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施组124.docx
《实施性施组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性施组124.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性施组124
第一章编制原则3
1.1编制依据3
1.2编制原则3
第二章工程概况1
2.1工程范围1
2.2设计简介3
2.3工程环境7
2.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8
第三章施工部署9
3.1部署原则9
3.2施工总体部署9
3.3项目部组织机构10
3.4总体施工方案10
3.5施工组织协调12
第四章工程特点、重难点及对策15
4.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确保施工时自身及道路的安全15
4.2隧道下穿多条地下管线,确保管线安全15
4.3与既有电力隧道相接,确保既有隧道安全16
4.4L2线隧道起点处埋深浅,确保施工时自身及上方管线的安全17
第五章施工方法23
5.1竖井施工23
5.2隧道施工26
第六章主要施工工艺36
6.1超前支护技术36
6.2钢格栅施工36
6.3喷射砼施工37
6.4背后注浆施工39
6.5钢筋工程42
6.6砼工程44
第七章防水施工49
7.1防水标准及体系49
7.2结构防水施工49
第八章监测方案及测量方案55
8.1监测方案55
8.2测量方案60
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措施66
9.1施工进度计划66
9.2工期保证措施67
第十章劳动力计划及管理措施70
10.1劳动力计划70
10.2管理措施70
第十一章施工机械使用计划72
11.1施工机械使用计划72
11.2机械设备保障措施72
第十二章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76
12.1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76
12.2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88
12.3文明施工、环保体系及措施104
第十三章施工应急预案115
13.1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15
13.2专项应急措施115
第十四章冬季施工措施120
14.1冬期施工准备120
14.2冬施技术措施120
第一章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3569”电力增容项目110KV送电工程施工标招标文件及施工图。
(2)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
北京地区电力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电力电缆隧道设计规程》(DL/T5484-2013)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101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北京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
(3)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规性文件。
(4)我集团公司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
(5)我单位在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6)现场踏勘所掌握的环境资料。
1.2编制原则
(1)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既有路面的结构安全和既有路面的正常运行。
(2)要在施工中特别强调时空效应的影响,合理加快施工进度,及时支护、及时量测、及时反馈、及时修正,必须突出一个快字。
另外,控制沉降的关键是提高初支的刚度和加强注浆措施,应在施工中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工艺。
(3)加强下穿路面监控量测,施工中根据监控量测值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和补偿注浆,确保满足路面沉降标准要求,将对路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4)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创优。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
根据本工程电缆敷设需求,新建本工程电缆隧道L1、L2线。
新建隧道L1线起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卫生填埋场南街与上庄路交汇处的三通井,需破口现状井室向西接入隧道。
隧道先穿越上庄路后,沿上庄路规划永中以西22.5m折向北,至永丰南环路北侧折向东,接入路口三通井。
隧道采用2.0×2.3m单孔暗挖电力隧道,隧道全长约552.818m。
新建隧道L2线起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永丰路上,皇后店110KV变电站西南侧。
隧道需破口现状隧道,后折向北,穿越永丰北环路后折向东,至部队大院内,与现状四通井相接。
隧道采用2.0×2.3m单孔暗挖电力隧道,隧道全长约146.935m。
本工程共有2处于现状电力管沟相接,共设置6座检查井和2座通风亭,其中φ5.2m三通井1座、φ4.0m直线井5座。
施工总平面如图2-1所示
`
2-1工程范围示意图
