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85322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12 第一课时 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 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地理12第一课时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前言

地理在文科中属于较为理科的科目,需要一定的逻辑理解,同时也需要刻苦的死记硬背。

所以合适的学习课件对大学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第1章第2节第1课时

一、选择题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据此完成1~2题。

1.地理信息技术包括(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DP ⑤GN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2.能体现地理信息技术大众化应用趋势的是(  )

①GPS汽车导航 ②空间信息网站 ③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 ④国土资源管理 ⑤航天测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③⑤

解析:

 第1题,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环境、网络技术等。

第2题,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主要表现为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1.A 2.A

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入普通人的生活。

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  )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D.电子通信技术

4.GPS是进行野外考察与探险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  )

A.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B.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C.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地形D.随时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水文状况

5.地理信息系统的简要程序是(  )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解析:

 第3题,遥感技术应用的关键是靠安装在航空或航天器上的传感器,接收目标物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

第4题,GPS具有定位功能,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坐标。

第5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的工作首先要录入信息数据,对此信息数据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进行处理,形成数据库,按一定规划对所研究的局部进行分析(即空间分析),形成成果,然后以专业的图件、数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应用于其他研究。

答案:

 3.B 4.A 5.A

6.(2011·西安高二检测)北京时间2011年3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解析:

 作为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时间、速度等信息。

答案:

 D

(2011·试题调研)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8.根据图示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9.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的工作有(  )

①判断水体污染 ②判断人口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

 第7题,可直接从图中找出健康植物和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曲线的交点,向横坐标作垂线,可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的波段大致是0.60~0.80微米,结合下面的光谱波段图,很容易确定正确选项。

第8题,图中反映的原理是植物的健康状况可通过遥感技术来判断,与③符合;粮食作物的产量高低也与作物的健康状况有关,所以④也正确。

第9题,题干给出的信息很重要,水体污染与否、城市大气质量状况均属于“地物的不同状况”,它们的反射率也不相同。

答案:

 7.D 8.B 9.D

(2011·青岛检测)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10~11题。

10.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11.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解析:

 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则需要用GPS技术。

答案:

 10.B 11.C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12~13题。

材料一 中国于2003年5月发射了“北斗一号”卫星的备份星,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

材料二 “战斧”式巡航导弹于1972年开始研制,1991年“海湾战争”中首次使用,是专门攻击陆地和海上重要目标的一种多用途、亚音速、全天候的巡航导弹。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下午13时19分,欧洲航天局的伽利略计划测试卫星“GIOVE—A”发射升空。

17时,卫星被送入24126千米高的轨道。

该系统为新一代民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预计2008年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营。

系统由30颗轨道卫星组成,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这个包括中国、印度等加入的项目,正式向美国的GPS系统发起挑战。

12.巡航导弹功能广,主要得益于(  )

A.IT技术B.RS技术

C.GIS技术D.GPS技术

13.“伽利略”计划的实施将有利于(  )

①军事侦察中的单兵作战 ②农作物的灾情预测 ③各种探险活动的开展 ④世界山脉高程的测定 ⑤各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发展规律模型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解析:

 第12题,巡航导弹之所以能够准确的命中目标,是因为其群用了GPS技术。

第13题,“伽利略”计划的实质是全球定位系统,选项中①③④都是运用了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农作物的灾情预测”为遥感的功能,“各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发展规律模型的建立”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答案:

 12.D 13.C

二、综合题

14.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材料二 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GPS)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

A.红外线B.可见光

C.紫外线D.X射线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1)题,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

(2)题,由图可读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在0.76微米到1.3微米之间,属红外线。

第(3)题,遥感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估产等。

答案:

 

(1)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C

(2)A

(3)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状况,如土壤湿度、作物水分含量、病虫害程度,进行作物估产,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等。

(合理即可)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材料二 截止到2010年,中国将建成覆盖全亚洲的北斗导航系统,这样将会呈现出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伽利略”齐聚太空的格局。

(1)摄取月面图像信号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试述这种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

(2)要想对月球进行精确“画像”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什么?

该技术主要有哪些优点?

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3)中国北斗、美国GPS等可提供哪些信息?

主要功能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以“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月面图像以及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为切入,考查了和3S技术有关的知识。

(1)题,摄取月面图像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可结合教材相应内容进行回答。

(2)题,GIS技术可以把卫星获取的有关月球资料进行分析,绘成三维月球图像,GIS具有图形化、可视化等优点,并可及时更新信息。

GIS作为地理信息的自动处理和分析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第(3)题,中国的北斗,美国的GPS均属于全球定位系统,故结合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回答即可。

答案:

 

(1)RS 原理:

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应用领域:

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2)GIS。

优点:

图形化、可视化并可及时更新信息。

主要功能: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3)可提供的信息:

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主要功能:

定位和导航。

后序: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高中功课众多,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准确把握地理知识,就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文以高中地理学科为主,对地理学习的方法以及技巧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提供借鉴。

