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36212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docx

3航空法飞行规则52+140

(一)民用航空法部分

1空勤人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应当随身携带

A飞行记录本;

B飞机适航证书;

C执照和体检合格证

2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最后离开民用航空器的应当是

A乘务员;

B机长;

C旅客

3在必须撤离遇险民用航空器的紧急情况下,机组人员离开民用航空器,必须

A在旅客全部撤离后;

B在机长撤离后;

C在经过机长允许后

4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应当经()审查批准后颁发

A国务院;

B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C民航地区管理局

5设立国际机场由()审查批准

A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B国务院;

C民航总局

6民用机场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的职责

A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国务院民航主管部门;

C民用机场管理机构

7空域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制定

A民用航空总局;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8在一个划定的管制空域内,由()负责该空域内的航空器的空中交通管制

A军航或民航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B军航和民航的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C军航的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

9民用航空器在管制空域内飞行

A可以自由飞行;

B可以按VFR自由飞行;

C必须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

10民用航空器因故确需偏离指定的航路或者改变飞行高度飞行时,应当首先

A得到机长的允许;

B取得机组的一致同意;

C取得空中交通管制单位的许可

11民共和国境内飞行的航空器必须遵守统一的飞行规则,该飞行规则应当由()制定

A民用航空总局和中央军委;

B中央军委;

C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12关于民用航空器使用禁区的规定是

A绝对不得飞入;

B符合目视气象条件方可飞入;

C按照国家规定经批准后方可飞入

13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民用航空器可以飞越城市上空

A指定的航路必需飞越城市上空时;

B能见地标的目视飞行时;

C夜间飞行时

14飞行中的航空器能否投掷物品

A不行;

B可以,在飞行安全所必需时;

C可以,在山区上空时

15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为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提供的空中交通服务中含有

A飞行情报服务;

B机场保障服务;

C导航服务

16航路上影响飞行安全的自然障碍物体,应当

A在航图上标明;

B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

C限期清除

17从事飞行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携带的文件有

A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证书和适航证书;

B机组人员的相应执照和飞行经历记录本;

C民用航空器航行记录簿和机场使用许可证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自()起施行

A1996年1月1日;

B1996年3月1日;

C1997年1月1日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由()发布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民航总局;

C国务院

20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由()负责

A民航总局;

B国务院;

C中央军委

2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设计民用航空器,应当向民航总局申请

A适航证;

B生产许可证;

C型号合格证

22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均不得生产民用航空器

A适航证;

B生产许可证;

C型号合格证

23民用航空器必须具有民航总局颁发的()方可飞行

A适航证;

B经营许可证;

C机场使用许可证

24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应当标明规定的国籍标志和:

A公司标志;

B登记标志;

C机型标志

25未注销外国国籍的民用航空器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申请

A国籍登记证书;

B适航证书;

C经营许可证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维修单位或者个人,从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登记的民用航空器的维修活动:

A必须取得当地政府民航主管部门颁发的维修许可证;

B不必申请维修许可证;

C必须取得我国民航总局颁发的维修许可证

27..颁发国内三个层次航空法规的部门分别是:

①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②国务院、中央军委

③民航总局④民航地区管理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

28.下列航空法律法规中级别最高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搜寻援救民用航空器的规定》

29.《中国民用航空法》的颁布目的:

①为了维护国家的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利

②保障民用航空活动安全和有秩序地进行

③保护民用航空活动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

④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

30.关于“民用航空器国籍”正确的是:

A.民用航空器可以不进行国籍登记而投入运行

B.民用航空器只能具有一国国籍

C.自外国租赁的民用航空器不能申请我国国籍

31.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的内容:

①所有权②购买占有权

③三个月以上租赁占有权④抵押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

32.关于“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正确的观点有:

①是指债权人向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承租人提出赔偿请求,对产生该赔偿请求的民用航空器具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②援救该民用航空器的报酬以及保管维护该民用航空器的必需费用具有优先权

③民用航空器抵押权先于民用航空器优先权受偿

④在执行法院判决以及拍卖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应当从拍卖所得价款中先行拨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

33.关于“民用航空器优先权”不正确的观点是:

A.援救该民用航空器的报酬以及保管维护该民用航空器的必需费用具有优先权

B.民用航空器抵押权先于民用航空器优先权受偿

C.民用航空器经依法强制拍卖的,其优先权随之消失

34.关于“民用航空器融资租赁”正确的观点是:

A.融资租赁期间,出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B.融资租赁期间,承租人依法享有民用航空器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C.融资租赁中的供货方,不就同一损害同时对出租人和承租人承担责任

35.民用航空适航管理是对哪几个环节进行管理:

A.设计、制造

B.使用和维修

C.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

36.民用航空适航管理是对哪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A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和航空器上的设备

B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

C航空器、发动机

37.《中国民用航空法》中“航空人员”是指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

A.空勤人员

B.空勤人员和地面人员

C.飞行人员和地面人员

38.《中国民用航空法》中“飞行人员”是指:

A.在飞行中直接操纵航空器和航空器上航行、通信等设备的人员

B.机组

C.机长和副驾驶

39.以下属于空勤人员的有:

①飞行人员②安全保卫员(空保)

③乘务员④飞行签派员

A.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

40.关于“机组”以及随机工作人员和实习人员正确的叙述是:

①机组由机长和其它空勤人员组成

②机组由机长领导

③机组的组成和人员数额,应当符合适航证、飞行手册和有关文件规定

④随机工作人员和实习人员,不用在飞行任务书中注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41.关于“机长的权利和义务”正确的是:

①有关保障条件低于最低安全标准,或者缺乏信心时,有权拒绝飞行

②发现机组成员不适宜继续飞行,有碍飞行安全时,提出将其更换

③发生特殊情况时,为保证航空器和旅客安全,对航空器处置作出最后决定

④航空器迫降或遇险后首先离开航空器

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

42.机长收到船舶或者其他航空器的遇险信号,或者发现遇险的船舶、航空器及崐其人员,应当将遇险情况:

A.及时报告就近的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并给予可能的合理的援助

B.及时报告本公司签派室并给予可能的合理的援助

C.继续飞行,降落后尽快报告民航总局

43.我国航空人员的执照由哪个部门颁发:

A.国际民航组织

B.民航总局下属司(局)

C.地区管理局

44.以下哪几个要素构成民用机场的完整定义:

①专供民用航空器起飞、降落、滑行、停放以及进行其他活动使用的划定区域

②包括临时机场

③包括附属的建筑物、装置和设施

④包括军民共用机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

45.设立国际机场由谁审批、国际机场资料由谁统一对外公布:

A.国务院、民航总局

B.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

C.地区管理局、省(市、区)局

46.关于“民用机场”不正确的是:

A.民用机场经验收合格,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方可开放使用

B.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由地区管理局颁发

C.机场关闭后禁止航空器起降

47.在民用机场及其净空保护区域以外,对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高大建筑物或者设施,应当:

A.限期拆除,给予补偿

B.责令拆除,不给予补偿

C.设置飞行障碍灯和标志,并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48.我国空域管理的具体办法由谁制定?

A.民航总局

B.地区管理局

C.国务院、中央军委

49.从事飞行的民用航空器不需要携带的文件是:

A.机组人员相应的执照;

B.飞行记录薄

C.民用航空器适航证书

50.在距离航路_______公里以内的地带,禁止修建靶场和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设施;但平射轻武器靶场除外

A.30

B.10

C.60

51.空中交通管制单位应为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提供的空中交通服务不包括:

A.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B.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

C.空中救援服务

52.关于“飞行管理”不正确的是:

A.在一个划定的管制空域内,可由两个空中交通管制单位负责空中交通管制

B.通常情况下,民用航空器不得飞入禁区和限制区

C.民用航空器未经批准不得飞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

(二)飞行规则和基本规则部分140T

1.下面哪个单位领导全国的飞行管制工作:

A.国务院

B.民航总局

C.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

2.谁对机组成员遵守飞行基本规则负责:

A.航空单位负责人

B.机长

C.民航总局及其地区管理局

3.在遇到特殊情况,民用航空器的机长,为保证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

安全:

A.应当及时向管制单位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处置

B.应当及时向签派或上级领导报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处置

C.有权对航空器进行处置

4.仪表(云中)飞行空域的边界距离航路、空中走廊以及其他空域的边界,

不得小于:

A.5公里

B.10公里

C.15公里

5.等待空域的最低高度层,距地面最高障碍物的真实高度不得小于:

A.300米

B.600米

C.平原地区不小于300米,丘陵山区不小于600米

6.航路的宽度为:

A.10公里

B.20公里

C.25公里

7.航路的某一段受到条件限制时,可以减小宽度,但不得小于:

A.8公里

B.10公里

C.15公里

8.航空器可否飞入空中危险区或临时空中危险区:

A.不行

B.可以,但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C.可以,但必须在规定时限以外

9.对于空中走廊的宽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为8公里,受条件限制时宽度不小于5公里

B.通常为10公里,受条件限制时宽度不小于8公里

C.通常为15公里,受条件限制时宽度不小于10公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管制:

A.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B.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C.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统一组织实施,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1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按照飞行管制责任划分为:

A.飞行管制区、飞行管制分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B.飞行管制区、飞行情报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C.航路飞行管制区、空域飞行管制区、机场飞行管制区

12.航路、航线地带和民用机场区域设置:

A.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机场塔台管制区

B.航路管制区、终端(进近)管制区、机场塔台管制区

C.高空管制区、中低空管制区、终端(进近)管制区、机场塔台管制区

13.获准飞出或者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航空器,实施飞出或者飞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飞行和各飞行管制区间的飞行:

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

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

C.必须经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批准

14.转场航空器的起飞,机场区域内、外飞行的开始和结束,均应当遵守预定的时间;需要提前或者推迟起飞时间的:

A.应当经上一级飞行管制部门的许可

B.应当经区域管制部门的许可

C.应当经地区管理局调度室的许可

15.转场航空器超过预定起飞时间()仍未起飞,又未申请延期的,其原飞行申请失效

A.半小时

B.一小时

C.两小时

16.飞行申请的内容包括:

A.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飞行范围、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B.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飞行范围、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C.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17.无识别标志的航空器因特殊情况需要飞行的:

A.必须经相关管制单位批准

B.必须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批准

C.必须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批准

18.相邻机场距离过近的:

A.可以合划一个机场区域

B.不能合划一个机场区域

C.不能在其上空划定机场区域

19.机场区域的界线通常与()的界线相同

A.区域低空管制区

B.机场进近管制区

C.机场飞行(塔台)管制区

20.接受转场飞行航空器降落的机场,必须在航空器到达机场()以前,

做好保障降落的各项准备工作。

A.30分钟

B.45分钟

C.1小时

21.昼间飞行,在航空器起飞、降落前,水平能见度小于()的,

应当打开机场全部障碍标志灯

A.1.5公里

B.2公里

C.3公里

22.水平能见度小于()公里的,起飞时还应当打开跑道灯,着陆时还应当

打开航空器着陆方向(着陆的反航向)上保障飞行的全部灯光

A.3

B.2

C.1 

23.飞行人员(),必须同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保持无线电通信联络,并且严格遵守通信纪律:

A.在整个飞行阶段

B.自起飞前开车起到着陆后关车止

C.进入驾驶舱后到飞行结束离开驾驶舱

24.滑行速度应当按照相应航空器的飞行手册或者飞行员驾驶守则执行;在障碍物附近滑行,速度不得超过:

A.每小时15公里

B.每小时20公里

C.每小时50公里

25.直升机可以用()的飞行代替滑行

A.1米至5米高度

B.1米至10米高度

C.1米至15米高度

26.机场的起落航线通常为()航线,起落航线的飞行高度,通常为()

A.左,300米至600米

B.右,300米至500米

C.左,300米至500米

27.航空器飞离机场加入航路、航线和脱离航路、航线飞向机场,应当()规定的

航线和高度上升或者下降

A.按照该机场使用细则

B.公布的进离场程序

C.按照该机场使用细则或者进离场程序

28.航空器进行空域飞行时,应当按照规定的()进入空域或者脱离空域,

并且保持在规定的空域和高度范围内飞行

A.航线(航向)、高度、次序和进出点

B.航线(航向)、高度、次序

C.航线(航向)、高度

29.除等待空域外,一个飞行空域,在同一个时间内,只允许安排()航空器飞行。

各批航空器飞行活动的高度范围之间,通常应当保持()以上的高度差

A.一至三批,2000米

B.一至两批,2000米

C.一至两批,1000米

30.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允许航空器飞入机场区域时,应当及时向飞行员通报:

A.机场区域内有关的飞行情况;气象条件;

B.进入的飞行高度;机场区域内有关的飞行情况;气象条件

C.进入的飞行高度;气象条件

31.对于备降的航空器,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或者航空公司签派员及其代理人,应当立即通知备降机场准备接受航空器降落,同时指示航空器:

A.飞往备降机场的航向和通知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

B.飞往备降机场的航向、飞行高度和通知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

C.飞往备降机场的航向、飞行高度﹑油量和通知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

32.航空器使用航路和航线,应当经()同意。

A.负责该航路和航线的飞行管制部门

B.空中交通管理局下属的区域管制部门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33.沿()应当设有备降机场

