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8604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docx

初三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学生姓名年级授课时间教师姓名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一、燃料及其利用

【知识要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1.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着火点: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

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①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

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

⑵隔绝氧气(或空气)

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当被困火灾区,应用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②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⑴泡沫灭火器:

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二氧化碳灭火器:

灭火时不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①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②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

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应立刻关闭阀门,打开窗通风,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④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

5.缓慢氧化自燃

氧化反应人的呼吸中包含缓慢氧化。

(放热)剧烈氧化(发光)

二、燃料和热量

【知识要点2】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⒈煤:

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⑴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⑵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⑶煤的综合利用

⑷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化学变化,可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有:

焦炭:

冶金、炼铁等;煤焦油:

提炼化工原料;

煤气:

气体燃料,它的有效成分有H2、CO等。

⑸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⒉石油:

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⑴石油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氢元素。

⑵石油的炼制:

石油经分馏——物理变化,能得到各种不同的产品。

如:

液化石油气。

⒊天然气(俗名沼气、坑气)

⑴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较清洁的能源。

⑵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⑶甲烷的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化学方程式:

CH4+2O2点燃CO2+2H2O

1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2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珠生成,若有水珠生成证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

(也可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

4甲烷,由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里发酵而来,也叫沼气。

【知识要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

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

吸热反应:

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这称为吸热现象。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

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

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

如开山炸石等;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要点4】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⒈煤燃烧会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它们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⒉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⑴汽车用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和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抗震剂)、烟尘等,合称尾气;排入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损害人体健康。

⑵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需采取:

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加大检测尾气的力度,禁止未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E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或乙醇汽油(混合物)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⒊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⑴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SO2等;

⑵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⑶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知识要点5】

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⒈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是一种有机物。

⑴酒精的制取:

①原料:

高粱、玉米、薯类等;②生产方式:

发酵、蒸馏。

⑵性质:

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⑶用途:

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

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⒉氢气(优点:

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⑴性质无毒,极易燃烧。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⑵是最清洁的燃料

⑶是最理想的能源: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泛。

需解决问题:

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⒊能源展望:

正在利用和待开发的新能源有:

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知识要点6】酸雨成因的探究

酸雨的实验探究:

向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液体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植物叶子或果皮

叶子或果皮变枯萎

腐蚀植物

镁条或锌粒

有气泡产生

腐蚀金属

大理石

有气泡产生

腐蚀建筑物或雕塑

 

1.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A.某饮料纯天然,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为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要将垃圾分类回收

C.为使养分还田,要鼓励农民将植物秸杆就地粉碎还田

D.将工厂烟囱建高些,只能转移煤烟产生的环境污染

2.用下列灭火剂给图书馆灭火,不会给图书资料造成损坏的是()

A.二氧化碳灭火剂B.干粉灭火剂C.泡沫灭火剂D.水

3.在煤矿的矿井里,为防止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A.进矿井应先做灯火实验B.准备好灭火器材C.通风并严禁烟火D.戴呼吸面具

4.煤矿坑道内的“瓦斯”爆炸往往造成重大矿难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体。

以下措施不能防止煤矿坑道内“瓦斯”爆炸的是()

A.及时通风B.杜绝明火C.监测温度D.监测甲烷浓度

5.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6.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A、CO2、NH3B、O2、CO2C、N2、CO2D、NO2、CO2

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B.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式工厂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D.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9.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们现代生活中所使用的某些化工产品,如有些装饰材料、化纤地毯、涂料等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某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氟利昂B.二氧化碳C.甲醛D.甲烷

10.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B.挖空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C.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1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路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1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木柴是可燃物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D.散热快

1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选用细铁丝并卷成螺旋状,这是为了()

A.铁丝不易燃烧B.散热快C.温度达到着火点D.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

14.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蒸汽锅炉爆炸C.气球爆炸D.车胎爆炸

15.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16.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17.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这是因为()

A.舱内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舱内温度过低D.没有达到着火点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19.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

甲:

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乙:

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

丙:

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丙甲乙C.乙丙甲D.甲丙乙

20.大庆开采出来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

在分馏塔中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时分别有液体汽化出来,再冷凝分离,这种操作称为分馏。

石油分馏可得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A.化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混合物

21.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

A.石油蒸馏B.煤干馏C.干冰升华D.天然气泄露

23.不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是下列中的()

A.煤焦油B.汽油C.柴油D.煤油

24.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出现,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