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055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x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二)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磐石(pán)倜傥(dǎng)锲而不舍(qiè)

B.眼睑(jiǎn)踌躇(chú)气冲斗牛(dǒu)

C.告罄(qìng)归省(xǐng)叱咤风云(chà)

D.菜畦(qí)剽悍(biāo)尽态极妍(y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惬意讪笑费尽心机锋芒必露

B.崎岖颦蹙勇往直前小心翼翼

C.撺掇阴霾生意葱茏进退唯谷

D.羸弱狂斓畏缩不前一反既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3分)

A.大凡有成就者,他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

B.西湖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闻名。

C.中华民族,只有你,才能承受雅安地震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D.权威经济学家怏怏不乐地指出,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已经超过了国际标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口技》选自由清代学者张潮编选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清朝林嗣环。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所收故事的题材很广泛,其中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的笔调。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是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作品。

两篇文章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经历,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

课文中,“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和眼前事的思考,唱出了一曲凄美感人的骊歌。

D.《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丑小鸭”形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的成长历程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

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1页,共6页)

B.春天的诗和含苞待放的春花一样,和刚伸出头的草一样;是幼稚的,是脆弱的。

C.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

《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D.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

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滁州西涧》韦应物)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逢入京使》岑参)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木兰诗》)

7.名著阅读。

(3分)

家里花钱上是严格分开的,今天姥姥买菜做饭,明天就是姥爷。

该姥爷做饭的时候,吃得就特别次。

而姥姥则总是买最好的肉。

茶叶和糖也分开了,但是煮茶是在一个茶壶里,到这时候姥爷就会惊慌地说:

“慢,我看看,你放多少茶叶?

”他仔细地数着茶叶,然后说:

“你的茶叶比我的要碎点儿,我的叶子大,所以我要少放点儿!

”他还特别注意姥姥倒在两个碗里的茶的茶色和浓度,份量当然更在需仔细考察之列。

圣像前的长明灯的灯油也是各买各的。

在共

同生活了50年以后,竟然走到了这一步!

看着姥爷的所作所为,我感到又好笑又厌恶,而姥姥则只觉得

可笑。

(1

)这段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文中的“我”就是指(人名)。

(2)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姥爷的性格特点。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①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在学礼开始。

③这样,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制造出和谐融洽的校园环境和文明社会。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3分)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在发现和描述新物种方面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

迄今为止发现的蜘蛛种群超过4.3万种。

最近,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两种可爱的迷你蜘蛛,长有与体型不成比例的巨臀,身长仅1毫米和0.75毫米左右,它们是密蛛科圆网蛛家族的两个新成员。

蜘蛛是地球上最具有多样性的动物之一,科学家不断发现蜘蛛新种群。

这两种迷你蛛是在重庆和四川的大熊猫保护区发现的,生活在落叶层和洞穴中。

由于个头太小,发现它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新种密蛛科迷你蛛生活在森林地面上由落叶和苔藓形成的洞穴中。

这些小家伙通常更喜欢潮湿的气候。

10.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个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分)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2页,共6页)

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一18题。

(一)(16分)

父亲的秘密

假期里,父亲和他八岁的儿子去森林里游玩。

他们往密林深处不停地走,不知不觉迷了路。

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父亲背起疲惫的儿子,试图走出去。

可是他无奈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只是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原地。

那里有一个废弃的木屋,虽然破烂不堪,仿佛随时可能倒塌,可它毕竟

是一间屋子,这给他们父子俩带来了一些安全感。

晚上他们挤在里面,生起一堆火。

外面传来野兽的叫声,似乎距他们很遥远,又似乎近在咫尺。

儿子呜呜地哭起来,他说我们会不会死在这里?

父亲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别怕,我们会走出去的。

可是第二天,他们仍然围着木屋不停地划着圈子。

让父亲稍感欣慰的是,木屋外面有一口水井,里面有干净的水。

他小心地踩着井内壁的缝隙下

去,用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打上一壶水。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了,恐惧的乌云笼罩着他们。

第三天,父亲放弃了那种徒劳的尝试。

他对儿子说,这里有木屋,有水井,这很可能是一些过路人的临时驿站。

我们只要等在这里,就肯定会遇到人……你留在这里等我回来,我到附近找些吃的。

儿子问附近有什么吃的?

