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992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docx

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附答案

2018年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十)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2.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3.“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4.张丽莉老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

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

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

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

5.王老师穿了一套新衣服,课前一进班级,有几个淘气的男同学就凑在一起,用调侃的语调大声喊道:

“老师,我爱你。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露出羞涩的神情

B.严厉地批评他们

C.微笑着说:

“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也爱你们。

D.不予理睬,开始上课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的“关心学生健康”,其中的“健康”指的是()A.身体

B.心理

C.人格

D.身心

7.李老师平时对于学生特别关心,每个同学有困难她都尽量帮助,李老师班里的学生成绩归显比其他班高。

这说明在教师的人格中()对教学有显著影响。

A.说到做到

B.敬业精神

C.热心和同情心

D.重义气讲交情8.托尔斯泰说:

“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

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9.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0.“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种说法违反了()A.《学校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教师管理条例》

11.()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A.纠纷的存在

B.损害的发生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侵权行为的发生

12.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A.8

B.12

C.24

D.48

13.1938年,德国人()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

14.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不正确的是()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

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

15.雕塑《大卫》是()的作品。

A.达•芬奇

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

D.鲁本斯

16.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A.尚小云

B.荀慧生

C.周信芳

D.程砚秋17.如果用XX搜索引擎搜索网站内关于初等教育方面的信息,则使用()A.insite:

WWW初等教育

B.site:

WWW初等教育

C.初等教育site:

WWW

D.初等教育insite:

18.下列句子中的标点正确的是()

A.余光中的:

“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情深而优美的恋歌。

B.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一种现象:

就是把改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C.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

悲观的自己想象成是摆设,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

乐观的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成功。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9.下列没有语病的是()

A.经过不懈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在搜集、加工、存储、提供古典文献方面,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藏用并重的格局

B.市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发放

C.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D.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20.在先秦作品中,表现“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艺术特点的作品是()A.《诗经》

B.《文心雕龙》

C.《春秋》

D.《国语》

21.司马迁《史记》作为纪传体史学著作,其叙事是()记载历史的。

A.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B.以朝代更迭为中心

C.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D.以作者的历史观为中心

22.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A.《诗经》一《论语》一《春秋》

B.《春秋》一《诗经》一《论语》

C.《诗经》一《春秋》一《论语》

D.《春秋》一《论语》一《诗经》

23.下面中国古代诗人与其艺术风格对应不符的是()

A.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风格豪放飘逸

B.高适,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歌雄浑质朴、苍劲悲壮

C.白居易,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诗歌情趣恬静悠闲,风格清新淡远

D.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风格沉郁顿挫

24.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理解错误的是()

A.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B.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语文教学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

D.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25.一般来说,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容易被与其目标一致的其他科学家所接受,作为他们的同事。

而当某位科学家作为向大众解释科学的人获得声誉时,大多数其他科学家会认为他不能再被视为一位真正的同事了。

以上论断所基于的假设是()

A.严肃的科学研究不是一项个人的活动,而是要依赖一群同事的积极协作

B.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不把他们所嫉妒的有名的科学家们视为同事

C.一位科学家可以在没有完成任何重要研究的情况下成为一位知名人士

D.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那些科学名人没有动力去从事重要的新研究

26.对阅读的评价表述有误的是()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B.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言,加深体验和领悟

C.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D.精读的评价,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27.对写作认识有误的是()A.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B.小学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C.要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D.中高年级的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时,要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

28.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在()实践。

A.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口语交际课中

C.家庭生活中

D.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2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对学生()的培养。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

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

生活中哪些诱惑会影响你的学习?

”“你有因为抵制不了诱惑而苦恼过吗?

”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

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

”同学们静了下来。

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

于是布置预习:

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

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

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

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认识。

2.宋某,31岁,2000年师专毕业,在某乡小学任教。

工作以来,宋某教学能力突出,很快成为学科的

骨干教师。

2005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向学校申请到某师范大学进修。

可是学校以进修影响学校

工作为由不批准。

该学校的做法合理吗?

宋某该怎么办?

3.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野艾

史小溪

多风而温馨的春天一过,陕北高原便进入漫长的干旱季节。

高原在热浪中沉重地喘息,可野艾还是在这季节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野艾,亦叫艾蒿,野生在田畔、沟壑、荒坡、路边及那些潮湿的河谷洼地,陕北高原广阔纵横的土地上,到处遍布着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迈着散漫的步子,你走过田畔、山坡和荒野,立刻会感到空气中流荡着清新的苦香。

风顺着山谷舒卷地自由自在地弥漫,你不由得停下脚步,掐一枝野艾,闻闻,会像第一次才发现似的小声叫出声来:

呀,好香!

然后,把它轻轻放在手中珍爱地搓揉着,流连忘返地在那儿久久徜徉。

这是和奇花异卉不同的一种独具风流的苦香。

高原上的农人们和野艾有着相濡以沫的感情,他们祖祖辈辈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与野艾有关的古老浓郁的风俗和那些充满神奇奥妙的事情。

初夏的端阳节,野艾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柔毛,在东南风中姗姗摇曳。

黎明,人们便兴冲冲地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珠的野艾带回家——在住宅门墙上方交叉悬挂,驱祭五毒,共禳不祥。

人们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到河边清洗双目,给耳缝间别枝艾叶。

“端午不夹艾,蚂蚁夹老赖。

”这是高原上老幼妇孺尽知的俗语,“老赖”在当地泛指男性的睾丸。

还要给女孩子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铁屑、艾叶诸物,寓意消除祸患,躲避蟊蠹危害之灾高原人以自己不可改变的信念,倾注于野艾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笃爱。

野艾燃烧的烟能驱蚊蝇。

从五月起,农家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饕蚊。

那艾烟袅袅地带着芳香,带着农家和谐袒露的夜话走进梦乡。

野艾更可入药,当地有“艾可配百方”之说,民间偏方以它营血,暖子宫,祛寒湿。

将艾叶晒干捣碎而成艾绒,中药针灸时用来治病。

荒僻偏远贫穷落后的陕北高原古来缺医少药,农家便祖传盛行多种艾的秘方:

小孩疝气、腹部疼痛、不良撮口习惯,皆用艾绒加麝香或大蒜在有关部位灸疗。

赤痢白痢,则用艾叶加生姜和少许红糖煎服医治……

许是野艾的强悍功能,才使高原人赋予它一身钟灵毓秀之气吧。

 

时令跨入六月的高原,长空青蓝、透明,太阳开始火焰一般燃烧。

庄稼旱得几乎无望了,农人们便到处捕捉金龟子。

那是一种铜绿色的大甲虫,在夏天旷野上轰炸机般地飞舞,有时会在夜晚嗡嗡地闯进家来。

一把捉住,即选择最亮红酷烈的晌午,把艾绒粘其背上点燃,然后放飞,任其翱翔上苍。

那金龟子因受着艾火煎熬,会没命地腾空而起,越飞越高,在空间留下一道道虚光。

这艾绒点燃的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