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40464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和复习资料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整理

班级:

姓名: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

理解熟记内容:

1.相对的方向:

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

2.地图上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实际方向:

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4.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

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5.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以出发点为基准,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时还要说明路程有多远。

6.绘制简单示意图:

先确定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

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用箭头“↑”标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选取哪个物体作参照物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不一样。

巩固练习:

1.填写八个方位(左图)。

 

2.20路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是(右上):

(1)先向()行驶()站到新新小区,再向( )行驶( )站到菜场,再向(  )行驶( )站到体育馆。

(2)从机场到南园的行驶路线是:

向(  )行驶( )站到百货商店,再向( )行驶()站到菜场,再向(  )行驶( )站到南园。

3.操场在教学楼的东北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

4.早晨,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5.小明站在阳台上面向东方,她向左转,面向()方。

6.早晨上学,芳芳出家门,太阳在背后,家的大门对着()面。

7.芳芳坐公交车上学,她看到太阳在她的右边,公共汽车开向()方向。

学习评价: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理解熟记内容:

1.笔算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

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

4舍5入法。

除法估算:

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近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巩固练习:

1.605÷7的商是()位数,605÷4的商是()位数。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9550×()﹤32080×()﹤238

3.□08÷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

4.0×8=()0÷8()。

0+0=()0+8=()

5.根据关系填数:

150×4=()()×4=600150×()=600

6.4800÷6,商的末尾有()个0;3000÷6商的末尾有()个0。

7.直接写得数。

25×2=25×4=25×8=50×2=50×4=50×8=50×10=

68÷4=70÷5=680÷4=180÷3=480÷3=9000÷3=1800÷3=

350÷5=4500÷5=91÷7=280÷2=0÷180=802÷2=320÷8=

8.估算。

71÷8≈323÷4≈359÷6≈103÷2≈138÷7≈78÷4≈

587÷3≈238÷6≈876÷3≈417÷6≈453÷5≈890÷9≈417÷60≈351÷5≈448÷5≈389÷5≈89÷9≈323÷3≈

249÷5≈459÷50≈725÷9≈

9.列竖式计算(42题)。

1)306÷3=517÷5=783÷6=420÷3=967÷9=209÷3=2)676÷4=816÷4=648÷8=546÷5=774÷8=508÷2=3)370÷5=900÷5=392÷4=203÷9=770÷5=696÷2=4)882÷4=809÷8=820÷3=630÷6=458÷4=833÷8=

5)865÷5=984÷8= 437÷3=405÷9=462÷3=780÷4=6)729÷9=624÷6=287÷7= 448÷2=  217÷7=  306÷6=

7)505÷5=102÷6=950÷5=399÷7=812÷4=816÷4=

10.解决问题

1)公园运来180盘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盘?

 

2)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

 

3)学校买回6梱书,每梱40本,把这些平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图书多少本?

 

4)一年有365天,一个星期有7天,一年有多少个星期?

还剩几天?

 

5)我们学校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每辆车准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6)一批零件,张师傅平均每天加工40个,6天可加工完。

若要5天加工完,平均每天加工多少个?

 

7)小红4分钟打字168个。

小明2分钟打字90个。

谁打字打得快?

8)一只啄木鸟3天能吃93只害虫。

一个月(30天)它能吃多少条害虫?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理解熟记内容:

理解复式统计表是由单式统计表复合而成的,结合生活理解表头项目表达的意思。

在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数据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问题通常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有什么建议?

