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65922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docx

完整版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简明读本

高排中心小学校园文化

简明读本

 

会昌县高排中心小学编印

本书编纂委员会

 

顾问:

主编:

编委:

 

目录

序言

一、守望田园

1、山水会昌

2、桑梓高排

3、走进高排中心小学

二、红色印记

1、高排乡红色大事记(1927.6-1949.8)

2、寻访红色遗迹

(1)中共会安工作委员会

(2)天门嶂战斗遗址

(3)金凤山红军牺牲处

(4)百年古榕下:

毛主席歇息处

(5)老谢屋祠堂:

苏区的粮仓

3、群英荟萃高排

(1)毛泽东:

踏遍青山人未老

(2)朱德:

红军之父

(3)彭德怀:

红三军团军团长

(4)贺昌:

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

(5)李翔梧:

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6)朱开铨:

会安工作委员会主任(附:

朱开铨回忆文章——《战斗在苏区的南大门》)

(7)杨英:

红二十四师政治委员

4、会昌苏区故事

(1)贺昌:

铁骨碧血映归庄

(2)饶细来:

为有牺牲多壮志

(3)盘山红军壮士

(4)团龙金凤山战地医院

(5)会昌山上“军旗”飘

(6)红三军团攻克会昌

(7)血盐

(8)珍藏的红旗

(9)苏区关税人

(10)两块铜板的故事

三、家风良训

1、导言

2、团龙村:

义门陈氏

(1)义门陈氏简介

(2)义门陈氏家范十二则(附:

衰败的赣南首富——团龙杜必汉的故事)

3、南田村:

颍川钟氏

(1)钟氏简介

(2)钟氏家训

(3)钟氏家典要录

4、山口村:

武威廖氏

(1)山口村廖氏简介

(2)廖占鳌轶事

5、山口村:

安远刘氏

(1)刘氏简介

(2)刘氏家规

(3)刘氏家训(广传公家训)

四、民俗风情

1、高排乡三角班

(1)三角班简介

(2)曾观发和他的三角班

后记

 

一、守望田园

 

山水会昌

会昌地处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龙岩、南靠广东梅州,为赣粤闽“三省通衢”之地,国土面积2722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人口53万。

会昌是毛主席盛赞“风景这边独好”的地方,是两位伟人、七名元帅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是碧水青山、物产丰饶的地方,也是热情好客的客家人聚集、充满魅力的地方。

千年古邑,区位独特。

会昌古称九州镇,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因有人凿井得篆文“会昌”两字古砖12块,遂以“会昌”名县。

元大德元年,会昌由县升为州,管辖会昌、瑞金两县;明洪武初年,将州返县,隶属赣州府至清;民国初年属赣南道;1949年9月至1952年8月属宁都行政公署,此后一直属赣州地区行政公署(赣州市)。

县城三面环水,湘江、绵江在此交汇成贡江;南宋绍兴年间开始修筑城墙,是古代军事重镇,素有“铜赣州、铁会昌”之说。

抗战时期,筠门岭路上车水马龙,水上商船如云,街上店铺林立,银行钱庄比肩而立,乃至海外来信直书“中国筠门岭”便可寄达,有“虔南第一镇”美誉。

会昌处于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福建龙岩的几何中心,素为赣粤闽“三省通衢”,323国道、206国道、赣龙铁路、蓉厦高速、济广高速横贯全境,是中西部省市沟通东南沿海的中转要地,是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腹地。

苏区南门,风景独好。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中共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粤赣军区设驻会昌,是中央苏区的巩固后方和战略前线,是中央苏区最后沦陷的县城。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从事革命实践,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开国元帅曾在此浴血奋战,“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夺取的第一次大胜仗——会昌战斗在此打响,涌现了盘山32位红军将士集体壮烈跳崖等光辉史迹。

1932年6月至1933年3月,邓小平担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领导南线军民开创了边区工作新局面。

