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5521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docx

部编教材月考精编版

2016——2017学年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Ⅰ、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哪一古人类借款了祖国大地人类历史的最早篇章?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1929年,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青年学者是()

A.李捷B.杨钟建C.裴文中D.贾兰坡

3.下面三字经的内容不符合北京人的生活生产状况的是()

A.会用火,能保存B.头盖骨,猿特正

C.打石器,过群居D.会磨光,能钻孔

4.如果评价北京人,下列哪一词语使用不上?

()

A内涵最丰富B.材料最齐全C.直立人D.人工取水

5.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右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他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

6.小敏听生物老师说人是高级动物,她就举手问老师:

“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请你帮生物老师回答()

A有无语言B.会不会使用火C.会不会制造工具D.能否直立行走

7.在我国古代的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播种五谷”这则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B.海洋文明C.神话传说D.游牧文明

8.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下列原始人类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有()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下列哪一内容不能体现了半坡人比北京人进步?

()

A.磨制的石刀B.炭化的粟种C.干栏式建筑D.各式各样的彩陶

10.河姆渡人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能建造房屋B.火的使用C.农业生产的发展D.使用陶器

11.以下地区见证了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活动足迹的是()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

12.阪泉之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的一次战争。

下列关于该战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的长江流域

B.交战的双方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C.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

D.战后,中国进入氏族部落联盟时期BCD

13.如果想去实地拜谒黄帝陵,应该去的省份是()

A.山西省B.陕西省C.河北省D.河南省

14.“上联:

壮志冲天华夏儿女;下联;奋发图强。

”如果要在这幅对联的下联中体现华夏族的由来,下列哪一内容是对联最合适的补充?

()

A.中华民族B.尧舜禹启C.炎黄子孙D.六合九州

半坡聚落文化与河姆渡聚落文化有较大的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种族B.体质进化程度

C.自然环境差异D.生产力发展程度

Ⅱ非选择题(70分)

二、简答题(16题8分;17题10分)

16.根据诗句写出相关的人物名称:

(1)轩辕湖畔步石梯,杏子葡萄豆角低。

似是先皇勤教化,民风淳朴古风遗。

(    )

(2)双瞳四目读千象,鸟兽蹄爪察印迹。

奎星圜曲观运势,手握乾坤造句章。

(    )

(3)功高日月泽万世,种桑养蚕抽丝绢。

帝王之妃中华母,推动文明世敬仰。

(    )

(4)乐师之祖韵之先,音乐鼻祖律起源。

自成谱曲传万世,万物之音荡心间。

(    )

17.(1)右图所示历史人物是谁?

他主持治理哪条河流的水患?

他在治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

请你用一个俗语概括他的治水事迹。

(8分)

 

(2)从他的治水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分)

 

三、材料分析题(18题12分、19题2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逸周书》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  近年来,黄陵景区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前来谒陵祭祖,也成为当地乃至全国大中小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1)材料一中的“神农”指的是哪位部落联盟首领?

结合材料一,说一说他有何成就?

(4)

 

(2)材料二中“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是在哪场战役中?

这场战役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

(4分)

 

(3)材料三中的黄陵能够受到后人的敬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是因为黄帝在历史上作出的重要贡献,请你举出两例黄帝的贡献。

(2分)

 

(4)结合材料三,说一说祭拜黄陵有何现实意义。

(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请回答: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伸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请回答:

(1)材料一中神农氏为什么“教民农作”?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说明神农氏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6分)

 

(2)材料二说明人类的居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你举例说明。

(4分)

 

(3)材料三诗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6分)

 

(4)结合三则材料说一说,在原始农业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有哪些因素?

(至少两项)(4分)

 

四、探究题(20分)

20.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20分】

【遗址中的历史】

图一图二

(1)观察图一,你知道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历史上有这怎样的特殊地位吗?

(2分)

 

(2)观察图二,请你从体貌特征、生产工具两个方面说一说北京人的状况(4分)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擒)杀蚩尤。

——《史记》

材料二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

(3)、材料一记述了那次战争的历史?

战争结果如何?

(4分)

 

(4)、材料二的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制度?

(2分)这一制度传位的依据是什么?

(2分)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探究可知,我们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举出两例来。

(2分)

 

16黄帝、仓颉,伶伦、嫘祖

17.(1)禹、黄河、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勇于创新、不畏艰辛、大公无私的精神。

18.(1)炎帝、教民开垦农种;制作生产工具;种五谷和蔬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2)涿鹿之战;这场战役后,黄帝的势力和声望大增,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建造宫室、制作衣服、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炼铜

(4)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同时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言之成理即可)。

19

(1)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说明他能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

我国的原始农业生产出现了。

(2)人类由居住野外洞穴到盖房定居。

比如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

半坡人面鱼纹盆。

粟。

(4)原始农耕的出现:

人们过上定居生活(言之成理即可)

19.

(1)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的体貌特征还保留着猿的特点,会直立行走;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3)涿鹿之战,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

(4)禅让制;具有贤德的品质。

(5)网上查询、阅读书籍、参观遗址遗迹等

 

7.有一本著作叫《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你认为下列哪一原始人类可能在这本著作中出现?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某中学历史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

A.黄帝B炎帝C禹D舜

“天皇皇地皇皇,先蚕娘娘降吉祥,桑叶长的嫩生生。

茧儿长的圆又亮。

”下列与“先蚕娘娘”活动有关的是()

A.教人农耕B建造宫室C发明文字D养蚕缫丝

(1)发明文字:

      。

(2)制作音律:

      。

(3)发明算盘:

       。

(4)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

15.“承父志洪水创造佳绩,用疏导开河渠大功告成”这幅对联是对哪一历史人物功绩的概括()

A.黄帝B尧C舜D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