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224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 必修23.docx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必修23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8必修2、3

一、基础知识。

1.下面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暄(xuān)朱拓(tà)谬(niù)种吮(shǔn)吸

B.盥(guàn)洗放诞(dàn)间(jiān)或笑靥(yè)

C.跬(guí)步榫(sǔn)头残骸(hái)慰藉(jí)

D.渣滓(zǐ)膏腴(yú)逡(qūn)巡帷(wéi)幄

2.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敕造归咎阿谀纨绔子弟

B.唾弃愧疚草窠百无了赖

C.黏液撬开杀戳臭名昭著

D.烟蔼窈陷面颊沸反盈天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红楼梦》是一个“异数”,又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小说艺术高峰。

B.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C.《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巧夺天工,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

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作者就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艺术形象。

D.王熙凤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尽管很多网友对“任性”这个词潜藏着的对人的负面情绪有质疑,但这并不能阻止它在全国的流行。

B.2015年6月1日约21时28分,由于突遇龙卷风,使豪华游轮“东方之星”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在水中,遇难人数惊人,教训惨痛。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不仅坚强地在病榻上和疾病、痛苦作斗争,还写下了著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xx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为使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中央及各地区各部门举行的纪念活动,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二、文言文阅读。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

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

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

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

曰:

“臣,东周之鄙人也。

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

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

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

”燕王曰:

“奚以谓吾明王也?

”对曰:

“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

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

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

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

“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

”对曰:

“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

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

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

”燕王曰: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

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

“齐王其霸乎?

”曰:

“不能。

”曰:

“何也?

”曰:

“不信其臣。

”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

齐伐燕,杀王哙、子之。

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

后出之。

代之宋,宋善待之。

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

燕昭王善其书,曰:

“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

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

”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

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

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齐闻之,乃望燕望:

怨恨B.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诚:

真诚地

C.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执:

拘捕D.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宗:

尊崇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B.观王之群臣下吏代之宋,宋善待之

C.齐王其霸乎不信其臣 

D.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

8.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三、10.阅读一首诗,完成

(1)~

(2)题。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

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

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桑之未落,_________。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_________。

——《氓》

(2)________?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3)青青子衿,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4)月明星稀,__________。

__________,何枝可依?

——《短歌行》

(5)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6)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

——《归园田居》

五、语言运用题。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悲剧美”这个完整概念用一句话应怎么解释。

①悲剧美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②悲剧美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来体现对美的肯定

③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人要拜访张老师,先给张老师发EMS约好见面,其中有几处语言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张老师,我很赏识你的文采。

你昨天的演讲真是精彩,让我受益良多。

你的作品我已经细细研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这是鄙人的近作,希望你有时间看看,并提出宝贵意见。

明早九点你在舍下等我,我一定准时登门请教。

(1)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14.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这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我正在长途客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

预计晚上7点可到达目的地。

等到了目的地,我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六、现代文阅读。

15.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4)题。

竹影(苏诗布)

①我老家的屋门口有一片竹林,显得小巧精致。

②阳光透过那片竹林时,日子丰富了许多。

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

从家门口探进来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读懂时间,读懂日子走过的声音。

这种声音母亲最懂,比闹钟更让她清醒。

竹子的影子总能告诉母亲煮饭的时间,或是翻晒衣物的时辰。

③谷雨过后,林子里的小竹笋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长。

仅在一夜两夜间,就认不出昨夜的同伴了。

于是采撷竹笋就成了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似乎那竹笋每长一寸,我们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许多。

其实,在外生活的日子总不能让母亲算得那么准确,竹笋长得过高了,家门口那条小路依旧看不见我们兄弟的身影。

母亲只好自己来采撷那些竹笋,升灶堂,烧沸水,剥笋皮,一场忙碌,大铁锅便渐渐地积满了竹笋。

母亲坐在灶堂口,面对燃得火热的柴火,心想,孩子们快回家了。

于是母亲笑了,一个人对着灶堂火一样地笑。

每每这种笑总能如愿,等到我们到家时,母亲总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厉害,我就知道你们要回家了。

在阳光里,母亲的竹笋慢慢地变成了笋干。

阳光越过那片竹林时,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弄着那些笋片。

最后,那些笋片几乎成了我们桌上的美味,成了我们咀嚼乡情依托。

④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手术过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