A.国际﹑国内干线航路和固定航线

B.国际航路和固定航线

C.航路和固定航线

34.穿越航路和航线的飞行,应当明确(),穿越时还应当保证与航路和航线飞行

的航空器有规定的飞行间隔。

A.穿越的地段、高度和时间

B.穿越的地段、方法﹑高度和时间

C.穿越的地段、进出点﹑高度和时间

35.飞行任务书是许可飞行人员进行转场飞行和民用航空飞行的基本文件。

飞行任务书由()签发。

A.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的调度或签派部门

B.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的负责人

C.驻机场航空单位或者航空公司的运行管理部门

36.在飞行任务书中,应当明确:

(374)

A.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B.飞行任务、机组成员﹑起飞时间、航线、高度、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C.飞行任务、起飞时间、航线、允许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以及其他有关事项

37.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的起飞,应当根据()确定

A.飞行人员和航空器的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油量以及天气情况等

B.飞行人员的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

C.飞行人员和航空器的准备情况,起飞机场、降落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准备情况以及天气情况等

38.当临时航线与航路、固定航线交叉时,水平能见度大于(),应当按照规定的飞行高度通过

A.5公里的

B.8公里的

C.10公里的

39.当天气情况不低于机长飞行的最低气象条件时,机长方可在()以下进行目视飞行,飞行时航空器距离云层底部不得小于()。

(374)

A.300米,30米

B.600米,30米

C.300米,50米

40.航空器沿航路和固定航线飞行通过中途机场()公里前,除有协议的外,飞行人员应当向该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或者飞行指挥员报告预计通过的时间和高度。

A.100至50

B.200至100

C.150至100

41.飞行中,飞行人员因为与地面联络中断而飞往就近的备降机场降落,当保持原高度飞向备降机场不符合飞行高度层配备规定时:

A.应当上升到上一层高度飞向备降机场

B.应当下降到下一层高度飞向备降机场;因飞行安全高度所限不能下降到下一层高度的,应当上升至上一层高度飞向备降机场

C.因与地面联络中断,可以保持原高度飞向备降机场,由地面管制指挥其他飞机避让

42.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降落后,机长或者其代理人必须到机场飞行管制部门或者航空公司办理以下工作:

A.报告飞行情况和航路、航线天气情况,送交飞行任务书和放行单

B.报告飞行情况和航路、航线天气情况,送交飞行任务书和飞行计划

C.报告飞行情况和航路、航线天气情况,送交飞行任务书和飞行天气报告表

43.真航线角在0度至179度范围内:

A.高度由900米至66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6600米以上,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

B.高度由900米至81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8700米以上,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

C.高度由900米至81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9000米以上,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

44.真航线角在180度至359度范围内:

A.高度由600米至84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8400米以上,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

B.高度由600米至60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6000米以上,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

C.高度由600米至9000米,每隔600米为一个高度层;高度在9000米以上,每隔1200米为一个高度层

45.飞行高度层应当根据()计算

A.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平均平面

B.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假定海平面

C.实际大气压条件下假定海平面

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航线角应当从航线起点和转弯点量取

B.真航线角应当从航线起点和转弯点量取

C.大圆航线角应当从航线起点和转弯点量取

47.飞行的安全高度是避免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

A.航图网格最低飞行高度

B.最低飞行安全高度

C.最低飞行高度

48.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在航路中心线、航线两侧各25公里以内的最高标高不超过(),大气压力不低于1000百帕(750毫米水银柱)的,允许在()米的高度层内飞行

A.100米600米

B.150米600米

C.200米600米

49.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在航路中心线、航线两侧各25公里以内的最高标高超过(),大气压力低于()的,飞行最低的高度层必须相应提高,保证飞行的真实高度不低于安全高度

A.150米,1000百帕(750毫米水银柱)

B.100米,1000百帕(750毫米水银柱)

C.100米,1013百帕(760毫米水银柱)

50.飞行高度层应当根据()配备

A.航线或航路走向、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B.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等级、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C.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性能、飞行区域以及航线的地形、天气和飞行情况等

51.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起飞后,在未规定过渡高度或者过渡高的机场,

航空器应当:

A.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6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

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

B.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9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

C.上升到距该机场道面1200米高度时,应当将航空器上气压高度表的标准海平面气压值调整到固定指标,然后再继续上升到规定的飞行高度层

52.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时,因航空器故障、积冰、绕飞雷雨区等原因需要改变飞行高度层,飞行管制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