父亲就笑了,说森林里还能饿死人吗?

你难道忘了野生蘑菇很有营养吗?

他为儿子打上一壶水,然后一个人离开了木屋。

他一边走一边回头对儿子说,守着屋子,千万不要乱走……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吃晚饭。

父亲并没有马上去寻找蘑菇。

他把衣服撕成布条,系在木屋周围的树干上。

系完,仔细检查一番,调整了几个布条的位置。

他想如果有人经过,就会发现这些布条,再发现小屋,再发现小屋里的他们,并将他们带出森林。

他想这可能是他们惟一的机会了,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那天父亲很晚才回来,他拣回了一小把蘑菇。

虽然仍然走不出去,仍然没人发现他们,可是有了蘑菇,他们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儿子问这蘑菇不会有毒吧?

父亲说不会……在走出去之前,我们天天喝鲜蘑菇汤。

儿子问这附近蘑菇多吗?

父亲说不多,也不少。

儿子说明天我也去拣。

父亲说不行,你得守在这里,万一有人经过怎么办?

我们的目的是走出森林,不是在这里吃蘑菇宴。

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父亲出去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拣回的蘑菇却一天比一天少。

每一次回来,他都是筋疲力尽,脸色蜡黄,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儿子问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有些累。

儿子害怕地哭起来,他说爸爸,我们是不是真的走不出去了?

父亲说不会的,只要我们坚持住,就会有人发现我们……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3页,共6页)

终于有人经过。

是一位猎人。

是父亲的布条把他引到了小屋。

猎人把他们带出森林,他们再一次回到了城市。

那以后,每次谈起这次经历,父子俩都心有余悸。

家里的饭桌上,从此没有蘑菇。

甚至,儿子说,哪怕在菜市场见到了蘑菇,他都想吐。

可是时间会改变一切。

十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儿子回家时,竟提回一小袋蘑菇。

他告诉父亲,这是真正的野生蘑菇,是近郊的农民在大山里采的,刚才在街边叫卖,他看着不错,就买来一袋。

十多年没吃蘑菇了吧?

儿子对父亲说,我想您可能都忘记蘑菇是什么味了。

父亲笑笑,没说话。

他似乎对蘑菇并不反感。

父亲把蘑菇倒在水池里仔细清洗。

突然,他低下头,从那些蘑菇里挑出两个,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儿子问,爸您干什么?

父亲说,这两个蘑菇,有毒。

有毒?

儿子怔了一下,您怎么知道?

父亲得意地笑了。

11.父亲是怎样带领儿子走出困境的?

请根据全文,作简要回答。

(3分)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4分)

(1)四周的古树遮天蔽日,像一只巨大的笼子将他们困在中间。

(2)父亲朝儿子做了一个鬼脸,儿子发现父亲的脸,有些浮肿。

13.题目中“父亲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请结合文意,概括回答。

(3分)

14.文中“父亲”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或让你感动?

并把你的感悟表达出来。

(6分)

(二)(14分)

正在形成的“垃圾新大陆”

①如果哥伦布在今天带着3条快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出发,穿越大西洋,想必不会在美洲海岸停下来,因为他在500多年前已经发现了这个大陆。

他将穿过巴拿马运河,寻找最初的目的地印度。

但是,他将无法顺利抵达印度,因为在半路上他会遇到一个新大陆——“太平洋垃圾大板块”。

②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块由漂浮的垃圾聚集而成的“太平洋大板块”。

绿色和平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太平洋的这一水域每平方千米海面就有330万件大大小小的垃圾。

新大陆的面积达343万平方千米,超过了欧洲大陆总面积的1/3。

如果将这个新大陆和我国的省份面积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它几乎相当于西藏、新疆、四川和宁夏四省面积的总和。

而且其增长速度相当惊人,在刚刚过去的10年里,它的面积增长了1倍,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