2.2设计简介
2.2.1隧道
本工程隧道设计最大纵坡33.37%,最小纵坡0.63%。
隧道L1、L2均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断面为净空2.00×2.30m(宽×高)拱顶直墙复合式衬砌结构。
隧道初衬结构为250mm厚C20喷射混凝土+钢格栅+连接筋+钢筋网。
二衬结构顶、底板及侧墙为250mmmm厚的C40模筑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P8。
隧道初衬与二衬之间防水层采用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不小于600g/m2。
隧道结构完成后在隧道内施做人行步道并安装电缆支架及光缆槽盒。
横断面形式见图2-1,隧道结构参数见表2-2。
图2-2电力隧道断面图单位:
(mm)
表2-1电力隧道结构参数表
项目
材料及规格
布设方法、结构尺寸
备注
初
期
支
护
全断面注浆
Ф48×3.5mm钢管
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在隧道开挖轮廓线外1.5m范围内,注浆量6m3/m
所有隧道断面
钢筋网
φ6,100×100mm
双层满铺
所有隧道断面
格栅钢架
Ф18、Ф12
隧道格栅间距均为0.5m
所有隧道断面
连接筋
Ф20螺纹钢
环向间距1m,内外双层呈梅花型布置
所有隧道断面
喷射混凝土
C20网喷混凝土
厚0.25m
所有隧道断面
防水层
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
满铺
所有隧道断面
二衬
C40模筑防水混凝土,P6、P8
厚0.25m
所有隧道断面
2.2.2竖井
本工程共设置6座检查井,其中φ5.2m三通井1座、φ4.0m直线井5座,在L1线3#及L2线2#检查井处设置2座通风亭,各检查井均作为暗挖隧道的施工竖井。
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复合式衬砌结构,初衬为0.25m厚C20喷砼+钢格栅+钢筋网,二衬为模筑钢筋砼,底板、侧墙、顶板厚分别为0.5m、0.25m、0.35m。
检查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在顶板设有Ф800的人孔兼下料孔。
检查井内设置有爬梯、休息平台、人孔井筒、井盖等。
检查井结构参数见表2-2,检查井尺寸见表2-3,横断面形式见图2-3。
表2-2检查井结构参数表
项目
材料及规格
布设方法、结构尺寸
初
期
支护
加固锚杆
2.5m长Ф32钢管改性水玻璃浆液
水平间距1m,竖向每两榀布设一环,上下错开
钢筋网
双层φ6,100mm×100mm
满铺
格栅钢架
Ф18、Ф12
竖井间距0.6m
连接筋
Ф20螺纹钢
环向间距1m,内外双层呈梅花型布置
喷射混凝土
C20网喷混凝土
厚0.25m
防水层
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
满铺
二次衬砌
C40模筑防水混凝土,P6、P8
厚0.50m、0.25m、0.35m。
图2-3电力检查井断面图单位:
(mm)
表2.3检查井尺寸表
序号
竖井编号
平面尺寸
深度
备注
1
L1线1#竖井
φ4.0mm
11.20m
直线井
2
L1线2#竖井
φ4.0mm
11.10m
直线井
3
L1线3#竖井
φ4.0m
10.65m
直线井
4
L1线4#竖井
φ4.0m
11.05m
直线井
5
L2线1#竖井
φ5.2m
4.15m
三通井
6
L2线2#竖井
φ4.0m
12.2m
直线井
2.2.3防水设计
共设置三道防水防线,一是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8%(重量比)的FS-P型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剂;二是初期支护与二衬结构间铺设不小于600g/m2的聚乙烯丙纶双面复合防水卷材;三是采用自防水混凝土浇筑二衬。
二衬混凝土抗渗等级根据隧道埋置深度确定,隧道埋置深度<10m时为P6;10m<埋置深度时为P8。
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止水,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
2.2.4监控量测
对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地表沉降、临近建(构)筑物沉降、与隧道距离较近的重要地下管线变形等项目进行监控量测。
地表沉降点量测断面间距10m,拱顶下沉量测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与地表沉降监测在同一量测断面上进行。
监测项目、频率及方法按表2.4实施。
表2.4隧道监控量测频率
序号
量测项目
方法及工具
量测频率
允许值
1~15天
16~30天
30~90天
1
地质及支护观察
观察,描绘
每次开挖后
2
洞周收敛
收敛计
1次/天
1次/1天
1次/周
按设计确定
3
顶板下沉
水准仪、水准尺、钢尺
4
底板隆起
水准仪、水准尺、钢尺
5
地表沉降
水准仪、水准尺
一般30mm
6
管线沉降
水准仪、水准尺
参考产权单位规定制定
7
临近建筑物沉降
水准仪、水准尺
2.3工程环境
2.3.1周边建(构)筑物
本工程所处位置地面交通流量较大,且地下管线众多。
L1线沿上庄路由南向北布置,先后两次穿越上庄路。
L2线沿永丰路由南向北布置,穿越永丰北环路。
2.3.2地下管线
隧道所处位置地下管线众多,隧道施工需下穿电力、电信、雨水、污水、燃气、上水、热力等多条现况地下管线。
名称(mm)
管线高程
距电力隧道结构顶、底面距离
Φ1600上水管线
管顶底标高43.58m
距离L1线结构顶面2.74m
Φ500燃气管线
管顶标高45.41m
距离L1线结构顶面4.7m
照明电缆
埋深小于1m
距离L2线结构顶面小于1m
通讯光缆井
管顶标高42.75m
距离L2线结构顶面6.1m
Φ500燃气管线
管顶标高42.25m
距离L2线结构顶面5.6m
Φ355上水管线