1934年7月23日,亲临粤赣省调查研究的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写下了激情澎湃的千古名篇《清平乐·会昌》,盛赞“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当年24万人口中有7.72万人支前作战,3.86万人参加红军,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7704名,无名烈士3万余名。

资源富集,物产独厚。

耕地面积26.24万亩,山地面积331万亩。

水利资源充足,大小河流319条,水能理论蕴藏量17.95万千瓦,可开发电量10.2万千瓦。

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79.47%,活立木蓄积量845.2万立方米,是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长江防护林基地县、江西省重点林业县。

会昌是赣南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县份之一,地下资源人均占有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8倍,目前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铜、稀土、石灰石等30多种,其中锡金属储量54万吨,开采条件亚洲第一;岩盐储量列江西省第二,达19亿吨;萤石矿263万吨。

米粉、酱干、酸枣糕等名优特产蜚声省内外,是“中国米粉之乡”。

山雄水碧,风情独秀。

境内拥有“虔南第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江西省优秀新旅游景区、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得道成仙处——汉仙岩;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中国传统村落、江西历史文化名村、南方军民合一重点历史遗存——羊角水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汉仙湖;赣南第一的优质温泉(日流量2678立方米)——车心温泉(汉仙温泉);有湘江国际级湿地公园、会昌山省级森林公园;还有有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赣粤军区、毛泽东同志旧居、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等旅游景点。

宜居宜业,魅力独具。

近年来,会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先后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江西省第四届文明县城、江西省十佳魅力新城等一系列殊荣。

工业初步形成以新型矿产、新型建材和特色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有全省唯一的氟盐化工产业基地。

农业初步形成以脐橙(赣南桔柚)、烟叶、优质稻、生猪、油茶等农业优势产业,是全国果业生产20强县、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全国烟叶生产大县、全国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全省生猪调出大县。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会昌人民正以“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壮志豪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遇,实施“旅游旺县”战略”,唱响清平乐,建设新会昌,奋力谱写“风景独好”新篇章。

(来源:

会昌县人民政府网;文字有删改)

 

桑梓高排

高排乡因地势较高,房屋成排而得名。

东邻麻州镇和珠兰乡、南接右水乡、西接安远县天心镇和长沙乡、北与晓龙乡接壤。

乡政府驻高排圩,距县城39公里。

高排乡是会昌县西南中心乡镇,周版线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自然条件优越。

全乡耕地面积650公顷,山地面积7896公顷,森林覆盖率85%。

目前已探明开发的有稀土矿,储量有8000吨。

高排乡始设于民国35年,为高排区,后因时事变迁,几经易名为:

高排公社、高峰公社、高排乡等。

曾辖高排、晓龙高兰(今晓龙高兰村)、牛牯坑(今右水乡中坝村),直到1984年才基本定局,至今未变。

全乡辖高排、山口、坪坑、上寨、南田、团龙、石灰坝7个行政村和高排圩镇居委会,总面积101.68平方千米。

全乡总户数4009户,总人口15874人。

其中,农业人口14881人,非农人口993人。

目前,全乡初步形成脐橙、烟叶、优质稻、生猪、蔬菜等农业优势产业,脐橙种植面积1.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2400亩;优质稻种植面积6200亩,高排香米小有名气;生猪年出栏15000头;种植蔬菜800亩。

近年来,高排乡先后获得“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市级文明村镇”、全县先进党委、全县目标管理考评综合先进乡镇、“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全县社会管理综合先进乡镇”、“全县烟叶生产综合先进单位”、“全县‘三送’工作先进乡镇”、“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乡镇”等荣誉。