而从现在起到2030年,这一板块的面积还可能增加9倍。

③在地球的这一地区,顺时针流动的海水形成了一个可让塑料垃圾飞旋的永不停歇的强大漩涡。

数年来,北太平洋亚热带涡流将来自海岸或船队的塑料垃圾聚集起来,卷入漩涡,再通过向心力将它们逐渐带到涡流中心——一个面积为343万平方千米低动能区域。

据统计,这片水域中的塑料垃圾与浮游生物的比例已为6∶1。

这样的比例令人非常担忧,特别是这还仅仅是浮在水面的垃圾:

在这一水域的主要部分,塑料垃圾的厚度可达30米。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4页,共6页)

④全世界每年大约就会制造出近亿吨塑料,其中仅有一小部分能够得到循环再利用。

大部分废弃的塑料垃圾去了哪里?

在废弃的塑料垃圾中,多数都被掩埋了,但还有一部分则“选

择”了大海作为“最后的归宿”。

海滩垃圾、捕鱼船丢弃物等等,都是海洋垃圾的直接来源,而我们在街边见到的某个塑料瓶、工厂排放出来的工业废物……这些都可能是海洋垃圾的间接来源。

每当下雨,尤其是在暴雨冲刷后,各种各样的垃圾从四处进入雨水排水道或者河流

中,最终抵达海洋。

塑料的持久耐用,原本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招牌特性,但反过来,当塑料泛滥成灾时,它的“顽固不化”却成了海洋挥之不去的梦魇。

⑤由于我们使用的大多数塑料制品并不能在自然环境中直接

降解,如果不加干预其平均寿命会超过50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而分子结构却没有任何改变。

这些“塑料沙子”表面上看起来与海洋动物的食物极为相似,一旦被吞食将无法消化、难以排泄,最终将导致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另外,这些塑料颗粒还能像海绵一样吸附高于正常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其连锁反应可通过食物链扩大并传至人类。

投入海洋的东西会进入动物体内,最终在我们的餐桌上出现。

⑥今年8月,一支由各国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探险队伍,启程前往这个“垃圾大陆”进行考察,他们想要搞清楚这个“新大陆”的成因,希望可以想出一个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我们仍旧坐视不理,辽阔的海洋终将会被人类的垃圾所填满,这并非危言耸听。

15.第①段中假想哥伦布航船的情况,作用是什么?

(3分)

16.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被捕获的一条鱼中发现26块塑料碎块。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过程。

(4分)

17.文中出现了“330万件”“343万平方千米”“超过700万吨”等这些数据,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分)

18.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4分)

(1)文中说太平洋垃圾新大陆的面积几乎相当于西藏、新疆、四川和宁夏四省面积的总和,是为了说明这四省的面积超过了欧洲大陆总面积1/3。

(2)文中说在废弃的塑料垃圾中,多数都被掩埋了,但还有一部分则“选择”了大海作为“最后的归宿”,是为了说明塑料垃圾只有小部分被抛掷大海,不足以造成什么危害。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9-23题。

(一)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歧嶷①,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曹操),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三国志·魏书》)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5页,共6页)

(二)宋河中府浮梁②,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

治平中,水暴涨,绝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③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④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⑤。

(《初潭集》)

【注释】①歧嶷:

不同的山。

②浮梁:

浮桥。

③僧怀丙:

和尚,名叫怀丙。

④权:

秤锤;衡:

称杠。

⑤紫衣:

唐宋时期,三品以上大官官服规定为紫颜色,赐紫衣表示恩宠。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咸莫能出其理(办法、道理)B.时孙权曾致巨象(送)

C.没于河(沉没)D.舟浮牛出(漂浮)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即施行焉故水潦尘埃归焉

B.欲知其斤重不能名其一处也

C.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或以钱币乞之

D.赐之紫衣于厅事之东北角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2)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22.曹冲与怀丙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

(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

(2)两题。

(5分)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一、二两句诗写出了莲花的什么特点?

