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119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docx

教师怎样写反思教材

教师怎样写反思

各位老师:

今天有幸能和在座的各位一起来交流《教育反思》这个话题。

我在讲述中如有不妥之处,还待老师们多多指导。

提到反思自古就有,一直发展到今天。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他的弟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成长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一个人或许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个经验的二十次重复。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这些,都说明了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对于我们每一个处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

教师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自己意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使自己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自己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育教学反思就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不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更是教师成长和教师发展学校的动力。

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一、教育反思的概念

所谓教育(教学)反思就是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

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育(教学)反思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活动。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反思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

它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的事。

一句话,时时是反思之时,处处是反思之地。

 

根据其在教学过程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的不同,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计划与准备。

在课堂教学前,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产生的教学效果。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在课堂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地处置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

3.教材的呈现。

这个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及反应等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方面应努力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保持其对师生之间交流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一旦发现沟通过程中的问题立刻设法纠正。

5.评估学生的进步。

教师教学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能力的发展速度与水平上。

因此,教学监控能力水平高的教师必然会认真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采用各种方法评估学生的进步程度,以便于改进自己的教学。

6.反省与评价。

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学监控能力高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等。

相反,教学监控能力差的教师一般就不会认真地考虑这些问题,不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不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

二、教育反思的时代价值

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

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切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

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

第二,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

教师根据课前预设,引领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这是毋庸质疑的。

但我们的课堂多于是学生揣摩教师意图的过程,——老师要我怎么回答,我就怎么回答。

成了学生努力配合教师完成教学预设的过程。

不少教师在实践中也发现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于预设时的估计,但是教师担心任由学生发挥会影响接下来的探索活动,而且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后,预设该如何调整缺少准备,担心教学会因此而“乱”。

所以教师往往是利用自己的“权利”,有“技巧”地将学生的生成活动扼杀于摇篮之中,以换取教学的“严谨与流畅”。

例如《圆的周长》教学环节:

教师请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或图形的周长。

一开始,教学确实按照教师的预设有序地展开。

师:

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这些圆的周长的?

(教师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已经小手如林了)

生1:

我先用绳子沿着硬币的周长绕一圈,然后量出绳子的长,就是硬币的周长。

生2:

我是将象棋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知道了它的周长。

这时,还有一个画在纸上的圆没有反馈,而下面高举的小手已经很稀疏了,教师心里稍稍踏实了一些。

师:

要知道这个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办法吗?

这时,教师多么希望学生齐声回答:

“不能!

太麻烦了!

”但事与愿违,下面的小手伸得更高了,那个戴着眼镜的小男孩忍不住叫了出来:

“行的!

行的!

”边说还边跑到了投影仪前,用绳子仔细地沿着圆周绕了一圈。

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做方便吗?

(生齐:

不方便!

这时,几乎所有的小手都放了下去,那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也耷拉下了脑袋,教师心里暗暗高兴。

可不等教师将教学纳入轨道,不少放下去的小手又倔强的举了起来,教师心想:

“坏了!

“老师,我只要用尺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以3.14就可以了。

教师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

“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被他说出了,怎么办?

”教师的思维高速运转了起来。

教学展开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思考、见解和价值取向多向交流与碰撞的过程。

在这种交流与碰撞过程中,如果教师视教案如法规,不能根据学生信息反馈情况及时调整预设,那么教学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展示授课技巧的一种表演活动。

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生本意识”,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学生的回答与我们的教学设计出现矛盾时,应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

上述教学片段中,虽然教师在预设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这一现实,但可贵的是,教师没有被自己的教案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的验证,反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教学更具生命活力。

师:

3.14是什么意思?

生:

3.14就是圆周率。

师夸张的问道:

圆周率是什么东西?

(生大笑)

生:

我从书上看到祖冲之发现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

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道:

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教室里响起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

师:

这两位同学真厉害,知道的这么多。

他们认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

你们验证过吗?

(教室里一下子变得那么安静,而从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中,教师分明读出了疑惑,专注和脑海中正欲奔腾而出的思维浪花)那么,我们暂且把这种说法称为“××猜想”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猜想吧”。

其实,课堂上预设再充分,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

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

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

纵观我们的教学反思,我大致归纳了一些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与老师们一起梳理和回顾一下:

1、反思流于形式,敷衍应付

 教师在观念上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不足。

不少老师把写教学反思看做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才勉强完成。

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再加上小学的教学任务普遍繁重,教师想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反思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2、 不知反思什么

许多教师把反思当做小结,不知反思什么。

教学反思应以教师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以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本质是理念与时间之间的对话。

这种反思不是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小结”,而是反省、思考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各个反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

3、零散而不系统

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比较分散、零碎,缺乏系统性。

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个问题,下次反思就换成了另一个问题,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是泛泛而谈。

反思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

4、 没有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教育的研究工作

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成长。

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教而不研——浅”,反思是结合教与研、时间与理论的有效途径。

把教学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我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行为,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可惜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反思是一种教育的研究工作。

5、教学反思的方法

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来实现的,显得有些单一和封闭。

事实上,反思还可分为集体反思、对话反思和个人反思等。

教师单独进行,只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难以深入,容易陷于自己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跳出自己看自己。

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对话,尝试进行集体反思,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同伴互助。

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篇高质量的教育反思,首先要选择好切入点。

而切入点就是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育反思活动时,首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例如:

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

1、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目标要求?

2、我的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

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

3、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怎样的策略与措施更有效”,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4、“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

或许,老师们刚开始写反思日记时,是强迫自己进行的,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