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178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docx

沙钢第9#10#高线项目设备单体试车方案讲解

目录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和原则

3、试运行的目标与采用标准

4、试运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5、组织指挥系统

6、运行程序及操作要求、进度计划

7、试运行资源配置

8、安全职业健康要求

 

1、工程概况

本方案为沙钢第9#10#高线项目安装工程单体试车编制。

试车分为炉区、粗中轧区、预精轧区、精轧区、风冷区(包括集卷)、收集区。

试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电机单机空试、电机与主传动空试、单机列空试、区域联动空试。

单机空负荷试车,各阶段不少于8小时,同时检查润滑、轴承温升和啮合主传动运行等情况。

联动空试车,不得少于8小时,同时检查润滑、轴承温升和啮合、主传动运行、电控参数、自动化功能。

空负荷试车过程中如发现异常需停车处理,停车处理后开车后,连续运行不少于8小时,停车处理时,执行操作牌制度。

单体试运转由施工单位、ABB、高线厂共同完成,监理单位监督确认,设备制造厂家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联锁和热负荷试车由高线厂组织各施工单位参与试车,主操作由承包方和业主共同参加。

10#线单体设备试车于5月5日开始,5月25日结束;联合调试于5月25日结束;6月3日进行全线热负荷试车,9#线与10#线相差15天。

单体设备试车、联合调试及热负荷试车各项要求及每个阶段应达到的标准见试车要求。

2、编制依据和原则

1、设备的技术资料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3、我公司类似轧线设备单体试车方案

3、试运行的目标与采用标准

根据《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要求本次试运行要求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电气(仪器)操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调整试验。

电气及其操作控制系统调整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进行,设备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2、按电源的类型、等级和容量,检查或调试其断流容量、熔断器容量、过压、欠压、过流保护等,检查或调试内容均应符合其规定值。

3、按设备使用说明书有关电气系统调整方法和调试要求,用模拟操作检查其工艺动作、指示、讯号和联锁装置应正确、灵敏和可靠。

4、经上述一~三项检查或调整后,方可进行机械与各系统的联合调整试验。

二、润滑、液压、气(汽)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试验。

润滑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清洗后,其清洁度经检查应符合规定。

2、按润滑油(剂)性质及供给方式,对需要润滑的部位加注润滑剂;油(剂)性能、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3、干油集中润滑装置各部位的运动应均匀、平稳、无卡滞和不正常声响;给油量在5个工作循环中,每个给油孔、每次最大给油量的平均值,不得低于说明书规定的调定值。

4、稀油集中润滑系统,应按说明书检查和调整下列各项目:

1.油压过载保护;2.油压与主机启动和停机的联锁;3.油压低压报警停机讯号;4.油过滤器的差压讯号;5.油冷却器工作和停止的油温整定值的调整;6.油温过高报警信号。

系统在公称压力下应无渗漏现象。

液压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系统在充液前,其清洁度应符合规定。

2、所充液压油(液)的规格、品种及特性等均应符合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充液时应多次开启排气口,把空气排除干净。

3、系统应进行压力试验。

系统的油(液)马达、伺服阀、比例阀、压力传感器、压力继电器和蓄能器等,均不得参与试压。

试压时应先缓慢升压到表规定值,保持压力10min,然后降至公称压力,检查焊缝、接口和密封处等,均不得有渗漏现象。

4、启动液压泵,进油(液)压力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泵进口油温不得大于60℃,且不得低于15℃;过滤器不得吸入空气,调整溢流阀(或调压阀)应使压力逐渐升高到工作压力为止。

升压中应多次开启系统放气口将空气排除。

5、应按说明书规定调整安全阀、保压阀、压力继电器、控制阀、蓄能器和溢流阀等液压元件,其工作性能应符合规定,且动作正确、灵敏和可靠。

6、液压系统的活塞(柱塞)、滑块、移动工作台等驱动件(装置),在规定的行程和速度范围内,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换向和卸压不得有不正常的冲击现象。

7、系统的油(液)路应通畅。

经上述调试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转。

气动、冷却或加热系统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系统的通路应畅通并无差错;

2、系统应进行放气和排污;

3、系统的阀件和机构等的动作,应进行数次试验,达到正确、灵敏和可靠;

4、各系统的工作介质供给不得间断和泄漏,并应保持规定的数量、压力和温度。

三、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及空负荷试运转。

4、试运行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1)试运转方案已经批准,试运转组织机构已经建立,各有关人员熟悉试运转方案和操作方法,能正确操作。

(2)试运转所需动力、仪表空气、冷却水、循环水、冲洗液等确有保证。

(3)测试仪表、工具、记录表格齐备。

(4)与试运转有关的电气和仪表调校合格。

(5)指定专人进行测试,认真做好记录。

(6)设备地脚螺栓紧固完毕,二次灌浆达到设计要求,抹面工作应结束。

(7)主机及驱动设备精平找正完,并经复核,安装记录齐全,签字手续完善。

(8)构成试运转的系统(包括正式设备管道与临时管道)完成连接及必要的清洗,临时管道的安装、焊接及支架与正式施工工艺要求相同。

(9)与试运转有关的水汽气等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系统满足投用要求。

(10)管道上的孔板、测温元件、管道仪表等和以法兰连接的调节阀应予拆除,对于焊接在管道上的调节阀,应采取流经旁路或卸掉阀头及阀口加保护套等防护措施。

(11)设备单体试车在设备所需介质液压、润滑、气动及冷却调试合格后进行。

5、组织指挥系统

1.试车组织机构:

试车指挥部

电气、自动化

轧制组

加热炉组

液压润滑组

安保组

收集区组

2.试车指挥部成员:

总指挥:

孟安成

副总指挥:

棒线厂:

李彦峰、谢云兵

中国一冶:

刘斌、黄春林

ABB:

余志伟

加热炉组:

组长:

程敏、管卫东

组员:

轧制组:

组长:

程敏、张波

组员:

收集区组:

组长:

程敏、

组员:

电气、自动化组:

组长:

王楚波、张健

组员:

液压润滑组:

组长:

岑刚、焦立军

组员:

工艺组:

组长:

冯友德、祁国栋

组员:

姜卫华、吴旭

安保组:

组长:

邓家平

组员:

机电安全员

说明:

试车指挥部负责棒线工程单体设备试车、联合调试及热负荷试车。

10#线单体设备试车于5月5日开始,5月25日结束;联合调试于5月25日结束;6月3日进行全线热负荷试车。

由于整条生产线由ABB变频控制系统控制,单体设备试车由ABB、中国一冶、高线厂共同协调组织完成。

热负荷试车由高线厂总协调,主要岗位由高线人员上岗操作,各施工单位配合。

安全保卫工作主要由高线厂人员负责,各施工单位派专人协助巡视。

6、运行程序及操作要求

6.1设备试车方案

一、炉区设备试车方案(不含加热炉本体)

1炉区试车的主要机械设备及其性能、规格、参数见附表一

2试车步骤

2.1确认

2.1.1确认设备供水管路支架吊架配置正确,各法兰、旋转接头安装正确。

确认后通知有关部门送水。

2.1.2人工加油的设备部位确认加油充足。

2.1.3传动设备送电前手动盘车,确定无卡阻。

2.1.4液压系统工作正常、且系统工作压力18MP、系统无泄露

单机试车程序

设备名称

第一次启动

第二次启动

第三次启动

第四次启动

加热

电机、

减速机

点动

运转10分钟

运转30分钟

运转8小时

链轮、链条

点动

运转10分钟

运转30分钟

运转8小时

热送辊道

点动

运转10分钟

运转30分钟

运转8小时

入炉辊道

点动

运转10分钟

运转30分钟

运转8小时

出炉辊道

点动

运转10分钟

运转30分钟

运转8小时

上料台架

点动设备按钮,观察无异常情况后,持续动作

检查内容表:

设备名称

检查对象

检查内容

方法

标准

试车结果

责任人

减速机

螺拴松动

视敲

紧固良好

轴承温度

手摸

温升≤40OC

啮合情况

听音

工作平稳无杂音

密封

目视

无泄漏

润滑

目视

工作正常

联轴器

润滑

目视

符合标准

啮合情况

听音

无杂音、平稳

各部联接紧固件

有无松动缺少

目视

锤敲

紧固、无缺少

链轮

有无摆动

目视

工作正常

链条

有无咬轮

目视

工作正常

上料台架

支撑梁

螺拴松动

视敲

紧固、无缺少

活动梁

螺拴松动

视敲

紧固、无缺少

联轴器

螺拴松动

视敲

紧固、无缺少

平移液压缸

行程

测量

2000MM

拨料液压缸

行程

测量

翻转到位

推钢机

推杆

推杆进出

目视

工作正常

导向装置

转动情况

目视

转动灵活无间隙

推钢行程

行程

测量

760MM

推钢周期

周期

计时

5~6秒

液压缸

运动状况

伸缩灵活可靠

辊道

螺栓

是否松动、折断

目视

无松动无折断

辊子

运转状态

目测

平稳、无震动

轴承温度

红外线测温

温升小于40℃

轴承座螺栓

目视

无松动、脱落

润滑油管

目测

无脱落、泄露

联轴器

接轴螺栓

敲击

无松动

同轴度

良好

无振动

运转状态

目测

平稳、无震动

减速电机

运转状态

目测

平稳、无震动

齿面状态

无异常

各密封处

目测

无脱落、泄露

轴承座温度

手摸

温升小于40℃

辊道水冷却

密封状况

目测

无泄露

3、参加试车人员意见及签字

二、粗中轧机组单机空负荷试车

1试车前准备及确认

1.1液压系统工作正常。

系统压力≥0.5MPa。

1.2减速机润滑系统入口压力≤0.25MPa。

各润滑点润滑到位。

1.3油气润滑系统工作正常。

(空气压力0.4---0.6Mpa)

1.4各检测单元(元件)必须安装到位且工作正常。

1.5检查试车区域是否清扫干净;对坑、洞灯影响安全的因素是否采取措施;各警示标牌是否悬挂。

1.6指挥人员、安全检查人员、检查检测人员必须到位。

以上检查必须要有关人员(检查人和监理)在记录上确认签字。

工作介质参数表:

表(5-1)

参数

设备

空气压力MPa

系统油压MPa

进口油压MPa

进口油温℃

进口水温C

进口水压

MPa

水质

电机

≤30

0.2—0.4

净环

减速机

0.5

0.25

40±2

轧辊

≤35

0.3━0.5

浊环

1号飞剪

0.5

0.2

40±2

2号飞剪

0.5

0.2

40±2

气动

0.4—0.6

2.轧机调整部分试车内容及步骤

2.1轧机的中心距调整:

按轧机的最大中心距(见附表6---1),启动压下马达,快、慢速结合反复动作5次;

2.2轧辊的轴向调整:

在线进行轧辊轴向调整,其数值符合副表6--1

2.3水平轧机横移缸:

快速反复动作5次:

达到附表6--1中“工作位移”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