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403713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雷雨》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人教部编版

16《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猜一自然现象)谜底:

雷雨

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

2.相关链接:

雷雨:

又称雷阵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

它在积雨云中形成,强烈时可出现暴雨。

雷雨,按其成因,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对流旺盛所致的热雷雨,常见于夏季午后,范围小而雨时短;另一种是冷暖空气剧烈冲突,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范围大,雨时也较长。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

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

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

2.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

3.检查识字情况:

摘苹果;

4.理解词语:

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

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6.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雷:

雨字头稍宽,覆盖下边的“田”。

第四笔和第十二笔竖都在竖中线上。

垂:

整个字形中间宽,上下两头窄,横画之间的距离均等。

迎:

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卬”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左右错开,左高右低。

7.练一练,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能够正确书写。

四、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示例:

初读课文后,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

用找苹果的方法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二、品读释疑

1.随文讲解,理解文意:

(1)读课文,说说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雷雨的?

课文从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写雷雨的。

(2)用“垂”和“压”两个动词,展开对雷雨前的学习。

(3)让生找出雷雨前作者所描写了哪些景物。

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黑沉沉”说明雷雨前的云很厚、很黑、很低。

b.“压”换成“盖”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压”写出了乌云的低和来势凶猛,形象生动。

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一动也不动”指没有一点风,树叶都静止不动了。

“一声也不出”说明了暴风雨来之前很安静。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忽然”说明了大风来得快,“垂”写出了蜘蛛逃跑的速度之快。

b.“垂”“逃”两个字用得好,说明风很大,蜘蛛特别害怕,赶快逃走了。

c.让生理解“垂”与“掉”字的用法,并看图说句。

(3)雷雨中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哗哗哗”写出了大雨倾盆的声音,表现出当时雨下得又大又急,声音响。

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下雨时外面的情景。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写出了雷声和雨声慢慢变小的过程。

夏天的雷雨有什么特点?

(A)

A.来得快去得也快。

B.来得慢去得慢。

C.来得快去得慢。

D.来得慢去得快。

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请把雷雨中景象的变化,用“越来越……”的句式说一说。

示例:

雨越来越大,房子越来越看不清,后来雨越来越小,雷声越来越小。

(4)雷雨后

天亮起来了。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此时和雨前的感觉完全不同,乌云散去,天亮起来,空气也变得清新了,让人心情愉悦。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挂”形象地表现出彩虹高悬天空的样子,十分美丽。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a.“坐”则把蜘蛛此时的悠闲和愉快生动地表现出来。

b.雨后的景物和下雨前有什么不同呢?

下雨前,“满天乌云”,蝉“一声不叫”,蜘蛛仓皇“逃走了”,感觉很压抑、惊恐;下雨后,“天亮了、彩虹高挂天空”,蝉“叫了”蜘蛛此时的悠闲地“坐在网上”,感觉非常愉悦、清新。

让生再读,感悟作者描写雨停后的美。

师出示自写雨后的写话及景物图片,让学生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话说话能力,得以拓展启发。

三、本课小结

1.课文主旨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课小结:

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炎炎夏日,闪电雷鸣,声声蛙鸣,美丽彩虹……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

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了我们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

你见过什么样的雨,说说你脑海中的雨后。

五、板书设计

雷雨前垂压

16.雷雨雷雨中

雷雨后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6《雷雨》

16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

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

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

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

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

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

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

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

“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

哗!

哗!

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

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

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

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

啊!

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

乌云 大风 闪电 雷声

雷雨  中:

下雨 雨大 雨小   (叶子、蝉)(树、蜘蛛)

   后:

天亮了 太阳出来了

 

预设目标: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单县启智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16《雷雨》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人

目标

1、熟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通过朗读的语气变化表现出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语言的美。

3、学习课文观察天气、大自然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按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

.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请同学们注意听,认真书写。

 ①     垂下

  ②逃跑  ③蝉鸣  ④彩虹  ⑤蜘蛛  ⑥黑沉沉 

2.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景象。

 

二、研读文本 

1.师: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一找描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

 

2.全班交流汇

报。

 

(一)研读“雷雨前” 

师:

我们一起先来学习“雷雨前”这一部分,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么样?

