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252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书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书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书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书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法教案.docx

《书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法教案.docx

书法教案

课题:

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和熟悉田字格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明确写字课的任务,认识写好字的重要意义,树立写好字的决心和信心。

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认识写好字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使学生自觉端正写字姿势,正确掌握执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端正楔子姿势,周围正确的执笔方法。

正确选择、使用书写工具。

难点:

执笔方法、田字格写法。

教学课时: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习惯训练:

坐与听,学习用品摆放。

目不斜视、耳勿旁听、全神贯注、心意纯净

二、讲中国书法的辉煌历史和写字的重要性。

三、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脚平稳

四、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拇指食指压住笔,

中指从下来托起。

最后两指垫在下,

笔靠虎口齐用力。

五学习田字格,使用田字格:

一、二、三、十、上、下、人

六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双姿、书写习惯等。

书法教学教后感

对于书法教学真是教无定法,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非常固定的教学模式,每次上课都觉得可以改进似的!

我教的班有40人,但我感到有点人多了,因为我的教法是先集体讲解示范,再每个人都要亲自检查辅导,示范纠正个人相应的问题,总是一堂课下来,先辅导的学生就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后来辅导的就时间不够了。

故此,我只有交替各组辅导的起止,从而让各个同学有公平的辅导时间!

硬笔书法教学,本来就是比较枯燥无味,要上活它也不容易。

以前,我总是想方设法去搞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能高高兴兴地学,慢慢发现有气氛的课堂不但很难组织纪律,而且学生学习效率不高,难题百出。

直到今年教硬笔书法,我开始改观了,书法教学应该先学会静,而不是动,练书法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恒心和耐心!

所以教与学是两回事,今天我发现,教学需要改革,我的教就是要培养他们学的能力。

因此,我以前的勤劳教学法就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准备以教会她们学习方法的目的来训练他们。

面对职校学生,自觉性差和领悟能力弱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法:

首先,在学习之前先整理纪律,直接点出要求:

包括(坐姿:

腰挺直,左手按部在下,右手执笔在前,胸离台一个拳头,台凳整齐,本子放正;执笔:

……等)直到安静坐好一齐准备。

第二,以笔画学习为主,学习某个笔画,及相应的个别字分析。

让其观察对比,发现字的结构特征。

此过程比较枯燥,有些学生会不听,故说话生动形象。

板书关键字句,编成口诀,要求全体朗读关键板书并做笔记。

第三,练习笔画,学生念口诀,老师示范,学生再练习,要求他们每写一个笔画都要停下来与老师师范的进行对比一次,找出不同点,并改正,直到写出一个与老师示范的一模一样。

但学生观察领悟能力弱,故有很多位置不当,笔画过长或者过短,方向不正等,所以这个环节我强调更细的对比方法!

就是

(1)观察起步笔的位置和收笔的位置是否准确!

具体在田字格的四个小方格的哪个格那格位置开始起笔和手笔,做到准确落笔与收笔!

字才能合理放置。

(2)观察对比笔画的变化!

是否走向一致,是否区分方圆,是否长短一致!

第四,列出相应笔画的示范字,同样要求其正确模仿出来就叫做学会!

方法是:

把字里的每个笔画分解,按笔顺顺序写出分解后笔画在田字格里的准确位置,(笔画写法要求参考第三点)然后以笔顺的形式组合一次,写出笔顺,最后的出字,再对比整字是否合理跟老师的范字一样,如果不找出原因再写!

不懂手问!

为了防止一些不自觉的学生不写,轮流请学生上台示范。

并且检验合格者可以取得学分积分!

左右结构的三种形式

教学内容

1、左右结构的三种形式

2课时1

教学目标

1、学会左右结构字的写法,会归纳右偏旁的三种形式。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长短的写法合理搭配。

难点:

断、款、歇、默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幻灯片1、2、3、)、范字、书写用品。

教学秩序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2、探求新知

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4、教学评价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

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断、款、歇、默的写法。

,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1、指导书空2次。

“断”字笔顺指导。

提醒学生“款、歇、默”字的难点易错处。

2、布置练习作业,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

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3、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1、做好上课准备。

2、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3、读课题,回答问题。

举例说说结构特征。

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

4、练习几个笔画。

“斤、欠”字旁。

5、观察、比较、掌握特点(长短及位置)。

向老师提出问题。

6、检查笔顺、书写练习。

7、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2、4、两页共12字。

板书

设计

1、左右结构的三种形式

和、知、取、缸、断、款、歇、默

课外作业

达标作业:

