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9019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说课稿

云鹤镇新生邑小学高金芬

说教材:

1、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

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

2、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说教学目的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说学情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说教学重难点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

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说教学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五年级第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云鹤镇新生邑小学高金芬

一、单元分析:

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会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随后,在12月份举行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曾培炎指出:

“要像当年搞特区那样,加快西部地区大开发。

”配合党中央加快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教材编排了“走进西部”这个单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历史文化,昔日的繁荣辉煌,今日正在开发),激发对祖国西部的热爱之情,立志建设西部。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提出了一个语文学习的要求:

“把握主要内容”。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阅读训练,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较薄弱的一个方面。

教材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的发现”栏目中作为一个训练点安排,并提示了怎么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这一个训练点应该贯穿在高年段的阅读教学中,即使单元导语中没有提出这一训练要求,在教学中也需要加以重视。

除了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提示的这一把握文章中要内容的方法(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他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抓住文章自然段里的中心句、阅读文章时提出问题等。

第一单元主要讲西方的景物,了解西方景物的美丽。

在这组课文,讲到了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树和青藏铁路。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讲到了草原的美丽和蒙汉的友情;【丝绸之路】这篇课文是段万翰编著的世界五千年,讲到了丝绸之路为中国做的贡献;【白杨】这篇课文讲文中的爸爸和孩子们在去新疆的时候和孩子们讲白杨的故事,作者是袁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是根据好几篇文章改编而成的,讲了修青藏铁路的过程。

二、知识点:

《草原》作者:

老舍。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

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本文选自《内蒙风光》,课文是一篇访问记。

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全文中心句: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丝绸之路》作者:

段万翰,以编著文献图书而著名,编著了《世界五千年》

(二)和(五),还编著了《天翻地覆三十年》

(二)

本文选自:

《世界五千年》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得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与中国经贸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作者:

袁鹰。

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本文选自散文集《风帆》。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列车在茫茫戈壁行驶,窗外不时闪过白杨的身影,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并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

本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作者借大戈壁的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们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本文根据张建魁的《触摸风火山》和青藏铁路网《青藏铁路走过的地方》等文章改编而成的。

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终于将风火山隧道贯通。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的歌颂。

三、背诵要点:

【1】.【草原】的一二自然段背诵,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友谊,体会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白杨】背诵文中爸爸介绍白羊的那句话(第12自然段第二句话);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白杨树的品质。

【3】.背诵【回顾.扩展一】的“日积月累”古诗【浪淘沙】;背诵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意义。

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1】.【口语交际】讨论远方同龄人的联系,对“手拉手”活动提点意见。

【2】.【习作】的要求是给远方朋友的一份信,按照书上的地址送出去。

五、总结:

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集体备课时间

2014年2月27日

出席教师

刘金丽彭云宏杨庆纯李金明毛东升李泓李先文

李兴红段元枋高金芬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高金芬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第1课草原

教材分析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襟飘带舞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能力目标

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情感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感受草原自然风光,受到美的熏陶。

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蒙古族音乐和民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预习: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收集有关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3、教师准备课件及视频资料。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激情导入。

同学们,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

(想)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及草原风光视频。

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

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

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草原

二、整体感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1.同学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初略地读了课文,我可以向大家提个问题吗?

(可以)课题是草原,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呢?

板书:

景色美丽、热情好客。

2.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中选

三、自主、合作、探究“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

1.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相互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

①先让其中一个小组汇报情况。

小组中的同学找出哪些不懂的问题?

解决了哪些问题?

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还有不能解决问题吗?

其它组的哪位同学能帮助解决?

谁能评一评回答的问题?

②除这组的同学所提出问题外,其它组同学还有问题吗?

谁来帮忙解决?

谁能评价同学回答的问题?

未能解决或解决不理想时,教师启发解疑,学生提不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

如:

A.一些难理解句子,弄清其意思。

B.草原景色有什么特点?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C.……

师:

刚才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很好,解决了很多问题,面对景色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果不进行细细品读一番,去受到美的熏陶,实在遗憾!