(2分)

(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3分)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声:

有的想向辛苦一生的父母奉献一份孝心;有的想与某位师长说说久藏的心里话;有的想与某位同学消除误解,重结友情;有的想减轻过重的负担,多一些自由的空间;有的想把社会变得更加美丽和谐……

你珍藏已久的心声是什么?

请以“我的心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地名。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6页,共6页)

七年级语文期末综合答题卷

(二)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

2.3.4.5.

6.写出下列名句。

(只选做三小题)

第()句:

第()句:

第()句:

7.

(1)

(2)

8.①

9.

10.

二、(30分)

11.(3分)

12.(4分)

(1)

(2)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答题卷二(第1页,共4页)

13.(3分)

14.(6分)

15.(3分)

16.(4分)

17.(3分)

18.(4分)

(1)

(2)

三、(20分)

19.(3分)()20.(4分)()()

21.(4分)

(1)

(2)

22.(4分)

23.

(1)(2分)

(2)(3分)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答题卷二(第2页,共4页)

四、作文(40分)

100

200

300

400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答题卷二(第3页,共4页)

500

600

700

800

期末七年级语文综合答题卷二(第4页,共4页)

(二)

 

4.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3分)

5.B(A没有疑问语气,问号错用。

C“吗”后面应为问号。

D省略号后面不能用逗号)(3分)

 

9.中国在大熊猫保护区发现密蛛科圆网蛛家族的两个新成员(或中国在大熊猫保护区发现两种可爱的迷你蛛)。

(3分。

按要素酌情给分)

10.示例: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3分。

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表述合理;有欠缺酌扣)

二、(30分)

11.迷路后撕破衣服系在树上作求援标志,亲口品尝毒蘑菇来为儿子寻找食物。

在困境中给儿子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求生希望。

(3分。

酌情给分)

12.

(1)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树林密

集、阴森的特点,渲染出令人焦虑的气氛。

暗示了父子走出密林的艰难,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运用细节描写,父亲的脸“浮肿”暗示了父亲品尝毒蘑菇后身体的虚弱,在这种情况下父亲还不忘用一个鬼脸来安慰孩子,体现出父亲的冷静和对儿子深沉的爱,也为下文揭开父亲的秘密埋下了伏笔。

(3分。

酌情给分)

 

16.要点提示:

(1)人类废弃的塑料垃圾;

(2)一部分流入大海;(3)随着时间的推移,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

(4)这些碎块被鱼吞食,无法消化,难以排泄,在海鱼体内。

(4分,各1分。

酌情给分)

 

三(20分)

l9.D(浮出)(3分)

20.BC(A中的两个“焉”都作助词,解释为“了”。

B中的两个“其”都作代词,但意思不同,第一个解释为“它”,指大象,第二个解释为“其中的”。

C中的两个“以”作介词,解释为“用”。

D的第一个“之”作代词,指代“他(怀丙和尚)”;第二个“之”作结构助词,解释为“的”)(4分)(4分。

各2分)

21.①把象牵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换载其他已知重量的物品,(等船身吃水到原来水痕时,)就可算出大象的重量。

②(两条大船)放到铁牛两边,系住铁牛,然后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来,铁牛也被拉出来了。

(4分。

各2分。

酌情给分)

22.利用浮力原理,他们聪明智慧,爱动脑,会思考。

(4分。

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

23.

(1)素雅、冰清玉洁。

(2分。

每点1分)

(2)这首诗通过描写白莲花的冰清玉洁及含着怨恨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谢落。

暗喻洁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社会里总是受到冷落、被埋没。

表现了诗人的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心理。

(3分。

酌情给分)

【古文参考译文】

(一)

邓哀王曹冲,表字仓舒,年少的时候就非常聪慧。

长到五六岁的时候,智慧的表现,就像成人一样。

当时孙权曾经送来(一只)巨大的象,太祖(曹操)想要知道它有多重,把这个想法向下属说明,都不能给出方法。

曹冲说:

“把象放置在大船上,在水线所在的地方刻下痕迹,再把其他物品载上船,(到水线与痕迹一致)。

这时,称量物品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