1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技巧,通过预习我们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大概把握,了解主要内容以及知识难点,这样在课堂中就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重点关注。

预习的方法较多,通常情况下只要把握一种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下面就预习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1)目的预习法。

所谓目的预习法主要是指在预习前要设定一定目的,这是一种相对比较详细的预习方法,通常情况下可以把握这几个要点,通过预习把握该节知识的主旨,意义、作用、目的、问题、核心、技巧、运用。

简单来讲就是该文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又该怎么样对待。

这样不仅能够达到预习的目的,还能够通过预习自行把握知识,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基本就能够牢记。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理分区这一章节中,首先可以看下整章目录,中国在地理分区方面主要分为五个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因此,在预习前要先确定预习目标,本章讲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划分,又该怎么去区分各个区域等。

(2)问题预习法。

问题预习法主要是一种比较快速的预习方法,在高中学习中,我们的学习时间往往比较紧凑,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预习,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预习。

问题预习法就是在预习过程中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对能够明白的知识点简单概括,对不懂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注,并将其作为重点,在教师讲解中进行理解把握。

2把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地理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很多地理知识与我国实际生活密切相连,而且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可以见到,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把握好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践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才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

(1)文理兼容,把握规律。

高中地理是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拥有文科内容,还拥有理科知识,其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推理和计算,如在计算时间、地理位置、太阳角度、等值线等方面,都需要严谨的逻辑和推理能力,这些都是比较偏理科的知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以文科的方式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把握,还要用理科的方式对计算类地理知识点进行重点演练,通过习题练习来把握这些内容的计算规律和演变方式,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要对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进行把握,了解时差的计算方式,要对各种考核时差的题型进行了解,并进行练习,对这些题型做到胸有成竹。

(2)注重图文结合,提高记忆效率。

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图形,图形也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图形的学习,这也是解决地理知识的基本要求,在地理考试中很多问题都是以图形为基础的,如果不能识别图形,那么就无法解决问题。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将图形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图形对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以此提高记忆理解力。

例如,在学习洋流流向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世界地图,洋流分布图、气候分布图,这样才能够对洋流的流向以及成因进行综合把握,洋流不仅受海洋盐度、温度影响,还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只有把握综合因素,灵活运用,才能对洋流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此外,在学习温度带的时候,也要参照图形,对不同温度带的具体位置以及分布特点进行识别,这样不仅能够了解基本的温度带分布特点,也能够掌握其形成原因及其规律,遇到相关问题就能够有效解决。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图形进行有效结合,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融会贯通。

我们学习地理的目的不仅是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在升学的压力面前,我们往往忽略这些本质性的东西。

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做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同样能够提高我们地理学习的效率。

我们要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多关注一些新闻或者杂志,及时了解时事新闻,此外,在生活当中也要随时将自己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运用。

例如,当下雨的时候,我们要想到大气形成的原因,下雨的原理,气压流动的状况等;当我们不知道时间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计算出时间;当不同季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季节变化的原理以及不同季节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以及特点,还要知道南北半球同一时间点气候的状况以及形成原因等。

这些其实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理就在我们脚下、头顶、身后、眼前,只要我们留意,处处都有地理的身影,这不仅能够增强我们对地理知识的熟悉度,也能够真正让地理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3做好课后总结反思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学习哪门学科,在学习之后都要进行课后总结反思,这样才能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其实是对知识的一种重新梳理和认知,是对已有知识点的一种深化。

反思的方式和类型较多,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反思总结,通过反思能够培养我们良好的总结归纳能力,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笔记反思。

笔记反思主要是对课堂上教师讲解内容的记录以及自己对知识点理解后所标注的笔记,笔记往往是整节课的精华,尤其是地理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会将本节内容以板书的方式将整体思路以及重点、难点进行书写,我们就可以在教师书写的板书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想法、观点,并记录笔记,这样课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记录的笔记对本节课的所有内容进行回顾,由于是自己所记录的笔记,所以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稍微进行归纳总结就能够掌握,而且在反思的过程中还会发现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2)练习性反思。

练习性反思主要是指自己在学习一节知识后,要及时地对本节知识进行熟悉,然后做相关方面的习题,通过习题来检验自己该节课的学习效果。

及时发现记忆不牢的地方,或者遇到新的难点,这个时候就能够通过再学习或者询问老师获得新的认知,提升知识的把握度,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

在练习性反思当中,一定要切忌盲目,不要采取题海战术,要对类似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对新题型进行重点练习,提高做题效率。

(3)实践反思。

实践反思主要是指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自己所学知识去验证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性问题,这也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实践反思的重要步骤就是将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与现实相比较,看其是否符合地理知识的原理。

例如,在学习城市与城市化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所学内容与所在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进行对比,判断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分布是否合理,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知识的牢固性,还能够学以致用,真正达到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