什么意思?

围绕海峡两岸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让我们一齐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吧!

【设计意图: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抓住课题来质疑能够科学巧妙的切入文本,从而顺利成章地激发起学生的读文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重点学习易写错的生字。

(如“桂”、“湾”、“暂”等)

3、重点学习易读错的生字。

(如“袭”、“暂”、“胞”、“髓”等。

4、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和自学能力,因此,较容易的生字词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自行解决,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重点字词或是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要点。

3、文章描写了几个不同场景?

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多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四、教师指导性范读,学生分读、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

如果说“读”是贯穿阅读教学的一条主线,那么教师的范读则是启迪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的一把钥匙。

学生的分读、齐读则是在钥匙的开启下,打开了文章的那扇门,进而才能领略到文章的内部风光。

第二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曾经见过什么样的桥?

那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是一篇跟这特殊的、意义非凡的“生命桥”有关的文章,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

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这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吧。

【设计意图:

从课题中的“桥”字入手,可谓是直奔主题。

这样一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桥可能跟普通的桥不一样,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章,并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1)“生命桥”是指什么?

(2)“生命桥”是用什么搭建的?

(3)“生命桥”连接的是哪两个地方?

﹙师板书“大陆”、“台湾﹚

(4)为什么要搭建“生命桥?

(小钱患了白血病)

出示:

场景一图片(患了白血病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师板书“小钱”)

过渡:

你知道“白血病”是种什么病呢?

2、简介白血病。

白血病也称“血癌”,很难医治,唯有骨髓移植才有存活的希望。

追问:

那本文故事中谁给小钱捐献了骨髓?

(台湾青年)

出示:

场景二图片(躺在病床上抽取骨髓的台湾青年,师板书“青年”、“捐献骨髓”)

3、学生看着板书述说课文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看着板书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一句连贯的话述说课文主要内容,看能否把故事内容说完整。

【设计意图:

以“生命桥”为主线引发质疑,在质疑中巧妙地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

(一)感悟找骨髓的不易

过渡:

听说咱班同学个个都是阅读小能手,那接下来老师要把这个机会留给你们,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出示: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1、指名学生读文段。

2、引导学生借助文段中的“静静地”、“苍白”等关键词体会小钱病情的严重。

3、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凋零”、“含苞”、“绽放”等描写花的词语感悟捐献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

4、质疑:

你喜欢哪种形态的花,为什么?

这几个词放在课文里还是写花吗?

(比喻修辞,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

(二)走入人物内心深情朗读

过渡︰是啊,十八岁的年轻人,本该……本该……本该……(学生补充回答)

1、借助对比式语句通过深情朗读感悟小钱的内心世界。

出示:

当同龄人步入理想的大学,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时,然而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当同龄人在竞技场上为每一次夺冠而欢呼雀跃时,然而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当同龄人携着父母的手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时,然而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教师配乐读文段,升华感情。

是啊,同龄人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可是——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患了……找到了这样的人。

3、质疑:

孩子们,听老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辗转”﹑“谈何容易”,从中感悟寻找骨髓的不易,体会小钱此时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

朗读是感悟文本的基础与前奏,巧设情境的朗读更能激发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落实“以读促悟”式的阅读教学。

四﹑细读品味﹑深入文本。

(一)感悟抽取骨髓的不易

过渡︰就在这同一时刻的海峡彼岸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里,李博士和一位台湾青年是如何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爱心之曲呢?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关键词批注在旁边。

2﹑出示:

地震后的场景图片师生交流探讨令自己感动的部分。

﹙相机出示部分句子)

过渡:

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导致2295人死亡,38万户房屋倒塌,十几万人无家可归……

3、师生交流探讨令自己感动的部分。

﹙相机出示部分句子)

﹙1﹚相机出示:

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等待着他的骨髓。

质疑:

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吗,为什么?

(此时这位青年的内心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相机出示:

带有填空题的句段,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小钱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即使大地在颤抖,他仍(   )因为他知道……;即使房屋在摇晃,他仍(   )因为他知道……;即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他仍(   )因为他知道……)

﹙3﹚相机出示;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4)启发想象:

余震来临,大地在摇晃,同学们想象一下病房里还有什么东西在摇晃?

﹙医疗器械﹑木板床……﹚〔感受危险处境,体会抽取骨髓的不易〕

师引导学生感受李博士的“沉着”,青年的“静静”,体会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5)质疑:

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6)生述说……

(二)感悟运送骨髓的不易

过渡︰骨髓的保存期仅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出发了︰(出示)

10︰20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25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

16︰45飞机在上海降落

20︰50李博士直奔杭州

22︰15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22︰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第二天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

1、质疑:

你们发现了什么?

算算用了多少时间?

(12小时差五分)这是个什么样的十多个小时呀?

2、生述说……

3、小结:

李博士这种博大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过渡:

小钱得救了,是什么挽救了他?

让我们面对祖国的版图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

小钱得救了……)

1﹑师生配乐合作读。

2﹑质疑:

同学们,现在你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了吗?

3、学生述说……﹙学生上讲台粘贴“爱心图”,师板书“血脉亲情”)

总结: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

这生命桥俨然就是一座爱心桥﹑血脉亲情桥啊!

同学们,台湾与大陆的这种血脉亲情是永远都割不断的,舍不下的!

【设计意图:

通过品析重点语句,体会小钱与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

尤其引导学生抓住“余震”这一关键场景,更能拨动学生的感情之弦,让其深切体会找骨髓、抽骨髓、运骨髓的艰难过程,进而水到渠成地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五﹑布置作业

也许,后来小钱和这位台湾同胞见面了,他们会相互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课下相互交谈交谈。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动情地说话,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走入故事中,走入这高尚而伟大的人物形象中,“爱心”之魂自然得到了洗礼。

 

六﹑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捐献骨髓             台湾

小钱                             青年      

            血脉亲情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课文。

本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在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

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