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2524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docx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制度讲解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

SBK—Z—12—03

第一条前言

1、管理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

(1)目的:

为加强生产设施管理,保证生产和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生产设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根据《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原则:

企业设施管理应坚持使用与维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突破单一管理的传统观念,树立为生产经营目标服务的思想。

(3)使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生产设施的选型与购置、安装与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拆除和报废全过程的综合管理。

(4)本制度由设备技术动力科具体实施。

2、相关文件与引用标准:

(1)《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4)《起重机械管理规程》

3、术语及定义:

(1)主要生产设施:

指在生产中,直接影响生产过程进行,并决定生产能力的结构复杂的设施。

(2)五定:

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

(3)三级过滤:

油桶到固定儲油箱;儲油箱到油壶;油壶到润滑部位。

(4)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相应处罚不放过。

二、设备使用和管理

1、对于新机型设备,设备技术动力科应根据使用说明书指导使用单位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运行记录。

3、设备技术动力科学技术员应建立企业全部重要设备台帐、主要设备台帐。

4、设备实行分类别管理,设备技术动力科人员应定期对所分管的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如实记录有关情况并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及时联系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6、设备技术动力科每月进行一次全厂设备综合检查,并写出书面结果;各车间对本车间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填写设备检查原始记录。

三、设备的维护保养

1、精心维护好设备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各类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为此必须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开展“完好设备”及“无泄漏”活动,对公司所有设备,实行岗位包机到人制。

做到所有设备、管道、阀门、法兰、电器仪表、动静密封点等都落实到人,真正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道、个个阀门、块块仪表都有专人管理。

3、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好操作规程,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4、操作人员对所有使用的设备,应做到“四懂”、“三会”(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

5、所有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车。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润滑油过滤制。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达到设备无杂音,仪表准确、灵敏。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做到设备见本色,无油垢,使设备运行正常。

6、各工段所有备用设备,由当班工段长负责落实当班岗位人员管理,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运转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7、操作人员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立刻上报当班调度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未处理的缺陷需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8、维修人员(机、电、仪)应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定期上岗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向班长或部门负责人上报,部门负责人应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维修工在完成检修任务后,及时填写检修记录(包括损坏部件、更换部件名称、数量、检修人姓名及检修日期等项)。

(4)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9、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

10、未经设备技术动力科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备用设备拆件使用。

11、设备维护保养标准

(1)操作人员维护保养标准

操作人员做到“四懂”、“三会”,即即懂构造、懂原理、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a)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b)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c)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d)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e)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f)发现设备不正常,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

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逐级上报。

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

(g)对备用转动设备每班进行一至二次检查、盘车。

(2)维修人员维护保养标准

(a)定时定点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b)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检修予以消除。

(c)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四、设备的检修管理

1、检修分为:

日常维修和小修、中修、大修。

2、日常维修由各生产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设备技术动力科提出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的申请。

维修工人(机、电、仪)应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并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向班长或部门负责人上报,部门负责人应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维修工在完成检修任务后,应及时的填写检修记录(包括更换零部件名称、数量、检修人、检修日期及验收人员等)。

3、小修一般每月进行一次,中修半年进行一次,大修每年进行一次,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检修日期。

(1)检修计划的制订:

(a)无论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前均应制定检修计划,制定相关的安全检修措施。

(b)根据检修间隔期及设备检查评级中发现的问题,大修前三个月由生产科和设备技术部门编制大修项目计划,检修计划提出时,应同时将所有备品配件及材料,工器具计划等报设备技术动力科。

(c)设备技术动力科接到各部门检修计划后,会同设备管理人员到各生产部门,进一步落实大修项目和所需材料,并进行汇总,于大修前两个月报生产副总经理审阅,提交生产调度会研究批准,并将大修计划下达至各相关部门;中修由设备技术科科长审批;小修由维修班组审批。

(2)检修计划的实施

(a)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系统停车检修指挥工作。

(b)各生产相关部门在接到检修计划后,应认真做好准备,组织实施。

(c)检修所需设备及配件由设备技术动力科下达购置计划,公司经营负责购置。

(d)检修时,要切实抓好停车、置换、检修、试压、开车四个环节,切实抓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e)检修人员应做到科学检修,严格执行检修方案和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文明施工,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

(f)结合设备检修,进行设备、工艺改造的项目,应向设备管理人员报告并附图说明,总工审核,经公司领导批准方可执行。

(g)设备检修要严把质量关,采取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施工单位要如期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h)每年一次系统停车大修,要按规定对有关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并执行有关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i)设备需要委托外单位进行大修时,由设备技术动力科对外联系,并签订维修合同或协议,并约定保修期限。

(3)检修质量的验收交接

(a)检修完工后,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设备技术动力科负责设备的竣工验收。

(b)各部门和岗位应切实做好设备检修记录。

(c)外单位承担的检修任务在检修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设备技术动力科、维修单位一起对检修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设备管理人员填写“验收合格单”,检修设备移交使用单位。

在保修期间出现问题,由检修单位负责。

 

五、设备的闲置、封存、启封、拆除和报废管理

1、已经安装验收,投产使用,而生产上暂时不用的设备均为闲置设备,应在设备台账中注明“闲置”,并在设备上悬挂“闲置设备”牌给予标识。

2、闲置三个月以上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对闲置设备进行就地封存,并做好防腐工作,对闲置设备要进行定期保养。

3、封存设备启用时,由使用单位对闲置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压力容器在封存期间未定期检验的,在启用前进行内外部检验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检测合格后,封存设备才能投入生产使用。

4、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

(1)按照《公司设备管理制度》执行。

(2)由使用单位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一式三份报设备技术动力科,设备技术动力科组织有关人员鉴定,提出意见,报生产副总审核。

(3)企业在进行拆除作业前,应由作业单位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对拆除施工进行风险分析,评价拆除作业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然后由施工单位制定拆除计划或拆除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

(4)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先清理干净,由设备技术动力科研部及相关部门共同验收合格方可报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报废的危险化学品和清洗产生的废水应按照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5)由于革新、挖潜、改造后拆除的仍有使用价值的设备,由使用单位办理退库,仓库妥善保管。

六、设备的密封管理

1、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管理制度,密封管理职责明确,公司、科室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2)开展创建和巩固无泄露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应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

静密封点泄漏率在万分之五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千分之二以下。

暂不能消除的泄露点应记录在案,做出消除规划。

(3)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4)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2、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1)动密封:

各种机电设备(包括机床)连续运转(旋转和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或的密封。

如压缩机轴、泵轴、各种釜类旋转轴等的密封均属动密封。

(2)静密封:

设备(包括机床和采暖设备)及其附属管线和附件,在运行过程中,两个没有相对运动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静密封。

如设备管线上的法兰、各种阀门、丝堵、活结头、机泵设备上的油标、附属管线、电器设备的变压器、油开关、电线头、仪表孔板、调节阀、附属引线、以及其他设备的结合部位,均属静密封。

3、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1)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一对连续运动(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2)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一个静密封接合处,算一个静密点。

如:

一对法兰,不论其规格大小,均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门一般算四个密封点,如:

阀门后有丝堵或阀门后紧接放空,则应各多算一个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3)泄漏点的计算方法:

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它原因造成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泄漏率计算公式:

(1)设备及管线的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2)仪表设备及风引线,焊接机器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真空部位用吸薄纸条的方法)。

(3)电器设备变压器、油开关、油浸纸、绝缘电缆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乙炔气、氢气、氮气、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5)蒸汽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6)酸、碱、盐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试漏不变色。

(7)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于摸无渗漏、无结垢。

(8)各种机床变速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