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28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doc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ofbuildingexcavationengineeringinNanjingarea

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

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ofbuildingexcavationengineeringinNanjingarea

主编单位:

批准部门:

施行日期:

前言

为规范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依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苏建科[2012]258号文件,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现行国家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实施,较好地规范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但由于国家规范适用范围广,地质条件、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区域因素对基坑工程影响较大,需要有相适应的地方标准来指导南京地区的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随着基坑监测新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信息化监测成为保障基坑工程安全的新发展方向,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实情的经验做法.《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地方特色,进一步规范监测工作,可为建筑基坑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本规程共有11章和1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监测方案、监测项目、基准点、工作基点与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监测周期与频率、监测报警、监测报告与信息反馈、信息化监测与新技术等。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的具体解释由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与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联系(地址:

南京市御道街33—30号,电话:

025—84688580,邮编:

210007)。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学院

参编单位:

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南京励图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南京南大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高乔明李明峰梁新华王玉国李昌驭吉文来王永明石星照曹建秦立庚朱定华

主要审查人:

陶茂之胡伍生金雪莲章建平韦杰洪鑫方平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监测方案7

5监测项目9

5.1一般规定9

5.2巡视检查9

5.3仪器监测10

6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12

6.1一般规定12

6。

2基准点与工作基点布设13

6。

3基坑支护体系监测点布设14

6.4基坑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18

7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21

7.1一般规定21

7。

2水平位移监测22

7.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23

7.4竖向位移监测23

7。

5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24

7。

6坑底隆起(回弹)监测25

7.7地下水位监测25

7。

8倾斜监测26

7。

9裂缝监测27

7。

10支护结构内力监测27

7.11土压力监测28

7.12孔隙水压力监测28

7.13锚杆内力监测29

8监测周期与频率30

9监测报警32

10监测报告与信息反馈35

11信息化监测与新技术37

附录A基准点标志及埋设38

附录B水平位移工作基点埋设40

附录C监测点元器件标志规格及埋设42

附录D基坑监测日报结果汇总表46

附录E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47

附录F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日报表49

附录G围护桩(墙)与立柱内力、土压力、孔隙水压力监测日报表50

附录H支撑、锚杆内力监测日报表51

附录J地下水位监测日报表52

附录K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53

附录L倾斜监测日报表54

附录M裂缝监测日报表55

附录N巡视检查日报表56

本规程用词说明57

条文说明58

1总则

1.0。

1为规范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做到成果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证监测质量,确保建筑基坑安全,保护基坑周边环境,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南京地区基坑工程特点和需要,特制定本规程。

1.0。

2本规程适用于南京地区一般土及软土建筑基坑工程监测。

地铁、隧道等基坑工程监测可参照本规程。

1.0。

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应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精心组织和实施监测,及时提供有效的监测成果.

1.0.4南京地区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工作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53

2术语

2。

0。

1建筑基坑buildingexcavation

为进行建(构)筑物基础、地下建(构)筑物的施工开挖所形成的地面以下空间.

2.0.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monitoringofbuildingexcavationengineering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对建筑基坑支护结构与周边环境实施的巡视检查、仪器测量和安全监控工作。

2.0。

3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aroundbuildingexcavation

基坑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道路、设施、管线、岩土体及水系等的统称。

2.0.4支护体系bracingandretainingstructure

为保证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或永久)性支挡、加固、保护的结构体系.包括围护体系和支撑体系.

