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812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docx

崔莉《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题

《景观设计期末考点复习》

1.景观

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1)风景:

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2)栖居地:

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3)生态系统:

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4)符号:

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

2.旅游景观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形成的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又是人类社会传播文化、承载文明的重要工具。

(按属性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两大类)

3.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充分展现旅游景观整体的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4.旅游景观设计

就是景观设计学与多学科交叉的一个专向设计学科,旅游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学、市场学、消费行为学、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因素。

(旅游景观设计是现代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旅游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各要素变化与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设计旅游景观的实践活动,是旅游总体开发与规划的重要步骤,也是景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5.景观规划

就是利用景观学原理来指导景观建设。

其内容包括,视觉景象(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6.旅游对象

是指旅游目的地内吸引游客兴趣的事物,即旅游吸引物。

7.旅游环境感知

是指人对旅游环境综合的、整体的反映。

8.旅游感知条件

是游人感知旅游景观资源的制约因素。

9.旅游规划

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10.旅游景观分类

风景资源分类

大类:

自然资源景观(中类:

天景、地景、水景、生景)

   人文资源景观(中类:

园景、建筑、胜迹、风物)

两类旅游景观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许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是彼此协调、相互融合的。

11.旅游景观设计与旅游规划的关系(P8图)

(1)旅游景观设计是旅游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

(2)旅游规划为旅游景观设计提供了总体理念及市场导向

(3)旅游景观设计将旅游规划理念表现得更为直观

(4)旅游景观设计加强了旅游学科的实践性

12.旅游景观设计的分类

(1)旅游景观设计的广义分类:

旅游区域景观设计、旅游景区景观设计

(2)旅游景观设计的狭义定义:

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根据不同景区的主题,对建筑、基础设施、地形、植被、水文等予以时空布局并使之与周围交通、景观、环境等系统相互协调联系。

13.旅游区景观设计内容一般包括:

1)景区入口空间设计2)旅游商业服务、游客接待中心设计3)旅游标志性景观设计4)中央游憩区景观设计5)休闲设施设计6)游乐设施设计7)植物景观设计8)景区旅游道路及游步道设计9)旅游灯光照明设计10)度假别墅设计11)主题酒店设计12)游客导引与标示系统设计13)基础设施设计

14.旅游景观设计的特性

1)安全性:

是旅游景观设计的第一准则

A.景观材料的安全性B.设施安全性

2)主体性:

是旅游景观设计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体验性:

使游客从主观上对旅游区的景观有兴趣,产生游览的冲动。

4)生态性:

尊重自然是旅游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保护和利用是自然改造的前提。

5)舒适性:

舒适性是旅游者选择和认知旅游环境的重要因素。

6)地域性:

景观设计应植根于所处的地域。

15.景观设计的原理(构图基础)

平面构图基础(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立体构图基础(一点两点透视、视线、视点、视平线、视角之间成像关系)

16.景观设计的三个阶段:

(1)主要以风景美为主题,单纯以唯美主义为准则;(初级阶段,以地理学为基础)

(2)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化;(中国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

(3)整体优化。

(全民素质、鉴赏水平、知识储备提高)

17.旅游景观规划目标:

1)生态稳定性;2)通达性;3)舒适性;4)美观性

18.城市设计五要素:

道路、边界、区域、中心与节点、标志物——1960年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

19.行为空间

指的是人民活动的地域,它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和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20.景观设计的个人空间

指的是围绕一个人并符合其心理尺寸要求的空间。

21.心理空间的距离

1)亲密距离(0厘米—35厘米,夫妻、子女之间)

2)个人距离(35厘米—120厘米,亲密朋友、同事)

3)社交距离(120厘米—300厘米,熟人相遇、彼此交谈办公)

4)公众距离(300厘米—900厘米,非常正式的距离)

22.景观空间设计特性

1)领域性;2)私密性;3)安全性;4)公共性

23.旅游景观设计六要素:

地形地貌、植被、水体、景观建筑、景观小品、道路

(1)地形设计 凸地形(山顶、山脊、山脉等地形地貌,与周围地势具有一定的高差,视野开阔,可远眺周围。

易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常在高处造景,如:

高处建亭)VS凹地型(地势低,如山谷、山坳、盆地,形成内向型空间,有安全感,适合旅游区建筑选址)

(2)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基本组合

组合名称

组合形态及效果

种植方式

孤植

突出树木的个性美,可成为开阔空间的主景

多选用粗壮高大、体形优美、树冠较大的乔木

对植

整体美,外形整齐美观,高矮大小基本一致

以乔灌木为主,在轴线两侧对称种植

丛植

以多种植物组合成的观赏主体,形成多层次绿化结构

遮阳为主的丛植多由数株乔木组成,一观赏为主的多由乔灌木混交组成

树群

以观赏树组成,表现整体造型美,产生起伏变化的背景效果,衬托前景或建筑物

由数珠同类或异类树种混合种植

草坪

分观赏草坪、游憩草坪、运动草坪、交通安全草坪、护坡草皮,主要种植矮小草本植物,通常成为绿地景观的前景

按草坪用途选择品种

24.旅游道路设计(填空)

