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77065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docx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

《3 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3 的倍数的特征》。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3 的倍数的特征》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课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因而本节课的理论知识也是学好后续课题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以着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中心,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

归纳3 的倍数的特征。

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运用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

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正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而,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本节课中,我具体采用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学习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图文结合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我的板书设计是?

?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长方体的认识》,它是义务教育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他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同时,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讲、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本课时的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

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特点。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理解长方体棱的关系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四步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从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联系已知、观察实物、建立表象,导入新课:

首先,课件显示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为下面讲“体是由平面围成的”埋下伏笔。

接着,老师出示长方体并引导学生观察:

“它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长方体物体,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初步感性认识长方体。

然后老师适时提问:

“怎样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呢?

我们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判断了。

”这种利用直观图形复习旧知,提问题导课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觉、有意识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抓住目标,让学生合作学习,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抽象图形。

(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在这个重点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教学层次。

  1.观察实物或模型,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手摸一摸,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大脑的分析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在学生观察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引导他们观察,概括定义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长方体的外部构成。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课件进行演示,然后用下定义的方式揭示概念,(课件出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定义——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长方体的顶点。

)对于顶点的认识,让学生观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学生可能说有一个角。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什么叫角,并画角研究它的构成,使学生知道刚才看到的不是角而是顶点。

课件演示:

先闪动三条棱,再闪动三条棱相交的点,指出顶点的含义:

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这样使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展开研究长方体的特征铺平道路。

  2.师生共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解决重点。

这部分重点教学我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等方法,并动脑想一想,长方体有哪些特征,给学生留出广阔的探究空间。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够充分或条理不太清晰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些铺垫性的问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

你是怎样数的?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相对的面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你是怎样数的?

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借助课件动态显示验证:

大家请看。

(1)这是演示让学生数面,并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如把长方体剪开,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的特点;也可以把面拓印在纸上,通过比较发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让学生知道根据长方体面的位置,我们分别把它们叫做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

关于面的形状让学生观察发现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还有一定难度。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

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掌握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这是下一步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基础,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基础。

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掌握熟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作,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

二、说教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

而他们的思维特点又一般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学生动手***作,同时配合多媒体课件演示.

三、说程序

这部分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教学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第2课时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第3课时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原有知识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来为新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用学具手势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利用动画演示把它们切割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是怎样知道的。

从中使学生体会到长方体、正方体是由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

生活中遇到的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问题,多数不能切开来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行不通,又该怎么办?

这样就在学生心里形成了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学生探索新知识强烈愿望。

(二)***作想象,探索公式。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

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作,首先吸引学生,刺激感官,启迪思维,提高兴趣,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也是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形象走向抽象。

具体的过程是: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长方体,边摆边在表格里记录:

长、宽、高和体积

(2)汇报交流,学生在事物投影上演示讲解,教师依次板书在表格中。

(3)请学生观察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这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他们充足的讨论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各抒已见,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共同总结出: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4)用字母表示公式,要注意书写形式的指导。

(5)完成例1,学以致用,加深理解。

(6)利用关系,类推公式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并且在刚才的实验***作中,也有学生摆出了正方体,因此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用字母表示公式时,使学生明确三个a相乘也可以写成a3,3写在a的右上角。

(三)巩固练习,扩展应用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2.做第33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

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七第1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

4.完成练习七的第7题,要注意这道题算式的运算顺序。

5、拿出课前准备得长方体物体,同桌合作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学生明确求体积应先量出它的长、宽、高,再进行计算。

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加深对计算长方体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质疑解惑。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和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分数与除法》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第五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学生第一学段初步认识分数、体验分数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一些简单分数的基础上,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前四课时,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再次认识分数,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本节教学内容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教材从“分蛋糕”的实际情境引入,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结合分数的意义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几个算式,探索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两数相除的商或把分数写成两数相除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

1、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树立新的教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把“只关注知识结果”转向“要重视知识结果,更要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是难以引起学生思考的。

这节课,我不想把知识、结果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探索发现新知创造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感兴趣的、有思考价值的数学材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活动来获取知识。

2、重组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

新课程主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由对教材的挖掘者、执行者走向课程开发的研究者、设计者。

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分析后,把原来教材2课时放在一个课时教学,体现了大容量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一节课起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四、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

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学共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2、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3、全课小结。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层次:

1、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

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第二层次:

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 =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

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

被除数÷除数= 

 

(3)、引导思考:

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

分母不能为0。

板书:

(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       8÷7=     16÷5=     10÷12=       

5/6 =   ()÷()       13/15=   ()÷( )          

12/7=  ()÷()      100/6 =   ()÷( )       ……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

怎样把 2  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习。

课本40页第2题。

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三、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说课稿

百里中心小学李宏强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因数与倍数》第三课时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倍数和因数》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内容。

是数论知识的基础,它以学生已有的整数乘除法的知识为建构基点,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约分、通分等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倍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能力目标:

经历探索有序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过程,体会有序思维的数学价值。

情感目标: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的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掌握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求一个数的倍数。

三、说教法与学法

1、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为主线的理念,2、小组合作讨论法。

以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评价,促成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倍数到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根据学生的兴趣,认知规律,自己采取用教材,而不搬教材的教学设计。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共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依次是复习环节,新授环节,练习环节。

下面我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说明:

复习环节一共设计了3个过程:

第一个是复习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检查学生对上节课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个是复习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是对上节课重点内容的复习,一共设计了4道题,其中60的因数是上次作业中的一道题,大部分学生没有写完整,说完四个数因数后,根据四个数的因数有一次回顾总结了一个因数的特征,为后面质数和合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复习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为倍数的概念引出做好了准备。

第二个环节是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共有两个:

第一个是通过学习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第二个是会求一个数的倍数。

这两个目标即使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通过出示,学生知道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第三个环节是新授环节,主要是学生自学例2,求出2的倍数,从2的倍数掌握如何来一个数的倍数,根据2的倍数的求法引出其他数的求法,然后根据很多数的倍数的特征来总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

第四个环节是巩固练习环节,完成了课本上面的做一做题目。

第五个环节是总结了本节课,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五、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9页的内容。

它是在因数和倍

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

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使学生熟练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

因为

2、5倍数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

而3的倍数特征,不能只从

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必须把其他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才能判断。

这样一来学

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了,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观察、探究、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以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合作意识的目的。

2、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并且能熟练运用的倍数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现数学的价值。

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

特征。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特征发现归纳过程。

教法和学法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方面考虑。

1、通过师生的“手指——倍数”互动游戏,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验证“我们的发现”,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面临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是苏霍姆林

斯基说的。

他说的学习是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本节课设计的宗旨是扬弃“满常

灌”的教学。

采用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发现规律,积

极验证自己的发现,使全体学习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师生游戏互动,激趣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