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620445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docx

中国行政史书本思考题

绪论

1,东汉思想家荀悦是怎样概括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

P65答:

总结为:

“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

2,中国传统治国之道的特点是什么?

P65-67答:

从总体上讲,传统的治国之道是“以德治国”为核心的。

但也有制度性的精华。

比如《礼记.礼运》中就有很多德治的内容,同时也强调“正君臣”、“设制度”等带有法治意义的内容。

另外,中国自古就重视行政管理;重“治道”而轻“政道”;政治与行政不分、行政与财政不分、甚至行政与立法和司法也是不分的。

3,概述中国行政管理史的发展轨迹和发展向度。

P68答:

尽管中国行政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但是仍有一条既模糊又清晰的发展轨迹可寻。

总体来说,这条发展轨迹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是基本一致的,也与中国政治文明发展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基本一致的。

具体可归纳为几个发展向度:

其一,由专制而逐步转向民主;其二,由人治而逐步转向法治;其三,由崇政而逐步转向限政;其四,由无序而逐步转向有序。

上篇引论

4,中国奴隶制国家行政管理有哪些特点?

P69-70答:

1,神权政治色彩浓重。

2,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的“家天下”王朝。

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

5,比较中国封建时代行政管理与奴隶制时代的异同。

P71-72答:

与中国奴隶制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三个特点:

1,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夏商周实行的分封制,各级封君专制权力受限;从战国到清朝,大部分时间都保持统一王朝形式,实行郡县制,中央王朝专制王权强大的多。

2,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

夏商奴隶制时期,神权色彩最为浓烈,君主一切决策都要占卜,周朝有所怀疑;进入封建社会后,神权色彩依然存在,但已淡化,帝王的神事活动局限于一些大的庆典,以示王权来自上天。

3,行政法制逐步建立。

在奴隶制社会,完全凭奴隶主的意志行事,是无所谓法制的;春秋战国开始出现成文法,秦汉以降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6,分析中西方封建中央集权的差异。

P70-71答: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最重要的特点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有四个特点:

1,君主专制体制时间长。

在中国,君主专制体制持续两千多年且为唯一的政体形式;而西欧封建社会呈现多种政体,其中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仅是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而且持续时间较短。

2,权力集中的程度高。

西欧国王在实施立法、司法权时,多少会受到代表会议的制约;而中国专制君主的“圣旨”就等同于法律,任何人不得违背不遵。

在行政、人事权上,中国君主可以“乾纲独断”;西欧则不然,对那些用钱买得世袭官职的人,国王无法赎回。

在财权上,西欧专制君主从未取得完全征税权,而在中国,“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

3,思想控制方法不同。

在西欧,思想上的控制由神职人员及教会掌握;在中国,自古就有“君权神授”、“受命于天”的观念,西周统治者将礼乐与政邢相结合,汉武帝后进一步使行政手段与道德教化密切配合,用宗法伦理及儒家礼教进行思想控制。

4,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

中国封建社会伊始,就逐渐形成严密而完善的以文官为主的专业化的职业官僚体系;而西欧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后,才出现系统的文官制度。

7,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P72-73答: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具有典型性,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管理体制逐步成为历代王朝管理体制的基本形态。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的基本矛盾有二:

一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这是该体制最主要的矛盾;二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难以克服的矛盾。

8,中国封建国家管理体制中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有哪些?

P75答:

一是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即时人所讲的“人主莅权、大臣审权、争臣议权”原则。

二是为防止皇权滥用,中国封建社会还有一些其他约束办法:

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尊号”“谥号”“庙号”对皇帝造成心理压力、开国皇帝所制定的制度的约束等等。

第一章夏商周时期

9,中国军事民主制管理时期在管理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P77答:

1,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较以前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分工,大体由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种权力机关进行管理。

2,仍保留有原始民主精神,但已较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大为萎缩,专制主义慢慢孕育。

3,公共权力与后代国家行政机关不同,民主的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10,分析商朝王位继承制的变化及其作用。

P78-79答:

商朝前期,在王位继承上缺少详细规定,基本上是一种兄及弟制,兄死弟继,同辈之弟全不在世时再由长兄之子继承。

这种方式潜伏着动乱因素,造成商朝前期的王位争夺,即历史上的“九世之乱”。

盘庚迁殷后,吸取前朝经验和教训,始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王位继承制,即将王位继承资格缩小到王的直系子嗣。

作用:

王子王位继承制较好地解决了最高统治权的顺利交接,避免因内部权力斗争而危害整个王朝的统治。

11,什么是内外服制、分封制、乡遂管理体制?