共12字。

课后心得

1、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字形特征及画图形的方法,容易把字写得协调。

2、难点处理必须通过对字中特定部分的反复书空来突破。

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

教学内容

2、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高低搭配规律,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高低搭配规律,结构协调。

难点:

幼、卸、郭、野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幻灯片1、2、3、)、范字、书写用品。

教学秩序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2、探求新知

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4、教学评价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位置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

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1)笔画较匀:

力、生、犬等与左部稍平(举例);

(2)单耳、右耳、占、勾等,笔画较集中部位下移(举例);形体较短的:

口、工、二、厶等,置中间(举例)。

强调协调。

1、指导书空幼、卸、郭、野2次。

提醒“卸、野”两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

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3、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1、做好上课准备。

2、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3、读课题,回答问题。

举例说说结构特征。

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

4、练习几个笔画。

“予”字旁。

5、观察比较、掌握左右部分长短及高低位置。

向老师提出问题。

6、检查笔顺、书空练习“野、卸”。

7、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6、8、两页共12字,注意作好双姿,字迹工整、笔画规范。

板书

设计

2、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

仁、私、红、幼、卸、郭、野、构

课外作业

达标作业:

共12字。

课后心得

1、通过让学生了解高低搭配规律,容易把字写得协调,结构平稳美观。

2、难点处理必须通过对字中特定部分的反复书空来突破。

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

教学内容

3、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搭配规律,注意相向笔画的呼应,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宽窄搭配规律,认识相向呼应结构特征,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

难点:

汤、妙、蚂、转等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幻灯片1、2、3、)、范字、书写用品。

教学秩序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2、探求新知

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4、教学评价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笔画方向有什么特点?

什么叫“相向”?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不同。

画出图形来表示。

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

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呼应与协调。

1、指导书空汤、妙、蚂、转2次。

提醒“创、转”两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

1、指导自我评价。

2、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

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3、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1、做好上课准备。

2、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3、读课题,回答问题。

举例说说左右部分笔画走向特征。

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

4、练习几个笔画,认识“相向”呼应。

举例

“妙”字。

5、观察比较、掌握左右部分长短、宽窄位置。

向老师提出问题。

6、检查笔顺、书空练习“创、转”。

7、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6、8、两页共12字,注意作好双姿,字迹工整、笔画规范。

板书

设计

3、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

汤、妙、蚂、转、创、怜、纺、物、钩

要点:

“紧凑”、呼应、协调

课外作业

达标作业:

12字。

课后心得

1、通过让学生了解宽窄搭配规律,容易把字写得协调,结构平稳美观。

2、难点处理必须通过对字中特定部分的反复书空来突破。

上下对正宽窄有度

教学内容

7、上下对正宽窄有度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中下结构字中各部分宽窄搭配、上下对正、重心平稳的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难

重点:

上中下结构字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

难点:

萝、案、意、拿等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幻灯片1、2、3、)、范字、书写用品。

教学秩序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2、探求新知

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4、教学评价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萝、案、意、拿、曼、暑、鼻、急”

1、让学生读一读,说说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板书课题:

上中下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

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

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

1、指导书空“萝、案、意、拿”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

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

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

1、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

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指导自我评价。

2、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1、做好上课准备。

2、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3、读一读生字,思考并回答问题。

举例说说这部分字特征。

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

读课题,弄懂概念“上中下结构”。

4、练习几字,如左边“人、又、心、手”。

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5、观察比较、掌握各部分笔画的变化。

特别注意宽窄长短的搭配及结构紧凑、上下对正。

提出问题。

6、检查笔顺、书空练习。

7、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24、26页的字,注意作好双姿,字迹工整、笔画规范。

板书

设计

7、上下对正宽窄有度

萝、案、意、拿、曼、暑、鼻、急”

要点:

紧凑、宽窄协调、上下对正

课外作业

达标作业:

15字。

课后心得

1、通过了解三部分宽窄有度变化规律,容易把字写得紧凑协调,重心平稳,结构美观。

2、难点处理,必须通过反复观察、书空和教师示范来解决。

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教学内容

9、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或左右结构字中几种特殊的结构形式。

上下对正,结构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

难点:

莎、嘉、筑、碗等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幻灯片1、2、3、)、范字、书写用品。

教学秩序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2、探求新知

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4、教学评价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莎、嘉、筑、碗”

1、让学生读一读,说说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板书课题:

上下(或左右)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

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

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

1、指导书空“莎、嘉、筑、碗”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

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

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

1、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

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指导自我评价。

2、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1、做好上课准备。

2、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3、读一读生字,思考并回答问题。

举例说说这部分字特征。

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

读课题,弄懂这类字结构的特殊性”。

4、练习几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5、观察比较、掌握各部分笔画的变化。

特别注意各部分搭配及结构紧凑、上下对正。

6、检查笔顺、书空练习。

提出问题。

7、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30、32页的字,注意作好双姿,字迹工整、笔画规范。

