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636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云南省德宏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德宏州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夏至周统治者由天下盟主演变为天下宗主,反映了西周实行宗法制以巩固统治秩序,使西周政治统治呈现宗法伦理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

A项,题干信息未反映部族文化融合现象,排除。

先秦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统治集团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BD两项。

2.西汉初年存在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由此可知

类型

数量

特点

国家政策

世家

甚多

多是战国以来贵族后裔,宗族势力强大

打击

豪富

以万计

兼并土地,造成小农破产

迁徙、限制

游侠

数百

讲信重义、轻财好施,受民众崇拜

宽松

 

A.重农抑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B.宗法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C.解决地方问题条件日益成熟

D.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西汉初年国家对三种游离于皇权的社会势力分别采取打击、迁徙、限制、宽松的政策,这些对汉朝地方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后来的社会治理,故选C项。

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

对战国以来的贵族后裔、宗族势力进行打击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影响深远,排除B。

题干并未涉及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排除D。

3.唐代法律规定,土地买卖的行为必须得到家(族)长认可,同时直系亲属与邻居享有优先购买权,业主不得私自买卖。

这些规定体现了,唐代

A.土地私有制受到严重冲击

B.经济立法比较完善

C.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

D.世族门阀把控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法律对土地买卖行为的限制意在防止土地兼并,体现了政府对自耕农经济的保护,选项C正确;法律规定不能随意买卖土地,可见当时土地买卖较为严重,但是买卖土地并不影响土地私有的属性,选项A排除;材料只涉及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无法得出经济立法完善的结论,排除B;材料中无法看出士族门阀对经济的把控,排除D。

4.南宋时期,贺寿、赠祝、以词代简等应用性词作中,议论化成分比较常见;写山水风月,常寓含某种幽微之理,造成这一现象

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市民阶层的需求

C.尚理风气的影响

D.空谈义理的浸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理学在南宋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具有思辨性与材料中

“议论化成分常见”相应,故选C;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议论性文章的出现无直接的影响,排除A;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是通俗易懂,排除;不能说议论性文章的就是空谈义理,排除D。

5.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

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

“内”字的添加反映出()

A.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

C.洋务派缺乏包容开放的意识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至洋务运动开展期间,地方汉族官僚实力膨胀,湘军实力不断壮大,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与不安,安庆内军械所的“内”字的添加有利于减轻清政府对湘军存在的威胁中央集权的猜忌与疑虑,故A选项正确;“内”字的添加不能反映安庆内军械所与市场的关系,无法得出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洋务派的包容开放意识的缺乏与否无直接联系,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内”字,主要是为了减少清政府对汉族官僚的猜忌,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与曾国藩本人对西学的认识无关,故D选项错误。

6.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

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

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结合史实可知“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结果,“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强调社会解放的结果,故选D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推动新文化运动的传播,这仅与“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有影响,排除A项;十月革命与一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推动“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但B项不是导致材料中转变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鸦片战争以后民族矛盾就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不是导致材料中转变的原因,排除C项。

7.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要求干部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就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人才的表现,故D正确。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故A错。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B错。

材料是提到要求干部阅读书籍而非民众,故C错。

8.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一幅年画《乘风破浪各显神通》,这一作品

A.表达了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B.体现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显著效果

C.真实再现了工业化建设场景D.反映了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50年代的这份漫画是根据中国传统故事《八仙过海》而创作的,图中的人物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表达了人们在新中国初期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故选A项;漫画无法体现农业集体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该漫画带有浪漫主义元素,并非一幅现实主义作品,故C顶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D项错误。

9.伯利克里掌管公民大会多年,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总能够向大会提出妥善的建议,使大会作出明智决定。

对此亚里士多德曾说:

“表面上推行的是民主制,实际上却是一个人在指挥一切。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伯利克里破坏了雅典民主制精神

B.民主制并不排斥政治精英的作用

C.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不符合实际

D.雅典的城邦民主已经走向衰落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反映了政治精英在民主运行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也证实了政治精英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巨大影响作用,B项正确;题干反映了伯利克里通过建议等方式影响公民大会的决议,并没有破坏民主程序和精神,A项错误;材料内容“使大会作出明智决定”可知,体现了政治精英在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黄金时期,故D项“雅典的城邦民主已经走向衰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10.“在这个包围我冲撞我或驱使我的世界中,我可以对一切置之不理,但不包括混沌,不包括千载难逢的偶然和产生于混乱的神圣等值。

世人终将找到荒诞的醇酒和冷漠的面包来滋养自身的伟大。

”与此思想相同的文学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哲学思想以荒诞为起点,从荒谬入手对心灵进行探索,因此,与其相对应的文学流派是荒诞派,D项正确。

A项,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排除;B项,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

11.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

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体现了启蒙运动提倡的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的思想,说明法国大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女权运动开始兴起,排除B;材料反映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的内容,无法体现社会风气是否开放,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思想和影响分析解答。

12.二战后,美国不断发生种族危机,这引起国际舆论尤其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烈批评,这迫使联邦政府不断推进民权改革。

同时,美国政府也利用改革的成果,向国外讲述了美国种族和民主的故事,宜扬民主是解决美国种族问题的唯一方法。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和平与民主成为时代的主流B.美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远远不如苏联

C.国际关系格局影响社会发展D.美苏通过输出价值观争夺文化霸权

【答案】C

【解析】

苏联对美国种族危机的批评,以及美国方面“不断推进民权改革”和“宜扬民主是解决美国种族问题的唯一方法”,受当时冷战格局下美苏争霸的影响,因此从材料信息来看,国际关系格局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故答案为C项。

A、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营地主的出现是明朝后期到清朝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新现象。

他们与单纯出租土地、坐收地租的传统地主不同,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并且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注重集约经营,改良土壤,兴修水利,进行认真、细致的经济核算,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所经营,通常也已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包括了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相关的副、牧、渔业,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副产品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

经营地主注意改善对僮仆、雇工等劳动者待遇,以充分发挥其生产积极性。

但本人“纤啬惮费”,生活节俭,因此“赀日益,窖而藏者数万计”。

成书于明末的《沈氏农书》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称“饱立饮食。

然后责其工程,彼既无词谢我,我亦有颜诘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近代早期,英国部分乡绅为了追逐利润,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以农场或牧场的形式精心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有些乡绅不满足自有地产的经营,还大量租地经营,成为租地农场主的一部分。

14世纪末,英国劳动力市场已初步形成,这为拥有自营地的乡绅和乡绅农场主雇工经营创造了条件,圈地运动造成的大量缺少或没有土地的农民,也为农场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租地农场对雇佣劳动的使用相当严厉以至于近似榨取。

乡绅阶层中的大多数与市场紧密联系,他们不但经营地产,而且积极投身于商业活动,他们依照市场价格的涨落及时调节生产,知晓何时种植生产何物最为赢利,乡绅还采用轮换耕种制度或者牧耕农业来提升经济效益。

——摘编自李璐《浅析16—18世纪乡绅与英国农业经营方式革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明清时期经营地主和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在农业经营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中国明清时期经营地主相比,近代早期英国乡绅在农业经营上不同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农业经营方式变化的认识。

【答案】

(1)同:

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注重集约经营;经营范围广泛;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市场联系密切;都使用雇工生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