P81-83答:

1,盘庚迁殷后商王朝开始实行内外服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通知方法和组织形式。

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及王畿所在地,由商王直接派官员组织被征服的种族奴隶从事生产。

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

外服诸侯与商王是一种君臣关系,一方面臣服于商王,同时具有其独立性的一面。

2,周王朝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分封诸侯的目的是拱卫中央王朝,天子与诸侯之间存在着一定权利义务关系。

3,周朝在地方基层行政区划上实行一种乡遂管理体制,即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划分为若干遂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

12,西周行政决策有哪些形式?

行政联络有哪些方式?

P84-85答:

西周行政决策有纵向行政决策和横向行政决策。

纵向行政决策联络方式有:

巡守、朝觐述职已经天子发布政令,还有聘。

横向行政决策联络方式有:

朝会和聘问。

13,分析世卿世禄制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

P87答:

世卿世禄制是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

世卿世禄制是巩固“封邦建国”王朝行政体制的一种手段,对等级君主制王朝所固有的分散性作了一定程度的补救。

下级封君到上级封君处做官,加强了上下级封君政治上的联系和行政上的沟通。

但另一方面也易造成诸侯称霸,强卿专权,使天子、诸侯沦为傀儡。

14,分析等级君主制解体和君主专制体制产生的原因。

P88-93答:

西周中期后,周天子频繁向四夷用兵,导致国力逐渐下降。

平王东迁后,由于戎狄的侵袭和诸侯的蚕食,周王室的实力更是大大下降,相当于一个二等诸侯的实力,名义上虽仍为天下共主,实则沦落为普通诸侯,失去了控制诸侯的力量。

王室的衰弱导致王纲解纽,礼崩乐坏。

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却逐渐强大起来,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俨然以天子自居,充当一些小国的保护人和盟主,使用天子之礼,接受小国的朝聘和进贡,诸侯对周礼的僭越成为春秋时期的普遍现象。

王权的沦落使“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成为过去,大国诸侯相继为争夺霸权而逐鹿中原,不断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表现在国家的行政管理上,列国战争使原有的等级君主制的王朝管理体系趋于解体,同时新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逐渐酝酿。

一系列兼并战争后,列国强卿对于分封制下造成的群雄割据的弊端了如指掌,因此,他们掌权后不再实行旧的分封制,而是在原卿大夫一级朝廷家臣制基础上建立起新的中央集权制朝廷。

总之,分封制固有的弊端导致群雄割据、王权衰微、沦落,对分封制弊端有切身体会的强卿崛起掌权,是等级君主制解体和君主专制体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第二章秦汉时期

15,皇帝有哪些权力?

P94答:

皇帝的权力几乎无所不包,主要有:

1,最高立法权;2,最高司法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

16,概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P94-96

答:

丞相制是秦至西汉初年的制度,这一时期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皇权和相权相互结合,难以截然划分开来。

就行政管理而言,皇帝侧重于决策中的决断权与行政执行中的监察权,丞相则侧重于决策的参与权和行政执行中的组织指挥权。

皇权和相权在体制上存在着明显矛盾,正是这一矛盾推动了秦汉及以后时期中枢决策体制和宰相制度的演变。

西汉初年,皇帝对丞相礼遇有加。

到汉武帝时,随着皇权上升,汉武帝开始贬斥丞相。

先在礼仪上打掉丞相的威风,同时在组织机构上也蓄意分割相权,以中外朝制架空相权,揭开了汉朝宰相制度改革的序幕。

到汉成帝时,又用三公宰相制代替丞相制,独相制为集体宰相制所取代,这起到了加强皇权、分散相权作用。

中外朝形成后,中朝地位崇高,成为事实上的中枢决策机构,以丞相,三公为首的外朝官变成了主要管理常规政务的部门,形成了两汉中后期的双轨行政管理体制。

随着尚书台的成立及发展,丞相的事权也逐渐被削夺。

到东汉刘秀时期,尚书台成为事实上的国家行政机关,三公仅是名义上的宰相而已。

17,列卿制度是如何促进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形成的?

P96答:

第一、列卿虽名上隶属三公,但皇帝诏令可以直达九卿,九卿上奏皇帝的表章也无需通过三公。

第二、九卿虽然职责清明,分工明晰,但在实际行政运行中职务与实际职责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列卿秉承皇帝的旨意,既可以领兵作战,又可以参加讨论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事务的集议,甚至还可以处理本部门管辖范围以外的事务。

由此可见,列卿制度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精神,即不同官员相互制约,以保证效忠皇帝。

18,圣旨有哪些种类?