走进高排中心小学

高排中心小学(前身为高排大路面小学)创办于1957年,2007年以来先后通过明德教育公益资金、郝思汉先生捐赠资金和政府配套资金兴建,2008年9月整体搬迁。

学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06人,共有教职工36人。

校园面积约22252㎡,建筑面积5934㎡,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

学校以“以礼修身,以乐怡情”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为教师可持续发展铺路”为办学宗旨,遵循“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育人方针,树立“文明礼让,善思乐学”的学风和“文明之礼,和谐之风”的校风,把“礼行天下,乐享人生”作为校训,将以培养“知书达礼、正直良善、体格强健”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全体教师以“以礼待人,以业授人,以爱育人”作为教风,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之中,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探求新时期学校发展之路,打造学校礼乐文化、营造书香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近年来,学校致力发展特色,打造校园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致力于让学校每位教师都能发挥所长,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长,让学校的每个角落每寸土地都能成为学生成长和素质发展的沃土。

现已开设中国象棋、书法、羽毛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篮球、跳绳、美术、刺绣、电子琴、舞蹈、呼啦圈、葫芦丝等14个特色活动,实现了在校学生全员参与、“一校多品”的良好局面。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学校先后制定了《十项好美德》和《十二项良好习惯与养成》,还开设了弟子规教育、礼仪教育、书法教育等课程。

通过规范的教育,以培养学生文明有礼,有规纪,懂礼貌,善于动脑筋,培养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精神的人,培养出善于做记录,善于反馈的人,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拓宽学生多元智能的提升。

学校拥有开拓进取、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

学校为老师们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近年来,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达几十篇,多人在县级、市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

为规范教师的行为,弘扬高尚的师德,学校制定了《教师十项良好习惯》、《教师职业素养十项修炼》和开展了“教师爱心行动”主题系列活动,让教师用爱心待学生,体验付出爱心的快乐,展示教书育人的风采,歌颂师爱的真谛,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以德育人、用爱育人的氛围,让师生共同感受教育乐园中的幸福。

目前,高排中心小学正朝着学校管理高层次,师资队伍高水平,育人环境高品位,设施建设高标准,课堂教学高效益,全面发展高质量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红色印记

 

高排乡红色大事记

(1927.6-1949.8)

1931年 

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后,彭德怀率红三军团由安远经高排到达周田,清溪赤卫队到周田与红军会合,配合红军解放筠门岭。

不久,清溪乡建立了乡苏维埃政府。

 

1933年 

7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第46次人民委员会会议决定增设西江、门岭县。

会昌县管辖城市、麻州、高排、板坑、踏迳、新迳、珠市、上堡、茶子、乱石、天心、水东、城区等13个区。

 

1934年 

6月中旬,粤赣省委决定在高排成立会西工作委员会,管辖高排、天心、水东3个区。

粤赣省苏土地部部长朱开铨受毛泽东派遣,前往高排担任会西工作委员会主任。

……

10月8日,长期驻守在会昌的红二十二师奉中革军委命令归红九军团建制,作为军团后卫。

 9日,红九军团主力从瑞金武阳进抵会昌城东朱子坝、狮子坝一线,10日到达珠兰埠集结、休整、补充,16日离开珠兰埠,向安远进军。

红二十二师于17日凌晨离开驻地,向高排和安远重石方向进发,并与红九军团主力会合。

 

1935年  

3月上旬,会昌县游击队司令部、会昌县政治保卫大队、红独立十六团、门岭县游击大队,被围困在晓龙与高排交界的白竹塘、天门嶂山区。

 

3月9日,国民党北路军八十九师在会昌天门嶂阻击从于都上坪突围的贺昌、李翔梧等率领的红二十四师七十团2个大队。

10日,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在归庄(今高排乡坪坑村)战斗中牺牲。

17日,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李翔梧也在突围战斗中受重伤后牺牲。

 

1945年 

  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会昌城乡热烈欢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 

  8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4师432团解放了会昌,一星期后换431团(又称31支队)。

南下干部大队接管了会昌,建立了中共会昌中心县委和中共会昌县委,王敬民任中心县委和会昌县委书记。

同时建立会昌县人民政府,张士良任人民政府县长。

(来源:

会昌县党务公开网)