刚开始,母亲总是不习惯,老是把时间弄错,老是把那片竹子的影子看成了回家的孩子们。

大概是母亲无法及时采撷那些新长出的小竹笋,那片竹林浓了许多,它的影子几乎就要吞没了老屋的院子。

⑤今年谷雨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

母亲看见我回来,就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

母亲明显瘦了,大概是她听不到我们喊叫她的声音,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

母亲那一跳一跳的,让我的心终究有些宽慰,其实那简单的动作已经告诉我,母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

⑥母亲依旧忘不了那片竹林。

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还没有进家门口她就带着我进那竹子林了。

母亲边走边说,你回来得早了,竹笋还没有成片长出。

⑦浓浓的竹阴里只有依稀的几棵小竹笋,它们光着身子,如果不细心还看不见它们破土而出的身段儿。

只在竹子林外边,有几棵长高了的竹笋,它们好像早熟的孩子,显得有些夸张。

母亲说,那是引路笋,采不得的。

母亲跟在我的身后,依旧是一坎一坎地越过那团竹阴。

走出竹阴,阳光在一个瞬间亮丽了许多。

母亲好像不忍心让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隐入竹林里,透过斑驳的光影,母亲还是那样一跳一跳地,越过竹林的沟坎。

不一会儿,母亲从竹林里钻了出来,抱了长短不一的竹笋,母亲的脸上、头发、沾了许多的竹子叶片。

我想帮母亲扫落那些碎屑,但面对母亲忙着整理那些竹笋,面对她额上渗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

我只在心里祈祷,愿母亲每天都能越过那团竹阴,去领受竹林这一边阳光的收获。

⑧母亲捆好那些竹笋,似乎还不满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

母亲说,这竹子挺好的,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

⑨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

《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怀: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

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的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

⑩一根竹竿无法挑动一片竹林。

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场重逢并不能带走亲情的全部。

而在母亲的心里,孩子们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笋成长一样,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阴。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本文通过哪些事来表现“母亲”对“我们”的爱?

(2)下列句子描写生动,请加以赏析。

①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

②母亲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

(3)第8段引用《诗经》《卫风·竹竿》中的诗句,其作用是什么?

(4)根据文意,探究作者赋予“竹子”的思想内涵。

七、作文。

16.在以下两个作文命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⑴请以“不一样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求文章内容要与题目相符。

⑵你喜欢展望未来吗?

你是否设想过十年后的生活,是否为自己的未来作过设计,如果能够穿越时空,你想对十年后的自己说些什么?

请你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

要求拟写一个题目,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符合书信的格式要求。

【参考答案】一、1.B(A、“寒喧”错误,应为“寒暄”C“不寒而粟”错误,应为“不寒而栗”D“断璧残垣”错误,应为“断壁残垣”)

2.B

3.B

4.C(前五个空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先是“远望”,后是“走近”,再根据喻体与本体的一致性,句①须跟句③,句⑤跟句②,句⑥也是“走近”看到的,跟在句⑤后,故应是③①②⑤⑥,第六个空的内容是湖水,与后面的喻体一致起来。

所以选C)

5.A(B.“民营医院……成为……城市”搭配不当,应在“已成为”前加“深圳”;C.句式杂糅;D.缺少主语)

二、6.B(“诚”,如果。

7.D(A.均为介词,前者译为“与……相比”;后者译为“从”。

B.前为助词,译为“的”;后为动词,“到”。

C.前为副词,表推测,译为“会(将)”;后者为代词,译为“他的”D.均为连词,表因果。

译为“因此(所以)”。

8.D。

“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错误。

9.①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

(关键点:

则、闻,句意各1分)

②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

(关键点:

罢敝、恶,句意各1分)

③(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残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是没有满足的时候,送给他的东西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关键点:

无厌、两个“之”的不同指代、弥、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因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

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

苏代就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

他对燕王说:

“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

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

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相差很远,我暗暗地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

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

”燕王说:

“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

”苏代回答说:

“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让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

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

如今,大王却去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

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

燕王说:

“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

”苏代回答说:

“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守呢?

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

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利益,亡国的臣子一定贪婪。

大王如果能够不以侄儿、弟弟做人质感到羞耻,用宝珠、美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

”燕王说:

“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亡齐国了。

”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

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

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

“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

”苏代回答说:

“不可能。

”燕王说:

“为什么呢?