如何下达?

P103答:

圣旨种类有制书、诏书、诰、手迹几种。

圣旨的下达程序,一般是由御史大夫下达丞相,丞相下达中二千石,中二千石下达郡太守和诸侯相。

东汉建立尚书台后,行文方式出现变化,有时由尚书下达三公,三公再往下转;有时也由尚书跳过三公直接下达九卿,而且后者常常成为下文的主要方式。

19,分析秦汉皇帝在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P101-102

答:

皇权几乎无所不包,在行政决策中有最后决断权。

秦建立了君主专制体制,但在决策方面尚未达到皇帝个人专制的程度,西汉初年也不专制,中央既未过度集权,皇帝亦难乾纲独断,军国大事,例由三公会议讨论,皇帝批准。

汉武以降,随着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的稳固,皇帝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决策者。

在决策信息获取上,在秦汉时期主要有大臣奏事和监察官汇报两种。

决策方式上,对于一般日常事务皇帝常常独自作出决断;但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皇帝常通过各种会议进行,皇帝从会议讨论结果中最后作出决策。

虽然在会议制度中贯穿了专制君主独揽大权的精神,但毕竟在对军国大政的处理上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皇帝的独断是一种在兼听前提下的最后决断。

20,秦汉有哪些选官方式?

P105-106答:

察举、征辟、荐举、博士弟子、任子、赀选。

21,察举制与后世科举制有什么不同?

P105答:

察举制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缺乏严密的考核制度,其中虽有考试程序,但与后世科举制度下的考试不同,是一种以保举为主,附加复试的考试,但保举是汉朝察举制的最关键环节。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

22,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行政体制的过渡性质。

P109-111

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体制,是从秦汉三公列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性行政体制。

这个时期,三公列卿体制逐步解体:

首先是列卿职权的萎缩,其次是列卿地位的下降。

魏晋以降,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行政中枢的格局基本确定,但三省决策地位却游移不定:

东汉尚书台已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魏晋时期中书省因接近皇帝,地位日趋重要,其实际权力开始超过尚书台;魏文帝时门下机构定型,既钳制了中书省职权的行使,又使门下机构被授予“共评尚书事”的权力,参与具体政务的处理。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权力处于上升态势,但中间又起伏不定,而且三省在行政决策与执行程序中的作用并未有机结合起来,三省机构间的分界也尚未严格。

这些状况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省制度尚处于初创和试运行阶段,远未形成成熟的体制。

但此时的三省制度从体制上已为隋唐确立三省制奠定了基础。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行政体制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体制。

23,分析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端。

P113答:

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宾客、宗族、乡党等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流人集中之地按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

作用:

一方面照顾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

弊端:

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乱。

24,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管理中有什么特点?

P111-114答:

1,地方行政管理层次上有所调整:

一是在州上设官,二是强化县级行政管理。

2,地方行政管理中呈现出军政合一的特点3,出现了王国、侨州郡县、左郡县三种特殊行政区形式。

4,基层行政组织情况:

世家大族的庄园制比乡里制度作用更大、以宗族为单位的宗主督护制保留有较多氏族社会组织的残余、孝文帝时期以三长制为地方基层行政组织。

25,北魏时期流行的选官原则是什么?

P116-117答:

初期是“唯才是举”,后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26,分析九品中正制的意义及其沦为士族门阀政治工具的原因。

P117答: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在于:

保护了世家大族的政治特权,维护了门阀士族作为政权支柱的各政权的统治秩序。

正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呈现出贵族政治的特点,门阀士族是各政权的支柱,各政权势必十分重视和保护世家大族的利益,九品中正制正是适应了这一时期政治特点而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从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沦为了士族门阀的政治工具。

第四章隋唐时期

27,隋文帝对国家行政体制作了哪些改革?