寻访红色遗迹

1、中共会安工作委员会

中共会安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会昌安远委员会的简称,成立于1934年4月间。

当时正值国民党粤军大举向中央苏区南线进攻,先后占领寻乌、安远、会昌一线,直接威胁粤赣省驻地会昌乃至红都瑞金的安全。

临危之际,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主动请缨,正确指导粤赣省的工作,并且对会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于是,毛泽东委派新任会昌县苏维埃主席朱开铨在安远、会昌交界处的高排乡团龙村组建集党、政、军为一体的中共会昌安远工作委员会。

中共会安工作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依靠广大群众,开展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争,扼守住会昌西南的门户。

中共会安工作委员会下辖高排、天心、水东3个区及1个独立营、3个游击大队。

朱开铨、林辛彬先后担任会安工作委员会书记。

会昌、安远军民在会安工作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正确指示,灵活机动开展游击战争,多次打退了国民党粤军进犯苏区的企图;同时还组织开展赤白间的贸易往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为保卫和巩固红色苏区,保障粤赣苏区广大军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2、天门嶂战斗遗址

天门嶂战斗遗址位于会昌县高排、晓龙交界的天门嶂。

天门嶂海拔725.1米,发生在这座天门嶂的激战,称为天门嶂战斗。

战斗结束后,在赣南中央苏区的中央各机关及红军大部撤离出了江西境内,因此此役被称为江西苏区的最后一场血战。

在这场战斗中,年仅29岁、时任中共中央委员的贺昌,在这场突围战中壮烈牺牲。

同时牺牲的红军高级将领还有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李翔梧、红二十四师政治委员杨英。

今天的天门嶂仍是人迹罕至之地,山嶂纵横数十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

山林草丛之中,一些当年的战壕虽经风雨侵蚀,仍清晰可辨,它们与巍峨的天门嶂,仿佛在默默地叙说着当年天门嶂战斗的英雄史诗。

3、金凤山红军牺牲处

金凤山是会昌县高排乡团龙村最高峰,属于天门嶂山区,这里山谷狭长、植被茂密。

1935年3月,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留守在中央苏区的红军分九路进行突围,在高排乡与晓龙乡交界的天门嶂山区与敌人进行殊死奋战。

其中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贺昌率领的一支部队的200余名红军队伍,与主力部队打散,转移到金凤山坚持战斗。

被国民党军发现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红军战士伤亡惨重,最终在金凤山古寺旁的山坳处壮烈牺牲。

为了纪念这些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高排乡政府正在烈士牺牲处修建一座纪念碑,即金凤山烈士纪念碑。

四、百年古榕下:

毛主席歇息处

在今高排乡粮管所内,有三棵近三百年的大榕树葱茏挺立,枝干奋飞,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930年4月,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3个纵队从安远天心进入会昌境内,毛泽东主席曾在大榕树下歇息,开展调研工作。

五、老谢氏祠堂:

苏区的粮仓

位于高排乡圩镇附近的老谢氏祠堂,曾是粤赣省苏区后勤部粮食科科长饶细来(高排乡山口村寨脑小组烈士)为苏区收集、存储粮食的仓库。

 

群英荟萃高排

一、毛泽东: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十次到会昌开展革命工作,踏遍了会昌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清平乐·会昌》,盛赞会昌是“风景这边独好”的地方。

1930年4月,毛泽东第三次来到会昌,他随军部到达高排,在圩上的大榕树下(今高排乡粮管所)休息,后又在“同和号”店门口休息,当晚住在老谢屋祠堂,并召开座谈会了解会昌情况。

17日,红军经高排乡山口,麻州乡的长山、山坑岽,文武坝镇的白石、磊石、第四桥、老庙下进占会昌城。

1934年,毛泽东来南线会昌开展调研时又派遣粤赣省苏土地部部长朱开铨前往高排担任会西工作委员会主任。

毛主席《清平乐·会昌》

二、朱德:

红军之父

从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与钱大钧部激战会昌,到转战赣南、壮大红军力量,被誉为“红军之父”的朱德曾多次踏足会昌这片红土地,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