管顶标高41.05m
距离L2线结构顶面5.65m
Φ1000雨水管线
管顶标高41.85m
距离L2线结构顶面7.1m
Φ1000污水管线
管顶标高35.7m
距离结构顶面1.86m
Φ400上水管线
管顶标高42.84m
距离结构顶面9.2m
2.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4.1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场地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平原地区,该场地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L1线为45.85~46.90m、L2线为43.40~44.20m。
隧道涉及的地层主要有:
有机质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③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1层,隧道洞身大部分处于新近沉积土中,自稳时间短暂且易于坍塌。
地质、水位剖面图详见图2-4。
2.4.2工程水位条件
本次勘察(2016年9月),在钻孔中实测到1层地下水。
L1线地下水水位标高为41.38~42.32m(埋深4.10~5.60m),L2线地下水水位标高为38.56~39.36m(埋深4.50~5.40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2.4.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对工程的影响评价
工程隧道开挖范围内存在砂质粉土②层和重粉质粘土②1层,围岩分级Ⅵ级,土体的稳定性差。
且上部含有1层地下水。
故暗挖法施工时应采取全断帷幕面注浆等措施防止突发性的涌砂、坍塌等不良地质问题。
图2-4地质、水位剖面图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部署原则
本工程实施项目法管理,以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进行质量、安全、环境控制,以计划网络技术进行工期控制,实施动态管理,全面实现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目标。
3.2施工总体部署
3.2.1指导思想:
本工程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
以质量为中心,以隧道施工为重点,把握难点,文明、优质、高效地建好电力管道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2.2成立施工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部。
人员岗位明确,职责清楚,建立联系责任制。
项目经理要全过程盯岗,施工安排占满空间,占满时间。
3.2.3要深入学习设计图纸,熟悉工程相互联系,制定周密部署,严肃施工计划。
提前制定好各项技术措施,明确质量目标,并认真贯彻执行,加强技术管理。
3.2.4现场拆迁、拆改方案,水电源和现场平面布置,施工导行方案要在工程开工之前制定完毕,并取得有关部门的同意,关键部位必须服从和保证施工要求,同时做好各方面协调配合工作,为施工创造条件。
3.2.5充分重视文明施工,强化环保意识,制定有关细则,施工区域采取封闭式施工,设立标准整齐的围挡。
在工地大门,重要地段,路口明显处设置统一标志牌和安全设施。
3.2.6为保证本工程工期计划和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的,组织暗挖施工专业队、钢筋施工专业队、模板施工专业队、混凝土施工专业队、焊接专业队。
在项目经理的直接指挥,统一领导下,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3.2.7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根据工程的特点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1)主体工程与防护工程同步施工;
(2)土建结构与附属设施同步施工;
(3)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工作同步;
(4)工程进度与竣工资料同步实施。
3.3项目部组织机构
办
公
室
刘付莹
预
算
部
张冬兰
财
务
部
昝晓燕
项目副经理
聂永臣
主任工程师
郭德勇
项目经理:
杨占猛
安全部
何其新
工
程
部
陈凌旭
材
料
部
张德民
劳
人
部
赵纳新
质
量
部
赵雪松
技
术
部
徐子鹏
各专业施工队
3.4总体施工方案
3.4.1施工节段的划分
每座竖井均作为隧道施工的提升口,每个竖井分1~2个工作面同时施工。
整个工程组织一个作业队作业。
3.4.2施工顺序
按照“大平行,小流水”原则组织施工,工序具体施工顺序见图3-2。
占地围挡
竖井钢梯、钢平台和井盖施工
图3-2隧道施工顺序图
各重点工序说明如下:
(1)竖井施工:
首先进行竖井开挖及初支结构施工,安装竖井提升设备。
(2)隧道开挖及初支:
竖井施工完毕,先进行大里程马头门破除,大里程正洞施工进入15m以上后,再进行小里程马头门破除和正洞的开挖,同时进行两个工作面施工。
(3)隧道二衬施工:
两侧隧道贯通后,开始进行二衬作业。
隧道二衬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板,隧道中部向竖井口衬砌,衬砌前作好电缆支架预埋件的安装。
(4)竖井二衬施工:
由下而上分段进行竖井二衬施工。
(5)附属工程施工:
主要含人行步道、电缆支架、竖井钢平台和钢梯以及竖井井盖的施工。
附属工程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及时预埋、主体结构完成后统一施作。
3.4.3总体施工方法
3.4.3.1竖井施工
