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826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8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docx

大气环境保护修改稿

第三章大气环境保护

空气是人类和所有生命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没有空气,人类就无法生存,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空气被污染,混入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就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对环境的作用日益增强,大气(空气)污染问题也愈加严峻。

大气污染对人的影响不同于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它不仅时间长,而且范围广(既有地域性,更有全球性的影响,例如:

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世界上发生过的严重“公害事件”中,大多数是大气污染造成的。

因此,研究大气污染问题在目前就显得更加迫切。

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圈结构

大气圈又叫大气层。

大气圈的范围是有限的,但其最外层边界很难确定。

一般认为,从地球表面到高空1000~1400km,可看作是大气层的厚度,超过1400km就是宇宙空间了。

观测证明,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物质组成与物理性质有显著的差异。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大气结构可分为五层,见图3-1。

图3-1大气圈层状结构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中最下部的一层,底界是地面。

对流层内具有强烈的空气对流作用,强度因纬度而异。

一般对流作用在低纬度较强、高纬度较弱,所以对流层的厚度从赤道向两极减小,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km,高纬度地区为8~9km,其平均厚度约为12km。

对流层的上界称为“对流层顶”,是厚约几百米到1~2km的过渡层。

对流层相对大气层总厚度而言很薄,但其空气质量却占整个大气质量的3/4。

由于对流层不能直接从太阳光得到热能,只能从地面反射得到热能,因而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平均高度每升高100m约降低0.65℃。

对流层中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气象条件,地面水蒸气、尘埃和微生物等进入此层,将形成雨、雪、雾、霜、露、云、扬尘等一系列现象。

另外,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聚集在对流层中,大气污染也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因此,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其状况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特别是靠近地面的1~2km范围内。

2.平流层

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

这一层空气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性质非常稳定,不存在雨、雪等大气现象,是现代超音速飞机飞行的理想场所。

平流层高度约50~55km,厚度约为38km。

平流层的温度先是随高度增加变化很小,到30~35km温度约为-55℃左右,再向上温度则随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到平流层顶升至-3℃以上。

引起这一层空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层中臭氧能够强烈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分解成分子氧和原子氧,这些分子氧和原子氧又能很快地重新结合生成臭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样,阳光自上射入加热,所以高度愈高,气温就愈高。

3.中间层

由平流层顶至85km高处范围内的大气称为中间层,其厚度约35km。

由于该层中没有臭氧这一类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组分,因此其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中间层顶温度可降到-83℃左右,而中间层底部由于接受了平流层传递的热量,因而温度最高。

这种温度分布上低下高的特点,使得中间层空气再次出现较强的垂直对流运动。

4.热成层(电离层)

热成层位于85~800km的高度之间。

这一层由于太阳光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该层空气的分子大部分都发生了电离,带电粒子的密度较高,故此层又称电离层。

由于电离后的原子氧强烈地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温度迅速上升,因此,随着高度增加,该层温度又急剧上升。

电离层能将电磁波反射回地球,对全球的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意义。

5.散逸层

散逸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也称为外层大气,其高度在800km以上,厚度为15000~24000km,实际上这是相当厚的过渡层。

由于该层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紫外线的热量,所以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该层大气极为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以致一个高速运动的气体质点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而逃逸到宇宙空间去,就很难再有机会被上层的气体质点碰撞回来,所以称其为散逸层。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除去水汽和杂质外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它的主要成分有:

氮(占78.09%;氧(占20.95%);氩(占0.93%),三者共计约占空气总量的99.97%,其它各种气体含量合计不到0.1%。

干洁空气中各组分的比例见表3-1。

表3-1干洁空气组成

气体名称

含量

(体积百分数)

气体名称

含量

(体积百分数)

氮(N2)

78.09

甲烷(CH4)

1.0×10-4-1.2×10-4

氧(O2)

20.95

氪(Kr)

1.0×10-4

氩(Ar)

0.93

氢(H2)

0.5×10-4

二氧化碳(CO2)

0.02-0.04

氙(Xe)

0.08×10-4

氖(Ne)

18×10-4

二氧化氮(NO2)

0.02×10-4

氦(He)

5.24×10-4

臭氧(O3)

0.01×10-4

根据大气中混合气体的组成大气通常分为如下三部分。

1.恒定组分

大气中恒定组分由氮、氧、氩三种气体加上微量的氖、氦、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构成。

大约在90km的高度范围以内,氮、氧两种组分的比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实际上,上面所说的干洁空气也属于恒定组分。

其组成较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氮和其他惰性气体的性质不活泼,而自然界中由于燃烧、氧化、岩石风化、呼吸、有机物腐解所消耗的氧基本上又由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氧而得到补偿。