1930年4月16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3个纵队,从安远的天心进入会昌高排乡。

17日红四军进入会昌城,并驻扎在“孔圣殿”。

三、彭德怀:

红三军团军团长

彭德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1930年6月,担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后,彭德怀率红三军团由安远经高排到达周田。

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同年指挥红三军团攻打会昌城,一举拔除中央苏区最大的白色据点。

四、贺昌:

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

贺昌(1906.1~1935.3),山西柳林县人。

原名贺颖,字伯聪。

1921年5月在太原加入青年团。

1922年9月任太原团地委书记。

1923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从事工人运动,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指导发动百色起义。

曾任中共兴国县委书记、任红三军团第5军政委、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34年“第二次苏维埃共和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率部转战天门嶂山区时,陷入敌人包围,与敌顽强抵抗后,宁死不当俘虏,高呼“红军万岁”,将最后一颗子弹射入胸膛,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陈毅闻讯沉痛写下《哭阮啸仙、贺昌同志》一诗:

“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

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攻见威严。

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高排乡坪坑村贺昌广场

高排乡坪坑村贺昌铜像

四、李翔梧:

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李翔梧(1907~1935) 河南洛宁县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冬,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参加活捉敌18师师长兼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的战役。

蒋介石寻求谈判,1931年1月,上海党组织派李翔梧作为红军代表前往南昌谈判。

谈判未果,李翔梧机智脱离虎口。

1931年夏赴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红五军团14军41师政治委员、中革军委总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等职。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中央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1935年3月9日率中央军区直属第四大队从于都的上坪突围,至会昌县晓龙天门嶂遭敌阻击。

15日,在天门嶂山区辗转突围的李翔梧腰腿负重伤,为不拖累其他战友,李翔梧高喊“同志们,你们前进吧!

革命,一定会胜利的……”举起手枪,英勇自我牺牲,年仅28岁。

  

新中国成立后,李翔梧烈士被列为“为新中国捐躯的河南十大革命烈士”之一。

五、朱开铨:

会安工作委员会主任

朱开铨(1901-1993),字秉衡。

1934年4月至9月任粤赣省苏土地部部长,5月至6月任会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6月至9月兼任会安工作委员会主任,10月随主力红军长征。

附:

朱开铨回忆文章——《战斗在苏区的南大门》

一九三四年四月,我调往粤赣省政府担任土地部长,同时兼会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省政府驻在会昌县城东五里远的彭迳松山排,省委在文武坝。

 

  那时,中央苏区的形势已经很紧了,蒋介石发动了第五次“围剿”,而王明路线排斥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连连失利,北面吃紧,南面也一样。

广东军阀陈济棠的队伍已经占领了寻安、安远,会昌县就成了苏区的南大门。

 

  在安远县和会昌县城之间,有个地方叫高排,离会昌县城六十里,离安远县城一百里,是苏区与白区斗争的一个前沿阵地,又是三个区的交界处,有二十多个乡,四万多人。

 

  高排在我们手中,名义上是苏区,实际上已成为游击区。

我们在那里驻了一个独立营,有四百多人,三个游击队,有两百多人,还有一个保卫队,五、六十人。

 

  离高排只有二十里路的地方,就是敌人一个两百多人的民团,离高排四十里路的天心,还驻有四个民团六百多人和一个广东军阀的正规团。

 

  安远县城内,驻有陈济棠的一个旅部。

他们装备比红军好得多,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下辖两个团,一个在天心与高排对峙,一个在筠门岭,同在罗田的红二十二师对峙,互成犄角。

 

  天心的广东团经常纠合民团进攻高排,三个月连续包围了三次。

我方的独立营和游击队因为驻扎在山上,没受什么损失。

驻在高排街上的机关和保卫队受了很大的损失。

省保卫局很有意见,因为成立保卫队不容易,枪支、弹药在红军中都是最好的,人也大部分是党团员。

 