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井身为人工分块对称开挖;喷砼采用潮喷工艺;二衬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满堂红脚手架;砼浇注采用泵送法;竖井提升采用龙门架式起吊设备,配置1~2台10T快速电动葫芦。
竖井二衬由下向上进行施工,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满堂红脚手架,砼浇注采用泵送法。
3.4.3.2马头门施工
马头门施工待竖井封底完成后搭操作架子进行施工,为保证马头门的施工安全,破除前在井壁上放出马头门轮廓线,在马头门拱部外侧打设Ф32小导管并注浆,马头门处密排三榀格栅。
3.4.3.3电力隧道施工
新建电力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施工由竖井方向向既有电力隧道方向进行。
先进行全断面注浆加固后再开挖,开挖采用人工开挖一次成型;运输采用无轨运输;喷砼采用潮喷工艺;二衬采用组合定型钢模+满堂红脚手架;砼浇注采用泵送法。
每座施工竖井配1台10t快速电动葫芦、吊桶容量2.0m³。
通道洞内运输采用人工运送。
洞内通风采用1台大功率轴流风机完成,风机放于地面上,距离竖井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竖井内布置1根Φ800mm镀锌风管,延伸至隧道作业面供正洞通风。
3.5施工组织协调
3.5.1与业主的配合
(1)积极配合业主与电缆运营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管线产权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争取按期开工,确保施工过程顺利。
(2)积极配合业主各项工作,工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向业主汇报;
(3)努力寻求新工艺、新方法,在满足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费用,以节约投资。
3.5.2与设计单位的配合
(1)我单位中标后,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贯彻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本工程设计意图和工程的重点及难点。
(2)审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汇报,并向设计人员征求意见,经设计、业主、监理人员同意办理设计变更后方可进行施工。
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施工,未经设计单位同意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3)积极邀请设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关键部位的技术方案讨论审定会,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把设计思想贯穿于实际施工工程中。
3.5.3与监理单位的配合
(1)充分配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信息管理职能,做好基础工作。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进行质量管理。
在班组自检和安质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3)贯彻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
所有进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等均按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质保书及进场报验单,请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关,审核生产单位的资质、信誉、北京市准用证等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
(4)分部、分项检查工序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确保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展开工作。
3.5.4与市政管线等单位的协调
1)施工前对隧道线路周遍各种市政管线认真进行物探,确定其走向、规格、材料、所属的市政单位。
2)协助业主与所属单位联系,签订配合协议。
3)按照业主、所属市政单位要求,报送管线改移、拆除、保护等方案。
经业主、市政管理部门认可后进行施工。
3.5.5与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协调
(1)为保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施工过程中尽量降低施工噪音,减少对群众生活影响,与居民搞好关系。
(2)办公室负责群众来访接待,解决施工给居民带来的困难。
第四章工程特点、重难点及对策
4.1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差,确保施工时自身及道路的安全
4.1.1重难点分析
工程隧道开挖范围内存在砂质粉土②层和重粉质粘土②1层,围岩分级Ⅵ级,土体的稳定性差。
且上部含有1层地下水,因此,如何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自身及上方道路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成为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4.1.2施工对策