2.可变组分

可变组分主要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

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CO2)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一般在4%以下,热带地区有时达4%,而在南北极则不到0.1%。

这些组分的含量,随季节、气象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

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急剧膨胀,二氧化碳(CO2)含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3.不定组分

大气中不定组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自然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灾难引起的,如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盐类及恶臭气体,这些不定组分进入大气中,常会造成局部和暂时性污染;二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人口密集、城市工业布局不合理和环境设施不完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煤烟、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是形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三、大气污染的定义及污染源

1.大气污染定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根据大气组成知道,大气中痕量组分含量极少,但在一定条件下,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均足以对生态系统和人类以及物品、材料等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危害时,这时的大气状况被认为是受到了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包括两方面,即人类的活动和自然过程。

其中人类的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集中的区域,大气污染尤为严重。

自然过程则包括了火山喷发、森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以及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自然现象。

它导致一些非自然大气组分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硫化氢、盐类等进入大气引起污染。

一般说来,这种情况只占大气污染很小一部分。

2.大气污染源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一般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

由各种自然现象引起的,例如森林火灾造成的烟尘、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二氧化硫、干燥地区的风沙等引起的大气污染,称之为自然污染源。

这些污染源目前还难以控制,也不是环境科学讨论的重点。

环境科学研究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人为污染源。

所谓人为污染源一般指产生或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备、装置、场所等。

在环境科学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以及污染源的特点,污染源的类型有五种分类方法。

(1)按污染源存在形式

①固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装置、场所位置固定,如火力发电厂、烟囱、炉灶等。

②移动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装置、设施位置处于运动状态,如汽车、火车、轮船等。

(2)按污染的排放方式

①点源——集中在一点或在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高烟囱。

②面源——在—个大范围内排放污染物,如许多低矮烟囱集合起来而构成的一个区域性的污染源。

③线源——沿着一条线排放污染物,如汽车、火车等。

(3)按污染物排放空间

①高架源——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排放污染物,如高烟囱。

②地面源——在地面上排放污染物,如居民煤炉、露天储煤场等。

(4)按污染物排放时间

①连续源——连续排放污染物,如火力发电厂烟囱等。

②间断源——排放污染时断时续,如取暖锅炉、饭店炉灶排气筒等。

③瞬时源——无规律的短时间排放污染物,如工厂事故排放等。

(5)按污染物产生类型

按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方式,可将污染物划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

这种分类方法是污染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最常用的方法,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类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源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污染物的数量、种类与工矿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等因素有关。

火力发电厂、金属冶炼厂、化工厂及水泥厂等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破碎、煅烧等环节以及由各种原料制成成品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废气排放。

②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居民区。

例如家庭炉灶、北方农村冬季燃煤取暖设备、垃圾存放设施等。

③交通运输污染源

交通污染源是由汽车、火车及船舶等交通工具排放尾气所造成,主要原因是汽油、柴油等燃料的燃烧。

但就目前情况看,排放污染物最多的还是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城市中,汽车已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源。

四、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由各种污染源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种之多。

其中排放量多、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有颗粒物质、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氢化物(HC)、光化学氧化剂等。

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与正常的空气成分相混合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新的污染物质。

因此,大气中的污染物又可进一步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1.一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又称原发性污染物,是指从污染源直接排出,且进入大气后其性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包括气体、蒸汽和颗粒物,主要的一次污染物是颗粒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物质。

(1)颗粒物

飘粒物是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物质,包括各种各样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

其中固体的有灰尘、烟尘、烟雾,以及液体的云雾和雾滴,其粒径分布大致在200~0.1μm之间。

颗粒物按粒径大小可分两类。

①降尘

指粒径大于10μm,在重力作用下可以降落下来的颗粒状物质。

它主要产生于固体破碎、燃烧产物的颗粒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碎物质。

自然界刮起的尘埃、沙尘暴也可产生降尘。

②飘尘

指粒径小于10μm颗粒状物质,包括粒径在10~0.25μm的在空气中等速沉降的雾尘,以及粒径小于0.1μm的随空气分子作布朗运动的云雾尘。

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小,重量轻,在大气中呈悬浮状态,且分布极为广泛,其粒子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对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2)硫氧化物

硫氧化物表示为SOx,包括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三氧化二硫(S2O3)、一氧化硫(SO)和过氧化硫。

其中SO2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不可燃气体,是大气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主要污染物。

SO2和飘尘具有协同效应,两者结合起来对人体危害更大。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硫酸制备等。

自然的硫源主要是生物产生的硫化氢氧化而成为硫的氧化物。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硫每年多达1.5亿吨,在各种污染物中,其排放总量仅次于一氧化碳,排第二位。