 

生: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

这句话写的是雷雨前的乌云,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生:

乌云很厚、很多而且很低。

 

师:

连续用了三个“很”字,老师看得出你是真正读懂了这句话中的哪几个词语感受到乌云的多、厚而且低呢?

 

 

 

 

 

 

 

 

生:

这里用了“满天”、“黑沉沉”和“压”字。

 

师:

不愧是我们班的阅读小能手呀!

还有谁也是找到了这一句话?

(指名)“压”字用在这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

很可怕,好像整个天空都要塌下来似的。

 

师:

你认为应该怎么读这句话?

让你们感到害怕了吗?

  

师:

谁愿意也来读读这句话?

 也没有读出让人

害怕的感觉 

师:

那你认为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生:

低沉、应读得慢一些。

 

师:

那你能不能给大家示范读一读这句话?

生:

我找到了这一句“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写的是雷雨前的大风。

 

师:

这里用了“乱摆”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生:

风很大,连树枝也忍不住跟着疯狂起来。

 

师:

说得真形象!

树枝也开始不顾形象地开始乱摆了起来。

 

生:

课文里还写了雷雨前的蜘蛛,“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

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

发现它。

 

生:

“逃”字用得好,可以看得出蜘蛛也很害怕这样的天气,所以逃走了。

 

师:

你的理解很有个性,还有其它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

“垂”字用得很好,可是我想向老师请教的正是这个问题,它好在哪?

 

师:

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垂”在这里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蜘蛛网往下落的情景,让人感觉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得四处逃窜。

那你能不能读读这句话?

(生读) 

生:

雷雨前还写到了闪电和雷声。

 

师:

那你能不能把这句话读出来。

 

生: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

从闷热到雷电交加,天气的变化之快让蜘蛛也吓得逃走了,请全班同学齐读这一部分,让我们再次感受雷雨来临之前那可怕的气氛。

 

(二)研读“雷雨中” 

师:

请看看这两幅挂图,哪一幅画的是雷雨中的景象。

 (一 

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

因为图中雷电交加,雨下得很大,小朋友都把窗户关得紧紧的。

 

师:

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不懂的地方,等下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生: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这里为什么用了3个“哗”?

该怎么读这三个“哗”?

 

生:

“哗”是表示雨的声音,用3个“哗”字让我体会到雨下得又急又大。

 

师:

说得真好!

这里的3个“哗

”字应由轻到重地读,读出当时雨下得大而且急。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

为什么说“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生:

因为雨下得又大又猛,所以外面风景都很难看清楚了

生:

我也有个不懂的问题,谁能帮我解答?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

声也小了”,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渐渐地” 

生:

不能删去,因为写出了雨是慢慢慢慢变小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就停下来的。

 

师:

我们班的同学不仅善于提出问题,也能很巧妙地替他人解决疑难,真是难能可贵。

希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也能形成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局面。

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指名读。

 

(三)研读“雷雨后” 

师: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想一想这雷雨后又是一派怎样的景象。

(根据回答,师板书) 

三、积累运用 

师:

相信同学们这节课一定收获不少,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哪些知识套餐?

 

1“词语串串烧”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⑴雷声小了,(  )了。

⑵池塘里的水满了,( )了。

 

⑶( )了,( )也( )了。

 

⑷( )了,( )也( )了。

 

作业: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6《雷雨》

16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

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

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

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

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

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

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

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

小鱼该不会煮熟吧!

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

“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

哗!

哗!

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

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

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

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

啊!

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

乌云 大风 闪电 雷声

雷雨  中:

下雨 雨大 雨小   (叶子、蝉)(树、蜘蛛)

   后:

天亮了 太阳出来了

 

预设目标: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