(1)旅游区道路的功能:

游览的诱导性、组织交通、构成园景。

(2)旅游区道路的分类:

旅游环路、游览主干道、游览步道。

25.旅游景观小品的设计(填空)

1)雕塑2)旅游区标志3)垃圾容器4)座椅(具)5)栏杆/扶手6)围栏/栅栏7)照明设施8)挡土墙9)坡道与台阶10)种植容器11)其他设施

26.旅游景区主要标志项目

名称、环境、指示、警告。

27.旅游景观设计过程(填空)

(1)调查研究阶段:

调查研究、编写计划、总体设计、草案、详细设计

(2)立意与构思;(3)编写计划任务书;(4)概念设计阶段;(5)总体设计阶段;

(6)详细设计阶段;(7)施工图设计阶段;

28.3.设计成果(泡泡图,看书!

1)图纸成果P62     2)设计说明

29.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的实质

寻找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将自然景观要素与地狱特有的文化精髓,以及旅游者的审美情趣,统一融合的过程。

30.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

形式美、内涵美、象征美。

31.风景名胜区的概念、类型

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将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与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32.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的价值

自然科学、自然美学、历史文化。

33.自然风景旅游名胜区的特点

天然赋存性、生态敏感性、地域性、景观自然价值的差异性。

34.自然风景名胜的基本类型:

山岳型(山川山脉,如五岳名山)

森林型(植物及植被群落景观,季相景观,如张家界)

江河型江河游览,如长江三峡漓江)

湖泊型(大面积自然水系相对静止的水域,如天池,西湖)

滨海海洋型(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多种功能,如亚龙湾鼓浪屿)

35.自然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设计原则

保护原则,分区利用;

地域原则;生态原则;艺术原则。

36.建筑布局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形式、风格。

37.人文景观的概念

人文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文化景观”,它是人类与自然共同的遗产,反映了在自然环境的物质性制约下,在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内在和外在作用力下,人类社会与聚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演化。

38.人文风景名胜区概念

人文风景名胜区,实质上就是自然与文化融合地展现其特有人文精神的旅游境地。

是国家重要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39.人文风景名胜区的显著特征

(1)人文主题性(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观光,展现了文化景观与环境景观的融合,集文化、历史、自然风光为一体)

(2)历史文化性(人文风景名胜是一定历史时期条件下环境与文化的产物,是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积淀,文化内涵丰富)

(3)生态和谐性(是人类活动过程中与自然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性)

(4)景观形式多样性(可以是实物载体,如建筑、遗迹、服饰等,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如神话传说、民俗风情)

40.人文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

(1)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2)保护人文生态环境多样性

(3)为有人提供休闲、游览以及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的场所

(4)充分发挥人文风景名胜区人文与自然地域的美学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5)人文风景区是科普的场所

41.人文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分类

1)历史遗迹类(长城、十三陵)2)民族(俗)人文风情类(广西)3)宗教类(佛教寺院建筑、基督教教堂)4)风景园林类(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苏州古典园林)5)文学艺术类(名人故居)

42.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内容

(1)遗留人文景观保护与设计

(2)新建人文景观设计

(3)自然景观设计

43.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方案

(1)人文景观的比例尺度控制与大小

景区内的一切景观的尺度均以历史遗留的尺度为标尺来划定。

(2)人文景观造型的确定

造型就是外观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

(3)人文景观色彩的选择

色彩运用应把握一个主色调,其他色彩都是陪衬和点缀。

(4)人文景观材料的应用

材料的选择,既要满足功能需要,还要准确的表达设计意图,同时还要与人文风景名胜区中的环境相适应。

44.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步骤(灵活掌握)

1)对人文风景区的现状和景观规划的要素进行分析,确定主题和框架

2)对已确定的主题内容从功能、规模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

3)根据景观规划布局和整个人文风景名胜区的景区特点,对点、线、面的景观进行主题与性质的详细设计

4)对各点状景观、线性景观、面状景观做具体设计方案

5.人文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内容

45.城市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生态上的功能和作用,也为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

46.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

休闲游憩功能、科研教育功能、防灾减灾功能、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经济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功能、美化城市功能。

47.中国城市公园的分类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内容与范围

大类 中类 小类

G1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G11

综合性公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

G111

全市性公园

为市内一定的区域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G112

区域性公园

 

P114,P115 P130 泡泡图重点看,案例分析

48.城市公园设计法则:

形式美法则;空间设计法则;实景与虚景;俯景与仰景;内景与借景;季相造景;

49.旅游度假区的定义

旅游度假地,是指旅游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