板书

设计

9、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莎、嘉、筑、崔、熊、罚、(上下)

蛙、椅、颖、碗”(左右)

要点:

紧凑、宽窄协调、上下对正

课外作业

达标作业:

15字。

课后心得

1、通过了解结构变化规律,把字写得紧凑协调,重心平稳,结构美观。

2、难点处理,必须通过反复观察、书空和教师示范来解决。

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教学内容

10、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半包围结构字中几种特殊形式。

上下对正,结构紧凑,重在平衡。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

难点:

房、虎、鹿等字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件(幻灯片1、2、3、)、范字、书写用品。

教学秩序

教学活动

时间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1、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2、探求新知

3、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4、教学评价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板书:

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1、让学生读一读房、虎、鹿等字,说说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

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

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左右平衡”。

1、指导书空“房、虎、鹿”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

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

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

(双姿、用笔方法)

1、检查评价学生书写情况。

指导纠正不良书写。

指导自我评价。

2、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归纳,拓展练习布置选做作业)。

1、做好上课准备。

2、明确本课学习要求。

3、读一读生字,思考并回答问题。

举例说说这部分字特征。

画出图来让学生自评。

读课题,弄懂这类结构特殊性”。

4、练习几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5、观察比较、掌握各部分笔画的变化。

特别注意各部分搭配及结构紧凑、上下对正。

6、检查笔顺、书空练习。

提出问题。

7、书写练习完成作业第34、36页的字,注意作好双姿,字迹工整、笔画规范。

板书

设计

10、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龙、彦、房、虎、

局、原、危、存、唐、鹿

要点:

紧凑、协调、平衡

课外作业

达标作业:

15字。

课后心得

1、通过了解结构变化规律,把字写得紧凑协调,重心平稳,结构美观。

2、难点处理,必须通过反复观察、书空和教师示范来解决。

钢笔行书教案

钢笔行书教案

(说明:

专业班每周第二节课为学生自选临帖课)

第一节钢笔行书的特点

(一)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行书,为什么学行书;掌握行书的特点

教学重点:

行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变化规律.

1.什么是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既有楷书笔意,又有草书笔意.其笔画和结构含楷书成分较多的叫行楷,含草书成分较多的叫行草.

2.行书的实用性:

行书既有楷书的工整、规范,又有草书的用笔流畅,书写便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学习,工作书写的主要字体.

3.行书与楷书,草书的关系:

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但写得快不一定是行书].

4.行书欣赏:

见教材名篇。

一.行笔增速

行书比楷书写得快,楷书每到转折处要顿笔,而行书则以圆转代替方折;捺画常用点代替,见范篇。

二.笔画富有变化

最大的不同是有动感:

笔画之间出现附笔连接,如附钩,牵丝,如图:

方夫大史玉席

注意:

附钩,牵丝使上下笔呼应,活泼流畅,但不可过多,正如菜中之味精;还要注意自然,不可勉强.

以圆代方

变直为弧

何怕把那新抑

以简代繁

行书往往将相邻笔画连写,钩也往往省略;如图:

可刘划戏我也

点可代替横,竖,撇,捺,如图:

月三青川而形大集

行书部首常出现连笔,减少了笔画数:

三.总结

四.学生试写范字各三次。

五.作业:

找出一段范文中的笔画变化特点,并临摹二次。

第二节钢笔行书的特点

(二)

教学目标:

了解行书笔画的变化规律,掌握行书的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行书的特点

教学难点:

变化规律

二.行书的特点

(二)

笔顺变化:

行书笔顺大部分遵循楷书笔顺规则,但为了书写便捷,常借用行草写法,如:

米中海半

米中海半

体势变化

(1)一字有多种写法

“花”字(草头)可写成:

打破楷书方正的束缚,以“斜而不倒”、“奇”取胜

应举念中

简化字形

府能终雪照

五.学习行书应注意的问题

2.要摹后临摹,描红进步最快;万事开头难,掌握了基本写法后就容易了.

3.不宜过分强调和滥用行书用笔特点如牵丝过多则乱如蛛网,结体过险过奇则“怪”,功力不逮反而弄巧成拙。

4.学行书宜从部首开始如

总结

在范段中找出以上结构特点的字各数个.

