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322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docx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内容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104~110页的内容)

  教材

  分析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学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数据描述方法---折线统计图,结合具体实例,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了探索和尝试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体会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要点与程序。

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所反映数据的本质及规律。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单元

  整体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

  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

  难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

  时

  安

  排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课题

  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

  出示数据。

  XX年:

426支;XX年:

394支;XX年:

468支;XX年:

454支;XX年:

489支;XX年:

499支;XX年:

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XX~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

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

(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

(揭示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读懂图意。

  谈话:

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

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

表示XX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

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

XX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

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

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

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

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

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课后小记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课题

  第二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

  教

  学

  过

  程

  【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

(见课本图形)

  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

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

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授】

  .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

提问: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

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

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