(1)隧道开挖前采用全断面注浆的方式超前加固既有结构下方地层,注浆时根据结构与隧道的位置关系,调整注浆管长度、角度及注浆压力,土体加固后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隧道开挖。
(2)开挖方法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间距离控制在3m左右,做到隧道快速封闭成环。
(3)施工时可根据沉降观测情况缩小开挖步距,减小格栅间距,初期支护成形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
(4)根据监测情况可适当缩小开挖步距,格栅密排,必要时利用预留注浆管对隧道下方土体进行补充注浆。
4.2隧道下穿多条地下管线,确保管线安全
4.2.1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隧道上方存在多条市政管线,施工过程中确保管线安全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所在。
4.2.2施工对策
(1)施工前与管线的产权和管理单位联系,确定管线的施工管理标准,首先由技术主管及技术员调查摸排清楚地下管线,并由技术主管根据管线调查结果绘制地下管线所处位置平面图,并向作业队长进行技术交底,然后由作业队在施工前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保护处理,并通知管线产权单位来人进行现场监护。
(2)对需要改迁与拆除的管线进行改迁和拆除,需要进行预加固的管线进行预加固。
并设置预警范围。
(3)施工中如遇到未调查到的地下管线由技术主管及时联系产权单位委派专人进行现场监护,确保管道安全。
作业队长负责对所管辖的施工影响区域内已知的管线进行标识,告知作业人员,如何防护,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隧道开挖前采用全断面注浆的方式超前加固管线下方地层,注浆时根据管线与隧道的位置关系,调整注浆管长度、角度及注浆压力,土体加固后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隧道开挖。
(5)下穿管线时为防止格栅承载下沉,钢格栅下端设在稳固地层上,或设在混凝土垫块上。
下穿管线时可根据沉降观测情况缩小开挖步距,减小格栅间距,初期支护成形后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必要时利用预留注浆管对隧道下方土体进行补充注浆。
(6)建立预警机制,做好应急预案。
制定详细的阶段性和地下管线保护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预演练,在发生异常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护地下管线的安全。
4.3与既有电力隧道相接,确保既有隧道安全
4.3.1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新建电缆隧道L1、L2线接入,L2起点井需与既有电力隧道接口,如何确保隧道相接时既有电力隧道接驳安全,是本工程的重难点所在。
4.3.2施工对策
(1)施工前查明是否有现状运行电缆,如果有现状运行电缆,请产权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现状运电缆进行保护;
(2)破除既有电力隧道采用分侧分块的方法进行施工,防止因破除面积过大引起既有电力隧道结构变形。
(3)动火作业前在保护结构上方铺设防火毯,在施工现场配备水源,割除时委派专人看护。
4.3.3施工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1既有隧道破除施工:
隧道防水施工完毕后,进行既有隧道的破除施工;施工时工人手持水钻进行切孔,切孔600mm*600mm成块去除。
破除方向从既有隧道向新建隧道施工,向东侧后西侧施工。
2.隧道初支连接施工:
隧道破除施工完毕后,进行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初支连接施工;新建隧道钢格栅与既有隧道破除中预留的初支钢筋延新建隧道初支轮廓线进行焊接,并在接口处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后方可进行混凝土封闭。
3隧道防水连接施工:
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接口处防水施工,在接口处结构破除施工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既有隧道的防水卷材;新建隧道防水提前4米处施工双层防水层,接口处新建施工防水内、外双层链接既有防水层,并进行4层折叠压实(每层10cm),接口处接口防水按照变形缝处理。
4.隧道二衬连接施工:
隧道防水施工完毕后,进行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二衬连接施工;新建隧道钢筋与既有隧道破除中预留的二衬钢筋延新建隧道二衬轮廓线进行焊接;并采用30mm聚苯板作混凝土分界板,待隧道混凝土结构施作完成后,再将缝中的聚苯板剔成宽30mm,深65mm的缝,然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嵌缝深30mm,待聚合物水泥砂浆干硬后,在缝中嵌入双组份聚硫橡胶,外侧用焦油聚氨酯进行止水。
施工注意事项
1.隧道内原有设施拆除过程中应及时清运,不得将拆除垃圾遗留在竖井及隧道内。
2.拆除过程中不得使用破坏力较强或较大的大锤等器具,避免造成对电缆及电缆保护框架的整体损伤。
3.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过程中可适当增加其它保护措施。
4.4L2线隧道起点处埋深浅,确保施工时自身及上方管线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