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382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docx

红十字会竞赛汇编

华南师范大学医疗知识竞赛题库

模块一:

五八红十字纪念日

一、红十字会的起源

瑞士人亨利·杜南目睹法国联军与奥地利军队的之间的一场惨烈的战役之后,建议在所有国家建立由受过训练的志愿者组成的、以帮助和照顾战时伤员为目的的伤员救援协会。

这个建议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1863年,日内瓦召开了公共福利会首次会议,亨利·杜南和另外四名热心于公共事业的社会知名人士组成“五人委员会”【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前身】成立了。

随后,欧洲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召开了首次外交会议,并一致通过了《红十字决议》、《红十字公约》。

公约中规定:

战场上进行救护的医疗人员处于中立地位,应受保护;应对伤病员不分敌友均给予救护。

二、五八红十字纪念日来源

红十字会系由瑞士银行家亨利·杜南(HenryDunant)成立。

红十字会因此将他的生日5月8日订为“世界红十字日”,而“白底红十字”则几乎成为了红十字会的图腾标志,是由他的祖国瑞士的颜色翻转而成。

三、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

1.人道(Humanity):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疾苦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2.公正(Impartiality):

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3.中立(Neutrality):

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4.独立(Independence):

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该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该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5.志愿服务(VoluntaryService):

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6.统一(Unity):

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它必须向所有的人开放,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道主义工作。

7.普遍(Universality):

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是世界性的。

在运动中,所有红十字会享有同等地位,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相互支援。

四、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

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

中国红十字会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为事业宗旨。

模块二:

全年卫生纪念日

国际麻风节(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

防近宣传周(每学期开学第三周)(春季在二月或三月)

世界癌症日(2月4日)

全国爱耳日(3月3日)

世界水日(3月22日)

世界地球日(3月23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

全国学生安全教育日(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

全国爱国卫生月(每年4月)

世界卫生日(4月7日)

全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日(4月25日)

世界防治疟疾日(4月25日)4

世界哮喘日(5月3日)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5月5日)

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

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20日)

全国血防宣传周(五月的最后一周)

世界无烟日(5月31日)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全国爱眼日(6月6日)

世界献血日(6月14日)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防近宣传周(每学期开学第三周)(秋季在九月)

世界预防自杀日(9月10日)

全国爱牙日(9月2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10月10日)

国际盲人节(10月15日)

世界洗手日(全球洗手日)(10月15日)

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0日)

世界糖尿病日(11月14日)

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

国际残疾人日(12月3日)

模块三:

艾滋病相关知识

一、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所引起的,艾滋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

  人类天生具有免疫功能,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在免疫功能正常运作下,就算生病了也能治愈。

然而,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主要有两个: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在昆虫(如:

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亚型。

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二、感染艾滋病的途径

(1)感染艾滋病毒的三种途径:

血液途径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

(2)下列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1、食物、饮水、空气;2、公共场所的一般日常生活接触,如同在一个教室上课,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座位、扶手,办公室的办公用品,工厂车间的工具,以及影剧院、商场、游泳池等场所的接触;3、礼节性亲吻;4、礼节性拥抱;5、双方收不皮肤完好时的握手;6、公用马桶、浴缸;7、蚊虫叮咬;8、纸币、硬币、票证。

三、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终生具有传染性

就艾滋病来说,从感染到发病死亡前都属于传染期。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将终生都具有传染性。

目前无有效治愈方法和药物,无有效的保护性疫苗

四、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在正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会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因此,艾滋病病人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而且症状没有特异性,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

常见症状有:

长期低热,短期内体重减轻十分之一以上、消瘦、乏力、冒汗、慢性腹泻、慢性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艾滋病病人常见的肿瘤主要以卡波西氏肉瘤最多见,表现为皮肤出现深蓝色或紫色的斑丘疹或结节。

除了卡波西氏肉瘤以外,其他的如淋巴瘤、肝癌、肾癌等也不少见。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特异性外表及症状,不能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必须经过国家确认实验室的实验室诊断当。

国家确认实验室血液检测证明艾滋病病毒抗体呈阳性,才可以确认一个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五、一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3个发展时期。

(1)急性感染期:

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的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一般为2-6周,53%-93%的感染者出现急性症状,一般可自行消退。

(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成为潜伏期。

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2年,少数可达15年,成年人潜伏期往往较长,一般为7-10年,平均8年。

(3)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病病人。

成为艾滋病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六、艾滋病是可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再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以预防。

作为青少年学生来说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婚前性行为;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

(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4、不与其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6、避免在日常救护是沾上受伤者的血液;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模块四:

流感

一、流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流感病毒外表由两类糖蛋白覆盖,一类为H(植物血凝素),一类为N(神经氨酸酶)。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和N抗原不同,又分为许多亚型

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1次大变异,自1933年以来甲型病毒已经历了4次抗原转变:

1933~1946年为H0N1(原甲型,A0),1946~1957年为H1N1(亚甲型,A1),1957~1968年为H2N2(亚洲甲型,A2),1968年以后为H3N2(香港型,A3)。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流感临床分型 

 1、单纯型流感:

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

查体:

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啰音。

  

2、肺炎型流感:

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

原因:

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

表现:

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

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

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

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

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

  

二、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禽类(特别是鸡、水禽、鸟类)之间引起流行,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类。

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以H5N1和H7N7为代表)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

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