其中2/3来自于煤的燃烧,约1/5来自石油的燃烧,特别是火力发电厂的排放量约占SO2排放量的一半。

SO2在大气中最多只能存在1~2天,极不稳定。

在相对湿度比较大以及有催化剂存在时,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SO3,进而生成H2SO4或硫酸盐,所以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

硫酸盐在大气中可存留1周以上,能飘移至100km以外,造成远离污染源以外的区域性污染。

SO2也可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SO3和硫酸雾,从而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对环境和人体产生危害。

(3)碳氧化物

碳氧化物主要有两种物质,即CO和CO2,CO2是大气的正常组成成分,CO则是大气中很普遍的排量极大的污染物,全世界CO每年排放量约为2.1亿吨。

CO是无色,无嗅的有毒气体。

大气中的CO是碳氢化合物燃烧不完全的产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和加工、汽车尾气排放,CO的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的时间。

大气中的CO虽可转化为CO2但速度很慢,而大气中的CO浓度多年来始终保持在一个水平上,并未发现持续增加,这一事实表明自然界肯定存在着强大的消除CO的机制,有迹象表明,HO的氧化作用有助于CO的消除,但更主要的可能是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这一系列作用能将CO转化为CO2。

一般城市空气中的CO水平对植物及有关的微生物均无害,但对人类则有害,因为它能与血红素作用生成羧基血红素(carboxyhemoglobin,简写为COHb),实验证明,血红素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大200~300倍,因此,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而引起缺氧。

症状有头痛、晕眩等,同时还使心脏过度疲劳,致使心血管工作困难,终至死亡。

CO2是大气中一种“正常”成分,它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等的燃烧。

CO2参与地球上的碳平衡,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由于当今世界人口急剧增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逐渐增高,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4)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多种形态。

人为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是NO和NO2,它们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

全球每年排放NOx的量为10亿吨,其中95%来自于自然发生源,即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

人为发生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排放的,如飞机、汽车、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以及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

造成空气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

(5)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HC)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等复杂多样的含碳和氢的化合物。

大气中大部分的碳氢化合物来源于植物的分解,人类排放的量虽然小,却非常重要。

碳氢化台物的人为来源主要是石油燃料的不充分燃烧过程和蒸发过程,其中汽车排放量占有相当的比重,石油炼制、化工生产等也产生多种类型的碳氢化合物。

目前,虽未发现城市中的碳氢化合物浓度直接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它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碳氢化合物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如3.4-苯并芘,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2.二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又称续发性污染物,是指排人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或与大气中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①气体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可在有催化剂或无催化剂作用下发生)。

常温下,有催化剂存在时,硫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物之间的反应,是其中的一例:

②空气中粒状污染物对气体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或粒状污染物表面上的化学物质与气体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尘粒中的某些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硫直接反应,生成硫酸盐:

③气体污染物在太阳光作用下的光化学反应。

NO2是污染空气中最重要的光吸收物质,光解过程如下:

HNO3的光解过程如下:

有CO存在时:

④气体污染物在气溶胶中的溶解作用。

二次污染物颗粒小,一般在0.01~1.0μm之间,但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1)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烟雾型混合物的污染现象,叫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表现特征是烟雾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

一般发生在大气相对湿度较低、气温为24~32℃的夏季晴天。

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美国的洛杉矶发现。

50年代以后,光化学烟雾在美国其他城市和世界各地,如日本、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城市相继发生过,70年代,我国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区也出现光化学烟雾。

形成光化学烟雾,除了有产生光化学烟雾的物质前提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气象和地理条件。

概括起来说,光化学烟雾形成条件包括:

第一,大气中存在NO2和碳氢污染物,这是形成烟雾的前提,而这些污染物可来自以石油为燃料的厂矿企业、汽车等。

第二,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产生290~430nm的紫外辐射,使NO2光解,但近地表的太阳辐射受天顶角的影响。

一般来说,天顶角越小,紫外辐射越强。

所以地理纬度超过60度的地区,由于天顶角较大,小于430nm的光很难到达地表面,这些地区就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

就时间季节而论,夏季的天顶角比冬天小,所以夏季中午前后光线强时,出现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最大。

第三是地理气象条件,天空晴朗、高温低湿和有逆温层存在,或由于地形条件,导致烟雾在地面附近聚集不散者,易于形成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

有人用烟雾室模拟,发现其化学反应式多达242个。

光化学烟雾反应除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甲醛、酮、丙烯醛之外,近来还发现了一种与PAN类似的物质过氧苯酰硝酸酯(PBN)。

此外,大气中SO2也会被HO、HO2和O3氧化生成硫酸和硫酸盐,它们也是光化学烟雾气溶胶中的重要组分。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非常大。