等简单问题。

(题目类型参照书本36~40页)

巩固练习:

1.根据下面统计表完成填空题

某校三

(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如下表:

(每人限选一种)

1.全班有(     )人。

2.全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

3.喜欢吃青菜的男生比女生多(    )人。

4.这个班男生比女生多(     )人。

5.喜欢吃黄瓜的人数比喜欢吃西红柿的少(     )人。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理解熟记内容:

1.笔算乘法法则:

两位数乘两位数在笔算时,首先要相同数位对齐,用下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依次去乘上面因数的个位数和十位数,将所得的积相加。

(遇到进位乘法时,那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笔算要注意竖式的格式。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验算: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4.乘除法的估算:

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

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巩固练习: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3、27的30倍是(),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者()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7、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

9.直接写出得数。

1)5×19=17×2=19×2=10×14=12×30=9×200=

2)3×500=220×4=3×500=360×0=70×90=20×90=3)50×80=25×40=3×10=80×40=18×5=40×60=

4)13×4=25×20=160×4=16×6=10×40=12×50=

5)32×30=25×4=15×6=12×40=16×60=500×3=6)0×930=27×30=11×70=30×40=5×19=17×2=7)19×2=10×14=12×30=9×200=3×500=220×4=8)3×500=360×0=70×90=20×90=50×80=25×40=

10.估算。

89×30≈32×48≈43×22≈52×68≈65×11≈76×11≈

27×19≈45×19≈53×21≈84×21≈38×21≈35×21≈

11.列竖式计算。

1)54×63=25×38=36×19=19×47=23×34=36×55=2)32×68=63×36=26×38=56×79=64×28=32×13=

3)27×56=43×58=25×17=63×72=115×8=94×25=

4)42×38=65×83=46×58=   46×22= 23×37= 76×15=

5)87×19=51×16=78×22= 63×43=42×53=43×36=6)15×82=79×97= 28×32=54×25=48×61=39×42=7)19×64=48×63=  82×16=   45×93=79×29=66×65=

12.解决问题。

1.)张兰从家到学校要用25分钟,她每分钟走74米,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2.)有163名同学乘3辆车旅游,前两辆车每车坐54人,第三辆车坐多少人?

 

3.)学校的礼堂最后一个座位18排25号,我们学校共有436人,这些座位够坐吗?

 

4.)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0米,宽是长的一半。

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商店运时20筐橘子,平均每筐重40千克,如果每千克橘子售价2元,这些橘子共值多少钱?

 

6.)一个商店运进15箱花瓶,每箱有6个,每个花瓶售价8元。

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7.)佳佳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里到学校走了15分钟,佳佳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米?

 

学习评价:

第五单元:

面积

理解熟记内容:

1.面积的意义: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 宽=面积÷长

6.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7.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 

8.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9.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0.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1.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注:

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地面面积,(如:

学校面积、课室面积、草坪面积、房间面积)等一般情况下填多用平方米。

注意: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巩固练习:

1.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身高13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课桌面的面积约是42();课室高3.2();我们学校占地5000()。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周长是()。

3.长方形,填表:

周长

面积

6厘米

4厘米

8分米

24分米

8米

96平方米

4.正方形,填表:

边长

周长

面积

4厘米

24分米

25平方米

5.下面每个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请你分别画出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6.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0米,宽是长的一半。

这块菜地的周长是多少?

它的面积是多少?

 

2)有一块正方形地砖,周长是24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

墙上有一块黑板,长是3米,宽是1米。

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

洒水车行驶8分钟,能给地面上洒水多少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20米,宽60米,小明每天沿着操场跑3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6)有一块长8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木板,如果在它的一端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铁板面积是多少?

 

7)有一个长方形的蓄水池,长8米,宽5米。

在池底上面铺上边长为2分米的地板砖,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8)有一块长20米,宽15米的草莓地。

平均每平方米可以收草莓8千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草莓多少千克?

 

9)一块正方形菜地,一边靠墙,其他三边围篱笆,篱笆长105米,这块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六单元:

年、月、日

理解熟记内容:

(一)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

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11都是30天,只有2月有变化。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

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最近的闰年:

2000、2004、2008、2012、2016、2020。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

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

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

到2017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

用2017-1949=68周年

(二)24时计时法部分

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

4.求经过的时间。

如:

一辆汽车上午8:

20出发,到下午5:

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

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

把下午5:

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

50+12=17:

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1)如:

火车11:

00出发,21:

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小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

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

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2)再如:

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

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

5+8=13(时)。

3)又如:

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6.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经过的天数。

例如:

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

(30-12+1=19天)

7.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

如:

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

再如:

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巩固练习: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8时();下午2时()

晚上8:

30时();早晨7时()

2.根据下图提供的参考:

请你制作一张2012年2月份的日历表。

(2012年1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3.据下面的列车时刻表填空:

车次

站名

开车时刻

站名

到达时刻

Z12

沈阳北

7:

00

石家庄

当天17:

35

T109

北京

19:

33

上海

第二天10:

45

(1)王叔叔从沈阳乘坐Z12次列车去石家庄,他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现要提前10分钟到车站,他最晚要在早上()时()分从家出发才不会误车。

(2)李明乘坐T109次列车回上海,火车正点到站,他下车15分钟后上出租车,23分钟后在家门口下车,此时是上午()时()分。

4.3年=()月60时=()日3平方米=()平方分米12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解决问题:

1)一场足球赛,从15:

30开始,到17:

15结束,比赛进行了多少分钟?

 

2)小方早上7:

30到学校,上午12:

00回家,下午2:

00又到学校,直到17:

30放学回家,小方一天在学校多少小时?

 

3)广州到杭州的高铁线路长1200千米,张先生坐上午7:

40的高铁从广州出发,下午1:

40到达杭州。

高铁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习评价: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理解熟记内容:

小数的意义:

1.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这样一份0.1来表示,几份就是零点几。

2.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单位是1/10米,也是0.1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0.3米。

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用元作单位是1/10元,也就是0.1元。

3份就是3米、3/10元、0.3元。

3.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类推。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

4.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

注意:

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巩固练习:

1.像6.3、5.9这样的数叫做(),“.”叫做()。

2.1元是10角,7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元。

3.20厘米是

米,还可以写成()米。

4.小李的身高是1米7分米,写成小数是()米。

5.把0.7、1.27、1.3、0.8从大到小排列是:

()>()>()>()

6.在○里填上“>”“<”或“=”。

0.8○0.70.12○0.210.45○0.35

2.4○0.080.08○0.182.05○0.52

7.看图填上合适的分数和小数

 

8.列竖式计算(21题)。

5.5-4.7=6.6+2.6=6.4-2.8=1-0.5=0.3+0.6=1.5+0.9=3.2-1.5=5.3+2.7=2.7+2.3=10.8-2.8=7.2-3.2=4.8+7.7=5-1.8=12.4+3.6=9.4+6.4=5.6-3.2=  8.6-2.4=7.3-1.6=1.5+1.5=3.4-3=9.8-4.2=

9.解决问题。

1)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商品便宜了多少钱?

原价:

62.8元

现价:

50.5元

原价:

8.4元

现价:

6.5元

 

2.)琦琦买了一本《格林童话》,花了8.3元;又买了一天《小小少年》,花了9.5元。

小亮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她付给阿姨20元,够钱吗?

3)下表是王星和他爸爸订做衣服用布的米数。

上衣

裤子

合计

爸爸

2.6米

1.4米

王星

1.9米

0.9米

(1)请把表格填完整。

(2)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解答出来

 

学习评价:

 

机动练习

一.脱式计算。

(法则: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数)

(1)68+24×40125÷5×3978÷3÷5125×8+231

 

(2)576÷3÷417×34-27885×(28+32)(601-246)÷5

 

(3)439+46×7248÷4×1867×(96÷6)25×17-120

 

(4)268+29×65(450-175)÷5315-345÷3574÷(125-118)

 

(5)948-13×5217×36÷3560-12×24375÷5×24 

 

(6)52×7+168255-2×6723+9÷36×8+154

 

(7)243-56÷845+55÷590÷5×3125-25×2

 

(8)10÷10×3099+3×051-4×6300÷2÷5

 

(9)420÷2×8  750-(70+80)439+46×7570÷5-76

 

三.填空题。

1.根据所给的算式填上合适的问题。

新华书店运来30包《小学生天地》杂志,每包35本,每本5元。

1)30×35表示:

()

2)35×5表示:

()

3)30×35×5表示:

()

2.课外小组14:

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把下面每一组算合合并为一个综合算式.

1)2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