课后记

第三节钢笔行书用笔技巧

教学目标:

了解行书用笔技巧的原则,掌握几种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

几种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

几种常用方法

笔画运行:

起笔同楷书,收笔有时有附钩,如

横竖撇捺点提

注意轻重,快慢.

板演:

(学生练习以下笔法二十分钟):

提笔,按笔:

翻笔,折笔:

侧笔:

侧锋用笔.

涩笔:

游笔:

牵丝

掠笔:

叠笔:

三.总结

作业

教学目标:

学会各种点的写法,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点的运笔

下笔轻,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收笔出锋与下笔呼应:

京方永房初

启右点

小示宗六共集

长点

大人之是走长

竖三点

江沙清形颜

5.横三点

6.上下点

凉冷冬尽病

左右点

花兰英单首学生练习20分钟

总结

作业

课后记

教学目标:

学会各种横,竖的写法,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横,竖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一.引入

1.短横

注意上仰或下俯.

2.启下横

出现附钩.

3.启上横

古大发友者李

向上出现附钩.

练习:

每种笔画,范字各五次.

三.竖的用笔

4.悬针竖

垂露竖

怀陈林巾平年

短竖

学生练习各五次.

课后记

笫六节撇的运笔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一.引入

第七节捺的运笔

教学目标:

学会各种捺的写法,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捺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一.引入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每天30字.

课后记

钩挑的运笔

教学目标:

学会各种钩,挑的写法,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钩,挑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一.引入

二.授新

匕范字:

儿兄地化光

弋范字:

找战我戏成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记

第九节偏旁的写法

(一)

教学目标:

学会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旁,树心旁的写法,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各种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旁,树心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范字的写法

一.引入

偏旁是汉字构成的半成品,掌握一种偏旁的写法,往往能写出同旁的多个字.

1.单人旁亻撇长而直,回锋向上,至中部写竖,收笔出锋.范字:

任何他们作信

2.双人旁彳下撇接上撇中部.

范字:

很往行得彼

3.三点水旁氵下二点相连,收笔出锋.

范字:

江河沙浪海

4.树心旁忄先写两点,再写竖.

范字:

怀怕惊性情

学生练习.

总结

课后记

第十一节“门”字框的写法

教学目标:

了解门字框写法要领,学会范字的写法。

重点:

结构要点

难点:

范字写法

三、学生练习:

每字三次。

板演评比。

五、难点:

外方,内部笔画松紧适度。

六、总结:

七、作业:

每字五次。

第十二节走之底、走字旁、包字头的写法

教学目标:

了解以上偏旁的写法,范字结构特点,学会范字的写法。

重点:

偏旁写法、整字的搭配。

难点:

范字书写。

二、走字旁“走”:

楷书七笔,行书只用两笔。

第一笔写短横,翻笔向左上写短竖,第二笔写长一点的横撇,接着写反捺。

第二种写法:

第一笔同上,连写横、竖,第二笔写横、竖提、撇、平捺。

如:

赵、赴ⅱ赳、起、越、超。

三、包字头“勹”:

下笔写短撇,收笔回锋顺势写横折钩,一笔写成。

如:

匀、勾、句、勿、旬、甸、匈。

四、难点、要点

“辶”底的字上部应写成梯形“”。

“勹”字底的写应为“匈”

错误写法:

五、学生练习:

(穿插)

六、总结

七、作业:

每字五次

第十三节“三框”的写法

教学目标:

了解三框儿、画字框、同字框的写法,学会范字的结构要领。

重点:

偏旁写法,范字结构要领

难点:

范字写法

三框儿“匚”:

楷书两笔,行书大都用一笔。

下笔竖折,收笔时往左下引带出钩,代替了右边的短竖。

二、画字框“凵”:

楷书两笔,行书大都用一笔。

下笔写竖折,收笔时往左下引带出钩,代替了右边的短竖。

如:

山、画、凶、函、击、幽、齿。

三、同字框“冂”:

写江同楷书,只是折处要写得稍圆转一些。

如:

冈、网、内、肉、周

四、难点分析:

“匚”要写成下底略宽的直角梯形,内部要饱满。

五、学生练习,板演讲评。

六、总结

七、作业:

每字五次。

第十四节钢笔行书的结构方法

(一)

教学目标:

理解结构的重心法则,并能应用于范字。

教学重点:

重心法则

教学难点:

法则的应用

一、引入

行书作为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独立的字体,其结构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我们知道行书是楷书的流动,是楷书的快写,特别是行楷书,从字形上看基本接近楷书,只是由于简化了部首和加快了书写速度,笔画的运行轨道、部首的位置及结构比例较之楷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还没有像草书那样“出格”。

因此,从总体上看,行书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