P119答:

首先,确定了三公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则。

隋文帝正式规定三公均不参加政府机构的活动,只作为奖赏有功之臣的最高荣誉职衔,而且尽量不以公官授人。

其次,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

隋文帝将“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的三省分工确定下来,并将三省长官均列为宰相,并确定尚书省总署都省为“政本之地”。

这一措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试运行达三百余年的新体制加以定型,奠定了隋唐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架。

28,分析六部在唐朝中央职能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

P122答:

在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以六部为主,以诸寺、监为辅。

从分工上看,六部执掌政令而不管具体事务,九寺五监分掌具体事务而无政令之权,六部处于总领地位。

从制衡上看,诸寺、监要接受六部的指导和监督,六部可以制约诸寺、监。

但是,诸寺、监也可以直接听从皇帝的指示,并在对六部指令有不同看法时可以直接上奏请示皇帝,因此六部也受到诸寺、监的反制约。

29,分析隋唐道制的复杂性。

P123-124

答:

隋朝统一后,地方行政层级由三级裁减为州(郡)、县两级,但中央管理多个州(郡)相当困难,道因此而设。

唐初,道具有地方监察区划性质,但并不固定,旋设旋废。

贞观十年起,道作为监察区的制度虽然稳固下来,但职权范围却一直游移不定,道之监察官名称变化频繁,权力处于不断调整中,时大时小:

称巡察使、按察使时职权较小,仅巡视而已。

称采访处置使时权力日益加重,除变革旧章须呈准外,余事皆可先行后奏。

称采访使时权力萎缩,只察善恶,无权干预具体地方政务。

至于安史之乱后设立的观察使,权力则进一步缩小。

唐中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辖区亦称道,但这种道与前述作为监察区的道有性质的不同,是由军事机关演变为地方行政机关的。

总之,隋唐道制非常复杂,不断变化。

30,羁縻府州属于什么性质?

P125答:

羁縻府州是属于一种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

这是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

31,什么是“内制”?

什么是“外制”?

P127答:

“内制”是指由翰林学士撰拟诏书,经皇帝认可后,直接由禁中下发执行。

“外制”是指由中书舍人中的“知制诰”草诏,经过一系列严格规范的程序,制作形成诏书。

32,什么是律、令、格、式?

P127答:

律是国家的基本法。

令是依法制定的行政规则,以诏制的形式颁布。

格是以敕的形式颁布的具体行政法规,涉及范围较为具体,是对律、令的补充。

式是包括行政细则和文秘程式的为事章程,行政执行须信式而行。

33,唐朝行政决策有哪些特点?

P126答:

唐朝的行政决策既是一种专制的个人决策方式,又是一种注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群体决策方式,把这两种对立的决策形式融为一体的就是皇帝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始终掌握着最后裁定权。

34,唐朝科举考试有哪些种类和程序?

P129-130答:

种类:

常科和制科两类。

程序:

一般经过两道考试程序,先是州考,合格者成为举人,举人有资格参加省试,省试由礼部主持。

武则天时又在省试基础上增加了殿试。

35,分析差遣任职法的利弊。

P131答:

差遣任职法是唐朝的一种特殊任职方式,即皇帝针对临时性任务进行的非程序化的任官方式。

这种任职法有利有弊,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它是皇帝为控制政权,直接插手国家庶务的一种手段,造成国家庶务管理的随意性,具有破坏制度的弊端;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观上要求统治者用临时处置使、随事补订的方法,在保证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加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应变能力,使职差遣正是在不改变整个行政管理体制的情况下对原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第五章五代、宋时期

36,比较宋朝两府三司制与隋唐三省宰相制的异同。

P139答:

宋朝中央行政体制虽是从隋唐制度演变而来,但两府三司制与三省宰相制还是有原则区别的。

三省宰相制是中书掌诏令、门下掌封驳、尚书掌执行的一种决策程序上的分权制,而两府三司制则是在皇帝直接控制最后决策权的前提下,由中书门下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枢密院处理军政军令事务,三司使掌管财政事务,形成两府三司分类进行管理的格局,两府三司均可独立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务。

37,元丰改制对中央职能机构产生了什么影响?

P138-140答:

1,元丰改制在名义上恢复了三省制度,诸相之间表明上事权分离,相互制约,实际上共执发令、审核、执行之权。

2,三司被撤销,其职权并归户部,枢密院保留不变,原差遣职的诸院官被裁撤。

3,原中书、门下二省长官均为宰相兼职,不理省事。

中书舍人的草诏权和门下给事中的封驳权均受到很大限制,故中书、门下二省基本形同虚设。

三省中唯有尚书省职权有所扩大,各部职权均有相当程度上升,唯有兵部因枢密院保留而变化不大,但尚书省及其下属六部的行政权仍不完整。

4,诸寺、监职权也得以恢复。

38,分析宋朝未出现地方割据的原因。

P139、P141-142、P145答:

1,加强君主专制,收回兵权,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枢密院总理全国军务,对皇帝负责,以文人充任枢密院长官,轻易不容武将插足。

2,加强中央集权,收回节度使权力,由中央直接统领州、府、军、监。

增设路之后,也采取各种分权制衡措施使路之长官无法形成地方割据之势。

县的知县由京官出任,为朝廷所命,提高了县官的地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强化监察体制。

不仅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察,还加强了对监察人员自身的监察,形成轻重相制,交叉监督的格局。

在地方行政监察上,不仅平级互相监督,还要受下级监督。

地方监察中的过分分权,也使各级地方政府的活力消失殆尽。

总之,以上情况说明,宋朝汲取了前朝地方割据的经验教训,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地方割据难以出现。

39,宋朝决策中的朝议制度有哪些具体形式?

