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162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docx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科目:

美术

姓名:

李丹

年级:

四年级

学校:

科大附小

 

2011年上学期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教室一角》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

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

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

1.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2.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

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

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

(学生表达创意)

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分析,小结:

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

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5.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

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

对分工提出建议:

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

2.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

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最好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

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队角布置的设计,今天,我们就要大显身手,将队角制作和布置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二、学习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

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

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

提问:

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三、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

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一、欣赏导入

1.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2.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

(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

3.揭示课题——课程图标设计

二、认知了解

1.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特点。

2.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想一想我们的美术课可用什么图形表示呢?

板书:

工具材料。

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做课程图标呢?

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板书:

“简洁”。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

(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板书:

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

(音乐)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

板书:

活动形式。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

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

是怎样排版的?

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

(思想品德课)板书:

象征图形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

师生互动交流。

5.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7.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标,为什么?

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四、分工设计

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五、集体组合、展示评述

1.学生将完成的图标设计参加“精彩二选一”的游戏,通过互评被选为优秀者即可组合进入大课程表。

2.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

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第二课花手帕

在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百花园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就是历史悠久的染色工艺——染缬。

染缬,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为了创造多种艺术特色,产生多种艺术效果,古代民间艺人发明了许多印染方法。

从制作方法上古代印染工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绞缬(今称为扎染)、蜡缬(今称为蜡染)、夹缬(今已失传)。

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手帕。

本课将学习任务分为两个活动。

“活动一”的设置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

“活动二”的设置即制作扎染作品。

工场扎染比课堂要复杂得多,一般要经过染前处理一捆扎布料一浸水一染色一冲洗晾干一熨平完成等工艺程序,色料的配置需用专门的印染色料,并加入食盐等,使染色后不褪色。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

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四、教学准备:

生宣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感量: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

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

它有何特点?

(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3.板书课题:

花手帕

(一)纸手帕

二、方法指导

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

提问:

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

(小结板书:

折纸,染纸)

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

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

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

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

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

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

提示:

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观察分析

1.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

提问:

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自主表现

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分析交流

I.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

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活动二:

一、尝试表现

1.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回顾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人新课,提问引导思考:

制作纸手帕染前要先折。

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准备将布料做怎样的处理?

3.学生讨论、尝试。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仿效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

5.板书课题:

花手帕

(二)布手帕

二、方法指导

1.观看幻灯片,了解民间扎染的发展、制作过程、方法,以及民间扎染作品欣赏,画面配讲:

①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

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进不去,这样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颜色的面貌而形成图案,因此叫扎染。

②在机器印染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服饰花纹、家居用品等就是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扎染作坊,如湘西凤凰、云南大理、贵州等。

③扎染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2.教师模拟民间扎染作坊师傅的身份,示范、讲解课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捆扎布料。

(2)、浸染布料。

(3)、展开呈现。

三、观察分析

1.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

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扎、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进行设计。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创作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扎染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五、评析交流

1.将学生的扎染作品悬挂在教师课前牵扯的铁丝或绳线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提问:

①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

有小窍门吗?

②你最喜欢哪一块?

说说你的理由。

③再给你一块白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活动,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质量好的餐巾纸。

第二是让他们准备一盒水彩笔墨水、手套和旧报纸。

每个班我都在课前通知学生带齐工具,为了让他们记住要求,我还特地和班主任老师联系,用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让家长配合学生买齐材料,督促他们带工具来上课。

结果从5个班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不带工具来上课的同学。

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

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让学生了解纸手帕的步骤有哪些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合作演示的方式:

首先我很随意的拿出一张纸巾折叠了几下,请一位学生上台随意用彩色墨水染制。

通过明显的分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先折后染。

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教师并没有讲解,而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