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9380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docx

00西方经济学宏观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程教学大纲

(2016版)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11435001

课程名称:

西方经济学(宏观)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数:

64,其中,讲授学时:

64,实践(实验)学时:

0,学分:

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

电子商务开设学期:

第4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该课程是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应能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掌握经济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并为深入理解其它经济和管理类课程打好基础。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数学微观经济学

七、教学时数分配

《西方经济学》(宏观)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

64学分:

4

教学内容

学时

1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8

2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6

1

3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8

4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

1

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6

6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6

1

7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8

8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4

1

9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6

10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6

1

11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目前争论与共识

2

64

5

八、课程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三、宏观经济学章节安排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定义

二、国内生产总值内涵

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一、支出法

二、收入法

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国民生产净值

三、国民收人

四、个人收入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经济投资储蓄恒等式

二、三部门经济投资储蓄恒等式

三、四部门经济投资储蓄恒等式

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

一、名义GDP

二、实际GDP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第一节均衡产出

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二、均衡产出的概念

三、投资等于储蓄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消费函数

二、储蓄函数

三、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的关系

四、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四、影响消费的因素

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第五节乘数论

一、乘数原理概念

二、乘数机制

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一、模型

二、实例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二、税收乘数

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四、平衡预算乘数

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模型

二、部门经济的中各种乘数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概念及其移动;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了解利率的决定;掌握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掌握凯恩斯的主要理论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资的决定

一、投资函数

二、投资边际效率

第二节IS曲线

一、IS曲线的含义

二、IS曲线的移动

三、IS曲线的斜率

第三节利率的决定

一、货币需求

二、货币供给

三、利率决定

第四节LM曲线

一、LM曲线的含义与推导

二、LM曲线的移动

三、LM曲线的斜率

第五节IS—LM曲线分析

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

三、均衡国民收入和利息率的变动

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纲要

二、理论框架

三、结论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政策影响

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

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三、挤出效应

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

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模型分析

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掌握功能财政思想,理解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4个政策目标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

二、财政政策工具

三、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

四、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五、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和财政政策方向

六、赤字与公债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

二、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三、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

四、货币政策工具

五、其他措施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形状与基本含义;了解总供求曲线的得出过程;掌握总供求的均衡模型和总供求曲线移动产生的效应;掌握用总供求模型去分析经济波动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含义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总需求曲线的特征与移动

第二节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概念

二、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三、劳动市场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均衡模型

一、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效应

第五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三、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的描述与分类

一、失业率

二、失业分类

三、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就业率

第二节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一、自愿失业

二、非自愿失业

第三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一、失业影响

二、奥肯定律

第四节通货膨胀的描述与分类

一、通货膨胀数据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

第五节通货膨胀的原因

第六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第七节菲利普斯曲线

一、菲利普斯曲线提出

二、政策含义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浦斯曲线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国际贸易主要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二、相对优势理论

三、资源配置理论

四、H-O理论

五、规模经济理论

六、规模报酬理论

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欧盟

三、WTO

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

一、金本位体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欧洲货币体系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掌握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知识和J曲线的含义;掌握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含义;掌握并能够运用IS—LM—BP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效果。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汇率

一、外汇概念

二、外汇内容

三、汇率及其标价

四、汇率制度

第二节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P曲线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二、经常项目差额

三、净资本流出函数

四、国际收支平衡与BP曲线

第三节IS—LM—BP模型

一、开放经济中IS曲线

二、IS—LM—BP模型

三、在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第四节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了解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经济周期类型、加速原理和乘数—加速数模型。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方法

第二节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三、稳态分析

四、储蓄率的增加

五、人口增长

六、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七、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新古典增长理论

第三节增长核算

第四节内生增长理论

一、内生增长理论概述

二、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三、罗默模型、卢卡斯模型和格鲁斯曼-赫普曼模型

第五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一、鼓励技术进步

二、鼓励资本形成

三、增加劳动供给

第六节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特征

第七节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第八节乘数—加速数模型。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与共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分歧和争议,了解不同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渊源、主要观点和政策含义,重点把握不同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古典宏观经济学

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三节宏观经济学的共识与方法进展

第四节宏观经济学的结束语

九、教材、参考书及在线学习网站

(一)推荐教材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版

(二)参考书

1.N.GregoryMankiw(曼昆):

ThePrinciplesofEconomics(经济学原理),第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中文版),第7版。

2.WilliamBaumol(鲍莫尔)andAlanBlinder:

Economics-principlesandpolicy(经济学:

原理与政策),第7版,同上。

3..PaulSamuelson(萨缪尔森)andWilliamNordhaus(诺德豪斯):

Economics(经济学),第21版,同上。

4.宋承先著:

《现代西方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附有伊伯成编的习题集。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课程最终成绩的构成及成绩评定办法是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其中考勤占10%,作业占10%,期中考试占10%)。

制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