  敌人三次占了高排,都只住了几个小时就撤走了。

原来国民党军队中派系众多,他们都要各保实力。

陈济棠出兵江西,主要是为了保卫广东外围,所以派兵占了寻乌、安远等地就满足了,不大想跟红军硬拼实力。

一九三四年四月又占领了筠门岭这么个大镇子,高排这边就想先消灭独立营后再占领。

 

  我去粤赣省工作时,正是高排第三次受了损失。

省委正在讨论毛主席的指示,准备派个部长去那里,组成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作。

委员会的名称定为会昌安远工作委员会,简称为会安工作委员会。

 

  那时粤赣的省委书记是刘晓,省军区司令员是何长工,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是钟世斌。

省苏维埃共有五个部,经济部长是欧阳崇庭,裁判部长是刘辛庭,财政部长姓谢,内务部长肖连登,土地部长是我。

 

  欧阳崇庭、刘辛庭和姓谢的都是知识分子,很会说,在打击人的会上凶得很,把瑞金的原县委书记胡荣佳搞得抬不起头来,说他是右倾机会主义。

当时,省委决定在他们三人中选一个去高排领导工作,因为他们三人在粤赣工作时间长,情况熟悉一些。

谁知,这三个人都说没有经验,没打过仗,不愿去。

开了几次会都没有结果。

 

  正在这时,毛主席到了粤赣省了。

得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好高兴。

毛主席当时住在文武坝,离土地部有二、三里路。

 

  我哪里会想到,一天,毛主席一个人走路来看我,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又紧张又高兴。

我把毛主席让进屋里,泡了一杯茶给他吃。

毛主席进屋后,环视了一下我的住房,问我:

“你住的房子朝什么方向?

” 

  我因刚住不久,又没有注意,一时回答不出,只好说:

“靠左手的方向出太阳。

”毛主席说:

“左手出太阳就是朝南,领导干部要懂得这个常识。

” 

  毛主席坐下之后问我这里的阶级斗争发动的怎么样,我说不普遍,生产热情倒还好。

后来就谈到高排的事了。

毛主席问我知道不知道那里三次被敌人包围了,豪绅地主跑光了,甚至跟他们沾亲的群众也都跑了。

我说知道,我去过那里,现在那里还有部队,就是没有人指挥他们。

毛主席说,省委书记告诉他,从三个部长中选一个去,已经开了几次会,没有一个愿去,都说没有经验。

我说,平常开会,他们都是长篇大论的。

经验从哪里来,是在斗争中得来的嘛。

毛主席又问我,你看怎么办?

我看的出主席的意思是想让我去,于是我说,让我去,你信任不信任。

毛主席连声说,信任!

信任!

相信你能完成任务,下次开会你可以报名。

 

  以后又开会时,那三个人还是强调没有经验,我就说:

“从娘肚子里出来是不会有经验的,斗争才会有经验。

”三个人的眼睛都瞪着我。

我说:

“省委如果同意的话,我去。

”省委很高兴,就决定派我去了。

那时,我还兼任了会昌县的县(苏)主席,因调会(昌)安(远)工作委员会工作,所以会昌县的各个区直接归省政府管。

 

  我离开会昌前的一个晚上,到毛主席那里去请示工作,毛主席跟我谈了很长时间。

毛主席先谈了高排的重要性。

毛主席说,如果高排丢了,敌人占领高排后的第一步就是占麻州,如果敌人占了麻州,会昌就紧张了,敌人还会马上去占领右水。

这样,红军二十二师的后路就会被敌人切断,就会被敌人前后夹攻了(麻州是会昌到红军二十二师的必经之路)。

会昌要是一丢失的话,省委就危险了,并且又会严重影响中央。

 

  因为我一直都是搞地方政权工作的,对军事和指挥打仗不熟,而会安工作委员会是党、政、军一齐抓,所以毛主席详尽的给我讲了有关军事的知识,具体的教导我应该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