2。

0.5围护体系retainingstructure

承受基坑侧壁水、土压力及一定范围内地面荷载的围护结构,由围护桩(墙)、止水帷幕、冠梁等构件组成。

2。

0.6支撑体系bracingsystem

在基坑内用以承受围护桩(墙)传来荷载的水平受力构件或结构体系,由围檩、支撑(或锚杆)、立柱(桩)等构件组成。

2。

0.7锚杆anchorrod

一端与围护桩(墙)相连,另一端锚固在土层或岩层中的承受围护桩(墙)传来荷载的受拉杆件.当采用钢绞线或高强钢丝束作为杆体材料时,也可称为锚索。

本规程中,锚杆为锚杆和锚索的总称。

2。

0.8冠梁topbeam

设置在围护桩(墙)顶部并与围护桩(墙)连接的用于传递受力或增加围护桩(墙)刚度等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2。

0.9围檩enclosingpurlin

设置在围护桩(墙)顶部以下一定深度处传递围护桩(墙)承受的水平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

2.0。

10监测网monitoringnetwork

为变形监测而建立的由基准点、工作基点组成的专用测量控制网。

2。

0。

11基准点benchmark

为进行变形监测而在外围布设的需长期保存、稳定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2.0。

12工作基点workingcontrolpoint

为直接测定监测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2.0.13监测点monitoringpoint

直接或间接布设在监测对象上并能反映其变化特征的观测点。

2.0.14水平位移horizontaldisplacement

监测对象在水平方向上所产生的相对位移变化。

2。

0.15竖向位移verticaldisplacement

监测对象在竖直方向上所产生的相对位移变化.

2.0。

16深层水平位移deephorizontaldisplacement

围护桩(墙)或土体在不同深度产生的相对水平位移变化。

2.0。

17土体分层竖向位移layeredverticaldisplacement

不同土层产生的相对竖向位移变化。

2。

0。

18坑底隆起(回弹)basalswelling(rebound)

基坑开挖卸除土的自重后,由坑底土体应力变化而产生的隆起现象。

2。

0。

19地下水位groundwaterlevel

地下含水层中水面的高程。

基坑内外采取的截水、降水、排水或回灌等措施会引起地下水位的变化。

2.0.20倾斜inclinedmonitoring

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2.0。

21内力监测internalforcemonitoring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对支护体系的内力变化情况进行的监测,基坑内力监测包括围护桩(墙)内力、支撑内力、立柱内力、锚杆内力等的监测.

2.0.22压力监测pressuremonitoring

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阶段,对土体及地下水压力变化情况进行的监测,基坑压力监测包括基坑内外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监测。

2.0.23监测频率frequencyofmonitoring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2。

0。

24监测报警值alarmingvalueonmonitoring

为保证建筑基坑支护体系与周边环境安全,对监测对象变化可能发生突变或危险所设定的警戒值,用以判断监测对象变化是否超出允许范围、是否出现异常或危险.

2。

0.25信息化监测informationizedmonitoring

在计算机网络与远程通信技术支持下,利用精密电子仪器与数字传感器,通过相关软件实现建筑基坑工程监测信息的快速获取、网络传输、即时处理、智能分析、在线管理的监测方法.

3基本规定

3。

0.1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或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3。

0。

2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委托有相应能力和符合相关规定的第三方的监测单位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3。

0.3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要求,包括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监测设计值和报警值、基坑周边荷载限值、地下水和地表水控制要求、基坑使用期限等。

监测范围应包括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不宜小于基坑边至3倍基坑开挖深度之间的区域,遇地铁、隧道等特殊情况应按相关规定扩大监测范围.

3.0.4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监测单位技术交底。

3.0。

5监理单位应对监测单位能力、监测人员资格、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对监测项目、监测点数量及布设、监测数据采集、监测频率等是否符合监测方案要求进行核查,形成的记录文件作为检查验收依据。

3.0.6监测过程中监理单位发现监测单位的监测行为违规时,应及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并检查督促监测单位整改,拒不整改的报相关建设主管部门。

3.0.7监测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接受继续教育。

3。

0。

8监测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必须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佩戴上岗工作牌及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具.

3.0。

9基坑工程监测宜遵循以下工作流程:

1现场踏勘,收集资料;

2监测方案的编制和审查;

3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选择、校验或标定;

4基准点、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验收;

5现场仪器监测及巡视检查;

6监测信息处理分析,提供监测报告与信息反馈;

7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监测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应的成果资料。

3.0.10基坑监测前应与相互影响范围内的基坑、地铁、隧道、人防等工程的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