烟雾中的甲醛、丙烯醛、PAN、O3等,能刺激人眼和上呼吸道,诱发各种炎症。

臭氧浓度超过嗅觉一定阈值时,会导致哮喘发作。

臭氧还会伤害植物,使叶片上出现褐色斑点。

PAN则能使叶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它抵抗害虫的能力。

此外,PAN和O3还能使橡胶制品老化,染料褪色,并对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尼龙制品等造成损害。

(2)酸雨

它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它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含有大量SOx和NOx等酸性氧化物,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硫酸和硝酸随着雨水的降落而沉降到地面,故称酸雨。

酸雨不但使土壤、湖泊、河流发生酸化,而且还能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框架等。

五、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大气质量发生了很大改变,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混进了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的大气不但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生活、损害各种各样的材料、制品,而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污染地区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差别,甚至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对人均会产生不同的危害。

大气中有害物质主要通过下述三个途径侵入人体造成危害:

第一,通过人的直接呼吸而进入人体;第二,附着在食物或溶于水,随饮水、饮食而侵入人体;第三,通过接触或刺激皮肤而进入到人体,尤其是脂溶性物质更易从完整的皮肤渗入人体。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受到影响,随后在生理上显示出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的症状。

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

(1)急性中毒

存在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通常不会造成人体的急性中毒,但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事故,大量有害气体逸散,外界气象条件突变等,便会引起附近居民人群的急性中毒。

历史上曾发生过数起大气污染急性中毒事件,最典型的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四天内死亡4000人。

(2)慢性中毒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慢性毒害作用的主要表现是污染物质在低浓度、长期连续作用于人体后所出现的患病率升高。

目前,虽然很难确切地说明大气污染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根据临床发病率的统计调查研究证明,慢性呼吸道疾病与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

(3)致癌、致畸作用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气中致癌物质的含量和种类日益增多,比较确定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有数十种。

例如,某些多环芳烃(如3,4—苯并芘)、脂肪烃类、金属类(如砷、铍、镍等)。

这种作用是长期影响的结果,是由于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如果诱发成肿瘤就称致癌作用;如果是使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后代肌体出现各种异常,称致畸作用;如果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发生突然改变作用,又称致突变作用。

2.对植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随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植物的品种和生长期、气象条件等的不同而异。

气体状污染物通常都是经叶背的气孔进入植物体,然后逐渐扩散到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破坏叶绿素,使组织脱水坏死,或干扰酶的作用,阻碍各种代谢机能,抑制植物的生长。

粒状污染物则能擦伤叶面、阻碍阳光、影响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也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三种。

急性危害是在污染物浓度很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所造成的危害。

它常使作物产量显著降低,不同的污染物往往表现出各自特有的危害症状。

慢性危害是指低浓度的污染物在长时间内造成的危害。

它也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有时表现出与急性危害相似的症状,但大多数症状是不明显的。

不可见危害只造成植物生理上的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植物的生长,但在外观上一般看不出症状。

对植物生长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氟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首先从叶背气孔周围细胞开始,逐渐扩散到海绵和栅栏组织细胞,使叶绿素破坏,组织脱水坏死,形成许多褪色斑点。

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植物,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白色“烟斑”,轻者只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则从叶背到叶面均出现“烟斑”,这是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特征,后期叶脉也

褪成白色,叶片脱水,逐渐枯萎。

不同植物受二氧化硫危害的程度是有差异的。

对二氧化硫反应敏感的植物有大麦、小麦、棉花、大豆、梨、落叶松等;对二氧化硫有抗性的植物有玉米、马铃薯、柑桔、黄瓜、洋葱等。

(2)氟化物

大气中的氟化物主要是氟化氢和四氟化硅。

它们对植物的危害症状表现为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但不损害气孔附近的细胞,而是顺着导管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里积累到足够的浓度,并与叶片内钙质反应。

生成难溶性氟化钙类沉淀于局部,从而干扰酶的催化活性,阻碍代谢机制、破坏叶绿素和原生质,使得遭受破坏的叶肉因失水干燥变成褐色。

当植物在叶尖、叶边出现症状时,受害几小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色消退,变成黄褐色,二、三天后变成深褐色。

较低浓度的氟化物就能对植物造成危害,同时它能在植物体内积累,故其危害程度并不是与浓度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而是时间起着主要作用。

在有限浓度内,接触时间越长,氟化物积累越多,受害就越重。

受害的植物—旦被人或牲畜所食,便会使人和牲畜受氟危害。

对氟化物敏感的植物有玉米、苹果、葡萄、杏等;具有抗性的植物有棉花、大豆、蕃茄、烟草、扁豆、松树等。

(3)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中对植物有害的成分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