3.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

①自由读“景色美丽”部分,划出认为最美句子品读。

A.自己练读。

B.两个同学互读,看谁读得最棒。

②各小组推一名读得最好同学朗读,学生评价,赏析。

③出示认为最美句子,师生品读,指导学生读好句子,体会景色之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

④引读“感受部分”:

面对如此美境,难怪作者陶醉了,在这种境界……,在这境界……(教师引读)。

⑤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优美乐曲,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情景。

⑥贴出“景色美丽”这部分的思路,在音乐的渲染下,美美地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

四、知识拓宽

1.展示搜集到有关草原的图片、诗歌、歌曲……小组中交流、欣赏。

2.设计广告语。

假如你是个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

可借鉴课文中好词、好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看哪组同学最有创意,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景

师: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再回过头美美地聆听那草原的赞歌,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好吗?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抄写第一自然段中优美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

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师:

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

二、学习远迎客人

师: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板书:

看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课文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

(板书:

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

学生汇报(说说你的收获吧。

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

指导两个比喻句。

出示: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

2、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三、自主合作学习后三部分内容

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

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

怎么学?

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

(总结学法:

看画面 读课文 画句子 谈体会)

同学们可选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学习,喜欢一个人静静看的就自个儿学,喜欢跟同学共同研究的同学可几个人商量好学习内容,自主组合一个小组。

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就互相讨论,学完一部分内容弄懂后再去学习另一部分。

汇报学习成果:

师:

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吧

师:

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

(归纳板书:

自然美 人情美 草原)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出示: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品读理解)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总结:

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

出示老师收集到的一些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草原,也许从这些图片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

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

2、让学生现场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广告词),喜欢哪一部分就设计哪一部分。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美,草原不仅是风光美,人情也很美。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生听音乐,边听边想象草原的景色

 

学生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

 

合作、探究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思考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自由读“景色美丽”的部分

 

朗读、评价、赏析。

 

展示搜集到有关草原的图片、诗歌、歌曲……小组中交流、欣赏。

设计广告语。

 

回忆课文内容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学生汇报

 

读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学生按要求学习课文内容

 

品读理解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时间

2014年2月27日

出席教师

刘金丽彭云宏杨庆纯李金明毛东升李泓李先文

李兴红段元枋高金芬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高金芬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第2课*丝绸之路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生动再现了昔日丝绸之路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的繁荣景象。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交流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

 

情感目标

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和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和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准备

 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预习: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及视频资料。

一、谈话引入

1、你了解丝绸之路吗?

2、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

3、介绍你认识的丝绸之路。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交流。

3、全班交流。

4、出示句子: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5、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6、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7、集体交流。

8、引读:

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四、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齐读课文13自然。

4、你有什么体会?

5、再读13自然段。

(五)、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眼中的丝绸之路。

(六)、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七)作业设计。

收集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

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

 

四人小组合

作学习,读

课文,交流。

 

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时间

2014年2月27日

出席教师

刘金丽彭云宏杨庆纯李金明毛东升李泓李先文

李兴红段元枋高金芬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高金芬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第3课白杨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写“晰伞”等六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体会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写法。

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白杨、戈壁的图文资料。

2、收集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预习:

1、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收集有关新疆及白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及视频资料。

第一课时

一、听歌曲《小白杨》,看视频,谈感受。

二、揭示课题,释题。

三、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

1、学生自读,思考。

2、指名回答,出示第12自然段爸爸说的话。

指名读。

3、默读1——3自然段,画出词句体会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4、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师:

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5、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2自然段。

齐读。

过渡: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讨论: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

几棵小树指谁?

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三、总结课文,升华中心

完成课后小练笔。

(建设者、医生、教师、解放军……)

四、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

五、作业设计。

1.抄写课后词语。

2.练习背诵课文。

 

 

听歌曲、

谈感受

 

讨论

分段

交流

 

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自读课文

交流对白杨树的了解

指名读课文

 

默读并按要求勾画

 

思考讨论

 

有感情自由

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时间

 2014年2月27日

出席教师

刘金丽彭云宏杨庆纯李金明毛东升李泓李先文

李兴红段元枋高金芬

缺席情况记录

 

中心发言人

高金芬

备课内容

 第一单元第4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教学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情感目标

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青藏铁路有关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补充、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