P142-143答:

例行常朝、便殿议政和临时朝议三个大类。

例行常朝还分日朝、三日朝、五日朝、朔望朝等。

40,分析宋朝行政执行的特点。

P143-144答:

宋朝皇帝控制行政执行的实权,三大中枢机构长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务执行官,从两府三司长官到地方州县,都在皇帝设置的监察网络之中,各级官员均按一定的程序严格执行政务。

首先,中枢机关有一套处理各类事务的严格程序,对行政执行起着规范化的作用。

其次,知制诰在有疑问时可直接要求皇帝接见,以核实宰相代宣君命时是否准确表达了皇帝的本意。

这为皇帝的真实意图得以贯彻提供了保障。

第三,宋朝地方的分权制衡迫使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再加上皇帝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能较快掌握地方政务执行情况,故各级地方政府执行政令异常严格。

但这也极大影响了地方政府活力的发挥。

41,宋朝殿试登第者有哪些等级?

P146答:

殿试登第者分为五等:

一、二等称“进士及第”,三等称“进士出身”,四、五等称“同进士出身”。

42,宋朝科举制的严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P146答:

为防止考试作弊,省试考官从受命之日起到取定名次之时止,需同外界隔绝,闭锁于宫院,称“锁院”。

试卷需糊名并经人誊录后,再送考官批审。

此外,还订立了若干项“不准”,如:

不准朝官推荐考生,主考官子弟亲属不得与其他考生同场考试等。

第六章辽金元时期

43,什么是勃极烈制?

P154-155

答:

女真族开始设官时,所设官职都成为勃极烈(勃堇音的转讹)。

勃极烈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倚重国相级别的高级官员统治国家的制度。

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后,将女真族当时由都勃极烈、国相、各勃极烈参与的相对较庞大的议事会,改组为皇帝朝政和少数国相级别的高级核心官员共议国事的勃极烈制度。

44,什么是猛安谋克制?

P156

答:

猛安谋克制,是金太祖时期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立的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的一种制度。

猛安谋克始于古代出猎时的生产组织,金太祖时,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猛安、谋克作为相当州、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单位,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

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45,辽北南官制在体制和职权上有什么不同?

P150-151

答:

北面官制是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

担任北面官的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

因此,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

北、南宰相府是总揽政务、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北、南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关,兼管行政事务,也是辽朝重要的中枢决策机构;大林牙院是辽中枢中执掌为皇帝撰修契丹语文告、监修国史的机构;还有大于越府;其他职能机构分掌各项行政职能。

南面官制是辽统治者模仿唐朝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

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但也有契丹人。

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

杂采了几朝制度,官号及其紊乱,隶属关系错综复杂。

汉人枢密院是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掌管汉族军事事务;尚书省仅掌财政和赋税;中书、门下有名无实;翰林院掌管皇帝汉文文书;还有一系列其他事务性职能机构管理各项事务。

46,辽金时期“因俗而治”原则在地方体制中是如何体现的?

P151-152、P156-157

答:

辽朝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在五京道下存在三种地方行政体制:

一是以民政为主的系统,即汉人、渤海人居住区域;二是军政、民政兼理的系统,即契丹等游牧族居住的区域;三是单纯的军事系统,即招讨、统军等司辖地。

金统治区域内也存在不同的地方行政体制。

长城以北地区实行女真旧制,长城以南地区实行中原汉制,黄河中下游伪齐地区基本实行北宋的行政体制。

以上辽金时期的地方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原则。

47,分析辽金元三朝行政决策中氏族制度残余的影响。

P153、P157、P163

答:

辽朝行政决策中存在相当明显的氏族制度残余:

1,各部落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朝廷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辽太祖平定化哥叛乱,就曾“召父老群臣正其罪”。

2,母权制的遗留。

皇(太)后在辽朝具有异乎寻常的尊崇地位常参加军国大事的决策执行。

金朝建立前夕,女真社会尚处于部落联盟时期,凡是重大决策均由全体部民共同讨论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