”苏代回答说:

“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

”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

齐国趁机攻打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

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最后都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们。

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

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

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

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就说:

“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子,所以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

”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

终于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

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相亲,就如同苏秦在世时一样,诸侯们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联盟,而各国人士从此都尊崇苏秦所倡导的合纵联盟。

苏代、苏厉都得终天年,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

太史公说:

“苏秦兄弟三人,都是因为游说诸侯而名扬天下,他们的学说擅长于权谋机变。

而苏秦承担着反间计的罪名被杀死,天下人都嘲笑他。

然而社会上流传的苏秦事迹有许多差异,当时有和苏秦相类的事迹,都附会到苏秦身上。

苏秦由普通百姓起家,终于联络六国合纵相亲,这说明他有过人之处。

三、10.

(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2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

(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2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分)

四、11.

(1)其叶沃若无与士耽

(2)采之欲遗谁(3)悠悠我心

(4)乌鹊南飞绕树三匝(5)羁鸟恋旧林(6)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1空1分,共10分)

五、12.⑴雾由水滴冰晶组成;霾由烟尘、颗粒组成

⑵都会缩短水平能见距离,形成视觉障碍

试题分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做好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具体表现为三点:

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根据要求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即使自己是一轮皎洁的明月,也应明白,一个人的光芒照亮不了整个夜空,众星拱月才能成就美丽迷人的夜景;即使自己是一株枝繁叶茂的树木,也应明白,一树独立不是森林,万木葱茏才能展现广袤繁盛的世界。

14.⑥③②④⑤①

六、15.

(1)辛勤地给“我们”制作美味的笋片;辛苦寻觅为“我”采撷竹笋;为“我”砍削晾衣竹竿。

(2分,一点得1分,两点得2分,意思符合可)

(2)①用拟人的手法,既形象地写出了在阳光照射下竹林影子的浓郁,又把一天中小竹林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变化描绘得美妙可爱。

②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跳”、“跨”、“越”等动词,写出了“母亲”动作快速的情景,流露出“母亲”见到儿子时的内心激动和兴奋之情。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①与文章所写内容相互映衬,诗中那位远嫁的女子与自己远离家乡亲人作类比;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学意蕴;③借以表达自己面对竹竿心中涌动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4)①是亲情的纽带和载体(采撷竹笋是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笋片成了我们咀嚼乡情依托);②是儿女成长的象征(由小竹笋长成竹子,长成竹影)

七、16.思路点拨:

写这篇作文,首先要进行比较全面的审题。

“我”,表示要写与自己有关的体验;“出发”,要考虑到“出发”的目的,它可以是一种生活理想,也可以是学习目标等;“从脚下”一词比较抽象,涉及生活的磨炼,为达到目标付出的努力与坚持等。

当然,思考时不能光看题目,还要从材料入手分析。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9必修2、3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涤(dí)横(hèng)肉觊(jì)觎大有裨(bì)益

B.寥廓(kuò)俯瞰(gàn)解剖(pōu)衣衫褴(lán)褛

C.愤懑(màn)大概(gài)虔(qián)诚撰(zhuàn)写文章

D.弄(lòng)堂提(dī)防酗(xù)酒采撷(xié)鲜花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笙萧誊写恩惠祈祷俱乐部提要钩玄

B.惆怅作揖旗杆遨游照相机剑拔弩张

C.家具间谍安详沉缅水龙头心智健全

D.蜷缩噩梦翌年整饬租赁权终身难忘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__________。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_____。

______。

①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拿来做教化的工具

②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③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

⑤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

A.①⑤③④②B.③⑤④②①

C.②④①③⑤D.①③⑤②④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幕后推手策划“贾君鹏”事件是为了钱,专业策划团队炒作其他人当然也有其目的,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为了能够成功地完成栽赃任务,他苦思冥想,终于决定图穷匕见,直接把夏言拉过来陪审,期望能够在公堂上有所突破。

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愁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B.人才柔性流动是指人才通过兼职、承担委托项目、参与项目开发等方式在为其他单位提供短期服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迁移行为。

C.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4500种以上,其中《王蒙自传》《我在央视》等一批精品备受读者青睐。

D.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抵抗强秦想派刺客刺杀秦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创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二、文言文阅读。

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